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民间故事

于谦越狱的故事(完壁归赵的故事)

于谦越狱的故事

  明景泰八年(公元1457年),已经是太上皇的明英宗在大臣徐有贞、石亨等人支持下,趁弟弟明景帝病重,发动了一场宫廷政变,重新登上了皇帝的宝座。

  七年前,蒙古瓦剌部首领也先率领铁骑分四路大举南犯,年轻气盛的英宗朱祁镇在宦官王振的蛊惑下,贸然亲征。在土木堡,明朝数十万大军被蒙古军队一举击溃,英宗也成了也先的阶下囚,史称“土木之变”。也先挟持英宗,率众直趋北京,欲一鼓作气攻取明朝的京城。

越狱

  就在这危机的关头,以于谦为代表的一批大臣处变不惊,迅速而果断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拥立英宗的弟弟朱祁钰为帝。景帝即位,立即任命于谦为兵部尚书,打响了北京保卫战。经过数日的惨烈激战,瓦剌军被击败。景泰元年,被俘的英宗被释回京,被尊为太上皇。

  英宗夺回皇帝宝座的当天,就将于谦等人逮捕入狱。徐有贞、石亨等人本与于谦有仇,此时帮助英宗恢复了帝位,得到了重用,大权在握。他们用历史上惯用的“莫须有”手法,将“谋逆”的罪名强加在于谦的头上。

  这天傍晚,被审讯了一天的于谦带着一身伤痕回到狱中时,一名狱卒悄悄地说:“于大人,我知道你是受冤的,此次进来,他们一定不会让你活着出大狱的。还是想办法逃出去吧!”

  于谦吃惊地看着这名狱卒,过了半晌,才叹息一声,说:“我知道他们要害我,可我一心为国,苍天可鉴。”

  狱卒有些着急了,说:“大人你怎么还这样想啊,有人想置你于死地,根本就不管你有没有罪,就算你以前有再大的功劳,人家也不会看的。我素来敬重大人的为人,如果你打算走,我会助您出去的。”

  于谦仍是摇了摇头,狱卒见劝不了他,只得叹口气走了。到了晚饭时间,狱卒将饭端来,悄悄说:“大人想好了没有,天已黑下来了,现在守着的人都是我的好友。如果想逃,我可以悄悄将牢门弄开,让您出去。”

  但于谦仍是摇头,说:“大丈夫就是死,也要光明磊落。我要是逃出去了,不就真的变成心里有鬼了,你不必劝我了。”

  狱卒见他毫不心动,只得说:“我本来想拿身家性命来赌一赌,救大人出去的,既然大人不肯逃生,我也没办法。只求明天受审时,别说出我的意图来。”

  于谦点了点头,看着狱卒走了,他才拿起放在面前的饭菜慢慢吃着。谁知饭还没吃完,就觉得头一阵眩晕,身子往后一倒,什么都不知道了。

  等于谦醒来的时候,发现置身于黑暗中,身子上下动着,似乎是被人抬着走。他吃了一惊,立即坐了起来,果然躺在担架上,两名汉子抬着他正走着呢,还有一名男子跟在身旁,此时正行走在一条小巷里。他惊声问:“这是怎么一回事?你们是什么人?”

  正抬着担架的三人见于谦已经醒了,也就停了下来。那名跟在旁边的汉子叫道:“于大人,是我,我们将您救出来了。”

  于谦大惊,一看果然就是劝他逃走的狱卒,其他两人也都是狱卒装束,看来是一伙的。他急得叫道:“谁叫你们将我偷偷抬出来的。”

  从人立即将担架放下,跪在于谦面前说:“对不起,于大人,我们不想看着你死在狱中,又没法劝你逃,只好在饭里放了迷药,将你送出狱外来。大人,快跟我们逃吧!大不了找一个僻静的地方隐居,再也别理世事了,总比冤死在狱里好。”

  于谦站了起来,看了三人一眼,说:“谢谢你们救了我,可是我不能逃。”

  三人哪肯起来,急得叫道:“大人,难道你还贪恋做官的富贵,心存侥幸吗?何况我们既然已经行动,再回去也是死路一条了。”

