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民间故事

古代用刀的五大名将

古代用刀的五大名将第一个:关羽关羽,字云长,是三国演义中蜀汉名将,用一口重达八十二斤的青龙偃月刀,斩华雄,诛颜良,文丑,并且在后世被人封为“武圣”,与“文圣”孔子齐名,不过从历史上看,关羽关二爷用的武器并非青龙偃月刀,不过,应该也是一位用刀

古代用刀的五大名将

第一个:关羽

关羽,字云长,是三国演义中蜀汉名将,用一口重达八十二斤的青龙偃月刀,斩华雄,诛颜良,文丑,并且在后世被人封为“武圣”,与“文圣”孔子齐名,不过从历史上看,关羽关二爷用的武器并非青龙偃月刀,不过,应该也是一位用刀好手,否则怎么可能把他不用的武器加上呢?

第二位:王五

晚清十大高手之一,一手大刀用得是出神入化。本名王正谊,因为武器是大刀,而且师从李凤岗,排名第五,故被人们称为“大刀王五”。大刀王五一生行侠仗义,支持维新变法,是谭嗣同的保镖。1900年被八国联军枪杀在城门,头颅被悬挂于城墙示众,后被霍元甲夜里取下头颅安葬。王五的佩刀也是一把“青龙偃月大刀”,一直保存到大跃进时期,不过后来被融进钢炉了,十分可惜。

第三位:朱仝

看过水浒传的人应该都不陌生吧,他就是天满星美髯公朱仝,用一口朴刀,随着宋江先打朝廷,后攻方腊,立下赫赫战功,可惜最后被朝廷赐下毒酒,实在是可惜。

第四位:杨业

看过杨家将的朋友应该都知道,杨太公杨业,是用一口大刀,重达八十二斤,大破辽军,最后兵败被俘,绝食而亡,著名的穆桂英挂帅什么的都是之后发生的事。

第五位:魏胜

南宋名将,在海州一战,金将完颜亮派军攻打海州,魏胜得知后设伏兵埋伏,一刀将对方主将蒙恬斩于马下,金兵失去统帅阵脚大乱,最后损失千人后败逃。能将对方主将一刀斩于马下足见其在刀法上的造诣也是极高。

一杆金刀八杆枪的杨家将,武功最高强的是哪一位?

“朴(pō)刀”,《辞源》解作窄长有短把的刀。 《汉语大词典》解作刀身窄长、 汉语大词典

刀柄较短的刀。双手使用。这种兵器在宋代、 元代的通俗文艺作品中屡屡出现(下面将举例说明),却不见于宋人曾公亮等所编著的《武经总要》的记载。 书中说:“刀之小别,有笔刀军中常用。其间健斗者,竞为异制以自表,故道有太平、定我、朝天、开阵划阵、偏刀、车刀、匕首之名。掉则有两刃山字之制,要皆小异,故不悉录。”书中绘图介绍了八种刀。包括掉刀、屈刀、欢耳刀、掩月刀、 戟刀、眉尖刀、凤嘴刀、笔刀。独不及朴刀,可见兵学家并不把它视为真正的武器。 它只是流行于民间、而不能登大雅之堂的粗陋的兵器。 宋人对这种“刀”的形制做了细致的说明: 仁宗天圣八年(1300)三月诏:“川峡路今后不得造着裤刀,违者依例断遣。 ”五月,利川路转云使陈贯言:“着裤刀于短枪干、拄杖头, 安者谓之‘拨刀’;安短木柄者,谓之‘畲刀’。并皆可着裤。‘畲刀’是民间日用之器,川峡山险, 全用此刀开山种田,谓之刀耕火种。今若一例禁断,有妨农务,兼恐禁止不得, 民者犯众。请自今着裤刀为兵器者禁断;为农器者放行。”乃可其请。 宋会要辑稿

(见《宋会要辑稿》185册)

