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民间故事

老照片:民国年代的北京明十三陵 依旧神秘但带点荒凉

明十三陵离北京市市区有一定的距离,已开放景点有 长陵 、 定陵 、 昭陵 、 神路 、 康陵,所以民国时代的明十三陵是未被开发的,看起来神秘又荒凉。 狮子看起来真的太有威严了! 明朝的人形石雕 骆驼石雕 石碑 远远看上去跟一些房子建

明十三陵离北京市市区有一定的距离,已开放景点有 长陵 、 定陵 、 昭陵 、 神路 、 康陵,所以民国时代的明十三陵是未被开发的,看起来神秘又荒凉。

狮子看起来真的太有威严了!

明朝的人形石雕

骆驼石雕

石碑

远远看上去跟一些房子建筑有点像,跟窑洞还是有点像的。

这一出来,就想起了盗墓笔记小说中的宏伟建筑,古人的智慧真的很高,以前的建筑真的大气又宏伟。

大象石雕

明十三陵门前有着许多石雕,这些石雕度过了几百年的时光,没人去挪过它们,它们就是 历史 的见证者!

所谓崇内,指的是现在明城墙遗址公园以北、苏州胡同以南、北京站前街以西、同仁医院以东的崇文门内地区。而崇内大街则是南起崇文门路口,北抵东单路口,民国间曾北延至灯市口大街东口,自晚清街西被划入使馆界后,街道面貌发生很大变化。这里中外商铺栉比,由南至北,达300余号之多,同时又是孝顺、船板、小报房、苏州、麻线、西裱褙、羊肉等胡同的巷口,故行人拥挤,买卖发达。

 崇内大街不只有历史故事,这里更是老北京与新北京接轨的地方。先说一处咱们最熟悉的地方。

 

 北京站 七个月的奇迹

 现如今,每当整点时分还能听到熟悉的《东方红》的旋律,除了西单的电报大楼,就要数北京火车站了。如今的北京火车站,每天迎来送往天南海北的人,彰显着新北京的繁华,然而说起北京火车站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清光绪二十七年,也就是公元1901年,当时的地址就在正阳门的瓮城东侧,如今这里已经改成了“老车站商城”。

 话说位于前门的这座火车站1901年开始修建,1903年建成,那个时候还不叫“北京火车站”,而是叫“京奉铁路正阳门东车站”,又叫“前门火车站”,虽然火车这种交通工具给一百多年前的北京人带来了更便捷的出行方式,但那时候的北京火车站是外国列强打开中国国门之后的产物。在此之后,“北京站”、“北平站”、“北平东站”等站名都在这里试用过,直到1949年9月30日,这座火车站才被改称“北京站”。

 后来因为这座火车站承担不了更繁重的运输任务,也是因为前门火车站的“出身”问题,所以在建国十周年前夕,中央政府决定在崇文门外新建一座大型的火车站,这就是咱们现在的北京火车站。

 现在看到的北京火车站是1959年1月20日开工兴建的,同年9月10日竣工,9月15日开通运营,这也是建国十周年的献礼工程,从开工到开通只用了短短的七个月时间。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兴建起这样规模的传世之作,除了参与建设的工作人员们的辛勤努力,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采取了一种在建筑行业内很难实现的建设方法——三边法,所谓的“三边法”就是边设计、边施工、边改进的建筑方法。在当时的那种条件下,能建起这么大规模的火车站实属不易。

 再说一个细节,“北京站”这三个大字是当年毛主席亲笔题写的,按照周总理的指示被安放在了火车站正中间的位置。如今仔细观察一下,你会发现,这三个字底下有了一行英文,这是08年北京奥运会的时候,为了迎接世界各地的朋友特别加上去的。

 清朝邮局

 写信的美好时代

 如今一说写信,要么就是电子邮件,要么就是微博、飞信,用一句广告语来形容就是——“科技改变生活”。电子书信的广泛运用使人与人之前的距离缩短了,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个问题:距离没了,美也没了。那什么样的****能诠释“距离产生美”这句话呢?

 在小报房胡同4号,原先住着一户人家,户主名叫陈汜滢,职业是立法委员邮汇局经理。在那个时候有个邮局不算什么新鲜事,为什么要说小报房胡同这家呢?

