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民间故事

为人正直于钟霖小人陷害家破人亡

为人正直于钟霖小人陷害家破人亡

榆树这地方的老辈儿人,一提起魁星楼,没有不知道的。早年间,在榆树厅有一座魁星楼,这魁星楼是于府盖的。魁星楼上,雕塑一尊魁星神像。魁星左手执状元谱,右手执朱砂笔,笔锋对准太平川于府。修魁星楼是为了祈求魁星保佑,给太平川于府再点一名状元。

于府曾考中过一名状元,可主考把状元给“点”错了,把榜眼点成了状元,把状元给点成了榜眼。这位被点成榜眼的状元就是于府的于钟霖。

于钟霖的父亲于凌臣是甲午科进士,为官清正廉明。于凌臣兄弟三人,他有一个儿子,他大哥有六个儿子。少辈儿的七兄弟,都中了进士。于钟霖排行老七。光绪二十年于钟霖进京赶考,本来可以中状元,却被改成探花,这全是因为他受三叔的影响,不肯巴结王侯。当时京城醇王府有位七王爷爱笼络人心。他听说于钟霖将要考中状元,就打发听差的找上门,请于钟霖给写个扇子面。按理说,于钟霖应当赏个面子,可是他没给写,转手托榜眼高鸿勋代笔给七王爷写了个扇子面。

差人回府呈上扇子,七王爷一看题字落款不是于钟霖,是高鸿勋,他心中不痛快,一怒之下找来主考官,说:“主考大人哪,咱觉着这高鸿勋的文笔,好像比于钟霖强呢,你们可要好好给朝廷选贤任能呀!”说罢,将扇子递了过去。主考一看扇子面落款,暗想这高勋跟七王爷一定有啥瓜葛,七王爷这是暗示要“点”高鸿勋为新科状元。后来传说,主考官以卷上一个字的墨色淡了一点作口实,将于钟霖的状元改为榜眼,高鸿勋的榜眼改为状元。

京城的消息传到地方,乡绅们不平,联合告了御状。皇上一查,果然有这码事儿,可是状元早已“点”完,不能更改,只好给于钟霖加封三级,主考官被判了欺君之罪,皇上赏赐了七尺白绫,让他上吊死了。

于府兄弟七人都做了高官,没出个状元,总是不甘心。就在光绪二十一年,由乡绅捐助,修了一座魁屋楼。

这工夫的于府,已经是家资万贯的官宦人家,正门高悬皇上题字的横匾,深宅大院,高檐广厦。府上还开九座烧锅,十二家当铺,八个大杂货庄,被称为“九天、十二德,外加八大合”。

于钟霖为人正直。有一次回乡探亲,吉林将军常顺来拜望。于钟霖知道常顺是个靠七王爷的关系当上将军的贪官,闭门不见。从此常顺对于钟霖暗暗记恨在心。当城有个下流文人汤文硕,一心想当官,又几次考不中,到处钻营。他听说于翰林回乡,也到于府拜见,结果被于钟霖教训一顿,讨个没趣,自然也怀恨于钟霖。

过几天,乡试主考官投帖拜见。于钟霖接见了这位主考官。一盏茶后,于钟霖说:“主考大人,我家子侄都不成器呀,连自家的姓都写不好,把干钩于,写成干字不带钩,看来都是没出息的了。”主考官忙离座躬身说:“于大人,过谦了,下官知丞贵府世代簪缨,今科必有状元及第。”主考官误解了于钟霖的心意,他以为于钟霖是暗示他,让他注意今科考试,考卷上有姓于的,如果那“于”字不带钩,写成“干”,便是于府子侄,评卷时有个照顾。主考官把这码事记在心里,想讨好于大人,图个日后官运兴旺。

于府的子侄,听说七叔当主考官的面贬斥他们,背地一商量,决定写“于”字一定带钩。

乡试完毕,主考官翻查过全部考卷,没看有署名把“于”字写成“干”字的,所以于府子侄都没考中。

魁星楼白修了,于府归终没点出状元,后来反成了于府家破人亡的一条罪状。因为七翰林于钟霖得罪了醇王府的七王爷,又得罪了将军常顺,还有下流文人汤文硕。这些人串通一气,上告于府。罪状里有一条是私建魁星楼,祈求神灵点状元,犯了欺君之罪。

还有上告于府正厅九间修成“滚龙脊”的,这在清朝是犯王法的。只有皇家的宫殿,才允许九间修成“滚龙脊”,别人这么修,就有谋反之心。

七翰林于钟霖,听到这些消息,觉得冤枉,痛恨朝野的小人勾结,挟嫌报复,朝廷愚喑没处评理申冤,他一怒之下,吞金死了!魁星楼在于府家破人亡之后,年久失修,也就被拆除了,现在还保留着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