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读金刚经的人能看出来吗 顿悟《坛经》1:惠能旁听客诵《金刚经》

惠能大师,禅宗六祖。没有上过学,不识得文字。但是听住店客人诵读《金刚经》,便心下开悟,终成六祖。 后人皆称其为“天生圣人”。《坛经》为惠能大师口述,其门人弟子法海集录而成。在所有的佛经中,惟有《坛经

读金刚经的人能看出来吗 顿悟《坛经》1:惠能旁听客诵《金刚经》

惠能大师,禅宗六祖。没有上过学,不识得文字。但是听住店客人诵读《金刚经》,便心下开悟,终成六祖。 后人皆称其为“天生圣人”。《坛经》为惠能大师口述,其门人弟子法海集录而成。在所有的佛经中,惟有《坛经》是国内本土的佛经,不是佛陀亲口传授的佛经。

《坛经》记载:在宝林寺,大师告诉众人自己的身世,以及得法传法的经历。其中就有这一段经历的记载。基本意思是:当时惠能与母亲相依为命,靠上山砍柴卖柴为生。有一天有客人买柴,惠能送到客店,送了柴取了钱,将要离开时,见一个客人在诵经。惠能站在边上听,当下心即开悟。然后问客人:客诵何经?客从何而来?客人说:此经是《金刚经》,从黄梅弘忍大师处来。然后惠能便生出了去五祖弘忍大师处学法的念头。安顿好母亲后,便去黄梅寻五祖去了。

这其中的疑问是:六祖真的是天生就已经悟道了吗?

读金刚经的人能看出来吗 顿悟《坛经》1:惠能旁听客诵《金刚经》

惠能一家是从北方流迁到岭南的。父亲去世后,年少的惠能只能依靠上山砍柴卖柴为生。但是惠能在砍柴的过程中,表现得与其它砍柴人不一样。惠能往往是研究树枝的纹理,避开节点、疙瘩,顺着纹理砍,这样砍的柴整齐好看、省劲柴多、还容易烧,因此常会卖出比较好的价格。这说明惠能打小就是一个喜欢研究事物的人。也就是说,是一个懂得探究事的理、物的理的人,概括地说,就是懂得研究“天理”。

“天理”即是“佛法”。区别在于,“天理”是我们的口头用语,“佛法”是佛经专用词语。表达不同,意思相同。

惠能在砍柴的生活中,已经在不知不觉中体验着“佛法”“天理”。《金刚经》讲的大道是“无相”,意思是指把控自己的心,不让这颗心生发出任何的相状,没有自己的主观判断、主观念头、主观猜测等。不论在做什么事的时候,就是专注于当下的事情。做饭的时候专心做饭,不去想挑水的事。砍柴的时候专心砍柴,不想其它的东西。所以,当惠能听到那个客人诵读《金刚经》时,心中立即有了感应,感觉到了经中的要义与自己平时的生活体验完全相同。可以想见的是,当时惠能的心中应该是感觉到有一道大门突然打开、一个全新的世界出现在他的面前。

读金刚经的人能看出来吗 顿悟《坛经》1:惠能旁听客诵《金刚经》

王阳明说过:要在事上磨。意思就是“做事就是修行”。任何事物,都有佛法、天理在里面。区别在于,不同的事物上,佛法、天理的表现会有所区别,但是本质是一样的。所以,惠能在听到客人诵经前,他已经在不断的修行中了。不仅仅是在砍柴上,还在其它的所有的生活劳动中,惠能已经能够按照《金刚经》中佛陀所说的方法去“降伏其心”。

所以,世界上不存在“天生”的圣人。所有的圣人,都是后天学而知之者。虽然孔子曾经说过有“生而知之者”,说自己是“学而知之者”,但从根本上讲,都是经过后天的努力而来的。伟大的佛陀,也并非是生而知之,他也经历了很多、特别是几年的苦修而后,才找到了正确的道路的,也是“学而知之者”。惠能大师之所以听到客人诵经便悟,特别是听五祖弘忍大师说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更是大悟,原因便是此前的生活积累所致,也就是此前的不断修持形成的。

世上没有天生的圣人,每一位被后代尊为圣人的圣贤,都是他自己人生的积累、生命的体验汇聚而来的。所以我们知道了:惟有用心感受生命的每一个时点、感悟生命中的每一次变化,才是正确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