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民间故事

老街里的老先生

2018年11月28日,去甪直参观作文博物馆并去祭拜了叶圣陶老先生墓。 ? 一、甪直老街 深秋的午后,天气晴朗,金黄的银杏叶轻轻摇曳。甪直老街上三三两两的游客、静静的小河、古朴的石桥、停泊的小船、街边古香古色的店家,这里宁静、祥和,处

2018年11月28日,去甪直参观作文博物馆并去祭拜了叶圣陶老先生墓。

? 一、甪直老街

深秋的午后,天气晴朗,金黄的银杏叶轻轻摇曳。甪直老街上三三两两的游客、静静的小河、古朴的石桥、停泊的小船、街边古香古色的店家,这里宁静、祥和,处处散发着江南水乡古镇的浓浓的文化气息。

? 二、作文博物馆

作文博物馆就座落在这甪直古镇的小街上,旁边都是做生意的店铺,博物馆反倒显得有些另类。

这是国内唯一的一家作文博物馆。门口高高挂起的各个时期的作文本,彰显了它的独特魅力。

这里的展厅各具特色。这里收藏了叶圣陶老先生所著或所参与编辑的所有作品,包括叶老的《倪焕之》的所有版本;第二是馆内收藏了各个时期的语文课本和教科书。为什么叫“语文”?这亦是来源于叶老,他将国语和国文合二为一,取名为“语文”。第三个特色就是这里收藏了从宣统年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毕(修)业证书。“十年寒窗苦”,我相信每张泛黄的毕(修)业证书的背后,都有一个渴求知识的感人故事。

作文博物馆充满了叶圣陶老先生的气息,它是除了《叶圣陶纪念馆》之外,另一个缅怀叶老的地方。

? 三、作文客栈

走出展厅,来到青藤小院,这里将开发成作文客栈。这又是一个小而精的文化集藏地。

古藤、古井、小小的竹林、高高的芭蕉树、布满攀爬植物的斑驳的院墙,墙面上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语录,还有以前的高音喇叭等无不让人备感亲切。

沿着窄窄的楼梯拾阶而上,仿佛穿越到年代大戏中的深宅小院,雕梁画栋,花格门窗,书桌沿窗而放。半开半掩的小花窗,映出一从竹林或是轻轻摇曳的芭蕉,微风吹来,窗边的铃铛发出欢快的“叮当,叮当……”

看到旁边老旧的风琴,脑海中会现出这样一幅图画:音乐老师弹着风琴,旁边白衫蓝裙的女学生饱含深情唱着“长城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如此雅致的书房,看书、下棋、抚琴、写字、画画。闲暇时分,焚一柱香,泡一杯茶,静听风吹竹叶、雨打芭蕉、鸟儿虫儿的浅吟低唱,与诗书为伴与岁月共静好。

我相信:每一个从青藤小院走出的人都是“腹有诗书气自华”。

如此雅致小院、深厚的文化底蕴,需要用心慢慢地去体会。

四、叶老墓前

离开博物馆,穿越窄窄的小街,我们来到了保圣寺。这里,是叶老年轻时执教、尝试教育改革的地方,也是叶老的长眠之地。

旁边三棵有着1500年历史的古银杏树,此时满树金黄正是最佳观赏期。在最美的季节,我们来祭拜文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叶圣陶先生。

叶老的墓园庄严肃穆。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都心怀敬意:童话开山,文学建功,语文之父,举国尊崇!

在这里,我们与叶老进行着心灵的对话。

我们追问大师:“文学写作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大师答:宁朴勿华。

“人生的真谛又是什么呢?”

宁朴勿华!

是的,宁朴勿华,做人做事都应不张扬,不炫耀,低头做事,脚踏实地。

我们践行着大师的遗训“宁朴勿华”,我们要做儿童最喜欢的作文老师,做中国最先锋的母语文化,做世界最美的汉语推广!

我们正走在充满希望的路上!

(20181129)

穿过明清时期的古街区宽窄巷子,那里有一排排杂乱的房子,深色原木结构的建筑,深浅斑驳的痕迹,粉白的墙壁。

这些老街老巷里本来就没有街灯,那天晚上还停电了。我们经过的店铺、人家和小餐馆都点起了蜡烛。一对老夫妇坐在房子门口桌边的竹椅子上,捧着饭碗,一起吃着几道简单的家常菜。

——《鱼翅与花椒》

▲改造中的宽窄巷子 2004-2005

这是英国女孩扶霞-邓洛普笔下,90年代的成都。

而当她再来到成都时,已经过去了14年,她说成都的变化真大,“这些改变让我从另一角度去认识了成都。”

这些年,成都到底有着怎样的变化呢?

我们在一位六旬摄影师的镜头里捕捉到了成都的城市变迁史,这也是属于成都的独家记忆。

▲成都宽窄巷子全景

这位城市变迁的记录者,叫陈先敏,今年已64岁。

初见陈老先生的时候,他身着深色棉夹克,穿着十分朴素,但却精神抖擞。他说,为了接受当天的采访,专门腾出了整整一个下午。

虽已年迈,不如年轻人那般在电脑前操作自如,但老先生在查找自己的资料时,却轻车熟路。

令人惊讶的是,年过六旬的他甚至能够记得许多照片的拍摄小故事,每翻过一张都能津津乐道地讲上两句。

“用镜头留住旧貌、表现新颜是我的任务。”

▲南门大桥 1993

▲南门大桥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