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民间故事

《赵氏孤儿》讲的是什么?

戏剧情节叙春秋时期晋国贵族赵氏被奸臣屠岸贾陷害而惨遭灭门,幸存下来的赵氏孤儿赵武长大后为家族复仇的故事。2010年,陈凯歌执导同名**《赵氏孤儿》,将于12月4日公映,该剧讲述的是古代赵氏家族的兴亡史。从复仇光辉到丑陋真相,赵氏孤儿经历了哪

戏剧情节叙春秋时期晋国贵族赵氏被奸臣屠岸贾陷害而惨遭灭门,幸存下来的赵氏孤儿赵武长大后为家族复仇的故事。2010年,陈凯歌执导同名**《赵氏孤儿》,将于12月4日公映,该剧讲述的是古代赵氏家族的兴亡史。

从复仇光辉到丑陋真相,赵氏孤儿经历了哪些事?

春秋时,晋国上卿赵盾遭到大将军屠岸贾的诬陷,全家三百余口被杀。为斩草除根,屠岸贾下令在全国范围内搜捕赵氏孤儿赵武。赵家门客程婴与老臣公孙杵臼定计,救出赵武。为救护赵武,先后有晋公主、韩厥、公孙杵臼献出生命。二十年后,赵武由程婴抚养长大,尽知冤情,禀明国君,亲自拿住屠岸贾并处以极刑,终于为全家报仇。

赵氏孤儿即赵武。赵武,嬴姓赵氏。春秋时晋国卿大夫,政治家、外交家,为国鞠躬尽瘁的贤臣,后任正卿。出生世卿大族,幼年其母与叔公不和,随母移居宫中。后下宫之难,赵氏灭族,赵武独存。前573年,晋悼公以之为卿。?

公元前548年,继范宣子执政,晋再修文德,弃征战,赵武尊王室,与楚弭兵。晋楚分霸,中原始宁。赵武秉承悼公遗志,与韩起、魏舒克制范、荀。然国资蓄于私家,六卿才能卓越,家臣任要职,而公室腐败,国家险象环生令赵武痛不欲生。于公元前541年,郁郁而终。

扩展资料:

程婴第90代后人在南京,高祖父百年前迁来:

《赵氏孤儿案》连续剧在央视热播,这一段传奇历史成为人们的话题。市民程尚龙先生找到扬子晚报记者表示,他是程婴的第90代子孙,还保留有一本百年前的家谱,这里面记载了不少当时的信息,而对于赵氏孤儿是如何被调包的,与历史传言也有着不小的出入。

在程先生家中记者看到了这本程氏宗谱,据他介绍这套宗谱修立于民国时期1915年左右,现在差不多有一百年历史。原本有几十本之多,囊括了程姓从开宗以来各系后人,一些侯爵和名人还写有人物传。“在文化大革命时烧掉了不少,最后保留下来的有三本,除了最重要的一本开宗谱之外,还保留了记录南京这一系往上七代的两本宗谱。”

程先生告诉记者,根据谱上记载,程婴是程姓第十四世先祖,而程先生自己是第一百零四代,也就是程婴的第九十代传人。“据记载到战国时,程婴后人多居住在赵国,后经历数次迁徙,在歙县附近的篁墩、江西鄱阳等地都有不少程姓后人。”程先生介绍说,他的高祖父是从安徽怀宁辗转迁至南京的。“当时我的高祖父官至清朝都司,大概相当于四品官,后来到了抗战时期家道就大不如前了。”

参考资料:

人民网-《赵氏孤儿案》热播 程婴后人澄清历史传言

赵氏孤儿的故事在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名。

2010年陈凯歌导演拍摄的**《赵氏孤儿》上映,广大观众通过这场跌宕起伏的影视作品了解了“赵氏孤儿”。

影视作品中的“赵氏孤儿”的故事取自《史记》记载的部分内容。

众所周知,司马迁的《史记》虽是一部有重要意义的巨著,但是跟已知的实际历史存在一些漏洞和矛盾之处。

就拿“赵氏孤儿”的历史事件来说,司马迁在《史记》中也记载了好几个版本。在“赵世家”一篇中记载的内容和“晋世家”中记载的内容就有明显冲突。

那么,“赵氏孤儿”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史记 赵世家》记载了历经千险的复仇戏码

