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百家经典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关键词:论语,述而第七

  孔子说:“(许多人)对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求,听到义不能去做,有了不善的事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所忧虑的事情。”

  我们来学习李炳南老先生《雪公讲要》,因为李炳老他号雪庐老人,所以他的《论语讲要》就叫《雪公讲要》,我们来看他对这一段的解释。「德者,乃人所固有之明德。」孔子在这里讲『德之不修』,这是他四个忧第一个。第一个就是「德之不修」,就是没有修德。这个德是修来的,还是本来就有的?雪公在这里告诉我们,这个德是人所固有,这个德也叫明德,就是《大学》一开篇就讲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明明德」,第一个明字是动词,第二个明是形容词,形容这个德是明德,所以明德它是个名词。

  明德是我们人人本来就有的,一点都不会欠缺,圣人有明德,我们凡人也有明德,凡人跟圣人的明德是无二无别,完全一样,平等的。为什么圣人能成圣,我们凡人只是做凡?原因在于圣人能够明明德,就是他把自己本来固有的明德显明出来;我们凡人没办法显明我们本有的明德,这个明德被埋藏在里头。就好像大圆宝镜本来是光明剔透,可以照耀大千世界,但是现在上面有很多灰尘,这镜子被灰尘给封住了,照不出来了。照不出来不能说没有,镜子是能照的,只是现在有灰尘,把它的能照的作用给封住了,不起作用了。我们凡人的明德,就好像镜子被很厚很厚的灰尘给封住了,所以虽有明德不能显明,不起作用。圣人是把灰尘都已经刷洗干净了,大圆宝镜重新恢复能照的功能,恢复光明了,所以他明明德。这是大学之道。

  大学这个大字,是大人,就是圣人,圣人之学叫大学,圣人学什么?就是学把我们本有的明德重新显明,让它放大光明,《大学》就教我们这个方法。所以《大学》就是讲我们如何去修德,把我们的明德给修复。其实说修复,不如说显明更好,因为显明是表明它原来根本没有改变。它不因为我们有烦恼、有欲望,愚痴颠倒而失去,或者是破损,它没有。明德是始终完好无缺,只是你能不能把它显明而已。显明了,就是圣人;没显明,就是凡人。君子、贤人是正在显明这个明德的过程中,还没有圆满,但是他显明了一部分。小人他的明德是深深的埋藏在里头,一点都没有显明。所以孔子说不能够修自己的德,就是不能够明自己明德,这是我的忧,圣人之忧。

  那我们继续看《雪公讲要》底下说,「心初动时,觉之,犹未失其明。不觉,妄动,则昧矣。昧则转为凶德。故须修之,使复其明。此即《礼记.大学》所云明明德。」这个解释好,比一般先儒所讲的要深刻。他是讲到明德最初的时候,我们是怎么失去的,怎么失掉这个明德的?这里讲到了,在心初动的时候,这就讲到念头动,念头一动,在佛法里讲叫无明,无明就是动相,什么动?念头动,最初这一念动了。

  那你问没动之前是什么状态?没动之前这个状态是叫自性,就是「人之初,性本善」。「人之初」的初,不是说刚出生的样子,那个解得太浅了,没出生之前,他已经是失去了本善。「人之初,性本善」这个初是什么?最初念头刚起的那一刻,还没起,将起未起之前,性本善。这个性是自性,自性叫本善。本善不是善恶相对那个善,它是绝对的善,纯善,没有相对的,是自性圆满的智慧德能,这是我们本性的样子。可是念头一动,动是什么?是习气。所以「性相近,习相远」,「性相近」是什么?讲我们的本性都是一样的,本性纯善,具足智慧、德能、相好。但是现在动了,这一动就落入习气了,「习相远」,习气每个人厚薄不一样。因此各人的智慧、德能、相好就不一样了。不是说本性中的智慧、德能、相好不一样,是因为一动了之后,本性就迷失掉了,迷失的程度不一样。所以我们看起来,人与人之间有的是圣人,有的是凡人,看起来好像不一样,那是因为习气厚薄不同。

