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如何成仙得道:入世后积功德,为修道而生!

如何成仙得道:入世后积功德,为修道而生!

传统道教伴随着现代化的步伐,已进入21世纪。 进入新世纪,世界主要传统宗教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呈现不同程度的世俗化,继续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发挥积极作用。但这也引发了关于神圣与世俗关系的讨论。宗教的神圣性与世俗化究竟是一脉相承还是相得益彰,再次成为宗教界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焦点。正如许多学者所指出的,宗教的神圣性与世俗化的关系是一个所有主要宗教都无法回避的老问题。这只是因为主要宗教存在的信仰、教义和教义以及环境的差异。对这个问题做出了不同的回答。就道教而言,所谓的世俗和神圣,都与入世助人、超越神明的关系有关。世俗化并不意味着道教信徒的言行完全等同于世俗人的言行。适当的行为教育是修道主义模式。所以道教体现了神圣与世俗的矛盾,即如何统一入世与超越神明。这种矛盾自道教出现以来就一直存在。

那么,传统道教是如何处理这样的问题的呢?传承传统又该如何发扬光大?在这里,我想谈谈它,并与我的同事一起讨论。

一、加入世贸组织帮助世界的教义目的

如何成仙得道:入世后积功德,为修道而生!

道教是源于民间的宗教。它在人们最需要的时候应运而生。因此,在宣扬出世精神的同时,也洋溢着融入世界、积极关心社会、关爱他人的积极情感。

道家的入世情怀和功德基于其教义和思想,其宗旨是以入世的态度达到济世的目的,传播造福社会、造福世界的道路。

自为助世而入世以来,虽然世俗化的形式多种多样,但其根本利益却超越了世俗生活。因此,道教世俗化实际上蕴含着深厚的思想文化底蕴,承载着弘扬社会的伟大宗教理想。发展绩效。这种精神是根据道教的教义特点,适应时代风俗的变化而调整教学方式的。

在道家经典教义中,这一思想得到了充分的表述,我们可以选择其主要含义进行简要讨论。

1.从忠孝正直到启童之爱

忠孝是我国传统社会的重要道德规范,是儒家伦理的核心内容。诚信是做人的基础。道教从宗教团体成立之初就非常重视这些道德规范,并将其纳入宗教戒律。张道陵天授道教的最基本的戒律之一就是“正直不虚伪”。

《太平经》云:“信、忠、信,天下之大矣。” 《正乙法国天师教律学经》云:“可谓:忠孝孝,夫之忠,妻之忠,兄弟之敬。顺兄,无二心,你可以很好,你可以对人友善。”并强调“师不可失礼,亲不可不孝,皇不可失信,……仁义不可容”。葛洪在他的《抱朴子内篇》中说:“欲仙者,当以忠孝顺从仁”。可见,忠、孝、诚等社会基本道德准则在道教中受到高度重视。从社会伦理的角度来看,道家所依附的这些基本原则与儒家的要求是一致的,主要体现了儒家治世即世俗社会的道德要求。

但是,由于道家与儒家在根本血统上的差异,强调社会关系的维系是启蒙修养的需要,是为扬升世界奠定基础。良好的心脏。所谓“齐同来”,就是把世俗社会的人类道德之爱提升到大善大爱的境界,即“不杀不害、不嫉妒、不奸淫、不偷盗”,无贪无欲,无恨无忌,无言无邪,相爱相依,异骨联姻。”

具体在《归纳篇》中指出:不欺暗室,不走邪道;慈悲之恶,乐之善;帮助他人的紧急情况,拯救他人的危险;万恶不作,善行必随;头顶有神明;讲求诚实、宽容、淡泊名利。 《道德经》曾说:“殿内金玉满堂,无人能留。”以“清心、固腹、弱志、强筋骨”。

所以《香儿注》指出:仙道异于俗人。区别不在于基本的社会伦理,而在于世俗的人追求名利,而仙道士则应该以大慈大悲为修行的关键。他们明白,名利财富都是身外之物,生命不可能是外物。我们必须摒弃名利的缰绳,以道德为工作,使我们的生活达到和谐的境界,造福人心,社会与自然的和谐。

2.从积士利人到至善如水

道德经》云:“至善如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故胜于道。”无上善行如水利万物,不争到底。这样的善行就是道的体现。天资如此善行,合而为一,成仙。因此,广泛的善行成为道家入世助人乃至成道成仙的重要组成部分。道教创始之初,《天师道经》《香儿注》就强调“百行百行,善待一切德行”。

《抱朴子内篇》云:“欲长生者,立三百德;欲长生,立二百德。” 《赤松子中戒经》进一步指出:“善者以善神为胜,善者随从,恶者除。告诉人们“万恶不绝,万善长存。”行善的方法有很多,要保持仁心不杀生,慈悲济众,慈悲救人,利益一切。

具体来说,一是心存善念,宽恕自己和他人,要快乐,要震撼别人,不炫耀自己的长处,不炫耀别人的缺点,不做虚假陈述;善待他人,不求报应,不后悔。 ;不嫉妒不嫉妒,除掉一切杀戮、卖淫、盗贼的仇恨。二是做好事,救贫济困,救死扶伤,医病治病,救死扶伤,修桥修路,植树护林。三是要善于帮助人们缓解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把别人的得到看作自己的得到,把别人的失去看作自己的损失。抑恶扬善,端正自己,改造他人。第四,要对一切有情众生慈悲解脱,让我们生生死死。

