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民间故事

王莽是不是穿越者呢?

穿越者王莽,和召唤陨石天降,的“位面之子”刘秀的争斗,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那么王莽究竟是不是穿越者呢?首先从他的生平说起。王莽,西汉权臣,西汉孝元皇后王政君侄,篡夺皇位。新朝开国皇帝,公元9年1月15日至23年10月6日在位。王莽为西

穿越者王莽,和召唤陨石天降,的“位面之子”刘秀的争斗,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那么王莽究竟是不是穿越者呢?

首先从他的生平说起。

王莽,西汉权臣,西汉孝元皇后王政君侄,篡夺皇位。新朝开国皇帝,公元9年1月15日至23年10月6日在位。

王莽为西汉外戚王氏家族的重要成员,古代史学家以“正统”的观念,认为其人虽然谦恭俭让,礼贤下士,实际上却是沽名钓誉之辈。在朝野素有威名。

西汉末年,在汉哀帝早亡、皇权旁落的情况下,王莽乘机窃取大权。初始元年十二月癸酉朔(公元9年1月15日),王莽代汉建新,建元“始建国”,建丑正(改汉历十二月为正月),宣布推行新政,史称“王莽改制”。

王莽统治末期,天下大乱。地皇四年秋(公元23年),更始军攻入长安,十月三日庚戌(公元23年10月6日),王莽死于乱军之中,新朝灭亡。王莽共在位15年,卒年68岁,而新朝也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短命朝代之一。

其是穿越者的证据就是因为王莽篡位后发布的一系列政策,在当时的眼光看来根本就是太超前了,很多政策和现在的一些国家政策方针很吻合,都说王莽是现代人穿越过去的。

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又有很多人对王莽有了新的评价,王莽也被很多史学家誉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社会改革家”。

认为他是一个有远见而无私的社会改革者。中国近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胡适先生认为王莽是王莽是中国第一位社会主义者。人们甚至称王莽为“穿越者”。

很多人说王莽是穿越者。如“为什么说王莽是穿越者?因为他做的三件事都解释不清”等文章,相关论点有以下几个:

1.首先王莽推行了土地国有化,不让百姓私自买卖。要知道土地国有化可是现代社会才开始使用的,王莽处在几千年前,能够提出这项政策是非常有先见之明的。

2.其次废除奴隶制度,王莽规定全国不能买卖奴隶,不养闲人,他要让全国的人们都行动起来。整天无所事事的人会被处罚,人们劳动期间会得到相应的报酬,这和现代社会有很大的相似之处。

3.经济上实行“计划经济”,一切自然资源收归国有,不得私自铸币,还根据商品质量定出平均价,一旦市面价格高了就甩货促进价格回落,一旦市面价格低了就任由买卖。

4.还对市民阶层进行贷款。

5.发明游标卡尺。

那么王莽究竟是不是穿越者,要评价一个人,最好是从他做了什么说起。

王莽称帝后,采取了一系列惠民措施,史称“王莽改制”。

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宣布:将天下田改曰王田,以王田代替私田;奴婢改称私属,与王田一样,均不得买卖。其后,改革币制、官制,规定盐铁官营,山川河流收归国有;

王莽对边疆少数民族的境外政权也采取了一系列错误政策。他胁迫羌人“献”出青海湖一带的土地设立西海郡,以便与国内已有的北海郡(国)、南海郡、东海郡合起来凑全“四海”。

为了使这块荒地像一个郡,必须强制移民,于是增加了五十条法令,以便增加成千上万的罪犯,满足移民的需要。为了这个西海郡,王莽招来了最初的不满。

他将原本臣服于汉朝的匈奴、高句丽、西域诸国和西南夷等属国统治者由原本的“王”降格为“侯”。又收回并损毁“匈奴单于玺”,改授予“新匈奴单于玺”;甚至将匈奴单于改为“降奴服于”,高句丽改名“下句丽”;各族因此拒绝臣服新朝。

王莽下册书道:“普天之下,直到四方边远地带,无所不到。”赴东方的使者,到达玄菟、乐浪、高句骊和夫余;到南方的使者,越过边境,途经益州,将句町王贬为侯;赴西方的使者,抵达西域,将当地诸王都改为侯;赴北方的使者,抵达匈奴帐庭,授给单于印,改变汉朝印文,去掉“玺”字,改为“章”字。

历史上的王莽是穿越者吗?

