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民间故事

宋朝八贤王是谁

赵德芳,别称:八贤王、八王。  宋太祖赵匡胤第四子,宋太宗赵光义之侄,宋真宗赵恒的堂兄,北宋宗室。历任检校太保、贵州防御使、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同平章事、检校太尉等。太平兴国六年(981年),病逝,时年23岁,追赠中书令、岐王,谥号康

赵德芳,别称:八贤王、八王。

 宋太祖赵匡胤第四子,宋太宗赵光义之侄,宋真宗赵恒的堂兄,北宋宗室。历任检校太保、贵州防御使、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同平章事、检校太尉等。太平兴国六年(981年),病逝,时年23岁,追赠中书令、岐王,谥号康惠。后加赠太师,改封楚王、秦王。

 六世孙为宋孝宗赵眘,七世孙为宋光宗赵惇,八世孙为宋宁宗赵扩。在戏曲演义中,赵德芳也被虚构为手持金锏,上打昏君,下打谗臣的正气凛然的“八贤王”形象,是正义化身,出现于杨家将、包青天、三侠五义等故事中。

宋代的“八贤王”,到底指的是谁呢?

八贤王,有关杨家将或包青天的演义或戏剧中的一位小说人物。其正气凛然,仗义执言,诙谐、机智,周旋于皇帝、奸臣、杨家将之间往往在最关键的时刻助杨家将一臂之力,是当时朝中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 演义小说中称八贤王名赵德芳,宋太祖赵匡胤次子。因不满宋太宗继位,赵德芳与其兄上朝抗议,后其兄撞死金殿。太宗后封赵德芳为八贤王,赐金简一柄,如不法之属得专诛戮。

一提到八贤王,就会让人想起宋朝无数忠臣良将、能官干吏:赵普、杨家将、曹彬、曹玮、曹璨、包拯、寇准、狄青等等,那么,这些人物的故事最早形成于何时呢?这一点很关键,他们的出现和塑造,就可以知道?八贤王?原型究竟最初是哪一个人。

戏曲中的?八贤王?名叫赵德芳。赵德芳历史上实有其人,他是宋太祖赵匡胤的第四子,排行第四怎么成了?八贤王??,戏曲编撰者也注意到了这个小瑕疵,因此在相关戏文中,借宋太宗赵光义的口解释道:?孤赐你金镶白玉锁,加封你一亲王、二良王、三忠王、四晋王、五德王、六敬王、上殿不参王,下殿不辞王;再赐你凹面金锏,上打昏君、下打谗臣,压定了满朝文武大小官员,哪一个不尊你是个八贤王?代管朕躬?。

杨家将的故事最早成型于南宋,那时宋朝被金国南侵,都城撤至临安,金朝军队对北宋皇陵大肆破坏,挖掘几位皇帝、陪葬的忠臣(曹氏将军父子、杨家将、包拯、寇准、狄青)的陵墓,借此泄愤,南宋皇族和百姓痛恨不已,但因为秦桧怂恿赵构主张南撤,致使岳飞收复的北宋失地再次沦陷,皇陵再次遭受耻辱的破坏。

后来赵构子嗣病亡,自己的一脉皇族被抓到金国,面临无人可立太子的境地,此时,赵构梦到一百多年来的传闻烛影斧声,梦中他看到太宗亲手杀死了太祖皇帝,太祖对他说,唯有将皇位还给太祖一脉,宋朝才会再延续下去,梦醒之后,赵构果真选了太祖的子嗣立为太子。

这个被选中的孩子就是太祖之子赵德芳的六世孙,也就是南宋第二个皇帝宋孝宗赵眘,孝宗算得上是南宋较有作为的皇帝,他注重孝道,主张北伐,即位之后为岳飞平反,重用主站将领(但他即位之时早已没有像岳飞一般的武将了,而且赵构还坐着太上皇。)

蹊跷的是,赵德昭死后不到两年,也就是太平兴国六年(公元981年),他的弟弟赵德芳也死去了。前面说过,史书对于年仅二十三岁的赵德芳之死,没做任何说明,这也因此成了一桩千古疑案。

至此,宋太祖的四个儿子已全部死去。但是,人在做,天在看,宋太宗赵光义的所作所为,尽管可以让人找不到什么证据,可当时的人心里恐怕都是明白的,从一些宋人笔记里,便可见端倪。也因此老百姓对宋太祖死去的儿子产生了极大的同情,虽然有些传说是老百姓夸张了的事实,但有些传说却反映了当时老百姓的某种愿望,就这样,赵德芳便成了小说评书里的?八贤王?。

总之,?八贤王?在历史上找不到一个完全与之对应、吻合的人物。他是由宋初宗室的一些轶闻,加上人民群众的感情倾向,经过剧作家的艺术加工,融合而成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