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民间故事

京杭大运河的开挖历史

1.京杭大运河开挖历史是什么样的 第一期运河开凿始于春秋时期。 公元前494年,吴王夫差大破越国,一心要北进中原与齐国争霸。但长途跋涉最大的难题就是军粮和武器战备的运输问题,若靠陆上运输,不仅花费巨大而且道路不畅通,很难达到目的。 但

1.京杭大运河开挖历史是什么样的

第一期运河开凿始于春秋时期。

公元前494年,吴王夫差大破越国,一心要北进中原与齐国争霸。但长途跋涉最大的难题就是军粮和武器战备的运输问题,若靠陆上运输,不仅花费巨大而且道路不畅通,很难达到目的。

但吴国有一个优势就是舟师和先进的开河、造船、航运技术,他们利用江淮间湖泊密布的自然条件,就地度量,局部开挖,把几个湖泊连接起来。 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开始在扬州开凿邗沟,把长江和淮河两道水系连接了起来。

战国时期又先后开凿了大沟(从今河南省原阳县北引黄河南下,注人今郑州市以东的圃田泽)和鸿沟,从而把江、淮、河、济四水沟通起来。第二期运河主要是指隋代的运河系统。

以东都洛阳为中心,于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开凿通济渠,直接沟通黄河与淮河的交通,并改造邗沟和江南运河。 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又开凿永济渠,北通琢郡,连同公元584年开凿的广通渠,形成了多枝形运河系统。

关于隋场帝开凿京淮段至长江以南的运河,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据说隋炀帝有一次夜间做梦,梦到一种非常漂亮的花,但是不知道这花叫什么名字,长在什么地方。 醒来以后,隋炀帝就命人把他梦中的花画成图案,发布皇榜寻找认识这种花的人。

当时在扬州见过琼花的王世充刚好在京城,看到这张皇榜,便揭榜进宫,对隋炀帝说,图上所画的花叫作琼花,长在扬州。隋炀帝听后,很想见一见,便开运河、造龙舟,与皇后和嫔妃下扬州看琼花。

隋朝修筑的南北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通涿郡,南达余杭,西至长安,把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五条大水系联系起来,形成了一个四通八达的水运网络。这是一项举世闻名的水利工程。

它全长1794千米,水面宽50多米,最窄的地方也有30米。运河修通后,隋炀帝杨广率领几千艘船组成的长达200里(1里=500米)的船队,从洛阳出发,一路浩浩荡荡前往扬州游玩。

据史书记载,杨广乘坐的龙舟,高近15米,宽16。5米,长达66米。

由此不难看出大运河的规模和通航能力。隋朝南北大运河的开凿,功在当时,利在千秋。

大运河自从凿通以后,就成为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运河中“商旅往返,船乘不绝”。唐代诗人皮日休在《汴河铭》中说:“今自九河外,复有淇汴(即运河),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在运河两岸,商业都市日益繁荣。

自隋唐以后,沿运河两岸如杭州、镇江、扬州、淮安、淮阴、开封等地,都逐渐成为新兴商业都会,这些城市历经宋、元、明、清而不衰,成为繁盛一方的大都市。第三期运河主要是指元、明、清阶段。

元代开凿的重点段是山东境内泗水至卫河段和大都至通州段,目的是避免绕道洛阳,裁弯取直,比隋朝运河缩短了900多千米的航程,这是今天京杭运河的前身。 明清两代维持元运河的基础,明时重新疏浚元末已淤废的山东境内河段。

从明中叶到清前期,在山东微山湖的夏镇(今微山县)至清江浦(今淮阴)间,进行了黄运分离的通济新河、中河等运河工程,并在江淮之间开挖运河,进行了湖漕分离的工程。开挖大运河,要穿越复杂的地理环境,从设计施工到管理,都需要解决一系列科学技术上的难题。

工程涉及测量、计算、机械、流体力学等多方面的科技知识。这一工程的完成,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

京杭大运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活着的、流动的重要人类遗产,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城镇的兴起起了巨大作用。

2.京杭大运河开凿历史

除灵渠外,我国在世界内河航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还有一条著名的运河,就是世界上最长的京杭大运河。

这条运河北与海河相连,南与钱塘江相接,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连成了统一的水运网。这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大自然的一项奇迹。

我国的大江大河大都是从西往东横向流动的。在现代陆路交通工具还没有出现的情况下,开辟一条纵贯南北的水路运输,是很必要的。

特别是在结束南北朝分裂局面,隋朝实现了全国统一之后,更显得十分必要了。当时,隋朝的政治和军事中心在北方,而南方江淮地区的经济却有了很大的发展。

北方城市所需要的物资,特别是粮食,有很大一部分要依靠江淮地区供应。怎样把这些粮食源源不断地运到北方地区,这是摆在统治阶级面前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

大量的物资要从江淮运到长安,甚至运到北方边疆的军事重镇,采取什么运输方式好呢?当时陆上运输只有骡马大车和肩扛人挑,运输速度缓慢,运输量又小,费用和消耗却甚大,不能满足统治阶级的需求。只有利用水道运输,才能完成这项任务。

所以,当时开凿运河是时代的需要和历史的必然,不能把隋炀帝杨广这个暴君穷奢极欲,爱好游玩,当成主要原因。但是,开凿运河的艰巨工程对劳动人民却是一场灾难。

隋炀帝强征几百万民工修筑运河,严重地破坏了生产,使成千上万的民工惨死在运河工地上。晚唐文人韩偓〔Wò卧〕写的《开河记》中描写了修河民工的悲惨生活。

文中写道,隋炀帝派遣了酷吏麻叔谋主管修河,强制天下15岁以上的丁男都要服役,共征发了360万人。同时又从五家抽一人,或老,或少,或女子,担负供应民工的伙食炊事。

隋炀帝还派出了五万名彪形大汉,各执刑杖,作为督促民工劳动的监工。因为劳动负担很重,监工督责太急,动不动就用棍棒毒打,所以不到一年,360万民工死者竟达250万人。

