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手机上瘾是一种精神病 不仅治病,更要治心

作为2022年上海“最美科技工作者”,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院长、上海市医学会精神医学专科分会主任委员、主任医师赵敏的身上闪烁着一丝特殊的光芒:她是本次10位入选者中唯一的女性、唯一的临床医学专家。第一次

作为2022年上海“最美科技工作者”,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院长、上海市医学会精神医学专科分会主任委员、主任医师赵敏的身上闪烁着一丝特殊的光芒:她是本次10位入选者中唯一的女性、唯一的临床医学专家。

第一次见到赵敏,在宛平南路的600号。一头清爽利落的短发,戴着最近大火的600号和上博联名的口罩。早在读博的时候她就走进戒毒所帮助吸毒者戒毒,一干就是三年。

她说:“医者之大,不仅治病,更要治心。只要能为那些病人带来心灵的安抚与病情的改善,就是我作为一名医生最幸福的时刻。”

摆渡心灵,她让十年吸毒者成戒毒志愿者

“为什么会选择精神病学?又为什么会干上戒毒工作的呢?”这些年,总有人会问赵敏这个问题。

回答这个问题,不得不提及的一个人就是赵敏的恩师杨德森教授。他是我国精神医学界著名精神医学家、教育家、行为医学开创者,以及应激、成瘾相关研究的学科拓荒者。相传杨教授在湘雅医院招收博士生有三不招:不招女弟子、不招应届生、不招本校学生。可偏偏招收了在湘雅本科毕业的赵敏,三戒破了两,赵敏成了他这辈子唯一的女弟子。

在杨教授与郝伟教授的引导下,赵敏最终选择了戒毒方向。读博的第二年,我就被派到强制戒毒的劳教所里工作。正是这三年,她在开辟“特区”,探索“治疗社区”,用康复治疗法代替单纯的“劳教”,给予戒毒患者尊重和宽容,引导他们生活正常……越来越多的学员戒毒成功。

随后,赵敏在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一手创建的物质依赖与成瘾学科,有了上海第一条自愿戒毒热线及上海市首个戒毒康复网站。

吸毒者真的能戒毒成功吗?”

坚信科学戒毒的赵敏讲述了叶雄的故事。

叶雄的前半生吸毒十年,曾十多次进出戒毒所;谁能想到,她后半生都在从事戒毒工作,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去帮助和救赎吸毒者摆脱毒品的毒害。

反复吸毒的那些年,叶雄也想戒毒,但总是遭遇到各种歧视、不解,与毒品反复纠缠。她的成功蜕变源自和赵敏的一次谈话,是赵敏鼓励她尝试成为戒毒志愿者,渐渐投入到戒毒工作。2003年,她开通了戒毒咨询热线;2004年,她正式加入自强社会服务总社;2006年,她与社工一起参加了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组织的培训;2007年,她学习了心理学。直到 叶雄仍然在从事戒毒康复领域的同伴教育和戒毒宣讲工作。

赵敏说戒毒工作不仅要在临床救治患者,更要探索疾病的源头,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人获救。她首次在国内建立了具有循证依据的、针对苯丙胺成瘾者的多维度“WARM 干预模式”,在社区戒毒康复体系中推广应用,有效将社区三年戒断率由原来的 46%提高到 65%,显著降低了成瘾行为的复吸率及社会风险。

“WARM”可以理解为“温暖”,也可以理解为全病程、精准化(Accurately)、持续性、基于临床评估的综合干预体系。

赵敏的戒毒法是科学的,更是温暖的。正如她的病人小洛的样评价:

赵医生愿用她最美的心,为一颗又一颗心灵‘摆渡’,为所有需要她帮助的人创造一个又一个灿烂的明天!”

手机成瘾也是“病”,引导孩子要先“蹲下来”

手机上瘾是一种精神病 不仅治病,更要治心

小勇十六岁,第一次就诊时已经三个月没上学,父母痛心疾首地说“本来学习很好的,后来一头扎进游戏里啥都不管了。”

赵敏经过仔细的询问,了解到小勇半年前转到新学校,新环境加上原本就“不通畅”的亲子交流,都是“成瘾”的危险因素,建议小勇一家尝试家庭治疗,同时强调游戏不是罪魁祸首,“瘾”从何来需要家长和孩子携手一起探索。

面对孩子玩手机、玩游戏的问题,家长也无需过度焦虑。评判成瘾也是有一套标准的,比如是否完全以游戏为中心,完全失控,产生了影响学习、生活的危害,并且持续一年以上等。

最有效的预防孩子产生心理问题的方法,就是要学会“蹲下来”,从孩子的视角去看问题,和孩子成为朋友,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陆续接诊到类似的患儿后,激发出预防未成年人游戏成瘾的念头,经过与团队的反复讨论,针对儿童、青少年、年轻人的成瘾问题,尤其是游戏成瘾障碍,策划制作了《疫情危机时期,警惕成瘾偷袭你》短片,举办“解密青春密码,预防成瘾”讲座。

一不小心成了文创“顶流”,只为“吸引”不为“出圈”

手机上瘾是一种精神病 不仅治病,更要治心

从600号月饼到600号画廊、600号小虎、600号表情包,再到600号T恤、600号口罩……宛平南路600号俨然成为魔都文创“顶流”。

600号不断推出了各种文创产品,为的是吸引更多的人来重视精神和心理健康,并不是单纯为了‘出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