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民间故事

清朝的道台是个什么官

清朝的道台是个什么官

“国正天心顺,官清民自安。”这是冯梦龙挥毫泼墨,在他的绝世著作《警世通言》中写下的句子。意思是说,如果官员们个个都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那么民众的心里自然会觉得安定,国家也会变得长治久安。

而自古以来,无论夏商西周还是秦皇汉武,历朝历代都设有等级森严、秩序井然的各种官职,用来帮助皇帝统治国家。

只是由于历史变迁,加上各个时期不同王朝的情况也存在差异,这些官员选拔任命的制度、职务的分配和相对应的名称也就产生了差异。

就这好像清朝时期有一个官职叫做“道台”,或许很多人都没听说过,但似乎这个官职又比起其他的别有特殊之处。

那么不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道台这个官职背后,去探寻隐藏的含义。

01“道台”的构词含义说起“道台”这个词,乍一听可能会觉得很奇怪,何为“道”?又何为“台”?为什么会把这看起来毫无意义相关的两个字叠加在一起?其实,这是源于清朝各官职命名时的一个惯例。

在当时,无论是按照地域还是部门职能划分,划分出来的组织架构一把手官职名称,最后一个字往往都是“台”字,比如府台、学台、道台等等。

“台”字,按照《说文解字》的说法,最初指的是“四方而高”,可以让人们用作观赏的地方,后来又引申出了敬词的含义。

这就是清朝对于一把手们的尊称来历了。

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认为,名称末尾为以“台”字作结的官员几乎都是实权人物。

至于“道台”,也被叫做“道员”。

其中这个“道”字的内涵,就涉及到了明清两朝在统治时期全国的地域划分。

清朝的这一相关规定顺延自明朝,最高级别的行政区就是省级,然后便是府级,最后是县级。

这样想想,是不是和今天的行政规划有一定的异曲同工之妙?所以现在也有人在研究历史时,会习惯性的将“府”与地级市划上等号。

至于古代的省长,他们一般被叫做总督或者巡抚。

区别在于巡抚只管单一的省,而总督有时候要兼任好几个省的省长职务,就比如大家都很熟悉的两广总督。

而作为一个总督或者巡抚,他不可能把自己所管辖范围内的大事小情、七零八碎都一把抓。

这个时候就需要底下的人来为他们分忧,因此,类似于副省长的布政使、按察使等人出现了。

不过布政使、按察使他们也不可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啊!所以聪明的清朝官员们又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专人管专事。

他们将一个省划分为很多个“道”,再次让下面的人去管理这些负责不同事情的“道”。

而担起这些责任的往往是左右参政或者左右参议,当然也算是朝廷里有头有脸的实权人物。

因此,我们现在所说的“道台”就出现了。

02“道台”的特殊之处看到这里,或许不少人又要产生一个新的疑问了——“道台”看起来也就是清朝的官员职务中一个很正常的官职啊,品阶更是没有总督它们来得高。

那么,为什么有很多人都说这个“道台”很特殊呢?这其实还要从“道台”的职权范围一一说起。

我们上面已经说过,道台是专人管专事,而他们所管的专事其实内容相当的复杂。

不仅包括是茶叶、盐巴这些民生用品,而且还要管着水运、驿站等交通事务,甚至他们中的一些人呢,还要负责着军事乃至当地的农业体系。

具体来说则分为以下几个大类。

负责巡查官吏、法规的分巡道;第二,主要打理当地农业、经济、民生事务的分守道;第三,掌管粮食的储存运输,包括河流漕运等的粮储道;第四,在重要的军事重地看守武器的兵备道;第五,督查各地方盐巴生产,因地制宜,利用经济手段调整盐价的盐法道……这样一说,道台们要做的事情是不是很多?更别提很多时候由于官府人手不够,一个道台要管着好几项内容,皇帝还可能临时设置新的道台。

更有甚者,当清朝统治到了中后期时,道台甚至还要摇身一变,兼职皇帝的眼线,直接替他监视各地的大小官员,并有秘密上奏的权力。

所以,谁能说“道台”这个职位不特殊呢?03“道台”的官职大小那么,道台的品阶到底有多高呢?和知府比起来又怎么样?或许你还记得,在上文中,我们曾经将古时候的地域管理体系与现在的进行对比,说起当时的“府”其实就类似于现在的地级市。

而“知府”,某种意义上就可以被换算为市长。

自清初以来,除了顺天府和奉天府两地,由于地理位置比较重要,导致这两处的品级比起其他地方要稍高一些外,各地的知府一职都被定为正四品。

而到了乾隆年间,他正式将道台确立为了正四品官职,知府则往下降了一点,变成从四品。

但是品阶高就意味着权力大吗?这其实也不一定。

因为道台和知府,其实是省级下属涵盖的、两套完全不同的划分方式。

即便道台的官衔稍微高些,但他毕竟只能管单一的事物,比如漕运、比如农桑,而知府呢?他却是能管理自己辖区所有的事情。

当然也有一些特殊的道台,他们是皇帝特派出来的官员,经常领着二品、三品的职位,这又是另当别论的其他情况了。

04结语其实,无论一个官职有着怎样的名称,有着怎样的职能,归根到底,都是经过层层筛选出来做实事的人。

古代的读书人努力寒窗苦读,只为一朝科考入仕,他们的目的无非“为生民立命”。

而今天的我们也应该秉持着先人们的这种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拥有“为万世开太平”的斗志与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