在我国历史上,京杭大运河的开凿工程主要经历了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东周春秋时期。位于东南吴国的国王夫差,为了争霸中原,向北扩张势力,在公元前486年引长江水经瓜洲(今江苏省邗江县南部)北入淮河。

这条联系江、淮的运河,从瓜洲到末口(今淮安附近),当时称为邗沟,长约150公里。这条运河就是京杭大运河的起源,是大运河最早的一段河道。

后来,秦、汉、魏、晋和南北朝又相继延伸了河道。第二个时期是隋朝时期。

公元六世纪末到七世纪初,大体在邗沟的基础上拓宽、裁直,形成大运河的中段,取名曰山阳渎。在长江以南,完成了江南运河,这是大运河的南段。

实际上,江南运河的雏形已经存在,并且早就用于漕运。“漕”是利用水路运送漕米到集中地点的意思。

漕运是我国历史上一项重要的经济制度,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利用水道(河道或海道)调运粮食(主要是公粮)的一种专业运输。我国的封建王朝,向农户征收地租和田赋,在很长时期内,采取征收实物的办法。

这些王朝又大都建都在西北和北方的城市,而附近地区所产的粮食,不能满足京城的需要。因此,把其他地区征收的粮食调运到京城,就成为一项重要的政治措施,为封建统治者所重视。

在这种情况下,漕运在我国历史上形成过一套较完整的制度,并有相应的一套管理系统。漕运用的船,叫做漕船。

漕船载运的粮、米,叫做漕粮、漕米。驾驶漕船的军队和民工,叫做漕军、漕丁和漕夫。

许多朝代都设专管漕运的官员。远在秦汉时代,我国史书就已经有了关于漕运的记载,到了隋朝,漕运更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公元605年,隋炀帝杨广下令开凿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这时主要是开凿通济渠和永济渠。

黄河南岸的通济渠工程,是在洛阳附近引黄河的水,行向东南,进入汴水(今已湮塞),沟通黄、淮两大河流的水运。通济渠又叫御河,是黄河、汴水和淮河三条河流水路沟通的开始。

隋朝的都城是长安,所以当时的主要漕运路线是:沿江南运河到京口(今镇江)渡长江,再顺山阳渎北上,进而转入通济渠,逆黄河、渭河向上,最后抵达长安。黄河以北开凿的永济渠,是利用沁水、淇水、卫河等河为水源,引水通航,在天津西北利用芦沟(永定河),直达涿郡(今北京)的运河。

下面我们具体介绍一下隋朝修筑大运河的几项重要工程:一是开凿东通黄河的广通渠。隋朝开始修建的一条重要的运河是从长安东通黄河的广通渠。

隋初以长安为都。从长安东到黄河,西汉时有两条水道,一条是自然河道渭水,另一条是汉朝修建的人工河道漕渠。

渭水流浅沙深,河道弯曲,不便航行。由于东汉迁都洛阳,漕渠失修,早已湮废。

隋朝只有从头开凿新渠。开皇元年(公元581年)隋文帝即命大将郭衍为开漕渠大监,负责改善长安、黄河间的水运。

但建成的富民渠仍难满足东粮西运的需要,三年后又不得不再一次动工改建。这次改建,要求将渠道凿得又深又宽,可以通航“方舟巨舫”。

改建工作由杰出的工程专家宇文恺主持。在水工们的努力下,工程进展顺利,当年竣工。

新渠仍以渭水为主要水源,自大兴城(今西安市)至潼关长达300余里,命名为广通渠。新渠的运输量大大超过旧渠,除能满足关中用粮外,还有很大富余。

二是整治南通江淮的御河。

3.京杭大运河的历史是什么

京杭大运河的开凿和演变大致分为三个时期:春秋吴王夫差十年公元前486年,在扬州开凿邗沟, 以通江淮。

到了战国时代又先后开凿了大沟和鸿沟,从 而把江、淮、河、济四水沟通起来,但这只是京杭大运河的 萌芽期。京杭大运河的发展期,主要是指隋代的运河系统。

这是 以东部洛阳为中心,在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开凿通济渠, 直接沟通黄河和淮河的交通,并改造邗沟和江南运河。 三年后又开凿永济渠,北通涿郡,连同公元584年开凿的 广通渠,形成多枝形运河系统。

京杭大运河的再次发展期在元、明、清。元代开凿的 重点段:一是山东境内泗水到卫河段;一是大都到通州 段。

公元1281年开济州河,从任城(济宁市)到须城(东 平县)安山,长75千米;公元1289年开会通河,从安山西 南开渠,由寿张西北到临清,长125千米;公元1292年开 通惠河,引京西昌平诸水入大都城,东出到通州入白河, 长25千米;至公元1293年,元代大运河全线通航,漕船可 由杭州直达大都,成为今京杭运河的前身。

4.京杭大运河的历史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运河。北起北京(涿郡),南到杭州(余杭),经北京、天津两市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约1794公里,开凿到现在已有785年的历史。京杭运河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城镇的兴起均起了巨大作用。 京杭大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它和万里长城并称为我国古代的两项伟大工程,闻名于全世界。

京杭大运河的开凿与演变大致分为3期:

①第1期运河。运河的萌芽时期。春秋吴王夫差十年(公元前486)在扬州开凿邗沟,以通江淮。至战国时代又先后开凿了大沟(从今河南省原阳县北引黄河南下,注入今郑州市以东的圃田泽)和鸿沟,从而把江、淮、河、济四水沟通起来。

②第2期运河。主要指隋代的运河系统。以东部洛阳为中心,于大业元年(605)开凿通济渠,直接沟通黄河与淮河的交通。并改造邗沟和江南运河。三年又开凿永济渠,北通涿郡。连同公元584年开凿的广通渠,形成多枝形运河系统。

