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蓬莱神仙故事

她是大唐最有名的公主,一生被困吐蕃,至死无法回国

  和亲吐蕃的文成公主,绝对是值得我们点赞的人物。因为有她的奉献,吐蕃与大唐开创了一段美好的时代。

  后人提起她,总感觉她应该是光芒四射,一生幸福的样子,其实她过得也挺不容易的。和亲非所愿,回乡也不能,一生被“困”离不开吐蕃,但她活出了自己。

  对于文成公主来说,和亲挺意外的,虽然大唐已有先例。

  贞观年间,大唐周边很不宁静。大唐与突厥、吐谷浑这些“国家”关系时好时坏,因为大家都懂得的原因,大唐皇室派了不少公主前去和亲,加强与他们之间的联系。这些公主最大的作用不是生儿育女,生育孩子的人并不多,和亲双方都明白,她们就是维稳的使者,和春秋战国时的质子差不多。

  吐蕃与大唐起初并不接壤,也没有过来往。公元620年囊日松赞才基本统一了西藏高原,成了吐蕃各部的君主,内部纷争不断,到公元632年(贞观六年)的时候,他儿子弃宗弄赞(即松赞干布)才平定了旧贵族的叛乱,公元633迁都逻些,吐蕃的地盘扩大到青海南部。吐蕃一直在吐谷浑的西南面,但松赞干布有勇有谋,将周边的大小国家都给打趴下,疆域在扩大,兵力在增加。

  面对这么个突然冒出来的潜在威胁,公元634年,唐太宗派冯德遐前去安抚。吐蕃听说别的对手都娶了唐朝的公主,这待遇他也想有。他派人跟冯大人一道走,带着上表和许多珠宝进入长安,求娶大唐公主。咱的公主是地里的菜吗?谁想要都给?唐太宗没答应。

  使者没完成任务,回去后就添油加醋,说他开始到唐都的时候,挺受重视的,说答应嫁给咱个公主,但是吐谷浑的王也上朝,挑拨离间,自己后来就被人看轻,通婚的事情就黄了。松赞干布大为恼火,联合亲家羊同(吐蕃南面的王国)一起打吐谷浑,吐谷浑军队不耐揍,一路打一路退,退到了青海北面,百姓牲畜自然也被吐蕃拿走了。

  四年后,忍者神龟再拿此事作为借口出兵二十万攻打吐谷浑,打得吐谷浑落花流水,不但如此,吐蕃军队一路长驱直进,打过了党项,白兰羌,直逼大唐松州地带(今四川松潘),并大肆扬言,如果再不和亲,那就率兵大举进攻,要打到唐都,到时候就不是一个公主那么简单了。

  ——以前是吐谷浑和吐蕃互相掐,大唐可以隔岸观火,顺带着让吐谷浑老实一点,但现在打到自己头上了,怎么能忍?吐蕃人没想到的是,大唐的战力真的不是吹的,太厉害了,在侯君集主帅率兵来前,他们就被牛进达带的先锋部队给打败了。于是,吐蕃人只能乖乖认输,吐出到嘴的肥肉,派人去长安请罪,为了表示自己不是闹事只是为求娶的真心,松赞干布派特使禄东赞带了五千两黄金和巨量的珍宝下聘。这次,唐太宗也没再拒绝,挑了一位宗室女子,封为公主,让她嫁给松赞干布,她就是文成公主。

  这和亲,就是标准的为了利益。吐蕃赞普虚后位以待,真是为了改变后代基因娶个“上国”的公主?真是为了和吐谷浑王等人成为连襟一起喝酒大联欢?不存在的。他要的,是天下,是西藏以外的世界。

  大唐仅是为了向吐蕃人表示我不计前嫌帮助你撮尔小国?别想了,不可能。谁都知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别说不知道从哪冒出来的赞普,就是突厥这个打了多年交道的“老朋友”,也没一个省心肯当小弟的家伙。但双拳难敌四手,能安抚一个就安抚一个,所以周边的王国,多的是大唐嫁过去的公主,不同的是,有些公主是真的,有些公主嘛,姓李而已。