图/王建峰 王莽上台之后,除了推出一系列奇葩政策之外,他还对西汉的行政地名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王莽是个狂热的儒家复古主义者,一心恢复周制,所以改地名也有他的理由——「 ”应经”。也就是说,我可不是心血来潮乱改的,都是按照经典书籍的指示来做的,有本可据。 比如,汉武帝把全国分为十三个州部,后来又补了一个司隶校尉部。到了王莽掌权那会儿,重新划定成十二州。他先把交趾改名为交州,为了应《尧典》里「 ”宅,南交”的典故,然后又嫌凉州这名字不够古意,改为雍州,这是按照《禹贡》来的,那里头的九州没有凉州,只有雍州。 这还算是比较正常的改动,到了郡县两级,画风陡然就变了。 有人做过统计,和西汉末年对比,新莽的郡从106个增加到116个,连改带增,一共改了91个郡名,只有25个保留了原名;县从1587个变成1585个,其中730个县改了名字,将近一半。 也就是说,你一睁眼,全国一半地名全变了,这是何等狂暴的变化。 比如位于中枢地带的三辅(京兆、冯翊、扶风)中的二辅,被分成了六尉:京尉、师尉、翊尉、扶尉、光尉、列尉。 南阳、河内、颍川、弘农、河东、荥阳六个郡,全改名了,南阳叫「 ”前队” , 河内叫「 ”后队” ,颍川叫「 ”左队”, 弘农叫「 ”右队” ,河东叫「 ”兆队”, 荥阳叫「 ”祈队”,合称为豫州六队。其实这个「 ”队”字是「 ”隧”的省字,意思是顺遂之意,可这也太容易让人误会了。 这还不算完。 西汉在河西走廊设有四郡(张掖、武威、酒泉、敦煌),其中有一个武威郡。王莽不知出于什么心理,说武威这名字也得改,就叫张掖吧。可是四郡中原本就有一个张掖郡啊,那可怎么办?那张掖也改呗,就叫设屏吧——设立屏藩,抵御外敌,挺好挺好。 于是,一个新名,改了两个旧地。 不过酒泉和敦煌也别高兴,这二郡分别改成了辅平和敦德。 这倒霉事还不止河西遇着了,山东也没幸免。齐郡(今淄博、青州一带)也改名了,叫什么?济南呀。旁边济南郡脸登时就青了,它改叫济南,那我咋办啊?王莽大手一挥,你就叫乐安吧! 于是,一个新名,又改了俩旧地。您瞧这份折腾。 刚才提到豫州六郡改了六队,其实原来的地名也没浪费,直接向下传递。河东改给了安邑县,河内改给了怀县,颍川改给了阳翟,南阳改给了宛县,从郡名降级成县名。 王莽还有两个特点:一是特别迷信,看见不吉利的字就不高兴。二是逆反心理特别重,跟正常人拧着来。 好多地名,就是因为他看着不顺眼,就顺口给改了。比如,无锡,这名字很有来历,往上可以追溯到春秋。王莽一看这地名,觉得不好,无锡你说个应经啊?改,必须得有!然后无锡就悍然改名叫了「 ”有锡”…… 再比如出烧鸡的符离。王莽特别喜欢「 ”符”这个字,桃符嘛,听着就吉利。他把好多地名都改叫X符。比如沛郡改叫吾符,定陶改叫迎符,剧魁叫上符,利乡改章符。他拿起名单一看,嗯?符离?这个离字多不吉利啊,大笔一挥,成了符合。 有了这么个经验,王莽玩得越发熟练了。 上党有个谷远县,改成了谷近。太原有个于离县,改成了于合。陈留有个东昏县,改成了东明。东平国改成了有盐郡,因为国中有个「 ”无盐”亭。山东有个亢父,王莽觉得这个亢字不孝顺,改成了顺父。 而且王莽在这次反义词大练习中,尽显直男本色,特别不喜欢弯。富昌郡有个地方叫「 ”曲周”,改成了「 ”直周”;同郡的「 ”曲梁”改为「 ”直梁”;常山郡有个「 ”曲逆”,改名叫「 ”顺平”。还有「 ”曲平”改「 ”端平”,「 ”曲阳”改「 ”从阳”。 圆的他都能给掰方。并州有个西河郡,被王莽改名叫归新郡。郡中有一个地方叫作圜阴,「 ”圜”字有环绕转动之意,和圆一样。也不知道圆圈怎么就得罪王莽了,硬被改名叫作「 ”方阴”。 