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佛教经典故事(佛教经典故事大全)

佛教经典故事

佛教经典故事动画

 1:《铁扇公主》  
  1942年9月,万氏兄弟在上海新华联合影业公司摄制完成的动画长片《铁扇公主》横空出世。《铁扇公主》让中国动画第一次走出中国,成为当时继美国迪士尼的《白雪公主》之后世界上第二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取材于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中的故事“三借芭蕉扇”。  
  2:《神笔马良》  
  马良的那一支笔,曾被多少小朋友羡慕,做梦也想拥有一支。如今,当年的小朋友却再也寻不到童年的梦。 《神笔马良》是动画电影“中国学派”的开山之作之一,在国际上屡获大奖。  
  3:《猪八戒吃西瓜》  
  《猪八戒吃西瓜》中八戒和悟空的形象极具喜感。这是中国第一部剪纸影片。编剧包蕾,导演万古蟾,摄影陈正鸿,1958年9月美影摄制完成。影片取材于我国古典小说《西游记》。  
  4:《渔童》  
  本片的造型设计吸收了年画的营养,花纹也很传统。场景虽简洁,细节却很丰富。 《渔童》获得第二届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委员会二等奖。  
  5:《小蝌蚪找妈妈》  
  五六十年代的中国水墨动画是世界动画界的珍宝,《小蝌蚪找妈妈》就是代表作之一。本片取材于齐白石的鱼虾形象,奠定了影片的美术水准。  
  6:《人参娃娃》  
  《人参娃娃》很有中国特色,故事内容很传统,讲述了人参娃娃惩罚财主胡刮皮的小故事。人物造型是中国最传统的剪纸,很逼真可爱,人物个性都很鲜明。  
  7:《大闹天宫》  
  任何一个动画人,都不会无视《大闹天宫》在国内甚至国际动画界的影响和地位。本片上集于1962年获捷克斯洛伐克第十三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短片特别奖。1963年获第二届电影百花奖最佳美术片奖。  
  8:《没头脑和不高兴》  
  影片描绘了两个有趣的小孩,一个叫“没头脑”,这小孩不管干什么事,总是丢三拉四的。另一个小孩叫“不高兴”,他有一种怪脾气,你要他东,他偏向西,一开口就是三个字“不高兴”。  
  9:《金色的海螺》  
  影片像一首动人的抒情诗。它采用中国民间雕镂刻剪的传统工艺,使人物造型生动细腻。人物动作吸收了传统戏曲的表演程式,并借鉴动画、皮影、木偶戏的特长,摸索出一套剪纸影片的表现技法,使静止的剪刻形象栩栩如生地在银幕上活动起来。  
  10:《牧笛》  
  在《小蝌蚪找妈妈》问世的三年后,《牧笛》出世了。如果说前作是对水墨动画的尝试,那么,《牧笛》就是一次升华:有山有水有云、有花有鸟有人,整部作品就是中国水墨画的大合集。  
  11:《孔雀公主》  
  仿佛是春风拂过原野,晨曦点亮山林,在国力复苏的同时,爱情为主题的动画片终于姗姗来迟。它似草叶上一滴朝露,晶莹美丽。此片取材于西双版纳地区的优美传说,我们也可以把它视为中国版的“王子与公主”,故事讲述了乱世之中的一对有情人的悲欢离合。  
  12:《半夜鸡叫》      13:《哪吒闹海》  
  戛纳电影节上展映的第一部华语动画长片——《哪吒闹海》。从1926年的第一部中国动画片《大闹画室》到《大闹天宫》再到《哪吒闹海》,最伟大的中国卡通都源于“闹”,源于对权威和生活秩序的反抗。  
  14:《三个和尚》  
  《三个和尚》这部影片是根据中国民间谚语改编而成的。在艺术风格上,本片采用戏曲表演的“写意”手法。影片没有一句对白,只用佛教音乐素材创造出富有现代节奏感的乐曲。造型、动作、音乐、音响和谐统一。  
  15:《阿凡提的故事》    
  16:《曹冲称象》  
  《曹冲称象》是一部木偶片,故事取自《三国志》:曹冲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冲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较可知。”太祖悦,即施行焉。  
  17:《鹬蚌相争》  
  该片是一部水墨剪纸动画片,而且全片没有语言台词,基本属于默片。全剧均依靠人物的表情动作来叙述故事,在水墨画的基础上采用了剪纸的技巧,使得人物表情动作更加丰富多彩,从而将这个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活灵活现的展示了出来。