  圣人的能耐是什么?心刚动的时候立刻觉察。如果是动了之后不觉,那就失掉了明德,那就生起了烦恼,无明相续了。在佛法里面,马鸣菩萨《大乘起信论》里面就讲到了,「无明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无明是刚一动的时候,这是无明,这一动如果能觉察就不会生三细。三细是三细相,所谓的无明业相、转相、境界相,这叫三细相,很微细,为什么?这时候念头动得很微细,几乎觉察不出来。所以念头一动它就现相了,就像人作梦一样。作梦是人有念头才作梦了,是你的念头变现出来的梦境。这时候有念头了它就立刻现出这个境界相。业相就是动,波动这种现象;转相就是见分;境界相就是相分。见分、相分,这是一对出现的,见分是能见,谁能见?我能见,但是这个我相那时候还没出来,只有一个能见的相,有能见就有所见,所见的是境界相,这一对能所出来了。

  「境界为缘长六粗」,这个是念头愈来愈粗了,就是波动的幅度愈来愈大了,这就生起更粗的相。什么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宇宙大千世界的相全都出来了。有人就是自己,有别人、有宇宙,物质现象、精神现象,我、你、他、动物、植物、矿物统统一起出现,这叫六粗,粗相出现了。这是讲到什么?整个宇宙的起源,宇宙的起源就是念头起来的。

  现在的量子力学也都在证明这一点。量子科学家们现在相信,这宇宙根本没有物质。物质是怎么来的?物质是我们现在晓得,是由分子、原子组成的。那原子里头有原子核,外面绕着电子。原子核里头有中子、有质子,中子和质子由夸克组成。夸克还有原子核外面的电子,这是被认为是基本的粒子,就是最小的物质。但是里头还有,有什么?有带有能量的量子,有的说是光子,光子就是一种能量,它已经不属于物质了,但是它临界于物质和非物质之间,临界的这种粒子。你说它有,它也不能说有;说没有,它又有。它是什么?就是一种动,一种能量在波动,这是物质最微细的组成单位,就是这些细微的量子在波动而已。什么在波动?著名的量子科学家普朗克说过,他说这是心智的波动,也就是意识的波动。

  所以物质怎么来的?念头、意识波动产生的。波动的性质不一样,所以产生的物质就不一样了。它的这个量子在不断的、密集的、连续的在发生。如果密度大的,它就产生像矿物、像石头这些坚硬的物体;波动的密集程度弱一点,产生像动物、植物它们的物质,它们的肉体;再稀松一点的,那就是像电磁波,纯粹就是一种波。实际上所有宇宙中一切的物质现象,它所组成的这个单位就是一种波动。现在还有一种太空物理学里面叫弦理论,琴弦的弦,说物质最微小的单位就像琴弦的振动一样,是由振动产生,这个都是非常相似的说法。这个动现在科学家已经逐步在认识了,就是一种意识心的波动,这一波动就起物质了,起宇宙现象了。

  所以说到底根本没有物质,只是有一个心动所产生的幻相。这一动就失去了自性,因为自性本不动摇。一动,佛法里讲这是落入了阿赖耶识、妄识,所以这个时候圣人怎么样修?从动恢复到不动,这就能明其明德。这个动的时候,整个宇宙变成是黑暗的。这一不动,宇宙就恢复光明了,所以叫明德。明明德也就是恢复到自性本不动摇、本不生灭的这个状态。功夫在哪?就在觉,心初动时,你就能觉。觉什么?觉察到你动了,念头有细微的波动立刻觉察,这一觉察就叫明。这个明是明明德第一个字,明,显明的意思。这一显明你立刻从动恢复到不动,那就是明明德,又回归到明德上。

