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民间故事

白起被封为什么爵位

在回答问题之前,我们展开熟悉一下春秋战国时期的几个重要官职,明确了这些官职内涵,再来分析一下战国四大名将的政治和军事履历,就可以很容易得出结论。由于白起、王翦、廉颇、李牧等人都是武将出身,长期都在军中任职,所任职务往往都是军职,担任朝廷官职

在回答问题之前,我们展开熟悉一下春秋战国时期的几个重要官职,明确了这些官职内涵,再来分析一下战国四大名将的政治和军事履历,就可以很容易得出结论。

由于白起、王翦、廉颇、李牧等人都是武将出身,长期都在军中任职,所任职务往往都是军职,担任朝廷官职的机会不多。光讨论官职不太客观,还要加上军职才合理。第一个官职是相国,相国雷同于后世的丞相,属于战国时期各国级别最高的文官职务;上卿是各国的高级文官级别。战国时作为爵位的称谓,一般授予劳苦功高的大臣或贵族。

相当于丞相(宰相)的位置。大将军,是战国时期武将的最高官职,上将军仅次于大将军。大良造和彻侯(列侯),是秦国商鞅变法奖励军功设置的高级爵位等级。秦国军功爵位制共分二十级,分别为:一级公士,二上造,三簪袅,四不更,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十左庶长,十一右庶长,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上造,十六大上造(大良造),十七驷车庶长,十八大庶长,十九关内侯,二十彻侯。

秦国统一六国之前,非宗室成员一般凭军功最多升至大良造,秦朝建立后可以升至彻侯。君是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国君对宗室子弟和有大功的贵族所册封的称号,比如著名的“战国四公子”都是拥有君的封号。

接下来我们来一一盘点赵国四大名将们的仕途和军旅生涯。首先,看看秦国名将白起,白起起于行伍,凭借军功逐步升迁,在秦昭王时期在取得对魏国的大胜后,白起晋升至他军旅生涯的最高爵位大良造。在长平之战之前的伐楚战争中,白起率秦军大获全胜,攻陷楚国都城,并迫使楚国迁都于陈城。白起因此被封为武安君。在长平之战后期,秦昭王秘密派遣白起代替王龁为主将,此时白起为上将军,是秦国军中最高军职。至于白起的官职问题在《史记?白起王翦列传》没有明确提及,但肯定低于时任相国的范雎,大概是卿的级别。

其次,王翦是继白起之后又一位名将。为秦始皇灭六国立下汗马功劳。关于他的官职没有明确记载,可以参照白起,肯定低于时任丞相的李斯,最多是上卿级别。他的最终爵位也没有明确记载,但可以从相关史料推测。至少是在攻灭强大的楚国时,王翦还没有封侯,此时大概是还是大良造级别。秦国统一六国后,对功臣进行封赏,王翦父子立有大功,应该有封彻侯,理由是秦始皇在东巡时,曾立碑著文,此时王翦已经去世,没有在碑文中体现,但其子王贲和孙子王离均以彻侯的身份有体现。这说明王翦曾受封为彻侯。

再次,廉颇的事迹主要记载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其中有提到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伐齐,因功成为上卿,但这不是廉颇的最高官职,在长平之战和邯郸保卫战之后,廉颇曾奉命伐燕,一直打到燕国都城,迫使燕国割吴城求和,廉颇因此被封为假相国,即代理相国,地位高于上卿,还获封信平君和大将军。

最后,名将李牧的军旅生涯十分简单,前期在北部雁门郡抗击匈奴,后期在秦国进攻赵国时,被赵王任命为大将军,曾大败秦军,被封武安君。尚没有听说李牧有从政获得官职的说法。

总的来看。如果按照官职(军职)大小来看,廉颇曾担任代理相国,地位最高;王翦曾任秦国灭六国的主帅,地位仅次于秦国丞相;李牧曾获得赵国最高军职大将军,但没有明确的官职,但应该为卿的级别;白起最高军职为上将军,也最多是卿的级别。

因此,在战国四大名将中,由高到低分别为廉颇、王翦、李牧和白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