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民间故事

材官或材士是什么兵种?

材官或材士是步兵。材官是秦汉时期设置的一种预备役兵种,也是对步兵的称呼。材官、材士,都是说有勇力的人。汉朝以后“材官”这个词就不用了,但中低级的武职中有材官将军一职,一直保留到唐朝。示例: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三编第三章第二节:“西汉初年,地

材官或材士是步兵。

材官是秦汉时期设置的一种预备役兵种,也是对步兵的称呼。材官、材士,都是说有勇力的人。汉朝以后“材官”这个词就不用了,但中低级的武职中有材官将军一职,一直保留到唐朝。

示例: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三编第三章第二节:“西汉初年,地方有经常训练的预备兵。山地或少马的地方多步兵,叫做‘材官’;平地或多马的地方多骑兵,叫做‘车骑’。”

历史演变

秦、汉为兵种名称,或置“材官将军”。魏晋南北朝为官署名,三国魏文帝黄初 (220—226)中置,隶少府,设校尉为长官,掌土木工程用材木及工徒。东晋改校尉为将军,掌工匠土木之事,有营兵,隶中领军(领军将军)。南朝宋、齐因之,兼隶尚书省起部曹。梁、陈复隶少府。后世用以称供差遣的低级武职。

汉代材官是什么兵种?

西周时周王的禁卫军。

西周时驻屯于成周(今洛阳市)的宿卫军.

羽林,汉代禁卫军。

虎贲,西周精锐的武士称谓。

期门,西汉护卫禁军名称。

轻车,即驾车作战的士兵。

禁军,原指侍卫宫中及扈从的军队。

唐玄宗时设置的禁军的名称,由长从宿卫改名。唐朝保卫京城的南衙禁军,原由诸州府兵轮番上值,分属十二卫。由于府兵制被破坏,诸军府番上的卫士(府兵)常不足额,到玄宗初年,十二卫十分虚弱。开元十一年(723)开始在两京及其周围地区的府兵及白丁中简募强壮者,免除其徵镇赋役,作为南衙禁军,称为长从宿卫。十三年,改名彍骑,共十二万人,分隶十二卫,替代番上府兵,专任京师警备任务,间或用以出征。十六年,一部分骑编入左右羽林军,又成为北衙禁军的组成部分。开元末,吐蕃入攻剑南,唐曾经派遣关中彍骑远征。天宝间,由于北衙禁军扩大,彍骑已不被重视。当时,禁军日益腐败,彍骑更不堪作战。安史之乱後,彍骑继续存在,一直延续到唐末,但人数很少,仅供皇帝仪仗和京师部分衙署警备之用,且多纳资代役,其地位无足轻重。彍骑之制,实际上仅存在於玄宗开元中至天宝末,为时甚短。但它的出现,标志著府兵制瓦解﹑募兵制代替徵兵制,是中国中古兵制演变的大事。

唐玄宗天宝十三年(754年),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在临洮西的磨环川(今甘肃临潭西南)成立的一支新部队,称神策军,用以防御吐蕃。安史之乱时,该部队一千人在卫伯玉率领入援中央。朝廷以卫伯玉一军号称神策军,以伯玉为神策军节度使,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使(监军),其后由鱼朝恩统领该军。763年吐蕃攻入长安,唐代宗逃往陕州,鱼朝恩以神策军及陕州诸军迎驾,统称这些部队为神策军。代宗后来由神策军护驾回京,此后神策军便成为禁军之一,实力逐渐壮大。

汉代材官是步兵兵种。

步兵是经考试选拔出来的勇猛之卒,不同于一般士兵,也称材官士。为西汉兵种之一。史记袁盎传中曾记录,夫陈平,绛侯辅翼高帝,定天下,为将相,而诛诸吕,存刘氏。君乃为材官蹶张,迁为队率,积功到淮阳守,非有奇计攻城野战之功。

汉代步兵实力

游牧民族骑兵打仗不需要粮草供给。游牧民族本身是逐水草而居,平时都在草原上策马放牧,日常起居以帐篷为主,没有筑城、屯兵、藏粮的习惯。游牧民族打仗的时候采取的是“打谷草”的粮草策略,实在抢不到也可以吃马肉、喝马奶,这是最原始的“以战养战”的打法。

汉族步兵则不同。有句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华夏步兵每次作战前,要进行大量的粮草筹备工作,根据史书记载,汉族步兵每消耗一斤粮草,需要十九斤的运输成本。相当于朝廷每拨一百斤粮食,有九十五斤全部扔在运输的半道上,或是运输的人畜消耗,或是路途颠簸浪费掉。

游牧步兵的机动性强。通常情况下,游牧民族骑兵团,往往是一个骑兵最低配备三匹战马来回换乘,甚至有时候是五六匹战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