  于谦将三人扶了起来,叹息一声,说:“我哪里还贪恋权位啊,只是要走也要堂堂正正地走。我理解你们的好心,我想,天下总有说理的地方吧。放心吧,就说是我自己逃出来的,你们将我追捕回去了,他们不会怪你的。”说罢,抬头看了一阵夜色,辨别了所在的方向,大踏步往回走。

  众人见于谦到了这个时候,仍然不愿意独自逃生,只得扛起担架,跟着他往回走。

2页,当前第1页12

武王伐纣的故事

  导读:武王伐纣是指大约是公元前1057年,以西周部落为主的联军起兵反商王帝辛(纣),最终导致商王朝灭亡的一场战争。

  周王姬昌死后,他的第二个儿子姬发在丰京继位,称为武王,并将自己的父亲西伯昌追称为文王. 周武王拜姜尚为军师,用对待父辈的礼仪尊重他.武王还团结自己的兄弟周公旦、召公奭(shì)等,使全国上下一条心,厉兵秣马,积蓄力量,准备起兵灭商.

  数年后,武王率军东进.但他没有公开打出灭商的旗号,相反却仍以商朝属国的名义,让军队在前面抬着自己父亲的木牌位,大旗上书写着西伯昌的名号,而自己也不称王,只称太子发.武王的这种做法,显然是为了对当时的政治和军事形势进行一次虚实试探.

  武王的军队东进渡过黄河来到孟津(今河南孟津东北),果然许多商朝属国的诸侯们纷纷赶来汇合,表示支持.但武王考虑到纣王在商朝还有一定的号召力,纣王的叔父比干、兄弟箕子、微子等一批商朝的贵族大臣们还在竭力维护这个摇摇欲坠的政权,觉得灭纣的时机尚未成熟,因此,只在孟津进行了一次观兵演习,与诸侯们联络了一下感情,便带兵回到了丰京. 这时纣王的昏庸暴虐却更加变本加厉了.有天早晨,纣王在鹿台上与妲己一起观赏风景.此时正是隆冬天气,他们看见远处的淇水边有一老一少两个人正赤着脚在蹚水过河.前面的老人走得很快,好像不太怕冷,而后面的年轻人却缩手缩脚,一副十分怕冷的样子.为什么年轻人反倒不如老年人?纣王觉得奇怪.妲己说,这是因为那老人的父母生他时很年轻,因此他的骨髓饱满、精血旺盛;而这年轻人则相反,是一对老年夫妇所生,因此他的骨髓先天就不饱满.纣王不信,就命武士立刻去将两人抓来,当场砍开他们的脚胫骨看个究竟.还有一次,纣王为了与妲己打赌在鹿台下路过的一个孕妇肚里的孩子是男是女,又让武士马上剖开了她的肚子. 大臣箕子见纣王实在闹得不像话,进宫去劝谏.纣王一怒之下,下令将箕子剃了光头,关到后宫做奴隶.比干去为箕子说情,纣王竟命武士将他剖胸剜心,说是要看看他这个装假正经的圣人到底长了几个心眼.微子看到纣王实在无药可救了,他不愿亲眼目睹商朝的灭亡,就带着家眷逃离了朝歌,隐居起来了. 周武王得知商朝王室的情况,知道纣王已经众叛亲离,商朝的气数已尽,于是便正式出动了复仇大军.武王的军队有兵车三百乘、精兵五万人,由周武王和军师姜尚统帅,一路向东进发.

