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民间故事

勾践灭吴原文及翻译带拼音

勾践是越国的一位国君,他是春秋时期的著名历史人物。在他的统治期间,越国曾经多次与吴国发生战争,但是一直没有能够打败吴国。直到勾践终于想出了一个妙计,才成功地灭掉了强大的吴国。背景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

勾践是越国的一位国君,他是春秋时期的著名历史人物。在他的统治期间,越国曾经多次与吴国发生战争,但是一直没有能够打败吴国。直到勾践终于想出了一个妙计,才成功地灭掉了强大的吴国。

背景

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在这个时期,各个国家之间的战争也非常频繁,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越国和吴国之间的战争。

越国和吴国都是春秋时期的强国,它们之间的战争一直持续了很长时间。在这场战争中,越国虽然多次取得了胜利,但是最终还是没有能够打败吴国。吴国的实力非常强大,它的国君夫差也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人物。

妙计

在这种情况下,勾践决定采用一种非常奇特的妙计来打败吴国。他派遣了一位名叫吴起的使者,前往吴国向夫差进献一件非常珍贵的礼物——一匹名叫“白蛇”的马。这匹马非常漂亮,夫差非常喜欢,于是他命令自己的官员将这匹马送进了宫殿。

但是,勾践的妙计并不止于此。他事先已经安排好了一些人,在夜里偷偷地将这匹马的鼻子割掉了一小段。第二天早上,夫差发现这匹马鼻子有伤,非常生气,他认为这是越国的人故意损害他的名誉。于是,夫差决定发动战争,要将越国彻底灭掉。

灭吴

在夫差发动战争之后,勾践也迅速做出了反应。他派遣了自己的大将——范蠡,带领越国的军队前往吴国作战。范蠡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将领,他和勾践一起制定了一系列的战略计划,最终成功地打败了吴国的军队,并且占领了吴国的都城——姑苏。

在这场战争中,勾践的妙计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通过送礼的方式,引诱了吴国的国君夫差,然后再通过割马鼻子的方式,引发了吴国的愤怒,最终导致了战争的爆发。而在战争中,勾践的军队也表现得非常英勇,最终成功地打败了吴国的军队,完成了灭吴的伟大事业。

结尾

勾践灭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非常重要的事件。这场战争不仅改变了越国和吴国的命运,也对整个春秋时期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勾践的妙计,不仅展现了他的智慧和勇气,也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历史遗产。

1. 《勾践灭吴》里的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孺子 今义:小孩子。

古义:年轻人。例:“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哺也,无不歠也。”(《勾践灭吴》)

师徒 今义:师父徒弟。

古义:指军队。例:“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勾践灭吴》)

爪牙 今义:比喻坏人的党羽。

古义:得力的武士。例:“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勾践灭吴》)

致死 今义:导致死亡。

古义:拼死命。例:“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勾践灭吴》)

自信 今义:有信心。

词类活用:

⒈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勾践灭吴》)退,使……撤退。

⒉噽闻古之伐国者,服之而已。(《勾践灭吴》)服,使……臣服。

⒊夫差与之成而去之。(《勾践灭吴》)去,使……回去。

补充:

词类活用

1.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 使动用法,使……暴露

2.其达士,洁其居 使动用法,使……整洁

3.洁其居,美其服 使动用法,使……华美

4.美其服,饱其食 使动用法,使……吃饱

5.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 名词作状语,在庙堂上

6.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 名词作动词,穿

7.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 使动用法,使……受羞耻

8.又郊败之 名词作状语,在城郊

2. 《勾践灭吴》里的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孺子 今义:小孩子。

古义:年轻人。例:“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哺也,无不歠也。”

(《勾践灭吴》)师徒 今义:师父徒弟。古义:指军队。

例:“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勾践灭吴》)爪牙 今义:比喻坏人的党羽。

古义:得力的武士。例:“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勾践灭吴》)致死 今义:导致死亡。古义:拼死命。

例:“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勾践灭吴》)自信 今义:有信心。

词类活用:⒈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勾践灭吴》)退,使……撤退。

⒉噽闻古之伐国者,服之而已。(《勾践灭吴》)服,使……臣服。

⒊夫差与之成而去之。(《勾践灭吴》)去,使……回去。

补充:词类活用 1.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 使动用法,使……暴露 2.其达士,洁其居 使动用法,使……整洁 3.洁其居,美其服 使动用法,使……华美 4.美其服,饱其食 使动用法,使……吃饱 5.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 名词作状语,在庙堂上 6.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 名词作动词,穿 7.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 使动用法,使……受羞耻 8.又郊败之 名词作状语,在城郊。

3. 求勾践灭吴中的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和句式(如倒装句宾语前置.)

