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百家经典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02)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关键词:论语,述而第七

  下面我们来分析下面两句,『依于仁,游于艺』,先看「依于仁」。《雪公讲要》里面讲,「依于仁者。说文:『仁亲也,从人二』」。先分析仁这个字,用《说文解字》里头的说法,仁解释就是亲的意思,它这个字的构型很简单,从人从二,人字旁一个二字,这就是仁,二人。这二人是谁?一个是自己,一个是别人,不管别人是什么样的对象,其实也并不完全光指人,跟我这个人相对的,不属于我的,那一切跟我这就是二。我跟他,这个他包括我以外的一切人事物,是合二为一了,这就是仁。你看这个字里头的意思多妙。换句话说,人我一体,物我不二,这就是仁,这是宇宙的本来面目,本来是什么?本来是一体的,没有二。你要是把他分开了,那是你自己的妄念,你以为这宇宙里面有我有他,这是你的一个妄想,从妄想里面生出的分别。

  这个妄想就属于无明,无明又没有觉,「无明不觉生三细」。三细相是什么?第一个是业相,业相就是动,波动产生的,也就是念头在动,那是极微细的妄想。紧接着第二个动,就是转相和境界相产生。转相也叫见分,境界相叫相分。见分、相分这是一对,你把这个宇宙分开成见、相两分,这是分别,分别产生了。你看多快,第一念是妄想,第二念立刻就是分别,这是宇宙的源起、生命的源起产生了。这时候还没有来得及执着,可是第三念执着就产生了,「境界为缘长六粗」,六粗相发生了,六粗相就是执着。见、相两分还没有执着,只是有个分别,分别有一个能见的和一个所见的,能、所这是分别。

  再迷下去,这能见的是我,我相出现了,所见的是外面的境界,那是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你看《金刚经》里面讲的四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立刻就产生了。这个生起来的速度极快,剎那之间就生起来了。在《菩萨处胎经》里面讲,一念的速度有多快?弥勒菩萨跟我们讲,一弹指就有三十二亿百千念。三十二亿乘上一百,再乘上一千,那就是三百二十万亿个念头,这一弹指之间,不到一秒钟。剎那之间,这么多念头。而这个妄想分别执着就在头三个念头就完成了,你想想这个速度有多快,你根本没办法觉察。然后一迷再迷,念头愈来愈停不下来,念念相续,于是产生了对于我、人、众生、宇宙幻相坚固的执着。

  执着里面还要生起不好的念头,那就是私心。执着有我相、人相,你已经是凡人、凡夫了。凡夫里面你做个善人也好,偏偏还要再生起私心,自私自利、损人利己,那就变成恶人了。恶人就得恶报,恶报是什么?你这个还是念头中产生的境界变得愈来愈恶劣,导致我们现在所处的这种天灾人祸频繁。这样的一个世界当中,那是我们自己念头所造的,这不能怨天尤人,全是自己念头变现的。这是什么?仁没有了,仁爱没有了,把这一体的宇宙已经割开了,四分五裂了,自己把自己局限在一个很小的空间,认为这个身体就是自己,身体以外的全都不是自己,所以要去夺取、要去贪、要去竞争、要损人利己。说老实话,损人利己就是害自己,不能利己的,损人只有害己,只会让自己愈来愈惨、愈来愈恶,遭受恶报。

  所以这个仁,它是教我们回归到本性上的一种修学方法,让我们从存心上爱人如己,仁者爱人,爱人如己。虽然你有二人的分别,但是没关系,分别里头你要产生善念,你要爱别人,把自己忘掉。自己忘掉了,纯粹为别人着想,渐渐你就回归到人我一体的境界上来了,让你回归本性,那才是真正的自己。这个身体不是自己,自己是什么?整个宇宙,一切众生是自己,那叫法身。我们要逐渐逐渐,建立这样的一个意念,这样的认识。

  我在过去跟我们恩师学习的时候,常常听恩师讲这样的一些理念。一开始只是听而已,表面上接受而已,但实际上自己内心里面还是分人我,真正会什么时候能够把别人看成自己?很少。但是没关系,多听,这个理念反复的熏习,常常听,常常做如是思惟,你习惯了,逐渐逐渐真的你就能够认同,宇宙真的只是一个自己而已。宇宙以外,就是我们自己以外,没有任何一物,自己跟宇宙就是一不是二。然后你这个理念建立了,慢慢你就能够拓开心量,你帮助别人就可以不讲条件了,为什么?帮助别人不就是帮助自己吗?帮助自己有什么条件可讲?左手疼了,右手去抚摸它,很自然。难道右手还跟左手讲条件?你要给我多少钱你才去做?没有的事。所以关键是我们要建立这样的宇宙观、人生观,这个是很重要,这个唯有靠学习得来。所以圣贤之道天天学,天天接受它的熏陶,不知不觉你能入境界,这就是古人所谓的变化气质。

  好,我们再看底下批注。《广雅》里面说的:「竺,竹也。」《尔雅·释训》:「竺,厚也。」《尔雅·释训》里面讲竺,天竺的竺,竹字头一个二,竺字也是竹子的竹,但是加个二,是加厚的意思,「按二为加厚之象」,根据这层意思,二就是加厚的意思。「从人二曰亲」,人加亲加厚,「从竹二曰厚」,所以有个二就代表亲厚。「《广韵》『依,倚也』,倚者,因也」。依于仁的依也就是倚靠的倚,它是因的意思,「有因始有果」。「老子:『祸兮福之所倚。』」老子《道德经》里面讲说,祸和福之间它有一个相互转化的关系。当我们有祸的时候,你也不用忧虑,那是你的福所倚的因,祸是因,福是果。这就是孟子所谓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是什么?当我们遇到很多的磨难、很多的挫折、很多的不幸的时候,这个时候往往让我们能够动心忍性,我们的意气能够谦下了,我们的能耐、能力因此而提升,所以这将来就会得大福报。所以我们恩师常常也是劝导我们,对待逆境、恶缘我们要感恩,一般人讲逆境、恶缘那是祸,祸还感什么恩?真的要感恩,正因为有绊倒你的人,才会令你坚强;正因为有陷害你的人,才能够让你消业障;有侮辱你、毁谤你的人,才能够令你更加的忍辱负重,你会更加自立。

  所以孟子讲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上天给一个人很重要的使命,常常都是什么?给他很多的磨炼,让他心志很苦,他不能够得到抒发,他也就是不能够有得意的时候,常常是失意,遇到种种的挫折,他的身体受到劳累,他的三餐饭都得不到温饱,物质条件很差,而且很穷,没有名闻利养,所做的事情都不顺利。这都是什么?上天在加给他福,所以「祸兮福所倚」。师父老人家常常这样提醒我,说走这个弘法的道路不容易。你讲课讲得好,就会有很多嫉妒、障碍你的人,就会有很多毁谤你的人,来故意找碴的,无事生非。你得忍耐,你得低调,你得谦卑,处处把名利让给别人,不能够自己沾丝毫名闻利养。因为别人要的就是名闻利养,你要跟人家也争名闻利养,那他当然也就要障碍你,要把你打下去。所以师父老人家老提醒我,讲课就在摄影棚里讲,不要出去外面讲,就这样在我们自己的协会小团体,这里有我们恩师照应着,有我们容身之处。其它的地方你讲个一、二场可以,讲久了你的名闻利养多了,那你就过不下去了,这都是人之常情。你看我们恩师一生不就是这样在嫉妒、在人家的障碍当中走过来的吗?