凡事遇到困难求救时,要帮助他们摆脱危险,摆脱困境。告诫人们不要为善做小事,不要为恶做小事。好屋必有余,坏屋必有余。只要心生善,虽善未行,吉祥之神已随;心生恶,恶虽未作,邪气已随。显然,道教的目的,完全是为了造福世界,造福于人民,造福于社会人民的安定与和谐。但对于苦行者来说,不只是以世间的善为标准,而是追求道的至善境界。

3、从重人重生到幸福成仙

《道藏》第一部经典《救人经》提出道不朽,不量人而活。在道家看来,生命是最宝贵的。我希望每个人都能不负众望,永远活下去。道家《五证经》认为“万物生于天,人为贵”。 《东玄灵宝斋说烛光刑》还说:“人与万物为人所珍,生命为人之宝。” 《抱朴子》曰:“生悲,死威。” 《妙真经》曰:“无非生。”

道教,重生和宝贵生命的思想,是道教与其他宗教相比最大的特点,体现了对生命的关怀。 它不仅影响着人们对生活和生活的态度,也促进了道家对一切生命形式价值的认知。 道家从启童的仁慈精神出发,要求人“善待万物”,以仁慈的心对待宇宙中的一切生命,爱与虫、草、鸟、兽,不无辜地伤害任何生命。 戒律中还规定:不杀一切; 不焚烧荒野和山脉; 六只动物没有脚步; 没有鸟兽之类的覆盖。 《太上东元神咒经》云:“道教本净,度众生,普惠众生,太慈悲。”

道家对生命和生命的重视,体现了对生命关怀的最大热情。重视人与生命,最重要的就是关注人的生命与生命。人的生命和生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生存的物质条件和生存环境,即物质生活;二是人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和生活环境是解决人们物质生活的基本要求;精神生活是调解人的心理和精神追求。在物质生活上,道家教人少私欲,淡泊名利,以宝养精;并教育人们致力于创造和平、和谐的生活环境。在精神生活中,道教教导人们追求与道合一、自由无碍的境界。人生虽然会有种种困难,但只要能以“恒道”为主要目的,不分远途和斑鸠的数量,只要心是自由的,灵魂是平静的,精神是单一的,所有的困难都是身体上的灰尘。 , 甩开后即可取下,即清爽。

道家认为:“我的命是我的,不是天地的。”每个人都有道教。只要修行修行,生得道,道得长生,长生得真,就能达到“生道合一”,“形神合一”的境界。妙,真与道”。 .但是,一切重人重命的修炼功法,都必须以入世助世的“真事”为基础,必须从身在世间开始修身。不论尘道的修炼与修行,其要旨是永远和睦相处,长生不老。

4、从静到正到德

道家认为,出家应该有益于国家、社会、众生和家庭。概括起来就是“达到德行天下,家国吉祥”。在众多入世济世的道家教义中,静无为之教义应该是最重要的。 《道德经》云:清净以为天下义。这就是无上师修身之道。治理世界包括治理国家和社会;修身就是身心的修养。寂静可以使国家休养生息,可以使社会人心回归正气,少浮华,可以使人纯朴公平,少聪明贪婪,可以维系修行者的生命,升华精神。

在道家教义中,安静与无为与无欲是相互关联的。静默无为,就是要顺应自然,不违背自然,不损害世界的自然本性;对人来说,就是保持人的质朴和安静的本性;安静和没有欲望意味着人们应该减少欲望,以保持善良人的朴实本性。 《清净经》云:人之心静,欲持之,发之欲以平心。只有安静才能使头脑清晰。所谓天地之本性,人之质朴宁静,是指道的本性。 《道德经》云:人在地,地在天,天在法,道在自然。道家之人性情醇厚,应时刻保持安静,不被后天的情欲所伤。人们生活在一个复杂而混乱的社会中。他们必须保持安静、无为、无欲,回归与生俱来的空虚和肉体,甚至“永远安静”。

“常清净”是道的最高境界,意为“真静”。其状态为“心无心,形无形,物无物……湛然无声”。这种自我修养的状态让人身心健康。为治天下,唯有清静无欲无欲,圣人才能以民心为心,国泰民安。 《华南经》云:郑静,静为明,明为虚,空为无为。 《道德经》曰:“身修其德真;家修其德不止;乡修其德长;修于家则德长。国,其德丰富;修于世,其德为普。”清净是治国修身的重要学说,以德为本。因为道教信仰中的道德不仅是社会生活的最高境界,而且是客观世界的本体和真理,是道教的最高信仰原则。须以静以正心清净,以治天下使天下正气。这样,道是完整的道德的,道是普遍的道德的,它属于道德。

道教以入世为基本要求,以长生不死为理想追求和引导的学仙修道之路,是其学说和思想的基本特征。又如从自私守寡、从修身养性到生生双修、从自我命运到身心和谐等对道家与自然的认识,都是道家思想特征的体现。可见,道教作为现实生活中的一种宗教,积极走向世界,造福社会。入世的目的是为了帮助世界,其目的是追求仙道的超越和仙道的境界,以成仙为最高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