1.通假字 沈金玉于江 沈——同“沉”,句意是,把金玉宝物都沉到江里.仇雠敌战之国也 雠——同“仇”,句意是,是互相仇视、敌打、交战的国家.不可失也已 已——同“矣”,句意是,不可以失掉.令壮者无取老妇 取——“娶”.句意是,规定青年男子不许娶老年妇女.将免者以是 免——“娩”,生育,临产.句意是,妇女将要临产时向官府报告.公令毉守之 毉——“医”.句意是,官家就派医生看护她生产.絜其居 絜——“洁”.句意是,收拾干净他们的住所.吾请达王甬,句东 句——“勾”.句意是,我请求把你送到市,旬以东的地方.而为弊异宸宇 弊——“敝”.句意是,做吴国的庇护者.2.古今异义词 敬得闻子大夫之言 子,尊称.现常用于人的通称,或专指儿子.句意是,如果能够听到大夫您的话.夫差与之成而去之 去,离开.现常用于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或过去的时间.句意是,夫差与文种达成和议而离开了越国.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 中原,原野之中,现常用于“中原地区”.句意是,因而使百姓的尸骨暴露在荒野之中.寡人请更 请,请允许我.现常用于请别人如何.句意是,请允许我改正.丈夫二十不娶 丈夫,男子.今常用于男女两人结婚后,男子是女子的丈夫.句意是,男子二十岁还不娶媳妇.生丈夫 丈夫,男孩.今常用义同前“丈夫”句.句意是生男孩.十年不收于国 国,指国内人民.今常用于“国家”或“代表国家的”.句意是,十年不向人民征收赋税.贫病者纳官其子 病,贫病,贫困.今用于“得病”等.句意是,贫困的人把他们的儿子送人官府,给以禀食,加以敬养.爪牙之士 爪牙:勇敢的,今为贬义,比喻坏人的党羽.句意是,勇敢的将士.孰是吾君也 是,这个,代词.现代为肯定判断词.句意是,谁能象我们国君这样好啊.吾将残汝社稷 社稷,国家.现今“社”与“稷”是两个词.“社”为“社会”“社交”等,“稷”只有古义.越君其次 其,代吴国,次,舍,驻.今用于“次第较后”,“次要的地位”等.句意是,请越君到吴国来驻扎吧.3.一词多义 子 必哭泣葬理之如其子(嫡子) 苟得闻子大夫之言(尊称) 丈夫 丈夫二十不娶(男女) 生丈夫(男孩) 已 不可失也已(同“矣”,了) 今已服矣(已经) 之 三江行之(代间代吴国与越国) 夫差将欲听与之成(代词,代地) 勾践之地(助词“的”) 女 女子十七不嫁(女性,名词) 请勾践女女于王(助词,作婢妾) 请 请姓无庸战(请求对方) 寡人请更(请允许我) 4.词类活用 寡君勾践乏无所使(乏,形容词作动词,缺乏,课文中指人材缺乏.句意是,我们的国君勾践缺乏人材,无人可以派遣.) 请勾践女女于王(第二个“女”名词作动词,作婢妾.句意是,请允许把勾践的女儿作吴王的婢妾.) 惟君左右之(左右,方位名词作动词,处置.句意是,任凭您的处置.) 宦士三百人于吴(宦,名词作动词,服役) 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衣,名词作动词,穿.句意是,现在夫差穿水犀皮铠甲的士卒有十万三千人.必庙礼之(庙,名词作状语,在庙堂上.礼,名词作状语,以隆重的礼节.句意是:一定在庙堂上以隆重的礼节接待他.) 5.古汉语句式 判断句 仇雠敌战之国也.(“也”来判断,句意是:是互相仇视、敌对、交战的国家.) 倒装句 勾践说于国人曰(介词结构后置句.句意是:勾践向越国人民解释说.) 宦士三百人于吴(谓语前置.句意是:派三百多士人到吴国去服役.) 省略句 必庙礼之(缺主语:“必”后省略介词“于”;句意是:一定在庙堂上以隆重的礼节接待他.)。