  所以一般人看名闻利养是福,福兮也是祸所依,这福和祸是互为因果的。你享福的时候你就已经在种祸的因了,你在遭受祸的时候你就在种福的因,那这样怎么办?你不能两全,又要有福又要没祸,不可能。那我们就得选择了,年轻的时候多一点祸,好事情,不要享福;年轻的时候把福都享完了,剩下的都是祸,晚年有祸那就惨了。年轻的时候多吃苦、多受累,多一点被人障碍、嫉妒、甚至毁谤,也没什么,可以挺得过去。甚至没得吃、没得穿还能够熬一阵子,到晚年你就有福了。你看我们恩师不就是这样给我们示现的吗?所以这讲到因果关系。「由此所起之义。凡是对人亲切加厚,即是依于仁」,所以这个仁就是亲切的意思,对人亲切加厚就是依于仁。「仁之意义简说如此」,先简单的介绍到这,「究其作用,尚须行之有方」,行仁确实要有方法。

  「『雍也篇』孔子答复子贡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在这段我们过去学过,是子贡问夫子关于仁的道理。夫子答复子贡,说「夫仁者」,什么叫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个立,立是什么?我们简单的来讲就是立身。你自己能够立身,你能够修身,那么你要帮助别人也要立身,也就是我们自己学习圣贤教诲,还要帮助别人也来学习圣贤教诲,大家共同来学圣贤之道。「己欲达」,达就是通达了,你已经成就了,你成就圣贤之道了,也要帮助别人成就圣贤之道。达的标准、境界就比立要高了,立是刚发心,我要去开始实践了,去修学了,达已经圆满了。能近取譬这个「譬喻」,譬是譬喻的意思,「能近取譬」就是由近及远,我们来行仁。行仁,因为我们都是凡人,要有一个阶级,阶梯式,不能一步登天。仁是讲宇宙一体,除非是上根之人他可以一步登天,进这个境界,那我们一般还得循序渐进。

  所以孟子所谓的「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这就是由近及远,先对父母亲。仁怎么修?我先对父母尽孝,这叫亲亲,亲亲就是行仁,就是行仁的方法。「仁之方」,方就是方法。先从尽孝开始,先对你父母要有仁爱,那你才能够对别人有仁爱。自己父母都不爱,你怎么能爱别人?爱父母,慢慢把心量扩展,爱一切人,看一切人都如同看自己父母一样,对他们孝敬。再扩展爱物,物的范围比人更大,宇宙万物不管是动物,还是植物、还是矿物,乃至山河大地都爱。现在我们讲爱地球,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我们要爱,一草一木、一山一水我们都要爱,爱护环境。不仅爱地球,要爱整个宇宙,你的心量就是尽法界虚空界,那你的仁才做到圆满。所以依于仁要注意方法,这里讲到的是由近及远的方法。

  底下《孟子·梁惠王篇》说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也是由近及远,先从自己家里的老人开始,我尊敬自己家老人,叫「老吾老」,第一个老字是动词,尊老。慢慢心量扩大了,「以及人之老」,一切人的父母我都要爱敬他们。「幼吾幼」,这个第一个幼是动词,爱护,爱护我自己的儿女,自己家的小孩,推及一切人的孩子。也就是《弟子规》讲的「凡是人,皆须爱」,你看这就是由近及远,「能近取譬」,这个意思。这都是行仁的方法,依于仁怎么依?从这里学。首先要学孝道,「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那是基础,根。学仁先得学孝,学孝道必须要落实《弟子规》,《弟子规》就是基础,小学一年级,我们要学。这就是依于仁。

  「《礼记·大学》曰:『在亲民。』《中庸》曰:『亲亲为大。』立人达人,皆是亲民,亲亲,老老,幼幼,即能近取譬。是皆行仁之方法。大学『亲民』一纲有四目,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自天子至庶人,皆以修身为本,由此推展齐家治国平天下。此是仁之事业,必须力行。」《礼记·大学篇》里面讲「在亲民」,这讲了大学之道有三纲,朱子说的三纲,实际上三纲是一、不是三,它是一而三、三而一。所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在亲民」,这个亲民也就是帮助民众,帮助民众做什么?就是明明德。所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这一句,包括自己要明明德,就是自己觉悟,回归本性,还要帮助别人明明德,也就是佛法里讲的自觉觉他,到止于至善这就是觉行圆满。止于至善,圆满的境界,圣人了,人也到达了圆满。怎么修?从亲民,从明明德、亲民开始,就是明明德是从自己开始,扩展到亲民,正己化人。自己没有明明德,如何能叫别人明明德?自己身没修好,怎么可能让人家修?所以一定要从自己做起,这叫由近及远,能近取譬。所以圣贤之道一定是从自己做起,这个很重要,是以修身为本。修身最重要的就是孝,所以《中庸》曰:「亲亲为大」。前面还有,「仁者,人也,亲亲为大。」

  什么叫仁?仁就是讲到人,人里面就是讲我对人的关系,爱人,爱谁?先爱父母亲,所以亲亲,第一个亲字是动词,爱父母亲,这是大,这是最重要的,这是下手处。然后将我们孝心扩展,「立人达人」都是这个意思,「立人达人」也叫亲民,就是让民众也明明德,也能立、也能达。立是立身,达是通达了圣贤境界,成圣人了,这叫达。「亲亲、老老、幼幼」这就是能近取譬,这讲什么?从这里开始,就是从孝道开始,从自己家里开始,我爱人先从爱家里人开始,不可能家里人不爱去爱别人,那做不到,那是假的,这叫「行仁之方法」。

  《大学》里讲亲民这一纲有四目,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是朱子分类,是三纲八目。明明德有四目,在什么?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亲民也有四目,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这里我们看到顺序,你就知道从近及远,这叫能近取譬。不可能我先要平天下,最后才修身,做不到的。平天下就是现在我们讲的天下太平,和谐世界。和谐世界要从我做起,从我心做起,所以自天子至庶人,庶人就是平民老百姓,不管你是什么样的身分,上至天子、诸侯、达官,我们现在讲的达官贵人,下至平民老百姓,都是以修身为本,这是根本。这个修身为本都是讲修自己,天子也是修自己为本,以至于天下。庶人,一般平民老百姓也是先修自己为本,以至于天下。

  天子能够做到修身而后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我们能够接受,因为他地位高,影响力大,他把自己修好了,能够影响很大,可以治国平天下,全国的人民、全天下的人民都效仿他,他是天子。一个庶人呢?一个平民老百姓他有这么大的能量?他把身修好了,他就能够治国平天下?可以。为什么?这个理很深,我们要知道天下哪来的,这天下是谁的天下,你把这些问题搞清楚了,你就不会有疑问。这天下都是你心所变现的,它不出于你一心。不仅说天下,天上也是,天上、天下整个宇宙都是你一心变现的。所以这天下不是别人的天下,是你自己的天下,你把身修好了,天下也就修好了。

  所以夫子对颜回讲「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你一日能够克己复礼,你把身修好,那你天下都归仁了,天下太平。不仅天下归仁,宇宙归仁,真的,为什么?宇宙就是你这一心变现,所以你这身跟宇宙是一不是二,你身修好了,宇宙当然也就修好了,同时好的,没有中间,没有过程,一好一切好,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所以不管你是天子也好,你是庶人也好,个个皆以修身为本,个个人把自己的身修好,个个人的宇宙也都好了。个个人都有宇宙,真的,个个人都有宇宙,你的宇宙是跟我的宇宙,我们重迭在一起,但是互不干扰,你是你的宇宙,我是我的宇宙。

