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民间故事

李白受到山东儒生嘲讽

李白受到山东儒生嘲讽

要说古代历史上哪个王朝最繁荣兴盛,那一定是大唐王朝。即便只是过了一千年,我们不能身临其境感受其风采,但依旧能够从那时的文字、壁画等各种信息感受其风华。可以说,大唐王朝正是因为足够的自信、足够的强大,所以才这般自信广泛吸收世界的先进文化。

当然,在吸收世界先进文化的同时,国内的文化也在不断发展。

唐朝文学最耀眼的莫过于唐诗了。

中国诗歌数不胜数,但诗歌的滥觞期还是在唐朝。

而这其中,有一个人又是整个唐诗史上最耀眼的领衔人,他就是李白。

不过,李白的后半生走到并不顺利,尤其是他后来到山东的时候,还遭到了儒生的嘲讽,当然,他也写了一首诗进行反击,而诗歌内容也成为千古骂人绝唱。

01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说起李白,我们只能想到他那极具浪漫主义情怀的诗歌,他可以说是中国整个诗坛上最为耀眼的存在,因为唐诗的发扬光大,他可以说是占了一半的功劳,完全不负“诗仙”之名声。

然而,他的“诗仙”之名来的可并不容易。

相对而言,李白的年少时期走得十分顺畅。

据历史记载,李白的家世非常不错,所以他年少的时候在乡里小有名气之后,就开始“辞亲远游,仗剑四方”。

一路走走停停后,李白来到了当时大唐最繁华的都市长安。

长安繁华,加之他这个时候正是人生胜意的时候,而自己又有安社稷、济苍生的政治理想,所以他开始想方设法去当官。

不过,他当时来的不是时候,因为这个点并没有科举考试。

左思右想之下,又恰逢朝廷发出“民间有文武之高才者”可做官的诏令,于是雄心满腹的李白决定找人举荐自己进入朝廷。

然而,他从远方来,虽然在京都娶了许圉师的孙女,但依旧无法找到合适举荐自己的人。

一番思索之后,李白决定结交那些在权力中心或者无限接近权力中心的人,比如唐玄宗的妹妹玉真公主。

但他再有盛名,在皇家的眼里,还是不值得一提。

李白有些失望,因为他写的诸如《大猎赋》等颂皇家功德的文章也没有送出去。

正在他失意之时,他认识了著名诗人贺知章。

贺知章向唐玄宗举荐了李白,很快,李白就得到了玄宗的召见。

在这场诚意满满的召见中,玄宗专门考校了他的才学,又问了一些关于民生的事务。

由于在来京城之前,他已经看到了很多现实的民生,所以对答如流,通过了玄宗的考校。

玄宗很满意,赐予了他翰林一职。

李白很是高兴,因为他觉得自己终于可以施展才华了,于是那句著名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随即诞生,以此表达自己不是草野之人,终会在朝堂上一展才华。

然而,在任翰林之后,李白才发现这是个闲职,就是写一些诗文供皇帝娱乐的官位。

李白很是失望,于是开始心生厌倦。

但他毕竟只是一个普通人,对抗皇权不能大肆评价,只能做出一些大胆的行为,比如请玄宗身边得宠得太监高力士为自己脱靴。

一些嫉妒李白如此才华,且能任职翰林的人开始向玄宗进言,说李白有悖逆之心,于是玄宗慢慢地开始远离李白,甚至委婉让李白被贬。

而李白也很生气,于是一气之下辞官远游。

02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次远游,他从长安出发,开始向东边出发。

游着游着,来到了有着“孔孟之乡”之称的鲁地。

因为他想的是,人生即便是难得求取好功名,但至少还可以进行学习,与他人互相切磋学习知识,比如诗歌。

然而,当他走到这些地方的时候,不但没有机会与他人进行切磋,反而还遭遇了一些儒生的嘲讽,说他狂妄不羁,不符合儒家之学风。

李白听后很是生气,觉得这里的人过于迂腐,不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改变思想,反而沉迷于做一个酸儒书生,不如回家种地。

但儒生们已经形成自己的思维,且这里的风气就是如此,李白即便是不平地表达自己的这些观点,依旧没有人听,反而觉得他才是一个怪类。

于是,从李白到达鲁地开始,他就经常与此地的人进行争吵,别人讽刺他,他就讽刺回去。

有一天,他实在忍不住了,于是就作了一首名为《嘲鲁儒》的诗歌。

诗中说他们读五经,只能“白发死章句”,不知变通。

问他们这些儒生关于经世策论,他们却“茫然如坠雾”。

最后,李白有用典故讽刺他们,说早已“不重褒衣人”,而他们这些儒生也不是懂得变通的叔孙通,跟自己不是一路人。

在最后的最后,李白认为他们这些儒生当前时代的很多事情都不懂,跟那只低头专心搞事农桑的百姓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