4. 勾践灭吴 文言字词归类

《勾践灭吴》文言字词梳理: 一、重点词语解释 1、贾人夏则资皮(积蓄,储备。

这里作\"准备\") 2、吊有忧(慰问) 3、当室者死(指嫡子,正妻所生的长子) 4、支子死(庶子,指妾所生的儿子) 5、践辞曰(推辞) 6、越四封之内(疆界) 7、其有敢不尽力者乎(副词,表诘问,同\"岂\",难道) 8、旅进旅退(俱,共同) 9、果行,国人皆劝(果决地) 10、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谁) 11、是故败吴于囿(因此) 12、无乃后乎(\"无乃……\",恐怕……吧) 二、通假字(写出句中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释) 1、将帅二三子以蕃(帅通\"率\") 2、令壮者无取老妇(取通\"娶\") 3、将免者以告(免通\"娩\") 4、三年释其政(政通\"征\") 5、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哺也(哺通\"哺\") 6、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有通\"又\") 7、而摩厉之于义(摩厉通\"磨砺\") 三、一词多义(解释多义词) 1、知: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知道) 如寡人者,安与知耻(感到,觉得) 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管理,主持) 孰为汝多知乎(通\"智\") 2、复:山重水复疑无路(繁复) 其有敢不尽力者乎,请复战(再) 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恢复) 3、既:既而儿醒,大啼 (不久) 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已经) 将军既帝室之胄(既然) 4、劝:果行,国人皆劝(鼓励) 劝君更进一杯酒(劝说) 5、遂:自杀未遂(成功) 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于是) 遂使之行成于吴(终于) 遂灭吴(就) 6、当: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掌管) 木兰当户织(面对)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到了)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阻挡,把守) 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必定)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将) 三、特殊句式(指出各句的句式) 1、越王勾践栖于会稽山上(介宾短语后置) 2、何后之有(宾语前置) 3、执其手与之谋(省略) 4、夫吴之与越也,仇雠敌战之国也(判断句) 5、十年不收于国(介宾短语后置) 6、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省略) 7、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哺也(定语后置,判断句) 8、此则寡人之罪也(判断句) 四、词类活用(解释活用词,并指出其用法) 1、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名作动,穿) 2、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名作动,以礼相待) 3、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意动,以……为耻) 4、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使动,使……洁) 5、又郊败之(名作状,在郊外) 6、宦士三百人于吴(名作动,做帝王的仆侍) 7、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使动,使……退却) 五、古今异义词(指出其古今异义) l、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古义:得力的帮手 今义:帮凶 2、生丈夫,二壶酒 古义:男孩 今义:女子的配偶 3、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 古义:原野 今义:黄河中下游地区 4、国人皆劝 古义:劝勉,勉励 今义:劝说 六、难句翻译 1、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译:即使没有四边入侵的外患,但是有谋略的大臣和勇猛的武将,也不能不加以培养教育来供挑选录用。

2、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 译:如果能够听到大夫您的计谋,有什么迟呢? 3、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 译:不去做百姓所厌恶的事情,补做老百姓认为应该做而没有做的事。 4、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支子死,三月释其政。

译:嫡子死了的,免除他三年的赋税;庶子死了的,免除他三个月的赋税。 5、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而摩厉之于义。

译:那些明智达理的士人,使他的居所整洁,使他穿着漂亮,使他吃饱饭,和他们研究事物的义理。(在道义上和他切磋。)

6、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 译:以前夫差让我们国君在诸侯面前出丑。 7、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 译:有哪个君主像这样恩惠,可以不为他效劳吗? 8、臣而思报君之仇,其有敢不尽力者乎? 译:做臣子的想着要报国君的仇,难道有敢不尽力的吗?。

5. 勾践灭吴的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

(一)例句

(1)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

(2)以待乏也

(3)虽无四方之忧

(4)又郊败之

(5)无乃后乎

(6)吊有忧,贺有喜

(7)然后卑事夫差

(8)宦士三百人于吴

(9)今寡人不能

(10)洁其居,美其服

(11)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

(12)必庙礼之

(13)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哺也

(14)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

(15)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

(16)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

名词的活用

A. 名词活用为动词

(8)宦——派遣做……的奴仆(本为官宦)

(12)礼——恭敬地对待

(13)哺——给他食物吃(哺,干粮,泛指食物)

B.名词作状语

(4)郊——在郊外

(11)庙——在庙堂上

动词的活用

A.活用为名词

(9)能——能力,才能(不能——没有才能)

B.动词的使动用法

(1)退——使……撤退(勉强释为打退,则不准确,因为原句是:“谋取而退”即:谋取划使吴退兵)

形容词的活用

A.活用为名词

(2)乏——物质匮乏的时候

(3)忧——忧愁的事,指外患

(6)忧——忧愁的事;喜——高兴的事,喜事

(15)耻——羞耻之心

B.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10)洁——使……洁(打扫干净)

美——使……美(使他穿上漂亮服装)