  这叫什么?各有别业,但是我们也有共业,共业是什么?我们相似的,所以我们在一起好像在同一个宇宙当中,实际上不同。我的宇宙跟你的宇宙重迭在一起,但是还是你是你、我是我,只是我们很相似,这叫有共业。共业还是别业,个体的别业都不一样。所以你修善,你修善修得非常好,你的宇宙就美善、就和谐,你所见到的地球就会是好的,你的环境是好的,你的享受是好的。如果你要是不修善,你造恶,你即使是跟一个善人在一起,你的痛苦还是你的,那个善人代替不了你的痛苦,你的烦恼还是你自己的,这叫做各人因果各人受,各人吃饭各人饱,谁也代替不了谁。

  所以都要以修身为本,不修不行,为什么?全是自作自受,你怎么能不修?没人帮得了你。所以你要想和谐世界,首先你得要了解和谐世界,这个世界不是别人的世界,是你自己的世界,要和谐我自己的世界,那我要修我的身,我身修好了,世界就和谐了。古人有所谓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个话我们都耳熟能详了,但是真正的意思,懂的人不一定很多,这话什么意思?表面上好像是劝勉人,天下兴亡我们都得负起责任,这个意思,这太浅了。当然这种劝勉,也是很好,但是它的本意我们没懂,本意是什么?天下不是别人的天下,是我这一个匹夫的天下。匹夫就是庶人,平民老百姓,我是一介匹夫,但是天下兴亡我有责任,而且是有完全责任。因为这个天下是我心变现出来的天下,当然是我要负完全责任。它的兴亡跟别人没关,只是跟自己有关。你的心善,你的天下就兴;你的心不善,你的天下就亡。

  所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个话是这样讲的,这个意思解的人不多。你真正能解透了,你就敢去承当,承当什么?承当起治国平天下的大任,这个大任完全是我一个人负起来的责任,不是外人。世界中只要有一个不美好的地方,我的错,我没做好,我要自己反求诸己。世界上还有一个人做坏事,我的错,为什么?我没有好好修德感化他。所以你看,商朝开国的皇帝汤王讲过一句话,叫「万方有罪,罪在朕躬」。万方是指十方,我们说小一点,普天之下的老百姓,他们有罪,他们犯了过错,谁的过错?我的过错。汤王就有这样的一个理念,他不会责备别人,他是完全反求诸己,「罪在朕躬」,朕就是皇帝自称,躬就是身体,罪在我身上,不在别人。有这样的一分承当,这就是圣人。他只是通过改造自己来改善天下,这就是所谓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以修身为本,由此推展齐家治国平天下,此是仁之事业」,这是你的事业,「必须力行」。力行是努力的去做,道理我们听明白了,那去做。怎么做?生活当中一点一滴都在做。譬如说走到马路上,看到地上有一个易拉罐的罐头盒,我第一念不是想谁这么缺德,不守社会公德乱丢垃圾,你要生这一念,凡夫,你没学圣贤,你把罪推到别人身上。真正学圣贤的是什么?这个罐头,居然还有人扔罐头、扔垃圾,我做得不够,我立刻把它捡起来,令看到的人他们也能够提起一念,地上有垃圾要把它捡起来,那更不能够在地上扔垃圾。你这一个动作,这叫力行,这就叫行仁。你这个动作既是修身,也是齐家治国平天下,教化人,正己化人。一直捡到有一天街上再没有人扔垃圾了,你捡垃圾的事业算圆满了。我举出一个最简单的小例子,那么你就从中去领悟、去展开,生活中只要有人行不善,我就要反其道而行之,我要做一个善的好样子、好榜样,我通过修身来帮助别人断恶修善,这叫「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行仁之方。

  这中间,这个事业,仁之事业,莫过于教学,身教、言教,身教重于言教。言教也很重要,因为现在光用身教,现在人未必看得懂,要有一点灵气的人,他心地比较清净,他能够看得出来你这个示现。现在人迷在五欲六尘当中,身心受到极度的污染,可以说都是麻木不仁,你要给他身教,他未必能够看得懂,那就必须要言教。言教在身教之后最好,就是你做到了你再说,那别人也就心服口服,你没做到就说,人家不服你。你说的道理虽然他不敢去反驳,你说的是圣贤之理,但是他看你不去做,他也就不可能照做,为什么你不做要我做?他不服。所以必须先自己做,这叫依于仁,修身就是行仁。我们首先做就用《弟子规》,用《太上感应篇》这两个最好的修身标准。尤其是《太上感应篇》,帮我们修正心地,真正是做「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功夫。心正了,行为就正了;心要是不正,行为做出来的好像是正的,实际上都是假的、虚伪的,那仁就没有了。仁一定要真诚心去做,不能够弄虚作假。这里面慎独是最重要,独自一人的时候还是本本分分,守住圣贤教诲。哪怕是念头有一念跟圣贤教诲不相应,立刻就要忏悔,就反省,要改过。改过就是放下,不能再让这些念头相续,真正从自己心地上去把那些污染、垃圾扫除干净,让仁心愈来愈增长,愈来愈与道德相应,这是回归本性。

  好,底下我们来看第四句「游于艺者」,《韵会》说的,「艺,才能也」,艺就是讲才能,「又术也」,术就是艺术、技能这些都属于术。「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以及百工技能,皆艺术也。」这个六艺是孔子教导门人必须要掌握,学儒的人都必须要懂。礼尤其重要,礼摆在六艺之首,所以不学礼无以立,人一定要学礼。这个礼包括的内容非常广泛,孔子推崇《周礼》,周公所制定的礼乐的制度。礼实际上就是讲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何来处理,不仅讲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有讲到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人与天地鬼神之间的关系。好比是祭礼,祭祀的礼,那就是跟天地鬼神的关系,都要处理好,处理好这叫礼,这要学。所以不学那会处处惹人讨厌、得罪人,得罪人又得罪自然界。像现在人得罪了自然界,得罪了地球,遭到自然界的报复。这些天灾,地震、海啸、火山爆发那就自然界对人类的报复,是因为人没有处理好自然界的关系。那还有的得罪鬼神的,得罪天地的也会遭到惩罚,所以这些不学怎么行?

