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中国教育舍弃的珠算

相信大家每个人都知道我们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代表了我们古代人民的智慧结晶。虽然到了现代,这些技术早已被最先进的产物替代,但你们又是否知道有着“第五大发明”的一样事物至今还在使用,还曾在我们新中国建设中发挥了不可磨灭的巨大作用。然而,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珠算也慢慢地开始退出了我国的历史舞台,仅仅只能从少年兴趣班中偶尔看见它的身影。
珠算也在国人心中的地位愈加变低,但是人们却不知道,不被国人重视,被踢出中国课本的珠算,却被日本教育当成了宝贝,不得不需要引起国人的警醒!01“中华瑰宝”珠算在2013年,珠算及其完整的知识体系入选“非遗”,这是现代社会对于珠算文化的纪念与传承。
而你们是否知道我们宝贵的传统算法珠算又是何时起源的呢?虽然我们已无法考证算盘究竟是何时何地何人发明,但最早在汉代,文字中就准确地出现了“珠算”一词的身影。
如果说古代人民的文化生活离不开诗词歌赋,那古代人民的物质生活就离不开珠算。
在中华民族文化繁荣的起点,北宋,仅仅在这个年代就诞生了四大发明中的两样: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
而在这个文化经济百花齐放的时代,珠算也开始得到了强烈的推广。
宋朝虽然是我国历史长河中板块最小的王朝,但是其为历史进程做出的贡献却是不容小觑的,工商丝织业在这个时代得到大力发展。
既然商业水平提升,那配套的算术便也需要同步提升,而珠算便得到了发展的机会,“算盘一响,黄金万两”,小小的算盘为古时经商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
因为算盘既方便易携带,又能精确计算大量数据,小小的算盘随着我国外出经商的商队走遍了世界。
在明朝,我们都知郑和七下西洋,而在这下西洋的旅程中,算盘也成为了他们其中的一员,尤其在日本得到了大规模的推广。
而到了近现代,新中国成立早期百废待兴,科技力量薄弱,我们国家的科学家们又需要通过大量计算得到结果从而来发展军备力量。
最为令人印象深刻的便是中国第一艘“用算盘打出来”的核潜艇,伟大的科学家们用这种最为消耗人力的“土方法”解决了大量尖端技术难题,我国也就此成为了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由此可见,小小的一张算盘,在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中都扮演了不可小觑的角色。
02日本人的“如意算盘”上文中我们说到在明朝我们的珠算文化推广到了日本,而日本人也将珠算文化传承到了现代。
在日本,据不完全调查,私立学校约有4.3万多人学习珠算高级课程,而事实上这个人数会更多。
在日本,珠算还会像围棋一般分段,在你的水平通过考试便可以获得一定段位。
在此提一句题外话,围棋也是从我国传至日本,同样得到日本人的大力宣扬和传承。
其实在日本人的眼中,珠算文化不仅是一种计算方式,更是锻炼大脑思维的运动方法之一。
至今,仍有超过6700家珠算培训学校,每年更是有超过50万人参加珠算等级考试,基于日本的人口基数来说,珠算在日本的重视程度早就远超我国。
就目前来说,珠算在我国属于给幼童智力开发的项目,而在近年也是完全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若不是有心去搜索,现在已经很少见珠算的身影。
但是在日本,它是一项全民运动,上到六七十岁花甲老人,下到四五岁启蒙幼童,都会参与到珠算考试和竞赛之中。
而珠算也确实有着锻炼强化大脑的作用,从大脑角度来说,我们进行计算和分析能力的工作是由左脑进行。
但是珠算虽说是计算方式,身体计算机能却是完全不同,它通过右脑的反映将数字转换为图像来瞬间在心中完成计算。
也就是说,珠算不仅锻炼了我们左脑的计算能力,还能够锻炼到我们右脑的图像转换和快速反应能力。
如此充满大智慧的珠算文化,在我国却是日落西山,即将完全淡出人们的视野,在日本却是不断得到推崇和传承。
这不禁令人心中产生一个可怕的想法,如若哪天珠算真的从我国的历史舞台上退出,那同样拥有着完备的珠算文化的日本是否真的会将这种文化占为己有呢?好在我国已经正式将珠算文化申遗成功,也就此得到世界的记录和认可,日本人的“如意算盘”也不会得到成功。
03结语除了珠算文化以外,作为我们的邻国,同样也是曾经的附属国,韩国、日本同样有着我们国家许多传统文化。
就在近几年,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国家不断想要侵吞我国的传统文化并占为己有。
就近几年最著名的“韩国孔子”事件来说,享誉世界的孔子儒家文化,韩国人竟声称孔子出自他国。
在国际上闹得沸沸扬扬的同时,我们也不禁需要陷入沉思。
孔子儒家文化自然是在我国地位尊崇,所以一旦出现文化纠纷,大家便都站出声讨。
但我们不妨换个思维,如若是越发冷门的珠算文化呢?如若我们并未将珠算申遗,而它在我国越发淡出视野,让依旧传承珠算文化的日本钻了空子同样申遗后宣扬是本国文化呢?这样的事情光是联想就不得让人觉得后背发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