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历史上唐朝尊崇道家,是因为老子姓李吗?

为什么唐朝盛世时期道教发展十分兴盛

唐代是我国诗歌最繁盛的时代,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山野樵夫,能诗者随处可见。在璀璨的诗歌海洋里,有一大批女性创作的诗歌,这些诗歌或多或少地反映了唐代女性有意识或无意识的道教情怀。《全唐诗》中收录的女性诗歌很多,卷5、卷7、卷9收录妃嫔公主的诗歌约53首,其中武则天、女学士宋氏若华、蜀太后徐氏在诗歌中明显使用了道教术语和道教典故,上官昭容的诗歌也具有鲜明的道家林下风致;卷797至卷850收名媛诗歌107家,诗535首。

其中李冶、鱼玄机、元淳是女道士,薛涛晚年常着道服,入道与否没有确凿的证据,她们4位的诗歌158首。根据诗歌内容,崔仲容、葛鸦儿、葛氏女属于在家修道者,她们的诗歌有6首;卷863至卷867收女仙、女神、女鬼诗73首。其中张云容、崔少玄、戚逍遥、眉娘、南溟夫人、云台五仙女、上元夫人、王仙仙、黄陵美人、吴彩鸾等修道者的诗歌42首。

另外,《补全唐诗拾遗》收女道士李冶诗2首;《全唐诗补遗》收武则天道教慕仙诗1首,女道士元淳复出1首,薛涛诗2首。《全唐诗续补遗》收女性诗9首,其中何仙姑诗5首;《全唐诗续拾》收女道士谢自然、崔玄真的道教还丹诗各1首;薛涛的残诗1首;武则天补2首。这些诗歌在描述色彩时,大多数都琳琅满目,充满了道教鎏金溢彩的神仙色彩。

历史上唐朝尊崇道家,是因为老子姓李吗?

中国古代政治思想文化,在秦汉以前,诸子百家中以儒、墨、道为主流,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唐宋以后,又以儒、释、道三家为主流,唐太宗时尊崇道家。有人说,唐朝之所以尊崇道家,是因为老子姓李,唐朝的皇上也姓李,唐太宗为了把家族祖先的血统追溯得更光辉一些,就想起了历史上的人物,而老子著《道德经》,是道家的代表人物,所以李世民就自称是老子的后代,老子以前只是在学术上有成就,大唐君主认了祖宗后,老子就被神化了,把老子奉为“太上老君”,老子成为了中国历史神话故事中最为神通广大的神仙。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唐朝尊崇道家,并不只是因为老子姓李,而是因为道家“综罗百代,广博精微”,更便于用来作为统治国家的手段。

我大学时学习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老师讲过中国古代统治阶级的政治思想是“内用黄老,外示儒术”,墨家因为是代表老百姓的利益,在皇权不断集中的背景下日渐式微,被佛家取而代之。而道家因为主张无为而治,玄而又玄,在“拨乱反正”上具有重要价值,所以深受统治者喜爱。小说《西游记》的大背景就是佛家和道家争抢信众,例如在车迟国,孙悟空和道家三仙斗法那一段描写,其实就隐藏着唐朝尊崇道教打压佛教的故事。南怀瑾先生说,儒家像粮食店,绝不能打倒,否则我们就没有饭吃;佛家像百货店,各式各样的日用品俱备,随时可以去逛,有钱可以选购,没钱可以观光;道家是药店,如果不生病,一辈子可以不必理会它,要是一生病,就非自动找上门去不可。我认为南先生比喻得太妙了!

道家的思想文化,包括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整个文化,包罗众多,精细到极点,微妙到不可思议的境界,道家人物也确实在辅佐君主成就伟业方面的贡献可圈可点,比如商汤时的伊尹、傅说,周朝的姜太公,春秋时的范蠡,汉朝的张良,三国时的诸葛亮等,都是道家人物,尤其是姜太公和范蠡,更是做到了“功成名遂身退”的“天之道”,成为千古美谈。李世民不但从历史经验中得出了要利用道家学说治国理政,而且在亲自的实践中得到了魏征、徐茂功等道家人物辅佐,成功登上皇位,所以尊崇道家也就势所必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