  乐是音乐,音乐是养心的一种方式,调心,以礼调身,以乐调心,是帮助我们提高我们思想的觉悟境界,让我们的心能够得到清净、祥和、安宁。所以这种乐一定是好的音乐、雅乐,不是现在说的这种流行乐,那个靡靡之音,那个乐是乱人心智。射,这是射箭,君子学射箭也能够学到做人的道理,这也有一套射礼。御是御车,驾马车,古代都是驾马车,现代人都开车了。书就是写文章,文学类。数这是指数理,推算这方面的。像《周易》的推算,这是高等的数学,学儒的人都要学。乃至百工技能,这些都是艺术,学这些我们最重要的学一门精。精了之后我们再去钻研第二门,不能够一起来学。一起学心力分散,你学哪一种都学不好,学的时候掌握一个一门深入的方法。你的这个艺术,如果能够掌握一门已经很不错了,关键是在那一门上专精,所谓是行行出状元,不能够样样通、样样松,这个不行。

  「孟子曰:是乃仁术也。」所以仁之术,这是行仁我们从哪里入手,就是在哪一个技能上去行仁?哪一个都可以,六艺百工都可以帮助你去行仁,所以说游于艺,你可以在你自己本行业当中,就在你的岗位上你就可以行仁。他并不规定你非要在哪一个方面、哪一个工作上才能行仁,任何的角色都能够行仁。行仁是讲你的心地,你有爱人的心地,你不是自私的,那就是仁。

  底下讲「矢人唯恐不伤人,函人唯恐伤人,故术不可不慎也。」那是讲在选择你的事业、你的工作,就是你的艺术这方面,当然也是要选择正当的,正业。这里举出矢人,矢是箭,矢人就是造箭的这种人,造箭的、卖箭的,他们是希望什么?这个箭很锋利,他怕箭不伤人,他这个念头不好,为什么?跟仁不相应,他不是仁慈的,它是一种伤人的利器,念念就想到去伤人,这个跟仁相悖。从这里我们看到,制作武器的这些想法,还有做法,那都是不好的。最近听说美国他们制作出一种远程杀伤力很高的导弹,可以从他美国本土发射出来,好像每小时三千多公里的飞行速度,不知道每小时还是每分钟,反正是速度极快,可以射击到全世界任何一个地区、任何一个角落。这个武器的发明非常不人道,仁慈的人怎么会想到发明这些,制作这些伤人的武器?仁者只有爱人,仁者没有敌人,仁者无敌。造武器不就为了打敌人,这就不仁了。现在举世的这些核武很多,足以能够把地球毁灭多次了,这些武器留它来做什么?「函人唯恐伤人」,这个函人,函就是铠甲,造铠甲的人他就害怕铠甲不够厚、不够坚实,所以穿的人会被伤到,这是保护人的念头,这是一种仁。所以你看看,做不同的行业,他就有不同的念头,所以「术不可不慎」,也就是你选择行业不可以不慎重,要选择正当的、利人的行业。那些害人的行业,我们不可以去选择。这属于正命,正当的工作,这样帮助我们养仁心。

  那我现在经我们恩师的鼓励、劝勉,我原来也是在大学里教书,当时我教的是金融。那我原来学金融,那时候是在大学,也不懂得选择什么行业,觉得金融最热门的行业应该是不错的,所以就选择这个专业了。当时学传统文化学得不深,都是从自己考虑,热门的行业将来自己能够专业吃香。选择以后没办法,就读书读下来了,博士毕业之后教书,教金融。很多人也劝我,你要是到企业界里面,到银行界,到金融界里面工作,你赚很多钱。当时我和母亲学了传统文化,决定不要这么做,这什么?自己定力不足的话,钱多了不是好事,增长贪心,不如教书,教书比较清净一点,所以当时就选择教书的行业,在美国大学教了四年,在澳洲大学教了四年。

  后来想到愈学习传统文化愈深入,愈觉得要帮助社会、帮助世界,在金融上教学好像利益不大,而且这里头教的,教人怎么赚钱,增长贪心。后来经过恩师的提携、指引,我们就放弃了这个工作,把大学教授的职务辞掉,选择来弘扬传统圣贤教育。这个工作好,这是仁的事业,教人断恶修善,教人学圣学贤,这是好事情。这也是一门艺,它是一个专业,你的一个行业,教师的行业,但是它有利于仁,而且我觉得最有利于仁的。帮助自己修身,通过讲课,你就得备课,备课你得认真学习,要不然你讲课讲不出来。你得有心得体会,你才能跟大家分享。认真的备课,就能认真的修学,同时讲课也是帮助别人,你看「己欲立而立人」。所以我们选择这个行业,现在已经三年多了,三年半了,真正不亦悦乎,浅尝到了一点法喜,那信心就更加的坚定,这一生坚决走这条道路,一生都不改变。现在今年三十七,虚龄三十八,如果能够像我们恩师那样教上五十年,我都八十八了,说不定也有我们恩师的这个成就,纵然达不到,有个一半应该也不错了,所以前景一片光明。这就是什么?行仁之事业。

  下面说「故一切艺术不离乎仁」,你所做的一切都离不开仁,你要选择。选择了这个行业,选定了,锲而不舍,一门深入,长时熏修,你就得到精纯,对这个行业你是愈做愈精,愈做愈纯熟了,最后得心应手,入境界了。入境界了,这叫游于艺,游就是游刃有余的游,得心应手,左右逢源。像我们恩师现在讲法,那是开口无不是法、无不是真言,不开口则已,一讲话那全都是让人觉悟,真的是得心应手。

  所以底下《尔雅·释言》说到,「泳,游也。」游跟游泳的游是一样的。「《尔雅·释水》:『潜行为泳。』」游泳的泳是指潜在水底下,「潜行、游水底也。」游到水底,「按水底即深入沉潜之义。」水底代表深入沉潜这个意思。「艺是行仁之工具。一切艺术技能,至为繁多。已成圣人,是智者,是不惑者,无所不知。学者未成圣人,必须博学,以资推行仁之事业。古语:『一事不知,儒者所耻』,以有惑而不知,故以为耻。知耻则必勇于学习一切艺能。」「游于艺」的游,跟游泳的游,它的意思相彷佛,就是潜入水底,代表深入。

  学一门技艺一定要深入,学完一门再学一门。实际上人本性里头具足了圆满的智慧德能,只要你能够证得本性,你自然无所不知、无所不能,那个不用学,一接触就能够通达明了。我们现在要学,正是因为我们迷失本性,那怎么办?我们就专学一门,学了一门再一门,这一门通了,说老实话,你这一通,一切就通,那再学第二门、第三门就很好学了,愈学愈快。这个通要通到自性,没通到自性就很难一通一切通。但是如果没通到自性,也就是你没有能放下妄想分别执着,可是你确确实实念头减少很多,你的心清净了。清净心要学习就快了,那你学的东西也能学得很多,那个是什么?自然的,不必要很刻意的学,你就能够学到,为什么?你有清净心,有清净心你就有智慧。

  像李炳老,我们恩师的老师,雪公,我们现在讲他的《讲要》,他是通达很多学科。你看他对儒,四书、五经、十三经都通达,你看他解释这些儒典功力之深厚,你就晓得他真是通了。他对佛也是通了,他讲《华严经》、讲《楞严经》,讲这些大经大论都能通。道也通,医也通,他是一位很优秀的中医,很了不起的中医。所以从这里我们看到,这些技能他怎么能学到?只要心清净学得就快了。

  那我们现阶段初学,先学修清净心。修清净心最好是一门深入,同时学两样很难清净得下来。你譬如说我们学儒,专学儒,先从《弟子规》学,把《弟子规》落实,然后我们学《孝经》。《孝经》也是行门,它比《弟子规》就更深入。中间加一个「朱子治家格言」,这也是修身的格言,我曾经讲过。这三个都讲过,《弟子规》、「朱子治家格言」、《孝经》。这三篇可以说是行门当中概括得很圆满,《弟子规》修身,「朱子治家格言」齐家,《孝经》就能治国平天下。《孝经》是讲先王的「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这是治国平天下,全都是以修身为本。这三篇修身,这是儒上,儒家选这三部修身的经典。