拨刀即扑刀

从陈贯的话中可见扑刀的另一个名字是“着裤刀”, 可以挂在裤腰上。它极简陋,安上短把就是用于“刀耕火种”的“畲刀”,是为农具; 如果安上了长把才是“朴刀”,无怪它不能上《武经总要》。 而老百姓则因为扑刀易得而便宜所以把它作为经常使用的兵器。扑刀是能兵农并用的, 所以对它根本不可能完全禁断。朴刀是短刀头、长刀把的,刀身无鞘,长刀把可以从刀头取下, 作杆棒用。这一点在《水浒传》中有细致的描写。 在六十一回写卢俊义到山东与梁山好汉交战前作准备工作时:卢俊义取出朴刀,装在杆棒上,三个丫儿扣牢了,赶着车子,奔梁山泊路上来。

主要构造

这里的“朴刀”只是个刀头,安把之处有螺口,杆棒的一端有螺丝, 而且是“三个丫儿”,安装好了,十分结实。《水浒传》中许多地方写到朴刀, 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它很长,平时不用,便象长枪一样靠在墙根或枪架上。“杆棒”《辞源》解作用作武器的粗木棒。《汉语大词典》解作用作兵器的木棒。 武经总要

《武经总要》虽有记载,介绍极简单,言“长细而坚重者”为杆棒。它更简陋, 据宋人记载: 建炎二年(1128 )五月十三日京东西路提点刑狱公事程昌弼言:“今州县之间军器乏少。乞令诸州县择本土坚韧之木,广置棍棒,其长等身,径可及握, 不劳远求,指日可办。比弓弩,则无挽拽之能否;比刀剑,则无锻炼之工程。用之以御铁骑则出其右,盖铁骑非箭凿锋刃可害。”从之。(见《宋会要辑稿》185册) 这是在北宋刚刚灭亡时无可奈何的选择。因为州县兵器库中没有了储存, 才不得已而用杆棒(文中称“棍棒”)。它“其长等身,径可及握”,取之极易。 这种质地很粗糙的兵器,制作简单,原料价值也很低廉,所以平时只流行于民间, 不为兵家所重视。从这些记载可见宋代朝廷对于兵器管制得特别严格的是那些精巧锋利和杀伤力较大的。而朴刀杆棒,一来比较粗陋,人们日常生活中又不可少; 二来它们不是骑在马上作战的兵器,而是步行打斗用的,杀伤力小,《武经》所不载, 因此对百姓拥有这些兵器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时禁时放,缺少一贯之制。 《宋史·兵志十一》记载北宋仁宗景祐二年(1035)皇帝诏:“广南民家毋得置博刀,犯者并锻人并以私有禁兵律论。”先是,岭南为盗者多持博刀,杖罪轻,不能禁,转运使以为言,故著是令。

禁物

可见“博刀”(博刀即朴刀。博、朴二字音同,可通用)最初不在严禁之列, 所以民间盗匪以之为武器,岭南盗匪太多,才被严禁,而其它地区未被包括在内。 流浪江湖的游民腰间挎上一把朴刀,或者手执一条杆棒,就增加了安全感。 熟悉江湖生活的“说话”人便把它编入话本之中,成为“说话”中的一类,并把与“江湖亡命”和绿林生活有关的作品皆归入此类。此类小说在当时的“说话”中具有一定的数量,因此朴刀、杆棒这两件兵器在早期的通俗文艺作品中是经常可以碰到的。 现在可以确定是创作于十三世纪初的《董解元西厢记》开篇就唱道:“打拍不知个高下, 谁曾惯对人唱他说他?好弱高低且按捺。话儿不提朴刀杆棒,长枪大马。 ”因为《西厢记》演唱的是“银字儿”一类哀艳缠绵的爱情故事(当时分类为“烟粉”), 所以开篇点题,与“朴刀杆棒”“士马金鼓”类的武故事划清界限。我们从早期的通俗文艺作品之中也可以看出使用朴刀杆棒者多是盗匪游民, 如宋人话本《错斩崔宁》中描写拦路抢劫的“ 醉翁谈录