 在一张1948年小报房胡同5号和7号院的老照片上,写着“第一邮务支局”,“支局”的意思就是“分所”,由此可见,这里曾经是一家邮局的所在地,而且从建筑风格与房顶悬挂的旗子来看,基本上与那个年代吻合。如果按照时间再往前倒,这张照片则揭示出小报房胡同的来龙去脉。

 在另一张老照片上,崇内大街和小报房胡同西口交接处有一个牌楼,上面清楚的写着“大清邮政分局”这几个字,而胡同口还有个与老北京胡同极不相称的邮筒。小报房胡同这个名字的由来也是因为大清邮政分局而得名的,“报房”就是“邮局”的意思。那大清邮局到底是什么样的呢?在烟袋斜街中段路东,一个古色古香的门脸让不少游人忍不住进去看看。门上挂着“大清邮政”的牌匾,门口立着个古色古香的大邮筒,这就是一处大清邮局。走进大清邮局大门,便被各式各样奇怪的物件吸引了,特别是在一面墙上还挂着一座小房子,上面留了个发光的窟窿,来的人都忍不住扒着往里看,它到底是干什么用的呢?原来,当时大清北京邮政总局,租用了小报房胡同的5号院和7号院建立了第一家邮务支局,通过这个孔,就能看到当年邮局里情景的泥塑小人,能看到当时邮差送报的情景。其实对于咱们而言,写信更多的是一种情调,然而在当时大清邮局的建立,书信能够被准时、准点的寄送,却是一种社会进步的表现。

 

 镇江胡同

 早年间的新闻中心

 在北京市档案馆有这样几张老报纸,第一张是《北京日报》,不过可得看仔细了,这份《北京日报》发行的年份是中华民国13年1月7日,也就是1924年的一张报纸,所以它与咱们现在所说的《北京日报》不是一回事;另外两张叫《民强报》和《国民新报》,这三张报纸都有一个共同点——报社都在崇内大街,具体点说都在崇内大街的镇江胡同。

 说起镇江胡同,早年间分东镇江和西镇江,如今只剩下西镇江胡同了。但不管现在如何,早年间的镇江胡同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新闻中心。1904年创办的《北京报》社址就在这里,1907年《北京报》改名为《北京日报》。《女学日报》1912年在镇江胡同11号创办,而后来的《华京日报》、《民强报》、《北平日报》、《国民新报》、《游艺报》等报社也在附近,而在众多报社之中,还是以《北京日报》的实力最为雄厚。

 北京日报馆曾代理发行《欧洲通讯杂志》,在当初那个动荡的时期,《北京日报》要代理发行一本国外的杂志,《北京白话报》、《北京午报》、《北京夕报》、《燕京报》等报刊的印刷业务都由《北京日报》的印刷所承担。由此可见,当时《北京日报》的影响力与实力了,而之所以《北京日报》能有这么大的实力,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其发行量大,而且坚持走地方特色的路线。

 

 崇内大街 因水而开放

 当年元代修建元大都的时候,崇内大街这片地区是属于“城外”的,直到明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决定都城自南京北迁,开始营建京城,将原先的北部城墙南缩了五里,南侧城墙移到如今的前三门大街一线(旧北京城的前门、宣武门、崇文门合称前三门),至此,崇内大街这一片地区才被圈进了城里,成为了北京城的东南角。

 明代这里属于“明时坊”的地界,清代归正蓝旗,民国是内一区。因为旧时这一代河道纵横、沟壑甚多,因此街巷名称多与“水”有关,像船板胡同、后沟胡同、镇江胡同、鲜鱼巷等,而也正是因为水路便捷,所以崇文门又成了进入北京内城的重要场所,因此在清朝末年很多外国传教士在北京的落脚点就选在了崇内大街,也正是因为这样,崇内大街相比较其他地区而言,才有机会更早的与国际接轨。

 如今走在崇内大街的街头巷尾,早已感受不到它以前较其他地区强烈的现代气息,反倒多了一份闲适的漫步情绪,也许时间就是如此,慢慢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周边的地理环境,但唯一改变不了的是在这里曾经发生的故事,它也将沉淀成为一个城市的历史和底蕴,引得后来人不断的探索和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