  解门我们用四书足够了。真正把四书搞通了,你这儒就通。儒通了,真正通了是通达自性叫通,那你就学习其它的典籍,学习十三经也好,甚至学习其它的教派,道家的、佛家的,乃至其它宗教典籍都能通。像我们恩师,他从佛家入手,佛通了,儒也通了,道也通了,其它宗教的典籍你看他都能讲,讲得让其它宗教的这些长老们听了都称赞、都佩服,这叫触类旁通。这触类旁通境界不算很高,只要心能清净了,就能触类旁通,到了一通一切通了,这就是境界很高了。

  所以「一切艺术技能,至为繁多」,已经成就的圣人他「是智者,是不惑者」,也就是说他「无所不知」,所以学者没有成圣人,他要博学。那博学我们要了解,这个阶段之前有基础,那是专精,你要先专精再博学,一门通了你就求一切通,这样也就是由近及远,由一而多,这是能近取譬的意思。「以资推行仁之事业」。为什么要学这么多门?为什么要博学?不是为自己,那是为了推行仁的事业,帮助别人。要帮助自己学一门就够了,要想帮助别人那你得学很多门,为什么?众生的根性不一样,对不同的人你要用不同的方法来教他,所以你都得通,这就是菩萨四弘誓愿里面讲到的「法门无量誓愿学」,这博学。但是前面要有「烦恼无尽誓愿断」,你真正断了烦恼,心清净了,你才到博学。

  底下说「古语:一事不知,儒者所耻」,如果我们有一事还不知道,这就是耻辱,所以真正的圣贤君子永远好学,学无止境。到什么境界才是无所不知,没有一事不知?真正到大圣人的境界了,他完全通达了自性。通达自性不仅是己达了,自己通达了,也达人了,让人也通达了,自度度他都圆满了。这是《大学》里讲的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都圆满,那才能够做到,没做到这还是耻。所以「以有惑而不知,故以为耻。」这个惑是疑惑、是烦恼,有烦恼、有迷惑这就是耻辱。知耻近乎勇,能够知耻必定勇于学习一切技能,这种勇来源于耻心,这种耻正是显示他的仁慈,他慈悲。我为什么要学习这些艺能?我要帮助那些人,他们还是在迷惑颠倒当中,没有觉悟,我要帮助他们觉悟。我现在还不能帮助,这是我的耻辱,所以知耻近乎勇,他就勇于学习。菩萨为什么勇猛精进学一切法门?这是因为他有耻心,有慈悲,勇于学习,帮助一切众生。但是大家一定要记住前面的一个前提条件,是他断了烦恼,也就是他无我了,这是最起码的。

  「中庸云:『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此为知行三要。治国平天下,即是行道,须凭智仁勇。无智仁勇,不能治国平天下。」《中庸》里面讲到的智、仁、勇,这是三达德。所谓达德,达是通达,你已经圆满了,圆满什么?圣人的境界你都通达圆满。那在我们这种学位上的人,还在修学当中,没圆满,怎么入手?《中庸》里教我们好学、力行、知耻。

  人能好学,这就跟智相近了,虽然现在没到达圆满的智慧,但是能好学,你能接近。那什么叫好学?夫子称赞颜回好学,讲了两条,一个是「不迁怒」,一个是「不贰过」。不迁怒,普通的讲法,我对这个人发了脾气,我不能转移到另外一个人,不能把我的怒气转移,这个讲法太浅了。真正的讲法应该是怎么讲?因为这个不迁怒是讲颜回的,颜回哪里只是这样一个境界?夫子讲唯有颜回才叫好学,他三千弟子里面没有一个比得上颜回,只做到不迁怒,不转移他的怒气,这有何难?不迁怒不是这么讲。这个迁,转移、迁移,怒就是烦恼,我这一念起了烦恼,我不能把烦恼迁移到第二念,前念刚起烦恼后念就把它灭掉,这叫不迁怒。烦恼念头一动,马上觉悟,一觉悟立刻放下,回归到没有烦恼的状态,你看看我们这样的学,才叫好学,起心动念,念念觉照。万一真的犯了,怎么办?不贰过。这个烦恼起现行了,不能马上控制,我们觉悟了,我们忏悔,忏悔了以后再不犯。这还了得!烦恼只起一次,第二次都不再起来,这个进步太快了,好学,所以颜回能成圣人。这个智是智觉、觉悟,觉悟什么?觉悟你起烦恼。「才动即觉,觉之即无」,这叫好学,这真修行。

  力行就是你真干,我们听了圣贤教诲回去真干,放下自私自利、放下名闻利养、放下五欲六尘、放下贪瞋痴慢,真放下。真正像颜回箪食瓢饮陋巷,不改其乐;孔子「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孔颜之乐你通过力行才能得到,得不到这是耻。知耻很重要。《孟子》里面讲「舜何人也?予何人也?」舜是圣人,圣人为什么做得到,我做不到?这是我的耻辱。我们本性上跟圣人一样,为什么现在沦落到这般地步,耻了。知耻你就勇于改过自新。这是知行三要。治国平天下就是行道,要凭智、仁、勇这三达德,没有智仁勇你就不能治国平天下,所以「依于仁,游于艺」,这个很重要。

  底下「雍也篇」当中,「子曰」,这说到孔子有这么一句话,「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这个文是文学,包括一切圣贤道理,我们要博学,也包括前面提到的六艺、百工。「上四所列曰博,而须约之以礼者,礼为道德仁义之后,又为六艺之首,道德仁义暨诸艺术,待礼而成。」儒家讲的道、德、仁、义、礼,最高的是道,其次是德,德没有了就要讲仁,仁没有了要讲义,义没有了要讲礼,礼都没有了,天下大乱。所以最高的以道治国,这是上古时代,德都不用讲,什么「父慈子孝」,这是讲德,那时候都不用讲,无为而治,最高境界。道都没有了,那得讲德,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什么时候讲德?《道德经》上说到,「六亲不和,有孝慈」,到六亲不和了,就得讲孝、讲慈,道没有了。六亲和的时候是道,那是五伦是道,和为贵,和合是原来的样子,自然的样子,那是道。到六亲不和了,人与人之间关系不和了,那得讲孝、讲慈,这是讲德。德也没有了,你看孔子那时候讲仁。上古时代讲道,文武周公时期讲德,孔子时代讲仁,孟子讲义,你看看,这个民风愈来愈坠落,讲求的也就愈来愈下降。道德仁义,最后要讲礼,礼,孔子也讲礼,周公也讲礼,贯穿下来一直到现在都要讲礼。一个社会没有礼,那就完了,礼是维护社会安定和谐的最低标准,这个一定要讲求。

  有人讲不需要用礼治,可以用法治。法治,如果没有礼、没有道、没有德、没有仁、没有义,这个法治什么?你只能是用严刑去震服人、去吓唬人,让大家不敢犯罪,但是他没有耻心,他自己不可能会遵照礼法进行,去生活,他一旦找到空子他就钻你的空子,钻法律漏洞。那人要是不讲道德仁义礼了,你再健全的法律,他都能找到漏洞,他心思用得比你还厉害。你去写这些法律条文,他立刻就能找到法律的漏洞。这个社会怎么能够治理得好?法治充其量是辅助,应该讲礼治,还要什么?讲求以德治国、以仁义治国,这是王道。这重要的就是教育,所以「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国家必须通过教育来创造和谐。