到隋炀帝(杨广)时,据说炀帝为了到扬州看扬州市市花——琼花,也为了南粮北运,开凿京淮段至长江以南的运河,全长2000多公里。到元朝时,元定都大都(今北京),必须开凿运河把粮食从南方运到北方。为此先后开凿了三段河道,把原来以洛阳为中心的隋代横向运河,修筑成以大都为中心,南下直达杭州的纵向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按地理位置分为七段:北京到通州区称通惠河,长82公里;通州区到天津称北运河,长186公里;天津到临清称南运河,长400公里;临清到台儿庄称鲁运河,长约500公里;台儿庄到淮阴称中运河,长186公里;淮阴到瓜洲称里运河,长约180公里;镇江到杭州称江南运河,长约330公里。扬州是里运河的名邑,隋炀帝时在城内开凿运河,从此扬州便成为南北交通枢纽,藉漕运之利,富甲江南,为中国最繁荣的地区之一。

隋朝时分为四段: (1)永济渠 (2)通济渠 (3)邗沟 (4)江南河

③第3期运河。主要指元、明、清阶段。元代开凿的重点段一是山东境内泗水至卫河段,一是大都至通州段。公元十八年(1281)开济州河,从任城(济宁市)至须城(东平县)安山,长75公里;公元二十六年(1289)开会通河,从安山西南开渠,由寿张西北至临清,长125公里;公元二十九年(1292)开通惠河,引京西昌平诸水入大都城,东出至通州入白河,长25公里;至元三十年(1293)元代大运河全线通航,漕船可由杭州直达大都,成为今京杭运河的前身。

元朝时全程可分为七段:

(1)通惠河;(2)北运河;(3)南运河;(4)鲁运河;(5)中运河;(6)里运河;(7)江南运河。

明、清两代维持元运河的基础,明时重新疏浚元末已淤废的山东境内河段,从明中叶到清前期,在山东微山湖的夏镇(今微山县)至清江浦(今淮阴)间,进行了黄运分离的开泇口运河、通济新河、中河等运河工程,并在江淮之间开挖月河,进行了湖漕分离的工程。

京杭大运河作为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历史上曾起过巨大作用。运河的通航,促进了沿岸城市的迅速发展。

目前,京杭运河的通航里程为1442千米,其中全年通航里程为877千米,主要分布在黄河以南的山东、江苏和浙江三省。

杭州大运河同上京杭大运河北起北京,南到杭州,流经北京、河北、天津、山东、江苏和浙江六省市,全长一千七百六十四公里,比苏伊士运河长十倍,比巴拿马运河长二十倍,是世界上最长的一条人工开凿的运河.

终点,入钱塘江。

京杭大运河流经北京市通州区,天津市武清区,河北省沧州市、衡水地区、邢台地区,山东省德州市、泰安市、聊城市、济宁市、枣庄市,江苏省徐州市、宿迁市、淮安市、扬州市、镇江市、常州市、无锡市、苏州市,浙江省嘉兴市、杭州市18个市区。

通州古诗云:一支塔影认通州。燃灯塔矗立在大运河的北端,是京门通州的标志性建筑。天津北运河和南运河在天津会师,又在这里被海河一齐送入渤海。据记载,漕运发达时期,从天津到通州的北运河上每年要承载2万艘运粮的漕船,官兵12万人次,连同商船共3万艘。水道的开通使小小的直沽寨很快发展成了远近闻名的“天津卫”。

镇江、扬州长江和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处。聊城湖、河水面积占城区的1/3,被称为“中国北方威尼斯”,在北方城市里非常少见,这其中就有京杭大运河的功劳。 苏州 “苏湖熟,天下足”。运河的开通,使苏州水多粮丰。目前京杭大运河苏杭段有客运航线往返。 淮安大运河的入淮口,运河东岸古镇码头下便是《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的故居。

5.京杭运河开凿年代

世界上开凿最早、水道最长的水利工程。又称大运河。北起中国北京市,南抵浙江省杭州市,流经天津、河北、山东、江苏和浙江四省一市,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94千米。

开凿历史 京杭运河的开凿经历了3个大阶段:①公元前5世纪,由吴国开凿的邗沟 , 从今扬州附近的邗沟引长江水向北流,经高邮、宝应、淮安入淮河,沟通了长江和淮河。②7世纪初,隋朝定都洛阳,605年开通济渠,把洛水东引入黄河,再从黄河引水至今河南荥阳北,经郑州、开封折向东南直到江苏清江(淮阴)与邗沟相通,长约1000多千米。后又于 608 年凿永济渠,从洛阳向东北,经武陟、新乡、汲县到山东临清,北上到天津 、河北涿郡, 全长约1000千米。610年,又从江苏镇江经丹阳直达浙江杭州 ,开凿了一条长约400千米的江南运河 。至此 ,从北京绕洛阳南达杭州的京杭运河全部开挖完成,全程长2700多千米。③元代全国政治中心移到了北京以后,为了缩短从北京到杭州绕道洛阳的航线,1283~1293年,先后挖通了北京到通县的通惠河、山东临清到东平的会通河、东平到济宁的济州河。把运河改成直线后,比隋代京杭运河缩短了900多千米。

明、清两代在维持元代运河的基础上,进行了疏浚、黄运分离、湖漕分离等工程。

运河分段 京杭运河是不同时期利用许多天然河道、湖泊分段开挖连接而成的,全程共分 7 段,从北到南依次为:①通惠河(北京椡ㄏ兀?S晌掠芎印?赘∪?⒗ッ骱?桶*河挖接而成,长220千米。②北运河(通县椞旖颍 。利用潮白河下游开挖而成,长186千米。③南运河(天津椓偾)。利用卫河下游的一段天然河道开挖而成,长约 400千米。④鲁运河(临清椞ǘ?@?勉胨?豌羲?乃?矗?赝揪-南阳、独山、昭阳、微山湖等水面,长约480千米。⑤ 中运河(台儿庄椈匆酰?@?勉羲?掠蔚囊欢翁烊缓拥溃?而成,长186千米。⑥里运河(淮阴椦镏荩190千米。⑦江南运河(镇江椇贾荩┏330千米。

