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民间故事

《长安的荔枝》:一骑红尘妃子笑

杜牧在《过华清宫绝句》里没有道出的细枝末节和心酸无奈,马伯庸用了九万字在我们面前细细镌刻。 当年学这首诗的时候,看见的是极尽奢靡的皇城风光以及帝王为博红颜一笑的荒诞和舍得;而今马伯庸从另一个角度向我们展示了“妃子笑”的由来和代价,真真让

杜牧在《过华清宫绝句》里没有道出的细枝末节和心酸无奈,马伯庸用了九万字在我们面前细细镌刻。

当年学这首诗的时候,看见的是极尽奢靡的皇城风光以及帝王为博红颜一笑的荒诞和舍得;而今马伯庸从另一个角度向我们展示了“妃子笑”的由来和代价,真真让人唏嘘不已。

主人公李善德是一个九品芝麻小官,在官场奋斗了二十八年,终于在长安的远郊贷款买了座院子,有了一席之地。刚拿到房契的热乎劲儿还没过去,便被召去工作的上林署,稀里糊涂的被人坑了一把,接了一个烫手山芋——从岭南运送荔枝到长安给贵妃娘娘贺生辰,简称“荔枝使”。

当时有很多人靠着这种类似于“某某使臣”的职位发家,捞了不少油水,毕竟是替皇上办事儿,经费不需要经由各种部门的审批,可谓是遨游于三界之外、不在五行之中的肥差。李德善没想捞多少,只是如此一来,还房贷便是小意思了。

可哪知圣旨上写的是“鲜”荔枝,还指明要岭南的。岭南属于广州一带,距离长安隔了五六千里的路程,就算是八百里加急送过来,也赶不上啊。鲜荔枝的保质期极短,至多不过三四天。老李心灰意冷之际,听闻杜甫诗一首,受了鼓舞: 就算失败,我也想知道,自己倒在了距离终点多远的地方。

于是亲自骑着一匹马,出了城门,跨过灞桥,直奔岭南而去。至此,便开始了他与荔枝保鲜与运输之间的故事。

他是国手算师,虽然只是个九品芝麻小官,但是对于自己的精打细算,却是有着无比的自信。一路南下,一边考察着地形,一边计算着通行时间和交通方式。到了岭南,又去了基地实地考察荔枝的习性和种植。在此过程中,遇到很多麻烦,不过为了求生,便也只能昧着良心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就在他带着最后一口气将自己的运输方案带回长安城的时候,不想劳动成果却被人窃取,官场人心难测,小小芝麻官,就是一颗小小的棋子而已。

后来运用老李提供的运输方式,并且克服途中种种意外和艰难,终是在贵妃诞辰之日,将两筐荔枝送到,从岭南出发时准备了二十骑,最后进入长安城门的仅有一骑。

按理说李善德算是立了大功,可是这次运送荔枝过程中经历的种种事情,也让他看的明白了。如此的劳民伤财,只为博得红颜一笑。这一笑,远不止花费千金,而这些钱,还得从平民百姓身上收取。

他们不在乎动用了多少劳力,死了多少匹马,沿途有多少人为此殚精竭虑;他们不在乎远在荔枝基地的人种一颗荔枝树需要多少年;他们不在乎对于种植人来说树就如同亲人;他们也不在乎运输时花了多少钱,投资了多少,还剩多少,送到长安城摆上果盘的荔枝平均花费多少贯钱一颗……因为这所有的一切,都与上位者无关。这些看得见的,看不见的费用,都是从贫穷的老百姓身上榨取的。

苛政猛于虎,于老百姓而言,高额的赋税,比昏庸的县官更让人恨之入骨。昏庸县官至多乱判了案子误杀了好人,而严苛的赋税,却是让每一个普通家庭都不堪重负。

俗语说“一将功成万骨枯”,每一个赫赫有名的将军,每一个代睥睨天下的君王,都是踩着累累白骨上位的。可是,有的人死得其所,他们毕竟是为这心中的正义而去赴死的,男儿志在四方,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可这一骑红尘只为了博红颜一笑,算是哪门子事儿?被百姓知晓,不揭竿而起才怪。

古来历史多是从上位者的角度去书写的,也是,赢的人才有资格书写历史。而这《长安的荔枝》,马伯庸却是选择了一个底层人的视角,去向我们揭示“千古艰难为做官,一事工程万头秃”的官场之相;自古至今,多少人为了走上官路奋不顾身,挑灯夜读;而又有多少人做了官以后还能不忘初心为民为国?做官难,做个好官更难,做个好官还能保住乌纱帽,更是难上加难。

书中卫国公有一句话: 流程,是弱者才要遵循的规矩。

在皇权至上的时代,弱者大多数是没有多少话语权的,因为血脉就决定了一切,而血脉,是天定的。可是,自古以来,还是有人相信:人定胜天。既然做不到兼济天下,也不愿去同流合污,那便选择独善其身。不能消除奸佞,不能惩治腐败,不能救国救民,至少,可以选择不参与。左右不了他人,约束自己还是可以的。

就像李善德,最终因为字字珠玑的对卫国公的直谏,让他丢了前程,被贬岭南。从此和妻子儿女一起回到阿僮的荔枝种植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长安城里只有圣上和贵妃才能吃得上的荔枝,在这里可以大快朵颐,想怎么吃就怎么吃。没有勾心斗角,没有尔虞我诈,没有如履薄冰,有的,只是田园闲适,天伦之乐。