静山大王”:头带干红凹面巾,身穿一领旧战袍。腰间红绢搭膊裹肚,脚下登一双乌皮皂靴。手执一把朴刀。《大宋宣和遗事》写到晁盖智取了梁师宝的十万贯金珠后逃走, 晁父为官府所拿,管押解官:行至中途,遇着一个大汉,身材迭料,遍体雕青,手内使柄泼镔铁大刀,自称铁天王,把晁太公抢去。“泼镔铁大刀”就是镔铁大泼刀”“泼”同“朴”。铁天王就是晁盖, 其身份是江湖侠盗。 《警世通言》中的《万秀娘报仇山亭儿》就是南宋罗烨《醉翁谈录》所记属于“朴刀”类的《十条龙》(《宝文堂书目》著录名为《山亭儿》),当然, 它经过了明人的加工。

编辑本段出现年代

朴刀出现于宋代,到了清末前后,才被广泛使用。其起源的原因,有人认为是当时民间不许保存长兵器,于是有人把大刀改为短把的朴刀,战斗时再在加柄。宋代禁止民间拥有兵器。《宋会要辑稿》中说,“著裤刀”,即挂在裤子上的刀,因为人们日常需要使用而不能禁止,于是朴刀得以成为唯一的合法民间武器。 因此,在《水浒传》中,有关各路英雄使用朴刀的描写随处可见。就其起源而论,与其说是把大刀的柄缩短,以适应近战的需要,莫如说是为了应付民间不许保存长兵器,而把大刀改为短把的朴刀更符合历史实际。这种朴刀多在民间使用,但是在清朝,却破例地把朴刀纳入军队的指定兵器之中。

编辑本段朴刀别称

朴刀也称太平刀

朴刀还有一个别名,叫做“太平刀”。这是由于在清末年间,太平天国的士兵都使用朴刀而得名的。然而,当时的太平天国军不只是使用着这些传统而古老的兵器,在火器装备方面,也胜于清朝正规军。 朴刀(朴音坡)也写成博刀、泼刀、或钹刀 (繁体不可写作朴刀),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冷兵器。是一种长而宽的钢刀,可以装在木柄上成为比一般大刀还要长的长兵器,也可以卸下来单独作为一种短兵器。在小说《水浒传》中,宋代的“卢俊义取出朴刀,装在杆棒上,三个丫儿扣牢了,赶着车子,奔梁山泊路上来。”[1] 朴刀全长约一米二至一米五,其刀刃比大刀长,大约占总长度的一半,可劈、刺、砍,招数繁多。武术谚语说:“单刀看手,双刀看走,大刀看定手[2]。”演练朴刀时刀如猛虎,刀背、刀刃分明,使用任何招数,都要住把定手。由于朴刀用途广泛,是闯荡江湖的人常用的兵器。 朴刀到了清末前后开始被广泛使用。在太平天国时期,太平军中很多人使用朴刀,又名“太平刀”。

编辑本段相关故事

《水浒传》其中多处写到强盗与侠盗皆使用朴刀。 万秀娘等被苗忠等三个强盗抢劫前这样写道: 大官人(指苗忠)听得说,三人把三条朴刀,叫:“铁僧随我来。”去五里头林子前等候。写到具有侠义心肠的穷人尹宗,为了奉养老母到一个庄主去窃取财物, 不料遇到万秀娘自杀,便仗义救了她。尹宗使的也是朴刀。忽然黑地里隐隐见假山子背后一个大汉,手里把着一条朴刀,走出来指着万秀娘道……

元代

在元曲中也有这样的例子元初李文蔚的《燕青博鱼》第四折的《离亭筵歇指煞》有几句描写燕青引以为骄傲的梁山强人的妆束:还了俺这石榴色茜红巾,柳叶 切乌油甲,荷叶样烟毡帽,百炼钢打就的长朴刀,五色绒刺下的香绵袄。从燕青这段颇具自豪感的唱词中可以想象红头巾、乌油甲、荷叶帽、五色绵袄、 长朴刀大约就是敢于树立旗帜起来造反的草莽英雄的典型服饰(元末造反的农民也著红巾、南戏《拜月亭》中第九出“绿林寄迹”, 山上草寇静山大王戴上金盔头痛,说还是戴“这红帽儿安稳”)。 朴刀是这些草莽人物护身和向社会抗争与进攻的武器。不仅在元杂剧中如此,《水浒传》则更是这样。真假强人, 浪迹江湖的游民,腰间所佩无不是朴刀。 据此我们可以推断起码在江湖艺人眼中“朴刀”已经成为强悍的、带有武器的游民的意象。