综合效益 京杭运河是中国南北水运的大动脉,从春秋战国时代起,在过去不同历史阶段中,对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从19世纪起,由于南北海运的兴起,以及后来津浦铁路的通车,其作用逐渐降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随着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对运河的许多河段进行了疏浚、加深或裁弯取直,并建立了不少新式船闸,还妥善解决了水源等工程问题。改造后,北起山东境内的梁济运河,南止浙江境内的江南运河,全线约 980 千米均能通航,同时借用运河,发挥了灌溉、排洪、排涝、发电及旅游等多方面的效益。正在兴建中的“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已确定利用运河为输水路线,引长江水由运河输送到华北缺水地区,以缓解该地区缺水问题。

距今已有2480多年历史的京杭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流程最长的人工河流,对我国古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发展,起了巨大推动作用。

解放前,京杭运河已破败不堪,多处河段淤塞,不能通航,运量甚微。解放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对运河进行了大规模的整治,渠化了运河航道,建设了设施完善的通航船闸,使千年的古运河,焕发了勃勃生机,成为世界上运量最大,最繁忙的人工运河。目前,京杭运河通航河段883公里,其中山东段173公里,江苏段612公里,浙江段100公里,全线共有梯级17个,通航船闸35座。它承担着北煤南运和矿建材运往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运输任务。2004年,京杭运河的年货运量达2亿吨。

京杭运河巨大的输送能力,不仅对山东、江苏、浙江、上海3省1市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也更使它在我国水运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日益突出,京杭运河的水运条件及两岸环境的改善,也为沿运河省市的招商引资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现在,沿运河建厂、建科技和工业园区、建物流中心等比比皆是,它拉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更为集纳更多的劳动者和确保社会的安定团结,做出了重要贡献。

到2010年前,通过对苏北运河徐扬段续建工程、江南运河“四改三”工程、京杭运河与钱塘江沟通二通道工程等工程的实施,京杭运河通过能力可提高40% 以上。届时,古老的大运河将为沿河各省、长江三角洲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运输保障。

京杭运河路线

京杭大运河北起通州,南至杭州,贯通于1292年,连接了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六省市,连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00多公里。这条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也是中国惟一南北走向的长河。

肇始于春秋时期,完成于隋代,繁荣于唐宋,取直于元代,疏通于明清,作为人类改造自然的一项壮举,大运河绵延千里、纵贯南北的水系,构成了独特的自然风情,沿岸几十座城市的人文景观和民俗风韵,也大多有着意境别具的高品位文化。

然而,大运河独有的文化特色,在现代文明和过度开发的冲击下,正在迅速流失。

运河两岸的许多古迹大多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建设中的桥东运河文化广场、运河博物馆和地下商城,以往浅吟低唱船歌、打鱼运货的运河人家杳无踪迹,取而代之的是冒着黑烟轰轰而过的机动船舶。

历史上,沧州段运河一直是条丰水河。在当地老人的记忆中,就在解放前,运河水深还有六七米,能行20多米长的大船。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运河的水还经常满槽。“可现在,这些河流淌的是酱油色的污水,严重缺水使沧州段运河成了‘干河’”。

今天,济宁以南的河段(即鲁、苏、浙3省),尽管依然发挥着部分的交通运输功能,但由于其他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快速发展,加上河水不足,其载运能力已大大下降。许多河段,河水发黑,散发着难闻的气味。

“失去了运输功能的大运河,其运河的本义也就不得不大打折扣。”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院长俞孔坚如此断言。俞孔坚从1997年就开始了对大运河遗产廊道的研究。

专家介绍,目前,大运河已不能全程通航,其中全年通航里程仅为877公里,季节性通航里程也只有1100公里。运河的断流停航和废弃,城市的大规模改造,运河沿岸的历史文脉已变得漫漶不清,古桥纵横、河埠林立、古屋比邻、商铺连绵、巷弄穿错的运河风光已经或即将成为记忆。

“作为文化遗产,大运河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有消亡的危险。”不少专家对此忧心忡忡。

“两会”期间,58位全国政协委员向大会提交了一份关于大运河保护和“申遗”的议案。他们认为,大运河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不失为一条“古代文化长廊”、“古代科技库”、“名胜博物馆”和“民俗陈列室”,是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绝好实物资料。如不及早启动保护工作,运河的历史文化、遗迹和自然风光等将迅速消亡,这将是我们民族的巨大损失。

不仅如此,大运河还创下了多项傲视寰宇的纪录:论长度,它比巴拿马运河长21倍,比苏伊士运河长10倍,比有“运河之王”之称的土库曼运河长400多公里;论年代,这条我国最早古运河的开凿年代比巴拿马运河、苏伊士运河早得多得多。

然而,同样是古代水利工程,罗马城内的13条古罗马时代的水道,最长不过90余公里,均是意大利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班牙塞哥维亚至今仍在使用的“罗马大渡槽”,建于公元前1世纪,长仅813米,早在1985年即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而我们的京杭大运河,却始终未能被界定在文物保护的领域内。

除了历史的原因,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大运河目前的现状?

著名文物专家谢辰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此坦言:“到目前为止,我们对于完整的大运河的情况,还不是非常清楚,包括废弃的地方,到底废弃了多少?是什么样的地貌?这些都还不清楚。”

目前,大运河作为航运水道,一直由各地水运部门或交通部门分段管理,有关专家认为,其必然的结果是,重经济效益而轻历史文化积淀,也根本不可能从整体上关注沿线的文化遗存。

在资源利用上,人们只注意“黄金水道”内河货运量的增长与否,很少去关心运河文化对环境生态、旅游景点、风土建筑等方面的影响,不注重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致使未将运输体系的利用和文化资源的保护齐举并重,没有树立长远战略眼光来推动“大运河文化带”的建设。

在文物保护上,因为理念迟滞和条块切割,文物部门大多始终未能主动介入对大运河文物的监控,至今没有一份保护规划方案,而经费的捉襟见肘更使文物保护雪上加霜,只能徒叹运河文明的失落,被动等待的心态使大运河的文化遗存定性若明若暗,导致文物保护工作的若存若亡。