赵氏在晋国是一个重要的家族,赵衰之后的赵盾更是受到晋国重用,顶峰时期已经做到执掌一国之政的地步。但是,新继位的晋灵公十分贪玩昏庸,朝中奸臣屠岸贾与灵公私谋夺权,几次派人刺杀赵盾。后来赵氏的宗族子弟杀死晋灵公,赵盾又拥立了晋成公,晋成公更加信任赵盾,把国事全交给他处理。由此,屠岸贾对赵氏怀恨在心。

晋成公和赵盾死后,屠岸贾骗得晋景公的宠信,公然宣布赵氏当年刺杀晋灵公是大罪,应该灭族加以威慑。虽然与赵氏关系很好的韩厥阻挠,但赵盾的儿子赵朔仅仅拜托韩阙为赵氏留后,并未逃走。

随后屠岸贾带兵攻入赵氏,将赵盾的兄弟、儿子全部杀死,灭了赵氏一族。但是赵朔的妻子赵庄姬怀有身孕,她是晋公的女儿,侥幸得以逃脱后藏入晋宫中。

赵家的两个门客公孙杵臼和程婴幸免于难,他们想以死效忠赵氏,但是又寄托于赵庄姬肚子里的孩子,所以想为赵氏做出最后的努力。

赵庄姬生下儿子赵武,屠岸贾收到消息立刻前去灭口,谁知赵庄姬把孩子藏在胯下,孩子竟然在士兵搜查的时候一声不出,躲过一劫。此后,公孙杵臼将孩子藏到深山中细心照顾。程婴则对外宣布:谁给我千金,我就可以告诉他赵氏孤儿的下落。

屠岸贾的手下们立刻把钱给程婴,程婴真的带领众人来到深山中找到了公孙杵臼和一个婴儿。公孙杵臼怒骂程婴忘恩负义,是个彻头彻尾的小人!公孙杵臼和婴儿被众人杀死,而仇视赵家的势力都认为赵氏已经斩草除根,毫无延续可能。

实际上,真正的赵氏孤儿被程婴带走,秘密喂养在深山他处,被杀死的婴儿只是二人为了掩人耳目的戏码。

15年后,晋景公生病,占卜是有遗孤在作祟。韩厥立刻劝慰晋公后,脱出实情。晋公怜惜,将孩子立为赵氏后人,恢复了他的封地和爵位。众人在韩厥的推动下杀死屠岸贾,灭其族,为赵氏报了血仇。功成名就后,程婴怀念公孙杵臼,自杀而亡。

根据考证,《左传》准确、真实的记录了另一个完全不同的赵氏孤儿事件。

最早,晋国大夫赵衰跟随重耳流亡国外。两人在翟国时,赵衰娶了叔隗为妻,还生了一个儿子叫做赵盾,因为流亡并不稳定,赵衰把妻儿都留在翟国。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即位,史称晋文公。晋文公为了感谢赵衰的帮助,把女儿嫁给赵衰,此女史称赵姬。

赵姬与赵衰育有三子,分别是赵同、赵括、赵婴齐。赵姬知道赵衰在翟国还有一对妻女,主动要求迎他们回来。

大儿子赵盾回晋国后逐渐受到重用,为了报答自己这个“二妈”,赵盾主动向当时的晋成公申请,同样重用了赵姬所生的三个儿子。

后来赵盾的儿子赵朔迎娶晋国宗族女子庄姬,继续与晋国公族结亲,此女子史称赵庄姬,但是赵朔娶亲不久后去世,留下赵庄姬孤身一人。

公元前597年,晋国与楚国发生战争。赵盾的同父异母弟弟、赵朔的叔叔赵婴齐私自留好退路,没有帮助赵同、赵括,引起两位亲兄弟非常不满。此时又曝出,赵婴齐与侄子赵朔的遗孀赵庄姬私通,赵同、赵括二人愤怒的把赵婴齐逐出晋国。

