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民间故事

为什么新婚之夜又叫“洞房花烛夜”

人们通常将夫妻结婚的新婚之夜称作洞房花烛夜,洞房其实就是指新婚夫妇的房间,花烛就是房间里点的蜡烛。中国传统婚姻以其礼仪的隆重和场面的铺陈而颇具特色,通常要经过提婚、订婚、迎娶出嫁、闹洞房等程序,其中以新婚当夜众亲友在洞房嬉闹新娘和新郎后,新

人们通常将夫妻结婚的新婚之夜称作洞房花烛夜,洞房其实就是指新婚夫妇的房间,花烛就是房间里点的蜡烛。

中国传统婚姻以其礼仪的隆重和场面的铺陈而颇具特色,通常要经过提婚、订婚、迎娶出嫁、闹洞房等程序,其中以新婚当夜众亲友在洞房嬉闹新娘和新郎后,新人双双携手归寝为高潮。旧时,此中滋生出一些乖情悖理的举动,因多发生在洞房里,故称为闹房、闹洞房、闹新房。

由于这一习俗以新娘为主要逗趣对象,故又称闹新娘、耍新娘,旧时还称为戏妇。

传说

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叫陶唐陶唐氏尧的那时候刚当上皇帝不久,所以很关心寻常百姓的生活,因此他经常到民间体察民情,关心百姓的生活情况。一次在体察民情的过程中,他忽然问道远处飘来一股迷人的香味,一位飘来的女子拿着一把火把缓缓的飘来,尧王被这个美丽的女子的容颜所折服,顿时惊呆了,他出派人到处问这女子是谁,经过打听后才知道这位美女是鹿仙女。

尧王自从见到了这个仙女以后就对他念念不忘,茶饭不思,一心想着要把这位仙女给找到,所以他就觉得自己亲自去寻找这位仙女,当时尧王带着四个大臣一路寻找都找不到,后来到了仙洞沟的时候,突然看见一只梅花鹿从姑射仙洞中走出来,尧王一看知道这就是鹿仙女,所以赶紧迎上去,他正要靠近鹿仙女的时候,一条大蟒蛇突然跑出来到尧王面前,尧王顿时吓傻了不知所措,这时候鹿仙女来到尧王的面前,用手指一下,那条大蟒蛇就赶紧逃跑了。

话说这个尧王也是个相貌堂堂的女子,这个鹿仙女也是美丽动人,所以两人见了以后一见钟情,他们当时就决定在射仙洞晚婚,当时完婚的时候一片白鸟和鸣的景象,到了晚上俩人做鱼水之欢时,突然射仙洞的洞顶突然燃起了一团神火光彩熠熠,所以从此以后,人们就把新婚之夜就叫做洞房花烛夜。

“洞房”一词在诗词中出现得很早,不过最初并不是指结婚的新房。据说,汉代大才子司马相如曾赋了一首《长门赋》,描述了失宠的陈皇后得知武帝许诺“朝往而暮归”,于是苦苦等待。可是天色将晚,还不见君王幸临,于是她独自徘徊,只好“悬明月以自照兮,徂清夜于洞房”。这里的洞房就不是指新人完婚的新房,而是指幽深而又豪华的居室。

到了唐代,洞房一词频频用来指代男欢女爱的场所,以喻闺中“闲情”。比如“落叶流风向玉台,夜寒秋思洞房开”(沈_期《古歌》),“莫吹羌笛惊邻里,不用琵琶喧洞房”(乔知之《倡女行》)等都是例证。还由于盛唐时期佛教流行,洞房还曾用来指僧人的山房,如王维的《投道一师兰若宿》中的“洞房隐深竹,清夜闻遥泉”。

到了中唐以后,洞房才渐渐引申为男女新婚之夜的婚房。诗人朱庆馀在《近试上张籍水部》中写下一句“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这是从一个新婚女子的角度来写的,洞房里昨夜红烛彻夜通明,新娘梳妆打扮等待拂晓的时候去拜见公婆。宋人洪迈在《容斋随笔》中的佳句“久旱逢甘雨,他乡见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更是在后世广为流传。

洞房”的来历

很久以前,人们习惯地把新人完婚的新房称作“洞房”。古人就“洞房”咏诗的佳作也不胜牧举。西晋文学家陆机在《君子有所思行》中咏道:“甲等高闼,洞房结阿阁。”北周瘐信有“三和咏舞诗”诗曰:“洞房花烛明,舞馀双燕轻。”唐朝诗人宋庆馀在《近试张水部》诗中写道:“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宋人洪迈在《容斋随笔》里更有“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的佳句。可见,“洞房”美称的由来己很久。但何时何谓将新房称作“洞房”呢?

相传,远古时期,陶唐氏尧称王不久。非常关心放牧人的生活。有一天他亲临牧区问苦,忽然传来一般幽香,远处有一位漂亮的女子手执火种飘然而来,。尧王惊呆了,问牧民才知是鹿仙女,从此尧王食不甘味,一心惦着仙女,决计下山寻仙。

尧王带领四个大臣访仙于晋南“仙洞沟”,久觅不得。忽见一俏丽梅花鹿悠然从姑射仙洞走来,尧王知是仙女,便迎了上前去,正要接见时,一条大蟒突然窜出,直逼尧王,尧王措手不及。只见鹿仙女己近跟前,用手一指,大蟒顿时颤抖不己,仓惶而逃。

尧王身材高大魁悟,相貌堂堂,仙女窈窕美丽动人,两人一见钟情,一段美好的的神话佳缘从此喜结成了。

他们在姑射仙洞完婚,一时祥云缭绕,百鸟和鸣。到了傍晚,结鸾之时,一簇神火突然于洞顶,耀眼夺目,光彩照人。从此,世间也就有了把新娘的房子称作洞房,把新婚之夜称作洞房花烛夜的习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