专家们认为,正是此种种的原因,导致了大运河保护现状的尴尬。

曾经在21年前就向世界文化遗产协会提出“京杭大运河申遗”的郑孝燮、罗哲文两位老专家认为,要扭转运河的这个趋势,需要借助于世界遗产的申报。“如果大运河获得这个‘世界遗产’称号,可以推动沿岸城市的政府部门承诺承担起保护大运河的责任,大运河的治理也可以得到各国的资金和技术等方面的援助”。

“把京杭大运河作为一个整体,实现了由‘点’到‘线’的转变,必将有力促进京杭大运河的整体保护,为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打下基础。”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说。

尽管运河保护的现状不尽如人意,但在有识之士提出运河申遗课题前,许多城市就已着眼于保护运河沿岸的历史文化遗存。

“一部长长的运河史,现实已无法将它还原,但运河不能没有记忆。”京杭运河杭州段指挥部总指挥陈述认为,对运河的整治与保护绝不是对运河杭州段历史的复制,需要对历史信息的选择性读取。“运河沿岸业已消逝的古风古韵固然值得凭吊叹惋,但今天两岸的百姓生活何尝不是新版的运河风情图?”

“保护和发展可以并存。”世界遗产研究专家也认为,运河从春秋战国时开始流淌,到隋炀帝时期,后来又到元代,经过了几次大的修整。保护并不是仅仅保护春秋战国时期的运河,或是隋炀帝时候的运河、元代的运河,需要保护的是历史遗留下来的东西,这种保护,也是可持续发展的保护。

“申遗”不是最终目的,更重要的是——通过申遗这个契机,唤醒全民族全社会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也让大运河千年文化得以流传明天。

1. 京杭运河

京杭运河 京杭大运河的介绍

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里程最长的大运河.它南起浙江杭州,北至北京通县北关,全长1794公里,贯通六省市,流经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五大水系.其开凿经过了三个历史阶段: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首次在扬州开挖邗沟,沟通了长江和淮河.而至7世纪的隋炀帝时期和13世纪的元代,又先后两次大规模地开凿运河,终于建成了这条沟通我国南北漕运的大动 脉. 从天津到通县北关、张家湾一段,叫北运河,又称之路河,全长186公里.从通县至北京城的一段名通惠河,该河是元代初年由伟大的水利专家、天文学家郭守敬设计修建的.因北京地势比通县高,在通惠河上修筑了五道闸门,控制水位,使南来的大船才可直达北京城内的积水潭.那时积水潭\"舳舻蔽水\",成为一个南北漕运的大港口,附近市场繁荣,盛况空前. 京杭大运河畅通了数百年,这对促进大江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解决南粮北调等问题,均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自19世纪后,由于南北海运开辟,津浦铁路通车,加之黄河改道淤塞运河中段,因此部分河段被断航,只有江浙一线仍畅通无阻,并成为旅游热线. 为适应我国现代旅游业迅猛发展的需求,近年来已在北京通县北运河、温榆河等四条河流的交汇处,即通州北关、张家湾的古运河遗址中,兴建起大运河旅游区及纪念馆等,广大中外游人便可到此一览昔日京杭大运河的迷人风姿.。

京杭大运河的作用有哪些

京杭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流,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它和万里长城并称为我国古代的两项伟大工程,闻名于全世界.京杭运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经北京、天津两市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800千米.早在2400多年前,吴国为北伐齐国争霸中原,在江苏扬州附近开凿了一条引长江水入淮的运河(称邗沟),以后在这基础上不断向北向南发展、延长尤其经隋朝和元朝二次大规模的扩展和整治,基本上完成了今日京杭运河的规模.京杭运河的许多河段是利用原来的天然河流和湖泊,部分河段是人工开挖的,运河水流主要从沟通的天然河道中得到补给.京杭运河一向为历代漕运要道,对南北经济和文化交流曾起到重大作用.十九世纪海运兴起,以后随着津浦铁路通车,京杭运河的作用逐渐减小.黄河迁徙后,山东境内河段水源不足,河道淤浅,南北断航,淤成平地.水量较大、通航条件较好的江苏省境内一段,也只能通行小木帆船.京杭运河的荒废、萧条,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制度的写照.解放后部分河段已进行拓宽加深,裁弯取直,新建了许多现代化码头和船闸,航运条件有所改善.季节性的通航里程已达1100多千米.江苏邳县以南的660多千米航道,500吨的船队可以畅通无阻.。

介绍一下京杭大运河

基本概况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运河。

北起北京(涿郡),南到杭州(余杭),全长1764公里。京杭运河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城镇的兴起均起了巨大作用。

京杭大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它和万里长城并称为我国古代的两项伟大工程,闻名于全世界。

京杭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经北京、天津两市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历史沿革 京杭大运河的开凿与演变大致分为3期: ①第1期运河。

运河的萌芽时期。春秋吴王夫差十年(公元前486)开凿邗沟,以通江淮。

至战国时代又先后开凿了大沟(从今河南省原阳县北引黄河南下,注入今郑州市以东的圃田泽)和鸿沟,从而把江、淮、河、济四水沟通起来。 ②第2期运河。

主要指隋代的运河系统。以东部洛阳为中心,于大业元年(605)开凿通济渠,直接沟通黄河与淮河的交通。

并改造邗沟和江南运河。三年又开凿永济渠,北通涿郡。

连同公元584年开凿的广通渠,形成多枝形运河系统。 到隋炀帝(杨广)时,据说炀帝为了到扬州看琼花,也为了南粮北运,开凿京淮段至长江以南的运河,全长2000多公里。

到元朝时,元定都大都(今北京),必须开凿运河把粮食从南方运到北方。为此先后开凿了三段河道,把原来以洛阳为中心的隋代横向运河,修筑成以大都为中心,南下直达杭州的纵向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按地理位置分为七段:北京到通州区称通惠河,长82公里;通州区到天津称北运河,长186公里;天津到临清称南运河,长400公里;临清到台儿庄称鲁运河,长约500公里;台儿庄到淮阴称中运河,长186公里;淮阴到瓜洲称里运河,长约180公里;镇江到杭州称江南运河,长约330公里。扬州是里运河的名邑,隋炀帝时在城内开凿运河,从此扬州便成为南北交通枢纽,藉漕运之利,富甲江南,为中国最繁荣的地区之一。