  如果不觉,不觉就连续的在动,无明还加上不觉就生三细、就长六粗,境界愈来愈粗、愈来愈广,它是出生无尽的,整个宇宙无穷无尽都是你那个念头念念相续产生的。而这念头当中如果还带着分别执着,那就把自己圈在一个小圈子里头,你就不能周遍法界了。这个时候,你本来具有周遍宇宙的觉察能力,你的见闻觉知是周边宇宙的,银河系里头哪一个星球发生什么事你立刻知道,这是你本来的能力,这都是你念头变现的。不仅是银河系和外星系,现在科学家观测到的,我们所能观察到的宇宙,最远的距离是两百亿光年。光走一年你看要多长时间,一秒钟三十万公里,一天有多少秒?你自己算算,再乘上三百六十五天,一年光走的距离,二百亿光年,这是我们所观测到的宇宙,不大。佛在经上讲的宇宙,比我们科学家讲的这个两百亿光年的宇宙,大得不知多少倍,无量亿倍。每一个地方,无量大的宇宙,哪一个星球发生什么事情,哪怕是那里的哪一个众生起心动念了,你就能感觉到。这是你本来的能力,你是周遍法界。但是有了分别执着,就把这个能力限制住了,你的空间缩小了。

  我们凡人很可怜,分别执着非常严重,把自己锁在一个很小很小的空间里面:眼睛只能看到方圆最远三十里地,别人想什么根本不知道,耳朵隔了墙可能就听不到。你看,太可怜了,真的叫变成井底之蛙了,这是我们凡人。为什么?就是因为迷得太深了,不觉。迷得深的现象就是心动得太厉害了,这个动最初是叫妄动、妄想,我们再加上分别,再加上执着,执着里头还有很深很深的这些情执、自私自利、贪瞋痴慢,追求欲望,这些又是更浓的执着,所以我们现在变成一无所知、一无所能,可怜。

  真正明白这个道理,要立志恢复自己原来的明德,这是我们原有的德能,为什么不恢复,为什么把自己变得这么可怜?像《孟子》里面说的,「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要立起这个希圣希贤的志向。舜是大圣人,他能做到,我为什么做不到?他的能耐在哪?就是觉,心初动的时候就觉,觉了就不会失其明。动就会产生现象,他看到现象保持心不动,这就明明德,这就不失其明。一觉,念头即刻放下,所谓是「才动即觉,觉之即无」,就没有了,没有了立刻回归到自性上。

  如果「不觉,妄动,则昧矣」,昧就是昏昧、迷惑颠倒,我们现在就是这样。所以修学最重要的是学着心从强烈的躁动慢慢平息、平缓下来。我们现在社会所谓是信息时代,科技进步了,人们的生活更紧张,压力又特别重,所以每个人都心浮气躁。心浮气躁很难学圣贤之道,圣贤之道就是叫你不动,把心慢慢波动频率降下来,降到很缓很缓,很小的幅度,最后慢慢就平掉了,那就明明德。现在我们妄动、昏昧,所以自性见闻觉知功能完全,可以说百分之九十九都失掉了。这个动好比是什么?湖水,本来是非常平静的,平静的湖水外面的境界照得清清楚楚,现在大风大浪来了,完全没有办法去映外面的境界。我们学了圣贤之道,这几年慢慢、慢慢把心浮气躁降下来了,降下来之后它这个波浪就没那么大了,还有微波,有微波还要继续平复下去,一直到最后风平浪静而后止,那个时候明德就显明。所以「不觉,妄动,则昧矣。昧则转为凶德」,这就不叫明德,叫凶德。所以要修,「故须修之」。修就是把凶德转为明德,「复其明」,使明德复明,这就是《礼记·大学篇》里讲的明明德的意思。