(16)暴露——使……暴露

6. 勾践灭吴中的句式词类活用使动用法名词作动词及状语使动用法

老大,这就是勾践灭吴!通假字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率,率领南至于句无——勾令壮者无取老妇取——“娶”.句意是,规定青年男子不许娶老年妇女.将免者以是免——“娩”,生育,临产.句意是,妇女将要临产时向官府报告.三年释其政——征,征税而摩厉之于义——磨砺,切磋无不哺也——哺,给认识物吃无不歠也——啜,给人水喝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又古今异义词1.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中原,原野之中,现常用于“中原地区”.句意是,因而使百姓的尸骨暴露在荒野之中.寡人请更请,请允许我.现常用于请别人如何.句意是,请允许我改正.2.丈夫二十不娶丈夫,男子.今常用于男女两人结婚后,男子是女子的丈夫.句意是,男子二十岁还不娶媳妇.生丈夫 丈夫,男孩.今常用义同前“丈夫”句.句意是生男孩.3.十年不收于国 国,指国内人民.今常用于“国家”或“代表国家的”.句意是,十年不向人民征收赋税.贫。

7. 勾践灭吴的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 (一)例句 (1)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 (2)以待乏也 (3)虽无四方之忧 (4)又郊败之 (5)无乃后乎 (6)吊有忧,贺有喜 (7)然后卑事夫差 (8)宦士三百人于吴 (9)今寡人不能 (10)洁其居,美其服 (11)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 (12)必庙礼之 (13)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哺也 (14)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 (15)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 (16)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 名词的活用 A. 名词活用为动词 (8)宦——派遣做……的奴仆(本为官宦) (12)礼——恭敬地对待 (13)哺——给他食物吃(哺,干粮,泛指食物) B.名词作状语 (4)郊——在郊外 (11)庙——在庙堂上 动词的活用 A.活用为名词 (9)能——能力,才能(不能——没有才能) B.动词的使动用法 (1)退——使……撤退(勉强释为打退,则不准确,因为原句是:“谋取而退”即:谋取划使吴退兵) 形容词的活用 A.活用为名词 (2)乏——物质匮乏的时候 (3)忧——忧愁的事,指外患 (6)忧——忧愁的事;喜——高兴的事,喜事 (15)耻——羞耻之心 B.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10)洁——使……洁(打扫干净) 美——使……美(使他穿上漂亮服装) (16)暴露——使……暴露。

8. 人教版《勾践灭吴》的文言知识点

教学目标:

1、了解《国语》的体例及主要内容。

2、理解文言实词:知、成、耻、资、服“等的含义;了解几个通假字:帅、政、取、有。

3、认真诵读课文,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学习勾践在逆境之中不气馁、不沉沦,刻苦自励战胜困难的精神与其奋斗成功的具体缘由,理解文种、申胥的忠贤报国之志。揣摩人物语言,体会说理动情艺术。

教学设想:

1、教学重点:(1)积累本课要求掌握的重点实词与虚词及文言句式。

(2)理解勾践卧薪尝胆、发奋图强的奋斗精神。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熟悉课文、诵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的饿最后两段。

3、课中的特本殊句式归类

(1)判断句

1夫吴与越也,仇雠敌战之国也

2此寡人之罪也(省略介词于)

3昔者之战也,非二三子之罪也

4昔者之战也……寡人之罪也

(2)省略句

1夫差将欲听(之)与之成(省略动宾短语“之”。之——指代文种)

2(与之成)不可!(省主语——与越国订立盟约)

3纳之(于)太宰喜否(省略介词于)

4以(之)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省略介词宾语“之”)

5寡人请更(对待吴国的态度)(省略动词宾语)

6(勾践)无不甫(之)也(省略主语与宾语)

7员闻之,陆人居(于)陆,水人居(于)水(省介词)

省量词,例1:女子十七(岁)不嫁,丈夫二十(岁)不取2:一(条)犬,一(头)豚

(3)倒装句

A介宾短语后置

1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

2乃号令于三军

3又有美于此者将献之

B.宾语前置

何后之有?

本课虚词用法归类

1、之

代词,他,它。例1:吾与之共越国之政。2:三江环之。

助词,的。例1:苟得闻子大夫之言2此则寡人之罪也

助词,取消主谓间的独立性,不译。例1: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2若水之不归也。

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例:何后之有?

2、其

代词,他的,他们的。例1:执其手而与之谋。2: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

代词,他。例:其身亲为夫差前马。

代词,自己的。 例:必哭泣葬埋之如其子。

指示代词,那些。例:其必士。

副词,同“岂”,难道。例:其有敢不尽力者乎?

3 、于

介词:在。例1:是故败吴于囿,又败之于没。2遂使之行成于吴。

“于是”属介宾短语作补语,“在这种局面”

4、以

连词,而,表目的,可译为“以致”、“导致”、“用来”。

例1: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雠,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

例2: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

5、而

连词,表承接,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例:执其手而与之谋。

连词,表转折,可译为“却”、“但是”

例: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不患其志行之少耻也,而患其众之不足也。

6、已

助词,同“矣‘,了。例:虽悔之,亦无及已。

副词,已经,例:今已服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