隋朝时分为四段: (1)永济渠 (2)通济渠 (3)邗沟 (4)江南河 ③第3期运河。主要指元、明、清阶段。

元代开凿的重点段一是山东境内泗水至卫河段,一是大都至通州段。元至元十八年(1281)开济州河,从任城(济宁市)至须城(东平县)安山,长75公里;至元二十六年(1289)开会通河,从安山西南开渠,由寿张西北至临清,长125公里;至元二十九年(1292)开通惠河,引京西昌平诸水入大都城,东出至通州入白河,长25公里;至元三十年(1293)元代大运河全线通航,漕船可由杭州直达大都,成为今京杭运河的前身。

元朝时全程可分为七段: (1)通惠河;(2)北运河;(3)南运河;(4)鲁运河;(5)中运河;(6)里运河;(7)江南运河。 明、清两代维持元运河的基础,明时重新疏浚元末已淤废的山东境内河段,从明中叶到清前期,在山东微山湖的夏镇(今微山县)至清江浦(今淮阴)间,进行了黄运分离的开泇口运河、通济新河、中河等运河工程,并在江淮之间开挖月河,进行了湖漕分离的工程。

京杭大运河作为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历史上曾起过巨大作用。运河的通航,促进了沿岸城市的迅速发展。

目前,京杭运河的通航里程为1442千米,其中全年通航里程为877千米,主要分布在黄河以南的山东、江苏和浙江三省。 杭州大运河同上京杭大运河北起北京,南到杭州,流经北京、河北、天津、山东、江苏和浙江六省市,全长一千七百六十四公里,比苏伊士运河长十倍,比巴拿马运河长二十倍,是世界上最长的一条人工开凿的运河. 终点,入钱塘江。

京杭大运河流经北京、通州、天津、杭州、镇江、清江、扬州、台儿庄、临清、苏州、嘉兴、宣城、淮安、徐州、聊城、济宁、德州、沧州18个市区。 通州古诗云:一支塔影认通州。

燃灯塔矗立在大运河的北端,是京门通州的标志性建筑。天津北运河和南运河在天津会师,又在这里被海河一齐送入渤海。

据记载,漕运发达时期,从天津到通州的北运河上每年要承载2万艘运粮的漕船,官兵12万人次,连同商船共3万艘。水道的开通使小小的直沽寨很快发展成了远近闻名的“天津卫”。

镇江、扬州长江和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处。聊城湖、河水面积占城区的1/3,被称为“中国北方威尼斯”,在北方城市里非常少见,这其中就有京杭大运河的功劳。

苏州 “苏湖熟,天下足”。运河的开通,使苏州水多粮丰。

目前京杭大运河苏杭段有客运航线往返。 淮安大运河的入淮口,运河东岸古镇码头下便是《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的故居。

沿线地理 京杭运河自北而南流经京、津2市和冀、鲁、苏、浙4省,贯通中国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和一系列湖泊;从华北平原直达长江三角洲,地形平坦,河湖交织,沃野千里,自古是中国主要粮、棉、油、蚕桑、麻产区。人口稠密,农业集约化程度高,生产潜力大。

迨至近代,京津、津浦、沪宁和沪杭铁路及公路网相继修建,与运河息息相通;沿线各地工业先后兴起,城镇密集,是中国精华荟萃之地。 现状特征 京杭运河的流向、水源和排蓄条件在各段均不相同。

①通惠运河。历史性通航河道。

由于清末实行“停漕改。

京杭运河的长度和开凿年代和作用快

京杭运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经北京、天津两市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94千米. 京杭大运河可是由人工河道和部分河流、湖泊共同组成的,全程可分为七段: (1)通惠河;(2)北运河;(3)南运河;(4)鲁运河;(5)中运河;(6)里运河;(7)江南运河. 京杭大运可作为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历史上曾起过巨大作用.运河的通航,促进了沿岸城市的迅速发展. 目前,京杭运河的通航里程为1442千米,其中全年通航里程为877千米,主要分布在黄河以南的山东、江苏和浙江三省. 杭州大运河同上京杭大运河北起北京,南到杭州,流经北京、河北、天津、山东、江苏和浙江六省市,全长一千七百九十四公里,比苏伊士运河长十倍,比巴拿马运河长二十倍,是世界上最长的一条人工开凿的运河. 终点,入钱塘江. 京杭大运河流经北京、通州、天津、杭州、镇江、清江、扬州、台儿庄、临清、苏州、嘉兴、宣城、淮安、徐州、聊城、济宁、德州、沧州18个市区. 京杭人运河的开凿,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当时吴王阖闾为了向西扩张势力范围,下令开凿自太湖直达长江的胥溪. 早在2400多年前,吴国为北伐齐国争霸中原,在江苏扬州附近开凿了一条引长江水入淮的运河(称邗沟),以后在这基础上不断向北向南发展、延长尤其经隋朝和元朝二次大规模的扩展和整治,基本上完成了今日京杭运河的规模.京杭运河的许多河段是利用原来的天然河流和湖泊,部分河段是人工开挖的,运河水流主要从沟通的天然河道中得到补给. 到隋炀帝(杨广)时,据说炀帝为了到扬州看琼花,也为了南粮北运,开凿京淮段至长江以南的运河,全长2000多公里.到元朝时,元定都大都(今北京),必须开凿运河把粮食从南方运到北方.为此先后开凿了三段河道,把原来以洛阳为中心的隋代横向运河,修筑成以大都为中心,南下直达杭州的纵向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按地理位置分为七段:北京到通州区称通惠河,长82公里;通州区到天津称北运河,长186公里;天津到临清称南运河,长400公里;临清到台儿庄称鲁运河,长约500公里;台儿庄到淮阴称中运河,长186公里;淮阴到瓜洲称里运河,长约180公里;镇江到杭州称江南运河,长约330公里.扬州是里运河的名邑,隋炀帝时在城内开凿运河,从此扬州便成为南北交通枢纽,藉漕运之利,富甲江南,为中国最繁荣的地区之一. 京杭运河一向为历代漕运要道,对南北经济和文化交流曾起到重大作用.十九世纪海运兴起,以后随着津浦铁路通车,京杭运河的作用逐渐减小.黄河迁徙后,山东境内河段水源不足,河道淤浅,南北断航,淤成平地.水量较大、通航条件较好的江苏省境内一段,也只能通行小木帆船.京杭运河的荒废、萧条,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制度的写照.解放后部分河段已进行拓宽加深,裁弯取直,新建了许多现代化码头和船闸,航运条件有所改善.季节性的通航里程已达1100多千米.江苏邳县以南的660多千米航道,500吨的船队可以畅通无阻.古老的京杭运河将来还要成为南水北调的输水通道. 意义 京杭大运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物质和精神财富,是活着的、流动的重要人类遗产.大运河肇始于春秋时期,形成于隋代,发展于唐宋,京杭大运河建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距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而秦始皇(嬴政)在嘉兴境内开凿的一条重要河道,也奠定了以后的江南运河走向.据《越绝书》记载,秦始皇从嘉兴“治陵水道,到钱塘越地,通浙江”.大约2500年前,吴王夫差挖邗沟,开通了连接长江和淮河的运河,并修筑了邗城,运河及运河文化由此衍生. 我们今天所说的大运河开掘于春秋时期,完成于隋朝,繁荣于唐宋,取直于元代,疏通于明清(从公元前486年始凿,至公元1293年全线通航),前后共持续了1779年.在漫长的岁月里,主要经历三次较大的兴修过程.到了隋朝,隋炀帝动用几百万人,开凿贯通了大运河,这为以后国家的经济文化空前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隋代开始全线贯通,经唐宋发展,最终在元代成为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贯通南北的交通大动脉. 代人工天河. 京杭大运河是我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黄金水道”.价值堪比长城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一条人工河道,是苏伊士运河的16倍,巴拿马运河的33倍.。

