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民间故事

明朝末的水师实力丝毫不落后于西方吗

“海军”在1885年北洋成军之前,都被称作“水师”。所以,个人觉得“水师”这个名字应该被注意,这代表了当时的历史现实,叫“海军”反而不符合历史现实。但因为,目前许多读者对此区别并不注意,常常用“大明海军”这个词称呼“大明水师”。为了“媚众”

“海军”在1885年北洋成军之前,都被称作“水师”。所以,个人觉得“水师”这个名字应该被注意,这代表了当时的历史现实,叫“海军”反而不符合历史现实。但因为,目前许多读者对此区别并不注意,常常用“大明海军”这个词称呼“大明水师”。为了“媚众”咱们就借用这个词,然后再澄清一下儿。

(1)晚明之前,中国“海军”其实是“河军”,几乎没有去远海做过战

为什么在1885年之前,我国没有“海军”呢?主要是因为,我国的传统思维导致对海洋的相对忽视。我国一直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陆地国,一直没有真正的“海军”主要是“河军”被称为“水军”“水师”。

“水师”打仗主要是在“长江”“黄河”等大河上,在海上也仅仅是在“家门口”打打,基本的任务也就是去追赶、追击、剿灭海盗和打击走私的海外贸易商人。

真正在海上打的“海战”,在整个中国历史上也没有几次。例如东周时期,公元前485年吴齐之间爆发的“黄海海战”,夫差一路派“水师”从河道进攻,一路派“水师”从海上进攻山东。

之后,比较著名的还有三征高句丽的海战、中日之间第一次海战“白江口之战”、宋金之间的唐岛海战、宋元之间崖山海战、元征日本海战等。晚明时期,中国和西班牙、葡萄牙等国之间的海战比较多,咱们下个章目再详细说。

整个明朝和之前的朝代类似,因为我国的势力范围基本被固定在周边地区,其“海军”的主要任务就是打击海盗。明朝之前以及晚明时期的诸多海战,都是近海防御,大多都是“家门口”甚至进了“家门口”打的。所以,基本上都称不上“海军”。

白江口之战示意图,此一战打得日本在战后全面向唐朝学习,900年未敢有非分之想

(2)晚明之前,中国“海军”受“传统思维”影响,由弱到强逐渐变弱

朱元璋的建国队伍中,与“水师”相关的就是巢湖水军,然而,在朱元璋封侯封王(此处说的封侯封王者,被封时都是活着的人,被追封的人不算)中,“巢湖水军”因为不是朱元璋的嫡系部队,所以,被封侯封王的人并不多。廖永忠、俞通源等少数几个人是在第一批封侯之列,与“巢湖水军”所做出的贡献极不相称。

在建国中,朱元璋利用“巢湖水师”先后打败了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等部队,逐渐与大海靠边儿。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对于大海的依赖逐渐加深,特别是方国珍长期占据浙江东部三郡温州、台州、庆元三地,以此为基地从事海外贸易。

后来,朱元璋在方国珍臣服之后,借着剿灭张士诚的余威,派汤和去剿灭方国珍,最终,方国珍彻底投降,其军队被划入吴军。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不到三十天,方国珍旧部就在舟山群岛发动了“兰山起义”。方国珍死于洪武七年,“兰山起义”被彻底剿灭是在洪武四年,方国珍并没有因为部下的造反而受什么苦,但却被“永久”地留在了南京城――软禁了,恐怕在心理和精神上比较难熬呀。

朱元璋虽然打败了方国珍的个人,却不能打败他所代表的沿海生活的人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朱元璋所代表的农业文明根本无法理解他们,因此,在朱元璋的思想里,他始终认为:“禁海”是为了他们好,在大海上生活摸不着大地,那多得危险呀,因此,他要求海上的人也去学“种地”吧。