宋代

在记录宋代“说话”技艺和“说话”资料的专书《醉翁谈录》中把“说话”按照内容分为八类:灵怪、烟粉、传奇、公案、朴刀、杆棒、神仙、妖术等。 扑刀类中收录了十一个名目,我们可以确知其故事内容的仅有三四个,如《十条龙》、 《陶铁僧》就是上面引的《万秀娘报仇山亭儿》;《青面兽》是杨志卖刀的故事, 我们从《大宋宣和遗事》中可以得知其梗概,也与杀人造反有关; 《李从吉》又名《徐京落草》。《水浒传》第七十八回写高俅带领十节度围剿梁山, “十节度使”中有“徐京、杨温、李从吉”。又说,这十节度使“旧日都是绿林丛中出身, 后来受了招安,直做到许大官职 朴刀 图示

”。徐京“幼年游历江湖, 使枪卖药”是个纯粹的游民。游民落草成为强人,后来又受招安,这是“朴刀”类“说话”的典型情节。 有的我们仅据题目虽然难以推测其故事内容, 如“大头虎”“李铁铃”“赖五郎”“圣人虎”“王沙马海”“燕四马八”之类,但从这些人名或绰号看, 他们可能不是安分守己之辈。唯独“杨令公”一篇, 胡士莹先生认为是写杨家将老令公杨业故事的,恐不确。如果真是写杨业的, 或许在杨业在“弱冠事刘崇”之前也有过一段造反落草的经历, 或许站在宋继后周的正统立场上把刘崇的“北汉”小朝廷看作武装叛乱集团,因此,把杨业少年时那段臣事北汉的经历看作从逆。总之, 绝不会是写杨业抗辽事迹的,因为这类故事是属于“士马金鼓”系统的。朴刀在早期通俗小说中成为强人游民和侠盗悍匪的意象;“朴刀”类的“说话”则以讲述他们的冒险生涯与传奇般的经历。他们往往出入绿林山寨, 如同北宋绿林豪杰王寂所为,“相与割牲祭神,结为友。出入数百,椎牛、椎豕,掠墓、 劫民、烧市,取富贵屋财,民拱手垂头,莫敢出气。白昼杀人,官吏引避;视州县若无有,观诏条如等闲”(《青琐高议·王寂传》)。 处于社会最底层的游民们喜欢这类故事,因为只有在这类故事中,他们的意志才能得以自由伸张, 也使其他一些不能“举动自专由”的人们获得一次发泄的机会。

编辑本段武术刀法套路

朴刀是查拳套路中的器械套路的一种,本套路的特点为:动作紧凑,姿势舒展,动速静定,节奏鲜明,劲力顺达。套路中运用了劈、跺、扫、砌、绞等动作,身法灵活,变化无穷,便于广大武术爱好者学习。

编辑本段游戏武器

《真三国无双》中的朴刀 《真三国无双》系统游戏是日本光荣株式会社开发的一款以中国三国时代为背景的动作类游戏,逼真的画面,丰富的语音,对中国历史的尊重,所有这一切都让喜爱三国游戏的中国玩家们交口称赞,爱不释手。 在《真三国无双OL》中,朴刀是夏侯惇的专属武器,其一至六级的名称分别为朴刀,朴刀·改,吴钩,麒麟牙,灭麟麒牙,真·灭麒麟牙。等级越高,威力越强大,同时也需要更高的官职才能装备它。

