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民间故事

书生下葬时,书童跳进墓坑里(古代书生身边的书童有什么用)

书生下葬时,书童跳进墓坑里

唐玄宗开元年间,书生陶可杏的诗词远近闻名,他也因此志得意满,立志走科举之路,光宗耀祖,报效朝廷。
然而,他时运不济,这一年的春夏之家,他忽然病倒了。他的身边有一个小书童,名唤进禄,大约十三四岁年纪,日夜在他身边侍候,熬药喂药,不辞辛劳。陶可杏躺在病床上两个多月,瘦的皮包骨,书童进禄也瘦了十几斤。

只可惜,陶可杏福薄命浅,最终还是撒手西去,家里开始给他操办丧事。进禄跪在灵前不起来,茶饭不思,痴痴呆呆的。人们都感叹他们主仆情深,无不暗自垂泪。
到了出殡之日,棺材下到墓坑里,人们绕着墓坑行走,向死者道别。这时,只见书童进禄猛地跳进墓坑,趴在棺材盖上,大声哭着说:“我愿意在地下侍奉公子,你们把我一起埋了吧。”
人们纷纷劝说进禄上来,可是进禄就是不肯,无奈之下,抬棺材的人用绳子套在他的身上,硬是将他拉了上来。
陶老员外就只有这么一个儿子,如今儿子还没有成家就死了,伤心程度可想而知。他感念进禄的忠心,原本想厚待他,但是一看见进禄就会想起儿子,于是狠心将进禄赶到农庄里放羊,没有传唤,不准踏进陶家一步。
进禄临走时,跪在地上恳求,把公子遗留的书籍赏赐给他,也好读书打发闲暇时光。陶老员外同意了,让人把书籍装进箱子里,抬到了农庄。他原先跟着陶可杏认识一些字,能够简单地识字断句。
这以后,进禄放羊时,就会坐在石头上读书,只可惜,他学识有限,无人指点,难解书中之意。这一天,他思念陶可杏,来到墓前祭拜,不无遗憾地说:“公子,你要是在世就好了,可以教我读书。”

到了晚上,进禄刚合上眼,就看见陶可杏笑吟吟地走进来,说道:“念在你对我忠心耿耿的情分上,我来教你读书。”于是开始教他逐字逐句地读起文章来,并进行了讲解。
早上醒来,昨晚所读的书还历历在目,进禄拿起书重温起来,熟记于心。就这样,过了四年多,进禄已经十八岁了,早已读完四书五经,水平在陶可杏之上了,陶可杏已经教不了他了。
这一天,陶老员外病倒了,想起别人病床前有儿子尽孝道,自己的儿子却在另一个世界,心中更加悲苦,病情越来越严重,竟然无法下床行走了。
家里的仆人都是粗心之人,丫环仆妇们又力气小,老夫人想起了进禄,便把他调到宅院里,专门侍候陶老员外。
进禄尽心尽力地侍候陶老员外,为他端屎端尿,擦洗身子,比亲生儿子还要孝顺。陶老员外很是感动,心里萌生了收他当儿子的想法。
等到陶老员外病愈后,和老夫人相商,老夫人也同意了,就和进禄表达了这个意思,进禄说愿意。他们选了一个吉日,遍请亲朋好友,立下了字据,收进禄当了儿子。
进禄原本是孤儿,父母带着他逃难到此地,双双病死。陶老员外心怀善念,掩埋了进禄的父母,收养才三岁的他,取名进禄,长大后跟了公子当了书童。
如今进禄成了陶家公子,从此姓陶,陶老员外花重金聘请名师教陶进禄读书。

这个名师是荆湘一带颇有名气的教书先生,他非常孤傲,普通的学生他根本就不愿意教,只有经过他的测试,认为是可塑之才才会来坐馆。他测试了陶进禄后,倍感惊讶,认为此子终非池中之物,才同意当他的先生。
陶进禄很有灵气,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见解也很精辟,名师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就这样过了两年,名师的一位老朋友,云游回家,来拜访名师。
此人善断阴阳,精通相人之术,他看见陶进禄,脸现惊讶之色,忍不住仔细地端详起来,指着他额头上的一条细纹说:“你得到上天相助,前途不可限量,能够官至三品。”
原来,陶进禄跳进墓坑求死的忠心,被土地爷奏报上天,上天给他改了命,在额头上增添了一道官禄纹,因此他才会开了窍,读书如有神助。
陶进禄听说后,不以为意,依然刻苦读书。又过了五六年,他去参加考试,高中皇榜,留在朝中为官。他兢兢业业为官,两袖清风,后来被朝廷重用,官至三品。

陶进禄对陶老员外夫妇很孝心,他们年老后,陶进禄把他们接到任上养老,一日三次请安问候,从不懈怠。陶进禄的五个儿子,后来都中了进士,父子同朝为官,门庭荣耀无比。
陶进禄的命运得到了逆转,不仅仅是上天的眷顾,也有他后天的勤奋和努力。如果他不对陶老员外尽心尽力地侍奉,又怎么会成为他的儿子呢?如果他不努力读书,不好好地工作,又怎么可能考上进士得到升迁呢?
命运既需要上天的眷顾,也需要后天的努力。如果不努力,再好的命运也白瞎,世上只会多了一名花花公子或者一具行尸走肉而已。本故事采用了荒诞的笔法,在于借事喻理,劝喻世人,与封建迷信无关。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