正如《明太祖实录卷145》所说:昔辽左之地,在元为富庶,至朕即位之二年,元臣来归,因时任之,其时有劝复立辽阳行省者。朕以其地早寒土旷人稀,不欲建置劳民。但立卫以兵戍之,其粮饷岁输海上,每闻一夫有航海之行,家人怀诀别之意,然事非获已,忧在朕心。至其复命,士卒无虞,心乃释然。近闻有溺死者,朕终夕不寐,尔等其议屯田之法,以图长久之利。

由此可见,朱元璋的治国思想、治民思想,然而,东部沿海地区的人从来没有为此认同过,从明朝刚刚建立30天的“兰山起义”到后来的“鸦片战争”,500多年的历史中,东部沿海地区的人都在与这一思想在对抗着。尽管付出的代价很大。

但一种思想、一种生活方式,不是靠强迫就能被改变的。

这就是为什么明朝“海军”由“世界第一”变为落后于欧洲的原因所在。由此,“禁海政策”也没有真正执行过。其实不仅仅是海军,当时,中国各个方面在朱棣之后都有一个很大的“后撤”。

(3)“郑和所代表的强大”骤然消失

“郑和七下西洋”让我们有了一个“错误印象”:中国海军很牛的样子儿。进而导致,一些人一直觉得明朝海军牛到了底。

其实,朱棣之后的明朝的各个皇帝将明朝的对外政策,由“帝国开拓期”迅速转为“帝国收缩期”。

这一治国思想的转变,也主要是因“儒家思想”已经占据统治地位,从皇帝到官员其“农业思维”已经占据主体。

例如边疆许多地区因为不适于“种地”而被认为是无用之地。在朱棣时期,对于整个东北包括外东北地区都有控制,但是,朱棣之后基本上就退到了今天的辽宁地区,其他地区都放弃了。西北也是如此。南边的交趾地区也因被打败而放弃了。

从宣德皇帝开始,“郑和式远洋”就没有了,因为“郑和”被明清两朝认为:图丧人命和钱财、劳民伤财、好大喜功。因为这一认识和“朝贡贸易”本身的不足,明朝对东南亚、南亚等地区的进取转变为收缩。只是“坐等别人按规矩来朝贡”,时间长了你的眼界自然就窄、对船的技术更新就慢。

你又不去远洋,发展远洋技术干啥?你周边的人都不如你,你发展海洋武器和战船有啥用?所以,没有竞争就没有发展,什么时代都有效。

明朝的水师实力到底有多强大?

是当时的世界第一海军。

明朝水师又称大明水师,是曾经世界第一的中国海军,它的起源是元末朱元璋所部的两大主力之一巢湖水师。

在明成祖鼎盛时期的1420年,明王朝拥有3800艘船,其中1350艘巡船,1350艘战船,以及驻扎在南京新江口基地的400艘大船和400艘运粮漕船,其中250艘是远洋宝船。

此外还拥有大量护洋巡江的警戒执法船和传令船,威名远扬的郑和船队实际上只是强大的明帝国海军的一支海上机动舰队而已。

从元末朱元璋渡江战役和鄱阳湖水战开始,到郑成功收复台湾,明朝立国近三百年,明朝水师却未曾遭遇一败。

扩展资料:

明朝水师的著名战役:

1、鄱阳湖之战

鄱阳湖之战又称鄱阳湖水战、鄱阳湖大战,是元朝末年朱元璋和陈友谅为争夺鄱阳湖水域而进行的一次战略决战,决战以朱元璋的完全胜利而告终。这次战役被视为中世纪世界规模最大水战。

此战,朱元璋乘陈友谅军久攻坚城受挫,分兵据守鄱阳湖口,先断其退路;继集中兵力,巧用火攻,歼其主力;后水陆截击,全歼陈军于突围之际。创造了中国水战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为统一江南奠定了基础。