  各国都在憋大招,等的是将来,找个一击必中的时机,将他们统统干掉。

  这道理,大唐的公主们都懂,她们背负的是维系家国的使命。

  在吐蕃,文成公主做得很好,既有大国风范,又不失女人的温柔敦厚。在松赞干布面前,她穿着得体,打扮适宜,言谈举止间,时时刻刻不忘显示出上国威风,但又不会咄咄逼人。她不喜欢吐蕃人脸上涂红褐色,她也不假装自己喜欢,耿直率真让人觉得亲切,她带去的工匠,技术让百姓们得到了实惠,天底下的百姓都一样,谁能让他们吃饱饭,谁就是他们的恩人,吐蕃人有了幸福,文成公主也真正凭自己的能力在吐蕃站稳了脚根,所以,即便松赞干布的王后好多个,但她始终保有一席之地……

  当然,松赞干布也做得很大气。礼部尚书江夏王李道宗送嫁,松赞干布亲自到柏海(今青海玛多)迎接公主,对着李道宗行子婿之礼,与公主同返逻些后,为文成公主加冕,封王后,并说“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当为公主筑一城,以夸示后代”,文成公主不喜欢的习俗,一律废止,自己也跟着公主穿丝绸衣物,让贵族子弟们都到长安去学诗书,聘请唐朝人为官员。

  唐太宗打败高句丽返回,他写信祝贺,送上大金鹅;

  王玄策被困印度,松赞干布派兵解围,帮他“一人灭一国”;

  太宗去世,派人送丧仪,祭奠“岳父大人”;

  高宗李治即位,通过长孙无忌,大表忠心,称“天子初即位,臣下有不忠者,当勒兵赴国讨除之。”;

  但是,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盟友,吐蕃与大唐也不例外。对于文成公主来说,长安,是她永远也不可能回得去的地方,大唐势大,吐蕃不舍得把她这个财神放回去,吐蕃强盛,她更不能回去,使命未完,怎么可以轻言放弃?

  何况,公主与赞普的感情还算可以,松赞活着,文成不必走,松赞死后,文成也不能走。

  公元650年,松赞干布34岁不幸去世,即位的是他的孙子芒松芒赞。新赞普还小,执政的是当年的特使禄东赞,吐蕃与唐交好的政策基本没有变化,文成公主的任务,没有变化。只要有她在,吐蕃与大唐就仍是一家人。何况大唐的江山仍姓李,如果她回大唐,位置在哪呢?还不如在吐蕃待着。

  后来,吐蕃日渐强大,两国关系慢慢地就变坏了。

  吐蕃要扩张,大唐也要扩张,原先有吐谷浑做缓冲,但656年吐蕃攻占下青海湖,12万大军又前去讨伐吐谷浑的盟国白兰,将它变为属国时,一切都回不到从前了。公元659年,吐谷浑大臣素和贵叛逃吐蕃,将吐谷浑的虚实全部告诉了禄东赞,四年后,国王诺曷钵与王后弘化公主逃往长安,吐谷浑变成了吐蕃的傀儡,与唐的关系不再……

  公元662年,大唐在龟兹焉耆疏勒于阗四镇建立安西都护府(治所在龟兹),势力一度达到了粟特和克什米尔,但好景不长,龟兹等小国反叛唐朝,归附吐蕃的小政权特别多,吐蕃成功地在西域建立了自己的据点,控制了瓦罕走廊……

  身处夹缝中的文成公主,日子之艰难可想而知。后来,境同每况愈下,公元667年,禄东赞去世,新帝准备进攻大唐,三年后,吐蕃和大唐争夺新疆,吐蕃胜利……

  两国决裂后,作为曾经的和平使者文成公主,能回去故乡吗?不可能的。大战争时代,一个和亲公主的死活,根本不在考虑之内,事实上也不可能有谁想得起她,原本就是一个棋子的存在,文成公主自己,也不会做那美梦。

  幸好,当年她积下的德,化成了她生命中的福分,在吐蕃王朝,她被人们当作是绿度母的化身,即使两国交战,人们对她依然尊崇,所以,公元680年文成公主染天花去世后,她的葬礼相当隆重,拉萨至今仍有人们为她建造的塑像。

  青山有幸安芳魂,也是一种不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