有些人根本不适合做官,有些时代,根本不允许某些人做官。但还是要相信,总会有盛世来临的一天,也会有巾帼一怒弑昏君的一天。我泱泱中华大好盛世,总有一天,会让那些郁郁不得志幽魂如愿。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是很多人耳熟能详的一句诗。我小时候读到这句诗时,只觉得画面很美。晨曦中一匹骏马从远处疾驰而来,马背上一个黄金匣子里装着带有露水的,红艳艳的荔枝。一位神仙妃子端坐在龙椅一侧,纤纤素手托起一颗晶莹剔透的荔枝,抿嘴一笑……噢,多么玛丽苏啊!这画面的确可以入诗。

《长安的荔枝》?一书是用小说的形式来还原这句诗。它的主角是一个老“社畜”李善德-一个50多岁的九品芝麻官。被上司和同僚设计,他被迫接下了荔枝使这个烫手山芋,要把新鲜荔枝从五千多里外的岭南运到长安,以贺贵妃诞辰。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本已一心赴死,好友杜甫的一席话激励了他,他决定亲自去岭南看看。接下来就到了故事的高潮部分。在商人苏谅和种荔枝的农女阿僮的帮助下,再加上自己一遍遍地试验,终于找到了长途运送鲜荔枝的方法。然而转机背后亦是危机,甚至是杀机……原来这次任务最难的地方还不是运鲜荔枝,而是人情世故,官场法则。情节步步紧扣,真是高潮迭起,令读者欲罢不能。此处就不再赘述。总之大冤种李善德经过生活的10086遍毒打,成功在杨贵妃生辰当日送到了鲜荔枝,腿也瘸了,人也老了。不过作者给了他一个还不错的结局,最终全家流放(远遁)岭南,避开了安史之乱。

读完此书,不得不佩服马伯庸讲故事的能力。看书熬到深夜,一遍遍告诉自己该放下手机了,可手就是不听使唤。把自己代入那个可怜的李善德,刚看到一点希望,马上希望的小船就被另一个巨浪打翻。总结就是反转,反转,再反转,让人大呼过瘾。比如,他试验出荔枝保鲜和运送之法后,执行起来却无人配合,反而还被别人抢功;受高人指点抱了杨国忠的大腿,转头却发现跳进了个大坑,被逼背弃朋友,成为利益至上的狗官;受打击后,他把自己变成一个只为这次任务而活的行尸走肉,像蜡烛一般燃烧自己的身体,终于赢得妃子一笑。任务完成后,面对国舅爷的嘉奖时,这位一路看透了民间疾苦的,一辈子都谨小慎微的芝麻小官舍了性命愤而起之,当面怒斥杨国忠鱼肉百姓,剥削子民。看到这里,我不禁为他必死的结局揪心。然而,直到这时,幕后的大boss高力士才现身。读者这才发现,整个鲜荔枝的幺蛾子都是他布的局。不用费一丝力,高力士就在唐玄宗和杨贵妃面前把运荔枝的功劳揽下了。李善德甚至被利用完了还不知道自己是一枚棋子。高力士手段之高明实在令人佩服,难怪在唐玄宗面前盛宠不衰。

此外,本书的语言收放得当,该幽默的时候幽默,该严肃的时候严肃。有时候一些梗看了不禁令人会心一笑。比如,广东人深入人心的“反精致”的形象,还有那句经典名言“做人最重要的就是开心”,突然拉近了我与书中人的距离,好像有了时空交错之感。令我印象深刻的还有一段李善德长途跋涉回家后的一段缴公粮的描述,既隐晦又露骨,实在是不可说也。当然,本文也有很多触动人心的句子。最经典的就是:就算失败,我也想知道,自己倒在距离终点多远的地方。生活中又有有多少人拥有李善德这样孤注一掷的勇气呢?总是中途放弃,甚至不敢开始的我们看到这句话多多少少会有点心潮澎湃吧!

我觉得收获最大的还是一些为人处世之道。1.要有上位者思维。眼光局限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往往会一叶障目,不知道一件事前后的因果,不知道未来的走向,从而把自己陷入被动。例如:李善德研究出运送鲜荔枝的办法后,岭南经略不但没有帮他,反而还要暗杀他,令他百思不得其解。一位官场老油条好友告诉他,这位土霸王害怕受到皇帝猜忌。为什么他掌管岭南那么多年都没有办法送出鲜荔枝,而一位长安过去的小吏却能办到?是天高皇帝远,他才不把圣命不放在眼里吗?他还做了多少这样的事?2.多行善事。李善德虽然懦弱胆小,但却是一个善良的人。他善待林驿奴,结果在被刺杀时这个安插在他身边的奸细倒戈,救了他一命。他平等对待荔枝园的农女阿僮,所以真心换真心,阿僮舍了自己最珍视的荔枝树帮助他达成目标。3.“和光同尘。好处均沾。花花轿子众人抬,一个人吃独食是吃不长久的。”这句话是经典的为官之道了。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用利益来驱使别人,什么时候都适用。

总之,这是一本趣味性很高的短篇小说。故事环环相扣,文笔精炼不拖沓,看完有一股畅快之感。故事中那个小人物的形象仿有我自己的影子,平凡普通,又有一点自己的执着,一腔不合时宜的热血。面对命运抛下来的意外难题,是接还是逃,该如何化解?看完了这本书,也许你会有自己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