但是,此事也引起赵婴齐的相好赵庄姬怀恨在心,因为是晋国宗族,她带领遗孤进宫说服晋景公,污蔑赵氏叛变作乱。

此时朝中与赵家有仇怨的纷纷出手,推波助澜下,赵同、赵括两个家族被晋国所灭,族人无人生还。

不久,受过赵盾恩情的韩厥劝说晋景公。整个赵氏,赵盾儿子赵朔已死,赵同、赵括被灭族,赵婴齐罪有应得不知所踪。但是,赵衰、赵盾父子对晋国的贡献是非常巨大的,现在他们连一个祭祀的人都没有了,功臣无后,晋国会让天下人才寒心的。

晋景公思量后觉得有道理,将张庄姬之子,孤儿赵武立为赵氏后人,恢复爵位封地。

赵武到底是谁的儿子

根据历史分析,赵氏孤儿赵武很有可能存在身份之谜。

首先,从韩厥等支持赵武、程婴等以死来相护来看,赵武应该是赵朔的遗腹子,是赵盾的亲孙子。

但是从赵庄姬如此恨赵同、赵括,污蔑赵氏导致他们灭族来看,赵庄姬对这位叔叔赵婴齐感情是十分深厚的,很有可能两人私通时间不短,甚至有可能在嫁给赵朔之前两人就相好。

如此憎恨赵氏,赵庄姬却保留了这个孩子。

是因为孩子是自己亲生的不舍得抛弃吗?还是因为这个孩子是赵婴齐的骨肉,必须时刻带在身边延续骨血呢?

赵朔是赵盾的儿子,与赵同、赵括血缘上有些距离,赵庄姬憎恨的是赵同、赵括,不对自己亲儿子下手也说的通。但赵庄姬没有追随赵婴齐而去,偏偏怀孕后躲藏到晋国宫中,想必除了报仇也是因为孩子的原因。由此看来,赵武到底是谁的儿子成为了一大谜团。

两个故事版本不同的原因

《左传》中记载的故事,更多的是说赵氏为什么被灭族、赵氏四兄弟的事迹。这与《史记》和影视作品中的悲愤、决绝的复仇故事有很大出入。

《史记 赵世家》中记载的故事存在主观因素。

司马迁记载赵世家的历史记事,很有可能是听赵国人的后代叙说所写。这些人叙述时,必然会美化自己的祖先,甚至一代代相传时,就已经把赵氏孤儿由叔叔和侄媳妇私通改成了仇家报复,把晋公直接立赵氏后人改成了好友死助、忍辱复仇。这样的故事会让赵国后代更加喜欢祖先的英勇和赵氏门客的忠诚,而好的传承可以激励子孙把赵国繁荣壮大。

如果相传赵氏孤儿是一个私通叔叔的女子遗腹子,晋国公可怜之下才立为后人,赵国的百万子孙必然都会引以为耻,脸上无光。

甚至对外战争时,对方如果提出此事骂阵,英勇的赵国骑兵该如何回答呢?

虽然《左传》和《史记》记载不同,但是两段历史都记载了赵武作为赵氏孤儿,没有辜负整个家族最后的希望。他逐渐掌权,成为晋国掌握国政的卿大夫,为赵氏兴起奠定了非常深厚的基础。当然,赵武不知道,他的后代赵鞅和赵襄子差点也把赵氏推向灭族,但终究赵氏成立了赵国,而这一族也有了数千年的延续。

历史的偶然性和趣味性使一个哇哇滴哭的孤儿在史书里历经了两个不同的童年,他却以一己之力影响了整个战国发展,这就是人类强大力量的体现。不从哪个角度来说,赵氏孤儿赵武的经历给人们带来不少的深刻感受,为了家族的延续,为了家族的兴衰,古代不知道有多少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更有无数人殚精竭,志向高远。虽然现代生活早已没有古代那般危险,显然有很多人仍旧把振兴家族当作自己的奋斗目标,而这样的家族,必将能够源远流长,兴盛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