  礼是做为道德仁义之后,又做为六艺之首,刚才讲的礼乐射御书数,第一个是礼,道德仁义和艺术都要由礼来成就,所以礼是很重要的。「伦常、政治、军备、祭祀、婚丧、教法,非礼皆乱。」礼是一个正常的秩序,没有正常的秩序社会就大乱,所以「礼运篇云」,这是《礼记·礼运篇》,「故圣人之所以治人七情,修十义,讲信修睦,尚辞让,去争夺,舍礼何以治之。」「礼运篇」里讲得好,圣人教化大众,教什么?治人七情。七情是喜怒哀惧爱恶欲,七种感情。人是感情动物,不能没有感情,但是感情又不能够太浓烈,要理智强过感情,这才对,不能感情用事,要用理智。所以情要调治,不能任情。调治最重要的修十义,十义是五伦关系当中我们应该承担的义务。五伦是父子、兄弟、夫妇、君臣、朋友。十义就讲到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或者称兄良弟悌;夫义妇听,我们现在讲女德教育,这专门就讲到这方面,很重要,女德这是如何处理好夫妇的关系,讲求道义、恩义、情义;还有君仁臣忠;长惠幼顺。五伦当中要修十义。讲求信用,和睦,这是和谐小区,和谐家庭,和谐社会,推尚辞让,处处让人,不争夺,不搞竞争,要礼让,这当中就是要提倡礼教。「舍礼何以治之」,这个治,治人也好,治国也好,都要用礼。

  我们恩师过去师从著名的哲学家方东美先生。方老曾经讲过,说《周礼》可以说是最好的宪法,这里面讲到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社会中各种秩序、各种做法,那都讲到了最完备。方老说,可惜周朝后代的子孙没有依《周礼》而行,如果依《周礼》而行,没有改变,那到现在还是周朝。所以,恢复礼治,我们应该参考《周礼》来进行恢复。现在要治国平天下,和谐社会、和谐世界,「舍礼何以治之」?

  《雪公讲要》底下又说「故学道德仁艺,必自学礼始。学礼必以学习敦伦修睦辞让为根基。」这个讲到道德仁艺,这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讲到此章,怎么落实?从学礼开始做起,这是给我们提供一个下手处,教我们怎么学,学礼从哪开始?学《弟子规》开始,所以志道、据德、依仁、游艺这是整个儒学的总纲领,落到实处,那就是学习《弟子规》。

  所以我们恩师常讲《弟子规》是儒之根,这下我们终于明白了,真的是儒之根。《弟子规》教我们什么?这底下讲的「必以学习敦伦修睦辞让为根基」,就教我们敦伦、修睦、辞让。敦伦是敦睦伦常,五伦的关系我们要处理好,这叫敦伦。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履行自己的义务,这叫敦伦尽分,这《弟子规》教你的。修睦,讲信修睦,就是和谐。你把你的义务都尽到了,你能够敦睦伦常,你自然就和谐家庭,由一家而推及一个社会,就是和谐社会,再推及到天下就是和谐世界。而礼以辞让为贵,礼何为贵?「礼者,敬而已矣」,敬的表现就是辞、让,内心是谦虚、谦卑,外表是恭敬,这是礼的核心。所以《弟子规》真正能帮助我们落实这一章学儒的总纲领。我们学了这么多,解了也不少,关键是力行,力行近乎仁。回去要真正在《弟子规》上下功夫,拿《弟子规》做功过格,天天反省对照,那你就是在落实此章,「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我们看蕅益大师他的批注,「卓吾云:『学问阶级。』方外史曰:『虽有阶级,不是渐次,可谓六而常即。』」,蕅益大师在这里他批注非常的简单,而又是精要。他老人家没有直接说自己的意思,而是引用了两位大德的批注,他引用的也代表他自己本人的意思。第一位大德是李卓吾先生,他讲的是「学问阶级」,四个字概括全章。蕅益大师在这里他说的角度跟雪公有不一样的地方,当然也注得非常的好。《雪公讲要》里面讲志道、据德、依仁、游艺,是讲体相用这个角度。道是体,德是相,仁、艺是用,这个体相用是一而三,三而一。换句话说,这个是没有讲阶级这方面。阶级就是阶梯,学问的阶梯。蕅益大师他的批注是从我们该怎么学,循序渐进的、逐渐的提升我们的境界,从这个阶级上面来讲,所以把志道、据德、依仁、游艺做为阶级来讲,也很好。第一步是道,道是讲的最低的,道是当作道路讲,就是你要上这条路;然后据德就你已经得了,德这是当作得道的得,道还没有到达目的地,德已经到达目的地;到仁就是你要保持这样的境界,得到这个境界不能失去,要保持;保持再提升那就变成艺,这个艺就是已经出神入化,所谓得心应手,左右逢源,完全已经炉火纯青的这样的一个境界,这是讲到学问阶级。

  蕅益大师又引第二位大德「方外史曰:虽有阶级,不是渐次」,虽说的是学问的阶级,你按照这个阶梯走,但是又不是渐次,这个又有点很难领会了,阶级当然是要循序渐进、渐次来提升,那为什么又说不是渐次?这里就是佛法里华严宗讲究的「行布不碍圆融,圆融不碍行布」。行布是阶级,我们的学习从一年级到二年级到三年级,不断的往上提升。但是每一阶级又是圆融的,这在一般学校的教学里面不可能做到。你譬如说一年级里,一年级只能学一年级的课程,不能够学二年级、三年级的课程。但是在圣贤学问里面,一年级里面已经涵盖了全部年级的课程,一直涵盖了你到博士毕业为止所有课程,博士的课程在一年级也有教,只是所教的因为对一年级学生来讲只有他领会的浅深程度上有不一样。在佛法里面的教学就是如此。你看看释迦牟尼佛在每次的讲法,在座的听众里面各种程度,各种根器的人都有,有大乘根器、有小乘根器、有凡夫、有罗汉、有菩萨。菩萨里面那个阶级也是很多种,《华严经》里面讲的五十二个阶级。大家一起来听佛说法,各自所领会的不一样,一年级的程度的人他领会的就是得到一年级的这个学问,二年级的人这个程度他就领会到二年级的学问,博士班的这个程度他领会的就是博士课程的学问,正是「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这是教学的最高善巧。

  那我们说为什么能够这样做到?实际上佛他所谓的「应机说法」,应众生心而为说法。众生他有什么样的疑问,佛的回答,他所听到的正好就是回答他的疑问,这是众生有感,佛菩萨有应。那在佛菩萨那边,他的心没有动过,绝对没有想着我要给你怎么回答。如果我想着我要给你回答,那我就把我所回答的局限了,只能对你了,其它人听了就不是他的程度,程度浅的听不懂,程度深的他就觉得你讲的太浅了,他不想来听。所以诸佛菩萨讲经说法他不用心,就不用自己的思想,完全是什么?自性中自然流露,他讲还是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就好像我们叩钟一样,叩这个钟,钟就响,不叩钟就不响。叩一下,声音传出来了,每个人听到的声音又不一样,为什么?个人的听力有区别,耳朵好的听得很大声,耳朵背的也能听到,听到小声,举这个例子。所以圣人讲法他不用意识心,因此讲一法就是普遍的利益一切众生。在经上用天下大雨的这个比喻,天下大雨了,它下的雨水一定是均匀分布在这个下雨的地区,大树它的根很粗,它所吸收的雨水量就多;小草它的根浅,所以它吸收的水分就少。但是对于天来讲,它下雨有没有特别多照顾那个大树,对于小草就少照顾一点?它没有,如果有这个心,这叫分别执着,这就不平等了。圣人讲法就好像天普降甘露,每个人所得到的不一样,这是个人根器不一样,不是老师讲课、讲经不平等,是众生他的程度不平等,根器不平等,所以接受的多少就不平等。从众生接受多少,我们来分学问阶级。从这里我们就晓得,我们现在是什么个阶级,我们希不希望我们的阶级高一些?那怎么样才能高一些?这完全是看各人学习的那分诚敬心,所谓「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