佛教经典故事因果

一日,佛陀与五百位具足六神通的阿罗汉应婆罗门阿只达之请,前往接受三个月的供养。然而,供养当天,阿只达被魔乱心,沉迷于五欲之乐,关闭家门不让任何访客进入。当佛陀与五百位比丘抵达阿只达的住处时,无人供养,只好坐在大树下休息。弟子们纷纷入城托钵,但三天都乞不到任何食物,唯有遇到一位养马人,将马所食用的麦量减少,以供养佛陀及五百比丘。阿难见了十分难过,但不得已,只好请一位老婆婆将马麦煮熟,供养世尊。世尊食前祝愿后,因为佛陀的德行,难以下咽的马麦变成了美味可口的麦仁粥。经过这场境遇,弟子们十分不解,为什么万德庄严的世尊,也会有沦落食马麦的一日呢?
佛陀开示大众:在过去久远世以前,有一佛名号为毗婆叶如来,在槃头摩跋城中,有十六万八千位大比丘常随佛修行。该国的槃头国王、诸大臣及全城善男信女们,皆以虔敬的心供养毗婆叶如来及诸大比丘,令他们衣食无所匮乏,而能全心修行,无有挂碍。
城中有婆罗门的导师,名为因提耆利,精通梵志修道典籍及各种修观的方法,教授五百童子。有一天,国王设大斋会,先恭请佛陀,而佛陀也慈悲应允。于是宫中众人用非常盛重与欢喜的心准备各种珍馐佳馔,并以上等的毛毯铺在座位上,恭迎佛陀的到来。这时国王在座位上,摄心正念,长跪、恭敬地执持香炉,对精舍所在的方位说:‘斋会时辰已到,恭迎世尊前来应供。’毗婆叶如来见时辰已到,便与弟子们着衣持钵、威仪庠序地来到王宫接受供养。一一就座完毕后,国王以虔敬之心上供种种佳肴。这时,有位名为弥勒的比丘,因为生病无法前来应供,所以世尊非常慈悲地帮弥勒比丘准备了一些食物带回精舍。经过梵志山的时候,因提耆利闻到美味的食物,知道国王竟先斋供比丘们而没请他,嫉妒之情油然而生,便愤愤然地说:‘这没有头发的道人应该吃马麦,凭什么受如此美味的供养。’又转身问五百童子们,老师说的对不对?诸童子们回答:‘老师讲的一点也不错,他们师生应全部都吃马麦才对!’
佛陀告诉舍利弗:‘当时在山上的那位婆罗门就是我的前身,五百童子就是现在在座的五百罗汉,当时生病的弥勒比丘就是现在的弥勒菩萨。’佛向舍利弗说,当时我因起嫉妒的恶念,说这些人不应吃美味的佳肴,而该吃粗糙的马麦才是,而你们亦同声附和。因此缘故,我与你们在地狱中轮回好几千年;现在虽已成道,由于过去的宿殃,所以我们共同吃了九十天的马麦。当时我没有说佛陀应吃马麦,只说这些比丘们该吃,所以现在吃到的是麦仁,而你们附和的时候因说了佛陀与弟子们也应共同吃马麦才是,所以你们吃到的是麦糠。这时世尊为此宿世的因缘,说了一首偈语:
‘我本为梵志,所学甚广博,教授五百童,在于树园中。
在毗叶佛世,形骂诸比丘,不应食粳,正应食马麦。
汝等童子说,实如师所道,并及此等师,亦应食马麦。
以是因缘故,久受地狱苦,尔时残余殃,亦五百比丘。
婆罗门时请,当会毗兰邑,与卿食马麦,九十日不减。
因缘终不朽,亦不着虚空,当护三因缘,莫犯身口意。
今我成佛道,得为三界将,阿耨大泉中,自说先世缘。’
佛陀向舍利弗说:‘你看,如来众恶法已断灭,诸善法已具足,能度化诸天龙神帝王臣民及一切众生,尚且不能免除过去的宿报,何况尚未得道的凡夫众生呢?’佛陀告诉舍利弗:‘应当知晓三世因缘果报的道理,勿犯身口意三业。’说完之后,舍利弗、五百罗汉及阿耨大龙王、八部鬼神等,听闻佛语,悉皆信受、踊跃欢喜。
典故摘自:《佛说兴起行经·卷二》、《中本起经·卷二》

释迦族灭族的公案

龙树菩萨吉祥草的公案
小驼背罗汉饿死的公案

其实,很多公案可以在《百业经》中找到。因果不虚,请在看到这些公案后,仔细思维,谨慎取舍,也愿看到这些公案的人早日树立正知正念,于佛陀教法深生定解,早日成就圆满的佛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