中国的地名,有一个命名规律。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地名里一旦有阴阳二字,那么它的地理方位就能猜个大差不差。 不知道为什么,王莽对这些地名很敏感,能改的全改了。比如华阴县,改成了华坛;淮阴县,改成了嘉信。 你要一直这么改也行,可王莽的改名神出鬼没,谁也搞不清楚。到了雒(洛)阳,他不改阳字了,把雒字一删,改叫宣阳;襄阳的阳字也保留下来,反而襄字没了,成了相阳。 这还算是好的,王莽的逆反心理太重,有些地名落到他手里,可倒了大霉。 比如范阳,被改成了「 ”顺阴”。范改顺也就算了,为什么好端端的「 ”阳”要变「 ”阴”啊?王莽不解释,没人猜得出他的想法。于是辽阳改成了辽阴,泥阳改成了泥阴…… 与此同时,王莽还为抵御外敌殚精竭虑,特别是在精神方面,付出了巨大努力。比如天水郡,他改名叫作填戎。「 ”填”字同「 ”镇”,意思是镇压戎狄。 这么改名本来无可厚非,也非无先例可循,可架不住他老人家改得多了,边境一圈郡县改了个遍。 蓟县改伐戎,北地郡改叫威戎,陇西郡改成厌戎郡——厌字也是压制之意。顺带一说,陇西郡下有一条狄道,改成了「 ”操虏”。这个「 ”操”是掌握、控制、把持、驾驭之意。 戎被骂了个狗血淋头,狄也没逃过去。雁门郡,改叫填狄;北地郡,改叫厌狄;还有个小地方叫白狼,改名叫了仇狄。 胡字亦未幸免。武要改成了厌胡,平邑改成了平胡。 俗话说,东夷西狄南蛮北胡。现在北边西边的胡、狄、戎已经被骂得抬不起头来了,东边也不消停。 位于齐地的琅邪郡,被王莽悍然改成了「 ”填夷”。 南边的,也别先乐。长沙国也改名了,叫「 ”填蛮”。东南西北,谁也别笑话谁了。 外邦国际友人也没幸免。王莽曾派严尤去攻打高句丽,回头一想,高字你也配?遂给人改名叫「 ”下句丽”。老对手匈奴单于,也被改成降奴单于。 据说有地方一年之内改了五次,连章都来不及刻,更别说日常使用了。官府行文发布告,不得不在地名后头加括号,说这是汉的啥啥啥地方,连王莽发诏书,都不得不加旁注「 ”故汉XXXX”,否则没人看得懂。 后来光武中兴,拨乱反正,一股脑把王莽的这些胡乱改名都恢复原状,这场混乱才算是消停了。

王莽不是穿越者。

王莽原为西汉外戚世家魏郡王氏的重要成员。在朝野素有威名。初始元年十二月癸酉朔(公元9年1月15日),王莽代汉建新,建元“始建国”,建丑正(改汉历十二月为正月),宣布推行新政,史称“王莽改制”。

王莽统治期间,天下大乱。地皇四年(公元23年)秋九月二十三日,绿林军攻入常安,十月三日庚戌(公元23年10月6日),王莽死于乱军之中,新朝灭亡。王莽在位15年,享年67周岁。

扩展资料

王莽是一位在历史上备受争议的人物。古代史学家以“正统”的观念,认为其是篡位的“巨奸”。但近代帝制结束之后,王莽被很多史学家誉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社会改革家”。认为他是一个有远见而无私的社会改革者。

王莽改制的失败,固然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但他性情狂躁、轻于改作,一味慕古、不切实际,刚愎自用、所用非人,这些性格特征使他在改制中既不能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政策,又不能建立一个高效率、有威信的推行新政的领导班子,因此改革注定要失败。

百度百科-王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