  我们现在讲课,也是慢慢对这个教学的方式能理解了。过去我在大学里面教书,教这一个班,我一般都是教硕士班,或者博士班,大家的(学生的)程度相当,都是经历过一定的本科的学习,然后进到这个班来,所以好教,大家程度相当,我们教的是金融专业课。可是现在我们不在大学教了,我们每天对着网络来上课,讲这些圣贤的经典,听众那是参差不齐,各种根器的人都有,各种程度的人都有,各种学历的人都有,上至博士,这些很有文化的,也有文化程度不高的,甚至可能,或许我猜想也有不认识字的,老人家过去未必读过书的,或许他们也来听。

  如何让这么多不同类型的人都能听到有受用?那这个确实是个大难题,所以这个属于大讲堂。大讲堂是听众的各种程度的人都有,他都能听得有利益,那就需要什么?讲课的人本身不能够有分别执着,纯粹要用一个仁爱、慈悲的心来讲授这个课程。虽然我们平时也要备课,这些引用的经典、引用的批注我们都要去准备,包括字幕我们事先要给摄影棚同修他们来事先上好,这些预备的课程,预备的这些工作一定要先做,那要很认真的做。但是光这么做不够,上了台讲课,有时候就未必是依你原来准备的来讲。你所准备的是用你意识心去思考、去筹划,上了台了,最重要的是要以一个爱心、一个慈悲的心来讲。这是我们恩师常常提醒我们,讲课的老师讲得好不好,重要的是这一点,这就是你的心地,你为什么要来这里讲,是图名吗?是图利吗?是博得大家的掌声、赞叹吗?还是说真正希望听众能够有所觉悟,纯粹是一颗利人之心,没有一丝毫想到自己,以这样的心态才能够把课讲好,而听众才能得到真实的利益。

  这个真的不像大学里授课,大学授课你是传授知识,而且对象是固定的,但是现在是对象不固定,像我们这《论语》课,讲到今天第四十九集了,将近一百个小时,五十集就是一百小时。真正从头到尾听下来的人我估计不多,很多人是中途插入,听个几段,然后中间又离开。如何让人能够听个两小时,甚至可能他听个十分钟,他也能得到利益?这个关键就在于我们自己,都是反求诸己,我们自己一定要好好的修持,放下自私自利,放下名闻利养,把自己放下了,才能够有一点感应,这个感应就是别人能听到他得到利益。这是对讲者而言。

  那对听者而言,我如何能从这个课程里面得到利益?那也是诚敬心,我对这个课程,我为什么来这学,我以什么心态来学的,我是来增加点儒学常识吗?《论语》,听人说这是儒家里面最重要的一部经典,我没听过,好像也不太好意思,还得去听一听,抱着这样的心态能学到多少?很有限,听到的只是皮毛。也许也有的人说,我来听听锺老师讲得怎么样,人人都说锺老师讲得不错,我来看看他是不是到底讲得不错,来找找他有什么毛病。你看他讲了这个讲错了,你看那个讲错了,专门来挑毛病。挑毛病我是很感恩,我希望大家多挑毛病,好让我提升,但是如果我们只是抱着这样的一个心态来学,那也学不到什么东西。这种挑毛病,谁有资格挑毛病?老师。老师是挑毛病,对学生严格的要求。当然我讲课那是以学生对老师的心态,在座的诸位都是我的老师,所以我这样讲不是说不让大家挑毛病,请大家多挑毛病,但是我也不能够不告诉你,你要真想学到圣贤心法,你要必须以十足诚敬的心来学。如果我只为跟大家得到些好处,大家挑我毛病我就提升了,我还是自私自利,我也得把实话告诉你。我们真要学,那总是以最谦卑、最恭敬、最真诚的态度,那听一句都是收获。甚至听了一句,念头一转,可能就能转凡成圣,从凡夫位转到圣位了。

  你看你说是阶级,它没有渐次,因为凡圣之间就一念之差,凡人的念头只想到自己,圣人念头是无我。那我们讲《论语》,贯穿着儒释道的思想,说来说去没别的,都是劝我们放下而已。首先第一个就是放下我执,放下我执、自私,那你就证果了,佛法里讲你证得阿罗汉果。执着,这是第一关,突破了以后第二关是放分别,把分别放下了,你就成菩萨果。最后把起心动念都放下,你就是大圣人,佛果。所以夫子教我们志道、据德、依仁、游艺,可以说是学问阶级,但是又是圆融。像颜回这样根器利的人,听夫子讲一句克己复礼,立刻就入境界了,听懂了,听懂了就放下自己了,放下自己那些毛病习气,本性本善现前了。放下自己叫克己,回归本性本善叫复礼,克己复礼他就转凡成圣。根性差一些的可能要听好多遍,甚至听好多年,甚至听一辈子,到最后他放下,最后就转凡成圣。听一辈子都不肯放下的,那这一生又是白过,没有成就了。所以我们自己思量,我们到底是什么样的根性,我们应该怎么做。根性也是变化的,它不是一成不变。这里讲的「可谓六而常即」,这是讲佛法里面讲六即佛,这是佛家天台宗教义里面说的。蕅益大师对《论语》的解释都是用佛法,显示出儒佛相通,用佛法来理解夫子讲的话,那我们理解得更深刻。

  下面江谦补注里头讲的,他把「六而常即」详细解释出来了,他说「六而常即者,谓众生即佛,而渐次分之,则有六种阶级。一理即,二名字即,三观行即,四相似即,五分证即,六究竟即」,我们先看到这。「六而常即」这个意思,是讲的众生即佛,众生是我们,没有成佛的人,就是没有成为圣人这些凡人,那我们就是。不要说别人,就说我,我现在是众生、是凡人。不断的往上提升,就是不断的回归自己本性,有一个渐次,这是讲到阶级了,有六个阶级。

  第一个是理即,这个理即它不属于阶级,这个理是讲的理体,本性上来讲,每一个人本来是佛,本来成圣人,跟尧舜这样的大圣人无二无别,跟释迦牟尼佛这样的大圣人无二无别,本性上讲这是理即佛、理即圣。在本性上讲,虽然我们都是一样的,可是确确实实现在在我们的智慧、我们的能力、我们的受用上完全不一样。佛就是佛,我们就是凡夫,没有智慧、没有能力、没有德行,很多的都是烦恼,怎么办?到底怎么回事?儒家《三字经》的开头就告诉我们「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意思讲得很明白了,我们本性上虽然一样,但是习性上不一样。我们是烦恼的习性,而佛和圣人已经没有这些烦恼习性,他只是本性的作用,那就是本善、本觉,所以他回归了本性,就是已成的圣人。