上升值

朴刀一至六级的基础值和最高上升分别为: 攻击44(32-35-38-41-44-47) 破坏39(27-30-33-36-39-42) 防御31(31-34-37-40-43-46) 体力170(25-28-31-34-37-40) 无双155(9-12-15-18-21-24) 移动125 跳跃150

威力系数

盾:15/17 , 15/17 碎:15/15 , 15/15 阵:12/12 突:3/5 卫:15 霸:5 , 5 C2:17 C3:10:10 C4:13 C5:12 JC:10:10*5:12 D:16 JA:8 1方:6 2方:6 3方:8 4方:10/10 5方:15/15 6方:18/10 7方:8 8方:8 9方:17 无双/真无:15,15 无双最后一式:15,20 真无最后一式:15,15,8,20

用法

朴刀的强化位比较靠后,攻防分别在五和六号位,这使它在小地图对抗中不能尽致发挥。不过,在大地图中,强化后的朴刀所拥有的强大的攻击力与防御力,绝对是敌人的恶梦。

强化顺序

1无双,2体力,3破坏,4副将,5攻击,6防御,7连击

其它

目前在《真三国无双OL》中,朴刀的流行刻印主要有一突和一盾。两种刻印决定了不同的使用方法,仁智相见,各有不同。刻印六主要为一卫和一霸,各有千

北宋忠义杨家将,一杆金刀八杆枪,看看谁才是武功最高的那个人!

《杨家将》故事从古到今一直流传到现在。杨家将父子忠勇抗辽,保家卫国的故事也是脍炙人口。他们的忠勇义烈,他们的绝世武功,他们可歌可泣的故事,也是我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一个话题。其中最让人感兴趣的就是,杨家这“七郎八虎”杨家将,一杆金刀八杆枪之中,论武功,谁才是真正的第一名呢?正史没有排,演义也没有排,那我们今天就来排排吧。

要说这杨家父子中,论武功,应该是杨业和五郎、六郎、七郎这四人武功应该是最为高强的,今天我们就来论论他们几人的武功。

先说金刀令公杨继业。老令公杨继业的父亲要比杨继业有名的多的多。看过或听过《杨家将前传》的朋友就应该知道,杨继业的父亲名叫杨衮,自立“火山王”,这“火山王”杨衮可不就是刀出名,他还学过老夏家的一百二十八路“北霸六合枪”和三十六路“滚手枪”。这滚手枪是老夏家的不传之秘,杨衮的师兄“白马银枪”高思继都没有学到!由于种种机缘吧,杨衮学会了。不光这两样,杨衮还学会了他岳父金光祖的绝技“走线铜锤”!

杨衮会的绝技多,但是杨继业只学会了金刀之法,就是这样,杨衮也是凭着这口金刀打遍天下,罕逢敌手!被时人称之为“金刀杨无敌”。

“金刀令公”杨继业的八个儿子,也是杨衮教出来的,他们哥八个就是爱练枪,所以就都学的是枪法!其中老五、老六和老七学的最高。

杨衮收养了高行周的小儿子高怀亮为义子,并把金枪的招数全部传给了高怀亮,高怀亮的学武很有天赋,枪法就超过了杨家亲生的七个儿子。杨继业觉得自己在枪法上无法超越高怀亮,就另辟蹊径,重新在祖传的金刀上下了苦功夫,终于在刀法上达到了大成,一口金刀天下无敌,所以又被称作“金刀杨无敌”!

而杨继业的七个儿子,自小跟着祖父“火山王”杨衮一起长大,所以传承了杨衮的枪法,其中五郎杨延德,六郎杨延昭,七郎杨延嗣学的最高,他仨里面,尤其是七郎杨延嗣,更是学武的天才,力大枪沉,后来更是觉得金枪分量轻,更是专门打造了一杆丈八蛇矛点钢枪,真好似张飞在世,敬德重生!

《杨家将演义》杨家能有无敌的杨家枪法,这得多多感谢杨家将第一代始祖“火山王”杨衮,正是他,学会了夏家的“北霸六合枪”,为杨家枪打下了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