京杭大运河介绍说明京杭大运河的来历和现状,如果还有什么要补充的

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一条人工河道. 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达杭州,流经北京、河北、天津、山东、江苏、浙江六个省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94公里.从公元前486年始凿,至公元1293年全线通航,前后共持续了1779年.在漫长的岁月里,主要经历三次较大的兴修过程. 京杭大运可是由人工河道和部分河流、湖泊共同组成的,全程可分为七段:(1)通惠河;(2)北运河;(3)南运河;(4)鲁运河;(5)中运河;(6)里运河;(7)江南运河.京杭大运可作为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历史上曾起过巨大作用.运河的通航,促进了沿岸城市的迅速发展. 清朝末年,自京汉、津浦等铁路修建以后,清朝 *** 不关心运河的命运,任其荒废.运河河道越来越窄,最窄处不足10米,运输能力大减,不少河段不能通航.山东境内的部分河段已淤成平地;即使水量较大,通航条件较好的江苏省内河段,也只能通行小木帆船. 去年(月22日至24日,京杭运河保护与申遗研讨会在杭州召开.会议讨论并通过了《京杭大运河保护与申遗研讨会杭州宣言》. 《宣言》呼吁重新认识大运河的重要地位和多重价值,建议从国家战略高度,建立统一协调机构,制定大运河保护的法律法规,统筹保护与发展规划;尽快成立由相关部委、有关专家、沿线城市参加的研究机构,开展调查研究和价值评估工作,提出可行性建议,启动京杭大运河申遗工作,使古老的运河重新焕发青春与活力. 京杭大运河全长1794公里,跨越4省2市,是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流程最长的人工运河,一直是我国重要的南北水上运输通道,在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同时留下了众多历史文化遗存,运河文化孕育了一座座璀璨明珠般的名城古镇,积淀了深厚悠久的文化底蕴,是流动的、活着的重要人类遗产,被誉为“古代文化长廊”、“民俗陈列室”. 京杭大运河山东段全长510公里,形成了南起微山湖、北到德州的整个山东境内的水路交通线.运河沿线的德州、临清、东昌、济宁等地成为交通运输和贸易重镇,济宁南旺水利枢纽可与都江堰工程相媲美,运河沿岸积淀了丰厚的文化遗产,文物古迹星罗棋布,台儿庄运河明清古镇、聊城江北水城等100多处意境别具的人文景观和民俗风韵,成为旅游开发的又一大热点.。

京杭大运河

我这些资料供你参考:大运河北起北京,南到杭州,流经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二市,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47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在历史上,大运河曾是中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对中国交通、经济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都起过重要的作用.它自北而南穿过的华北平原、长江三角洲等都是物产富饶、经济发达的地区.沿岸的北京、天津、德川、徐州、扬州、镇江、常州、无锡、苏州和杭州等众多的城市,犹如一颗颗灿烂的明珠,镶嵌在运河之滨.大运河是中国历代劳动人民和工程技术专家改造自然的智慧和劳动的结晶,是中国灿烂的古代文化的又一象征.京杭大运河可是由人工河道和部分河流、湖泊共同组成的,全程可分为七段:(1)通惠河;(2)北运河;(3)南运河;(4)鲁运河;(5)中运河;(6)里运河;(7)江南运河.京杭大运可作为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历史上曾起过巨大作用.运河的通航,促进了沿岸城市的迅速发展.目前,京杭运河的通航里程为1442千米,其中全年通航里程为877千米,主要分布在黄河以南的山东、江苏和浙江三省.杭州大运河同上京杭大运河北起北京,南到杭州,流经北京、河北、天津、山东、江苏和浙江六省市,全长一千七百九十四公里,比苏伊士运河长十倍,比巴拿马运河长二十倍,是世界上最长的一条人工开凿的运河.终点,入钱塘江.京杭大运河流经北京、通州、天津、杭州、镇江、清江、扬州、台儿庄、临清、苏州、嘉兴、宣城、淮安、徐州、聊城、济宁、德州、沧州18个市区.通州古诗云:一支塔影认通州.燃灯塔矗立在大运河的北端,是京门通州的标志性建筑.天津北运河和南运河在天津会师,又在这里被海河一齐送入渤海.据记载,漕运发达时期,从天津到通州的北运河上每年要承载2万艘运粮的漕船,官兵12万人次,连同商船共3万艘.水道的开通使小小的直沽寨很快发展成了远近闻名的“天津卫”.镇江、扬州长江和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处.聊城湖、河水面积占城区的1/3,被称为“中国北方威尼斯”,在北方城市里非常少见,这其中就有京杭大运河的功劳.苏州 “苏湖熟,天下足”.运河的开通,使苏州水多粮丰.目前京杭大运河苏杭段有客运航线往返.淮安大运河的入淮口,运河东岸古镇码头下便是《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的故居.我也三年级,老师也要我们写作文,也写这个.我就是看这个写出来我那份作文交给老师的.。