  那我们现在明白这一点,就得立志要去做圣人,刚想立志,志于道,志虽然立了,还没成就,还没开始,这叫第二个,就是名字即,这是什么?有名无实,还不是真的,我现在刚立了志愿,发心了,要去成圣人,迈开步要走上这条路了,这志于道。刚开始还是很多烦恼习气,而且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同感,我就是这样感觉到,刚开始学的时候好像烦恼更多了,妄想分别执着似乎更重了。原来没学圣贤教诲之前还挺好的,好像没什么烦恼,自己以为没什么烦恼,学了之后才发现自己怎么烦恼这么多,甚至会怀疑是不是学了才会这么多,不是。所以有时候我们也听到有人向我们恩师请教,说我们念佛,不念的时候还没什么妄想,一念妄想怎么这么多,是不是念佛把妄想带出来了?这个是我们感觉上有偏差。

  今天我在寮房里没事扫扫地,突然悟明白这个道理。房间里的地面本来也挺干净的,看不到有什么脏的东西,拿扫把扫、扫,真的扫出来不少尘土,我就明白了。我们学道,你要是没认识道之前,你还感觉到挺好、挺干净的,结果现在要扫了,一扫把垃圾全扫出来,那你不能说扫出来这些垃圾,是因为学道才有这个垃圾,不是,是原来就有这些垃圾,只是你没扫,你看不出来。你把它扫在一起了,你就发现原来还真的不少这些尘土,那就要把它擦干净。扫除这些污染,才能够把本自清净的本性显露出来。所以我们学道一开始肯定有这个状态,不学则已,一学怎么觉得更烦恼了?不是,是你觉察到有烦恼,原来你还没觉察到,你还觉得挺美的,你这一学发现浑身都是不是处,毛病习气也一大堆。你跟人讲人家也不相信,人家说你挺好的,你怎么老是自责?不是自责,真的是自己毛病习气一大堆,自己现在明白了。

  这个就要开始修了,有毛病习气就得修。你能够觉察到你有毛病、习气,这叫开悟,悟后起修,起修就到了第三,观行即。你观就是觉察,觉察到自己行为造作,起心动念,原来这么多毛病,这么多不对。觉察了是开悟,这叫观;行就是修行,行为有错误把它修正过来,这叫修行。所以不断的修,就是不断的把灰尘擦干净、扫干净。

  然后,慢慢慢慢,扫得差不多了,到了相似即。相似是什么?你跟圣人很像。其实本来我们跟圣人是一模一样,只是什么?现在我们外面有着一层障碍,把这障碍扫除掉,里面透出来的愈来愈多,虽然还没有完全显露,很像,愈来愈像圣人,这是什么?别人看到你的。你自己不是有这种感觉,你只是自己觉得自己还是毛病习气一大堆,愈改它愈有,行为上没有了,念头中还有,不断的在调伏自己的习气,不敢放松。绝对不会以为是「你看我现在好像是圣人了」,你有这一念,完了,马上堕落,功夫立刻退转,这是傲慢心起来了。这一退转,不仅不像,可能是原来刚发心的时候那种状态都不如了,一退就退到谷底,后来慢慢再忏悔,才能够慢慢恢复。不过人在修学的过程中肯定有这些起伏的,不可能是一下到底。悟可以是顿悟,但是修一定是渐修,不可能顿修。顿修恐怕只有六祖惠能大师一个人,顿悟、顿修,一下一步登天就成佛了。那只有他一个人,其它人都要有一个过程。相似是他有圣人的智慧,他的能力、他的福报、他的德行真的跟圣人差不多了,但是还没有完全证得。

  我们举一个例子,假如说我们晚上看月亮,月亮因为晚上下雨,云层太厚了,月亮根本挡住了,根本看不到有月亮,一点月光都没有,那我们原来还不知道天上有月亮,那时候是十足的凡人。后来有人告诉你说天上有个月亮。是吗,天上有月亮吗?是的。告诉你天上有月亮这个人他是位圣人,他看到有月亮,他曾经看过,那你就相信他,这时候你一发心,好,我要去看天上的月亮,这是名字即位,你是知道有,但是根本没得到。然后,慢慢慢慢,云就淡了,不下雨了,天晴朗了,可是天上还有不少云,还是挡住月亮,可是有月光透了出来,你感觉到是天上应该有月亮,但是你没看到月亮,你于是继续修,那是从名字位到观行位。然后从观行位继续修相似位了,那个云彩已经很淡很淡,像一层轻纱一样的,挡住了月亮,但是你已经看到月亮的轮廓,你透过薄云看到月亮,只是看到它的轮廓,还没真正见到月亮,但是你知道它肯定有,云层后面那个月亮相似。最后把云彩拨开了,你就看到真月亮,这是第五个层次分证即,你证得了。但是你虽然证得了,你证得的不圆满,因为这个不是十五的月亮,可能现在只是初一的月亮,那只是个小月牙,但是你真的看到它,那不是假的,是真的,你就成圣人了。但是圣人也有他的阶梯,不一样,那个阶级不同,《华严经》里讲的,放下了妄想分别执着的法身大士有四十二个阶级,从初住到妙觉,这四十二个阶级,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四十二个位次,每一个人都看到真的月亮,这叫分证位。但是最初的初住菩萨只能看到初一的月牙,一直到妙觉位,他看到的是十五的月亮。看到的月亮都是真的,但是分证位不一样,到最后到十五的月亮了就是究竟即,第六个就是究竟即,究竟圆满,那是圆圆满满的满月,你成为一个圆满的圣人。

  这是讲到六即,套《论语》里面这一章怎么个说法?江谦补注里说「道德仁艺,只是仁耳。行之谓之道,得之谓之德,守之谓之仁, 取之左右逢源,着于事物,谓之艺」。这里讲的道、德、仁、艺这四个方面,只是一个仁字,是仁的四个阶级。仁就是圣人的境界,我们讲得很多,仁者爱人,仁虽然是二人,但是二人是一体的,代表什么?人我不二,宇宙一体。到这个境界,圆满证得这个境界,这就是大圣人。

  那什么叫道、什么叫德、什么叫仁、什么叫艺,这四个阶级?「行之谓之道」也就是你发心立志了,志于道,立志了,你就上道、上路了,道就是路,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得之谓之德」,一直努力到你能够得道了,得道什么?圣人的受用,你有体验,你能证明,这就有德,所谓行道有得于心,这叫德。观行、相似都是会有行道有得于心,得的不一样,就我们讲心得。如果没有去修,你光是名字位,就是你只懂个道理,你没有去真做,没真干,你不会有心得,你不会有体验。到有体验了,这是有得。像夫子讲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他这一讲你马上能明白,真的是不亦悦乎,因为什么?我尝到了,那就不是空谈。没尝到只是解释文辞,那叫儒学。真正去做了,尝到滋味了,这叫学儒,这是有得。那「守之谓之仁」,得到了你得守住它,不能够松懈,不能放弃,锲而不舍,勇猛精进,一直学下去,一直干下去,这是守,守到什么时候为止?《论语》里面讲「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你守住仁,一直守到死为止,都不能放松,你才能够到仁这个境界。再功夫提升就到了艺了,艺是讲取之,取是用。你已经得到仁之体,要用起来,不管你是做什么行业,不管你是男女老少、各行各业哪一类人,在你日常生活当中,待人处事接物左右逢源,着于事物,你都用得上,这叫艺,这是艺术。所以学习圣贤之道要懂得用,活学活用。首先你得学明白,然后你要去用,用在你的生活当中,天天你会有悟处,天天你都有心得,然后你愈学愈快乐,真是不亦悦乎,境界不断提升,终有一日你能够成为圣人。

  德:旧注云:德者,得也。能把道贯彻到自己心中而不失掉就叫德。

  艺:艺指孔子教授学生的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都是日常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