鄱阳湖大战是中国历史上继赤壁之战后的又一个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

2、屯门海战

屯门海战是发生在1521年(明正德16年)8月底至9月间,由广东海道副使汪鋐指挥的在屯门地区抗击佛朗机(中国古代指葡萄牙)人的战役。

屯门海战是中国第一次抗击西方殖民主义者的战役,以明朝的获胜而告终。? “屯门海澳”,指深圳后海湾、内伶仃岛及香港青山一带,是葡萄牙人侵扰明东莞县时最初占据的地方。

3、西草湾之战

西草湾之战是发生在明世宗嘉靖元年(1522年)在广东西草湾明水师与佛朗机海军的一场海战。

1511年,葡萄牙已经有海员越过非洲到达满剌加,并对当时的大明广东布政使司的屯门军镇(今香港的屯门一带)虎视眈眈,渴求占领该地,并向大明宣战,以明水师胜利告终,葡人逐渐放弃武力侵略屯门之野心。

百度百科——明朝水师

郑和时代,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最好的船舰和航海技术,发现新大陆的哥伦布船队,与郑和巨型船只及庞大船队对比,有如小巫见大巫。哥伦布的旗舰“圣?玛利亚”号,长度只有80多尺,排水量约233吨。达?伽玛的旗舰“圣?加布利尔”号较大,但也只约有400吨。麦哲伦的旗舰“特立尼达”号,仅为110吨。郑和下西洋是明成祖这样独一无二的君主促成的非常之举。就郑和下西洋本身而言,确实是传统中国最伟大的航海壮举,辉煌但短暂,不久就成了唯一的一次奇迹。

明未中国海军要想迎战西方舰队,必须集中对方船只10倍以上的数量才能一战。中国战舰一直为西方人看不起,他们称中国帆船为“戎克船”,是英语 Junk 的音译,加“船”字形成的。“Junk”的第二意为“中国帆船”,而其第一意为“破烂物,垃圾,废物等无价的东西”。

明朝人对西方战舰的第一观感就是“船坚炮利”,明人沈德符所撰笔记《万历野获篇红毛夷》记载了明军与荷兰军远距离海战时的史事,荷兰人所施放的红夷炮:“第见青烟一缕,此几应手糜烂,无声迹可寻,徐徐扬帆去,不折一镞,而官军死者已无算。”

《东西洋考?红毛番》云:“或谓和兰长技, 惟舟与铳耳。舟长三十丈, 横广五六丈, 板厚二尺余, 鳞次相衔, 树五桅。舶上以铁为网, 外漆打马油, 光莹可鉴。舟设三层, 傍作小窗, 各置铜铳其中。”万历三十二年后, 荷兰海船游弋闽粤沿海, 其坚巨高广日益为沿海军民所认识。福建将领朱文达说:“红夷勇鷙绝伦,战器事事精工, 合闽舟师, 不足撄其锋”。 (张燮《东西洋考》卷8 税考)

明朝人把荷兰战舰看作自己无法对付的庞然大物和难以逾越的海上屏障;“我舟高大, 不及彼五分之一, 而欲与争胜于稽天巨浸中, 必无幸矣”。 (史澄《广州府志》卷120《崔奇观传》)

号称红夷大炮的荷兰火炮是明人所见到的威力最大的西洋火器。与佛朗机相比, 其设计铸造更趋精密, 展示了更大威力。万历三十三年(1605 年),荷人出没广东,粤人谋与澳门葡人共拒敌人。明人正是从中荷实战中逐渐认识了荷兰火器。巨铳乃红夷所恃长技,“长丈有咫, 能毒人于二十里外”。(陈继儒《晚香堂集》卷3《贺福建南大中丞平红夷序》)

荷兰“大铳长二丈余, 中虚如四尺车轮云。发此可洞石城, 震数十里”。 (茅瑞征《皇明象胥录》卷5《和兰》) 红夷大炮“一发十里, 当之无不立碎, 我虽有利刃, 勿可与敌; 虽有锐兵, 勿可与战”。(沈国元《两朝从信录》卷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