  林心如与吕良伟出演的武王伐纣

  周军正在前进,忽然被两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拦住了去路.武王和姜尚上前一问,才知道两人一个叫伯夷,一个叫叔齐,是北方的孤竹国人,原是仰慕武王的德政前来投奔的,听说周军要去灭商,认为臣子不能犯上,因此要武王罢兵.姜尚见是两个不识时务的迂老头,便不和他们争论,只叫士兵将他们拉开后,便命令军队继续前进了. 周军于当年年底来到黄河边.黄河正好封冻,大军踏冰渡河,顺利地抵达孟津.四方诸侯闻讯,也都纷纷带了军队赶到孟津与周军会师. 第二年初,周军的五万精兵与号称八百路诸侯的联军浩浩荡荡地继续东进,二月上旬便抵达了朝歌附近的牧野(在今河南汲县).周武王在牧野与各路诸侯誓师.誓师大会上,武王历数了纣王的暴政与罪状,宣布自己是奉天命出师伐纣,同时规定了作战的纪律——不准抢劫骚扰百姓,不许杀害俘虏,勇敢杀敌者有奖,临阵逃脱或后退者处死.

  誓师以后,伐纣大军便以高昂的士气准备进攻朝歌.这时纣王才着慌起来,连忙组织军队抵抗.但朝歌的守城军队不多,他只好临时抱佛脚,将城内的大批奴隶和前几年与东夷的战争中抓来的俘虏统统武装起来,开往前线.纣王亲自率领这支号称有七十万人的杂牌军,来到牧野与武王的联军对阵. 两军在数量上虽然很悬殊:联军总共不超过十万人,而纣王的商军有七十万,但联军精神抖擞、士气旺盛,而纣王军队中的奴隶和俘虏则恨透了这个暴君,巴不得他失败.更加可悲的是,纣王到这时还耍小聪明,他让奴隶和俘虏们冲在前面,自己的士兵只在后面压阵督战.于是,两军一接触,战场上便出现了戏剧性的场面——商军中的奴隶和战俘,纷纷举着戈矛,调转身去, 杀向纣王自己的军队.商军的前队倒戈,再加上周军的勇猛冲杀,纣王的军队顿时土崩瓦解,溃不成军.纣王在几个亲信的保护下返身逃进朝歌,还未来得及关闭城门,周军已潮水般冲了进来. 纣王见大势已去,便逃到鹿台上,点火自焚而死.商朝就此灭亡. 周武王灭纣以后,在离丰京二十五里外的沣水东岸,建造了一座气势宏伟的新都,定名为镐京(今陕西西安西),宣布自己为天子,并尊他的祖宗古公父为太王,祖父季历为王季,父亲西伯昌为文王.从此便开始了中国历史上的西周时期.

完壁归赵的故事

  和氏璧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美玉,在它流传的数百年间,被奉为“无价之宝”的“天下所共传之宝”,又称和氏之璧、荆玉、荆虹、荆璧、和璧、和璞。为天下奇宝。与和氏璧有关的著名典故完璧归赵,讲述了邯郸名相蔺相如帮助国家夺回和氏璧,完整的回到古都邯郸的故事。下面就由小编带大家看看这个故事吧!

  楚国有一件叫做和氏璧的宝玉,为赵惠文王所得,秦昭王听说后,表示愿意用15城换取和氏璧。

  赵惠文王召见蔺相如,蔺相如表示愿带和氏璧去秦国,如果赵国得到秦国的城邑,就将和氏璧留在秦国,反之,一定完壁归赵。

  蔺相如到秦国后,将和氏璧献上,秦昭王大喜,却全无将城邑给赵之意。蔺相如诓说玉上有一小疵点,要指给秦昭王看,拿回了宝玉。他在庭柱旁站定,说:赵王担心秦国自恃强大,得和氏璧而不给城邑,经过我劝说方才答应。赵王斋戒5天,然后才让我捧璧前来,以示对秦国威严的尊重和敬意。不料大王礼仪简慢,毫无交割城邑的诚意,现在若大王一定要抢走宝玉,我宁可将脑袋与宝玉一起在柱子上撞碎。

  秦昭王无奈,只得划出15个城邑给赵。蔺相如估计秦昭王不过是假意应付,便提出要秦昭王也应斋戒5日,再郑重其事地交换。秦昭王只好应允。

  蔺相如便派随从怀藏和氏璧,偷偷从小道返回赵国。秦昭王斋戒完毕,举行交换仪式时,蔺相如才把送和氏璧回赵之事告诉秦昭王,从而保全了和氏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