  所以孔子讲他第一个忧是德之不修,也就是他明德还未完全显明,这是圣人之忧。要把这些妄动去除,分三个阶段。首先去执着,其次去分别,最后去妄想,三个阶段。那我们不知道孔子应该是哪个阶段,肯定他应该没有执着。你看我们昨天就讲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这是他没有我,没有我就没有执着,他的境界相当于佛法里讲的至少是圆教七信位菩萨以上,没有执着了。分别有没有断?估计也应该断了,至于说妄想有没有断我们不敢猜测,我们没到那个境界,但是只要能断执着,这就是圣人了。我们该怎么学?先学放下执着里头的最粗的烦恼,最粗重的烦恼,那是什么?自私自利、名闻利养的追求,五欲六尘的享受,贪瞋痴慢的烦恼,这些先要放下,然后才能够波浪小一点,进而再断执着,这就能够慢慢显明我们的明德。你放下的愈多,明德显明就愈多,智慧流露出来了,那个智慧不是外面学的,本性中自有的、本有的。

  我们再看第二句『学之不讲』,这是夫子的第二个忧。「学是学术,必须讲究」,讲学用处是什么?启发自己,也启发大众,教导大家共同来明明德。德之修是自己自利,讲学是利人,自利利他,这是显示慈悲仁爱。底下说『闻义不能徙』,「闻悉奥义,当迁徙之,如义而行」,义讲的是奥义,圣贤教诲我们听到就叫闻,听到了之后要去落实,否则等于是听而不闻,没有真正闻。闻是你真正吸收了,内化成为你自己的人生观、宇宙观,成为你待人处事接物的态度和理念。所以闻和悉,悉是知道,我们听懂了、明白了圣贤所教导的奥义,奥是奥妙,奥妙的义理。「当迁徙之」,迁徙就是改变自我,放下过去那套旧观念,用圣贤的观念做自己的观念,这叫迁徙。从旧我迁徙变成新我,过去那一套不要,那是凡夫的想法、做法,都错误的,放下,完全「如义而行」,就是依据圣贤教诲而行。圣贤教我们怎么样去待人处事接物,怎么样生活,我们就依教奉行,不折不扣、老实真干,那这是我们成圣成贤最快速的方法。不用自己悟,只要按照圣贤教诲的去修,修到了你自然就悟到。雪公讲「一本徙作从,亦通。」这个徙字,「闻义不能徙」的徙,也可以作从,就是跟从,这个也讲得通,完全照着圣贤的教导去做,只有跟从,「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没有意见、没有疑惑,这个是闻义能徙。反过来,闻义不能徙,这就是孔子之忧。

  第四个『不善不能改』,第四忧。「不善是过,贵能改之。」「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失难免会有,只要不是生而知之的,他自然就会在生长的过程中染上些习气毛病,连孔子自己也说他不是生而知之,他是学而知之,所以他有过失。有过失他能改,所以「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这是最大的善,没有能超过这个善,这是善莫大焉,没有比这个更大的善。所以最大的善就是改过,你说出去行什么善事那些都是小善,最大的善是你能改过,过以能改为贵。那不善不能改,这就是夫子的忧虑。

  所以你看看夫子所忧的这四样,跟我们所忧的不一样,凡人一般忧什么?忧衣食、忧功名利禄,忧的都是身外之物,没有用。几个人能够回头在自己修身立德上去忧?如果真能够像夫子这样忧自己「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这个人我看跟圣人也不远了。所以这里讲「是吾忧也者」,这句话「此励学者之辞」,励是勉励,勉励我们这些学人,学圣贤之道的,夫子在勉励我们。「设使学者不修不讲不徙不改,乃教不成矣,圣人引以为忧。」设使是如果,我们学圣贤之道的人,德没有修,学没有讲,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这个圣贤教育也就不能成功,所以圣人,就是夫子,引以为忧。其实夫子他能修、能讲、能徒、能改他都做到了,他已经不会以这个为忧了,他是激励我们在学习。我们现在学《论语》,学圣贤之道,渐渐也就体会到夫子所说的这四忧。真的,假如说对于德行不能够好好修持,每天还有过失,这是自己的大忧患,所以每天都要忏悔,都要反省改过。

  像曾子「吾日三省吾身」,反省。不仅是一日下来要反省,真正修学人,那是每个钟头、每个钟头都反省,甚至每一分钟、每一分钟都反省,乃至念念都反省。念头一起,立刻觉察,这你才能明明德。觉察到了,这叫开悟了。悟了,悟后起修,修什么?就是放下,把那个不善的念头放下,跟德、跟义不符合的,不相应的立刻放下,这是真干,天天改过自新。