京杭运河的作用

京杭运河是中国南北水运的大动脉,从春秋战国时代起,在过去不同历史阶段中,对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从19世纪起,由于南北海运的兴起,以及后来津浦铁路的通车,其作用逐渐降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随着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对运河的许多河段进行了疏浚、加深或裁弯取直,并建立了不少新式船闸,还妥善解决了水源等工程问题.改造后,北起山东境内的梁济运河,南止浙江境内的江南运河,全线约980千米均能通航,同时借用运河,发挥了灌溉、排洪、排涝、发电及旅游等多方面的效益.正在兴建中的“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已确定利用运河为输水路线,引长江水由运河输送到华北缺水地区,以缓解该地区缺水问题.。

京杭大运河沿岸的城市

世界上开凿最早、 水道最长的水利工程.又称大运河.北起中国北京市,南抵浙江省杭州市,流经天津、河北、山东、江苏和浙江四省一市,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94千米. 开凿历史 京杭运河的开凿经历了3个大阶段:①公元前5世纪,由吴国开凿的邗沟 ,从今扬州附近的邗沟引长江水向北流,经高邮、宝应、淮安入淮河,沟通了长江和淮河.②7世纪初,隋朝定都洛阳,605年开通济渠,把洛水东引入黄河,再从黄河引水至今河南荥阳北,经郑州、开封折向东南直到江苏清江(淮阴)与邗沟相通,长约1000多千米.后又于 608 年凿永济渠,从洛阳向东北,经武陟、新乡、汲县到山东临清,北上到天津 、河北涿郡,全长约1000千米.610年,又从江苏镇江经丹阳直达浙江杭州 ,开凿了一条长约400千米的江南运河 .至此 ,从北京绕洛阳南达杭州的京杭运河全部开挖完成,全程长2700多千米.③元代全国政治中心移到了北京以后,为了缩短从北京到杭州绕道洛阳的航线,1283~1293年,先后挖通了北京到通县的通惠河、山东临清到东平的会通河、东平到济宁的济州河.把运河改成直线后,比隋代京杭运河缩短了900多千米. 明、清两代在维持元代运河的基础上,进行了疏浚、黄运分离、湖漕分离等工程. 运河分段 京杭运河是不同时期利用许多天然河道、湖泊分段开挖连接而成的,全程共分 7 段,从北到南依次为:①通惠河(北京椡ㄏ兀?S晌掠芎印?赘∪?⒗ッ骱?桶*河挖接而成,长220千米.②北运河(通县椞旖颍 .利用潮白河下游开挖而成,长186千米.③南运河(天津椓偾).利用卫河下游的一段天然河道开挖而成,长约 400千米.④鲁运河(临清椞ǘ@?勉胨?豌羲?乃?矗?赝揪-南阳、独山、昭阳、微山湖等水面,长约480千米.⑤ 中运河(台儿庄椈匆酰?@?勉羲?掠蔚囊欢翁烊缓拥溃而成,长186千米.⑥里运河(淮阴椦镏荩?190千米.⑦江南运河(镇江椇贾荩┏330千米. 综合效益 京杭运河是中国南北水运的大动脉,从春秋战国时代起,在过去不同历史阶段中,对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从19世纪起,由于南北海运的兴起,以及后来津浦铁路的通车,其作用逐渐降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随着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对运河的许多河段进行了疏浚、加深或裁弯取直,并建立了不少新式船闸,还妥善解决了水源等工程问题.改造后,北起山东境内的梁济运河,南止浙江境内的江南运河,全线约 980 千米均能通航,同时借用运河,发挥了灌溉、排洪、排涝、发电及旅游等多方面的效益.正在兴建中的“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已确定利用运河为输水路线,引长江水由运河输送到华北缺水地区,以缓解该地区缺水问题. 距今已有2480多年历史的京杭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流程最长的人工河流,对我国古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发展,起了巨大推动作用. 解放前,京杭运河已破败不堪,多处河段淤塞,不能通航,运量甚微.解放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人民 *** 投入大量资金,对运河进行了大规模的整治,渠化了运河航道,建设了设施完善的通航船闸,使千年的古运河,焕发了勃勃生机,成为世界上运量最大,最繁忙的人工运河.目前,京杭运河通航河段883公里,其中山东段173公里,江苏段612公里,浙江段100公里,全线共有梯级17个,通航船闸35座.它承担着北煤南运和矿建材运往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运输任务.2004年,京杭运河的年货运量达2亿吨. 京杭运河巨大的输送能力,不仅对山东、江苏、浙江、上海3省1市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也更使它在我国水运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日益突出,京杭运河的水运条件及两岸环境的改善,也为沿运河省市的招商引资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现在,沿运河建厂、建科技和工业园区、建物流中心等比比皆是,它拉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更为集纳更多的劳动者和确保社会的安定团结,做出了重要贡献. 到2010年前,通过对苏北运河徐扬段续建工程、江南运河“四改三”工程、京杭运河与钱塘江沟通二通道工程等工程的实施,京杭运河通过能力可提高40% 以上.届时,古老的大运河将为沿河各省、长江三角洲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运输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