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人民日报:中医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中医药历来受到审视、验证、质疑和改革。 增强对中医药的文化自信,可以使中医药在传承和弘扬中医药的同时更好地维护人类健康。

一位中医博士,学了8年中医。 她女儿发烧了。 吃过几次药就没有效果了。 最后,她去了西院输液。 就连他自己也承认,学了这么多年中医,基本不看医生,所以也不是很相信中医。

1.如果无法治愈,则尚未治愈

中医.jpg

事实上,很多中医院的毕业生都不能掌握“看、听、问”,也没有学会中医的真本事。 正如《内经·灵枢》所说:“不能治愈的人,没有得到治愈。” 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疾病没有被治愈,就意味着它没有掌握治愈疾病的方法和疾病的要领。 《思考中医》一书的作者刘立宏感叹:“中国的中医药大学50年来没有培养出像样的中医药人才。”

在古代,学中医并不是一件难事。 人们常说:“秀才学医,笼养鸡”。 范仲淹也有一句名言:“不做人,做个好医生。” 年老时弃书行医。 近代中医大师岳美中25岁开始学习中医,自学成才。 曾九次受命为外国领导人治病,在中医界享有盛誉。

现代人普遍认为学中医难,主要是中医医院的学校教育走形。 例如,大学教育使用的教科书不是古代医学文本,而是翻译的白话文本。 这种翻译不仅改变了文本的味道,而且通过现代逻辑改变了它的含义。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 不同的语言反映了不同的思维方式。 嚼别人嚼过的包子不香。 不看中医原著,就无法准确理解原意。 例如,在阅读葛洪的《治疗寒热耳弓备急方》时,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屠呦呦看到《青蒿草加水两升,挤果汁,把它全部拿走。” 受到使用沸点较低的乙醚制备青蒿提取物的启发,从中发现了青蒿素,他终于登上了著名的拉斯克奖的领奖台。

如今,很多中医医院的学生都发现学习中医很困难,因为他们缺乏扎实的汉语学习基础。 面对阴阳五行等陌生的概念,他们往往一脸茫然,甚至抗拒和排斥。 中医起源于古代东方文明,“天人合一”和“阴阳五行”是其思想认识论的哲学基础。 现代思维不仅给人们对东方文化的理解造成障碍,也给中医的语言表达带来麻烦,使大学生无法建立中医思维体系。 中医如果缺乏中医思维,就应该照搬书本,即使用的药都是对症的,也不能照常治病。

2.文化自信,中医自信

中医.jpg

我国一些中医院校完全照搬西方医院的教学模式,无视最基本的整体辩证思维,要求学生像西方医学生一样进入实验室从事定量研究。 中医医院的招生大多以科学为基础,对古汉语的教学不重视甚至忽视。 因此,中医理论被简化为概念。

对中医的不自信其实源于对文化的不自信。 20世纪以来,学界在很大程度上将“西学”与“汉学”视为对立的两个流派。 从梁启超到陈独秀,他们认为中医是不科学的,这些误解一直延续到今天。 如果骨子里有“异月比中国圆”,中医就会一直被审视、验证、质疑、转化。 一位德国学者指出:“中医在中国没有得到文化的诚意。” 中国人不能失去文化自信,中医也不能失去发展信心。

中医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它具有数千年的临床实践,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原创战略优势。 只有增强中医药文化自信,才能传承和弘扬中医药,让中医药更好地维护人类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