  像春秋时代的蘧伯玉,他二十岁的时候就已经下反省改过的功夫。二十岁检点自己过去十九年所做的不善,努力改之。到二十一岁又反省,我去年有没有什么还没改的?没有改的继续努力改。这样年年改,最后到了五十岁反观自己四十九年还有过错,还在改。这真正,他这个忧,忧到极处,所以改过也改到极处。圣贤没有别的,天天改过自新而已。自己能改过了,给他人做个好样子。你天天都有变化,这就能感动人。他们必定会向你求教,这时候你跟他讲,把自己学习圣贤之道改过自新的心得跟他们分享,天天都是改过讲学,这就是落实圣贤之道。

  我们恩师曾经写过一个毛笔字,写什么?「圣贤之道无他,勤讲学、勇改过而已。」这就源自于这一句,天天努力的在改过,努力的来讲学,讲学又帮助自己改过,为什么?讲学第一个受益的是自己,讲给自己听。我现在讲课都是抱着这样的一个心态,上了台来不是当老师,是什么?做学生,向台下的观众报告自己修学的体会、心得,来做报告。让大家来评定一下锺茂森这段时间以来有没有进步,看看他的过失改了多少,修德修得怎么样了?怎么看?看你讲学,你讲得怎么样就证明你修得怎么样,相应的。你有一分悟处,你就必定有一分落实。你落实,才证明你真正有体悟了;没有落实,说的那是假的。

  古代的这些官员,他因为什么?社会安定,没有什么案子办,平时有空都去拜访一下这些高道、祖师大德,向他们学习智慧。过去的这些法师、禅师,真正是有德行、有学问,所以官员来请教真正统统被摄受,都非常敬服。你要是真正没有德行学问,那些官员怎么会佩服你?所以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佛法里面真正有这些人才,真正有德行、有学问的这些大德,那才能振兴这门教育。

  白居易这时候来请教,根据记载当中,他去请教,前面还有一段,很有意思,跟大家分享一下。他来看到鸟窠禅师住在树上,在那上面打坐,他就问禅师,「禅师你住的地方是不是太危险了?」禅师在树上就跟他讲,说「太守您比我还危险」。白居易就觉得很奇怪,说「我是这个地方的太守,坐镇江山,哪里有危险?」禅师就告诉他说,「薪火相交,识性不停,得非险乎?」薪火,薪是柴,柴火点燃了,火很猛,这个火是表什么?表我们业力之火,我们受业力牵引。识性不停,这个识性是我们的这些妄想分别执着,妄识,妄识从来没停下来。也就是我们在六道轮回当中,受业力所支配,做不了主,这也是太危险了。禅师说我坐在这棵树上我能做主,你做不了主。为什么?白居易没开悟,没见性,那是什么?业识做主,所以这个比我还危险。白居易听了,服。然后向他礼拜,求教。

  这是底下这段话,「如何是佛法?」什么才是真正的佛法?鸟窠禅师对他讲「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你把这八个字做到了,你就能得到佛法。这「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就是孔子讲的四忧,你能不能做到孔子的四忧?你做到了四忧,你就在力行佛法。所以儒和佛,根本它是圆融一体的,只是名相不同,实质是一样的。佛教导「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所有的恶都要断掉,不善要改,就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就是德要修、学要讲、闻义要能徙,这就众善奉行。断恶修善,恶断尽了,善修到极致,那你就成佛,儒家讲你就成大圣人了,这就是佛的教诲。

  所以你看佛门里面讲求十善业道,十善业道是学佛的根,十善业就教我们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哪十善?身不造作杀、盗、邪淫;口不造作妄语、两舌、恶口、绮语;意不起贪、瞋、痴,这是十善。十善做到圆满,这就成佛了,无上菩提得到。所以《十善业道经》里面,佛教我们修这十善,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最后你能够圆满无上菩提。所以成圣成佛没有别的,就是落实孔子四忧,落实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而已。

  白居易听了这个话,他觉得怎么禅师给我讲得这么浅?所以说「如此三岁儿童也道得」,白居易说这三岁小孩都会讲,这说明什么?他没听懂,没听懂就会看小了,不知道修十善业就是成就圆满菩提的阶梯。对儒来讲,落实《弟子规》就是你成就大圣大贤的阶梯。对道家来讲你要成仙,落实《太上感应篇》,这是成仙的根基。儒释道三个根,《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道经》,你这三个落实了,把它圆满了,那你就成圣人了,大圣人。所以禅师告诉他「三岁儿童道得,八十老翁行不得」,三岁小孩虽然会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八个字,谁都会说,但是八十老翁都做不了,试问问你能做得了吗?你能够真正做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吗?这时候白居易听到,服了,向禅师作礼。

  真的,你看我们学《论语》,学孔圣人的教诲,怎么落实?在《弟子规》上落实。试问问你,《弟子规》都做到了吗?里面讲的一百一十三桩事情,一千零八十个字,你要都能做到了,那你也做到孔子一样,这个话一点不假。譬如说《弟子规》第一条「父母呼,应勿缓」,这一条你要能做到,你也就成圣人了,不仅成圣人,你成佛了。过去我讲这一条,六个字,讲了十一个半小时,解释怎么落实「父母呼,应勿缓」。这里头内容丰富,一般对小孩讲你爸爸妈妈叫你,你就马上得答应,那叫「父母呼,应勿缓」。可是再深一层,「父母呼」,呼是什么?希望。父母对你的希望,你能不能够实现?希望你能够修身立德,希望你做善人、做君子、做圣贤,你能满他的愿吗?父母,《弟子规》上讲「事诸父,如事父」,所有的人都是我们的父母,他们的需要,我们能够帮助他们吗?他们的希望,我们能够实现吗?佛法里讲得圆满,一切众生皆是过去父母、未来诸佛。所以「父母呼,应勿缓」,你要真做到了,就是实现了菩萨菩提大愿,「众生无边誓愿度」,你就圆满了。而且你这个应要勿缓,立即做,现在做,当下做,当下你要转凡成圣,你这一条就做到了;没转凡成圣,还是有欠缺。所以谁能做到?观世音菩萨,他是千处祈求千处应,应以什么身而得度者,他就现什么身说法,这就是做到「父母呼,应勿缓」。那你想想,你一条做到了,岂不就成佛了,成大圣人了。

  看你对于《弟子规》每一条,你解悟得有多深,你悟得愈深,你行得愈得力,你就不会轻视它。原来整个《论语》,四书、五经、十三经,全都是在《弟子规》当中落实。再广泛一点,儒释道乃至所有的圣贤典籍,全都可以落实在《弟子规》里面。《华严经》里讲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这一部《弟子规》就含容一切了,一切圣贤教诲都落实,而且每一句都落实。你譬如说「父母呼,应勿缓」,这一句就等于落实了全部圣贤教诲,一即一切。一切教诲就落实在这一句。每一句都是这样,那你这样学圣学贤,你就学得活了,不会死呆板了,你更不会轻视了。像白居易的三岁小孩都能说,《弟子规》是三岁小孩都能念,但是八十老翁行不得。可不能轻视,这就要老实真干。像孔子他真正能够有这四忧,这四忧全都是落实到他的德行,他成圣秘诀就在此地。

  【评析】

  春秋末年,天下大乱。孔子慨叹世人不能自见其过而自责,对此,他万分忧虑。他把道德修养、读书学习和知错即改三个方面的问题相提并论,在他看来,三者之间也有内在联系,因为进行道德修养和学习各种知识,最重要的就是要能够及时改正自己的过失或“不善”,只有这样,修养才可以完善,知识才可以丰富。

  徙:音xǐ,迁移。此处指靠近义、做到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