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共读《了凡四训》,了悉我命由我不由天07(电影《了凡四训》)

上文了凡与云谷禅师聊及了如何改过而积德,期间还涉及了“功过格”、“符箓”等等,之于了凡先生来说,收获颇多,不知针对诸位来说,是否也有所收获。期间那句: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是否有所悟?

了凡先生与云谷禅师 的对话还在继续,咱们接着往下看。

共读《了凡四训》,了悉我命由我不由天07

引文:

孟子论命学,而曰:夭寿不贰。夫夭与寿,至贰者也。当其不动念时,孰为夭,孰为寿?细分之,丰歉不贰,然后可立贫富之命;穷通不贰,然后可立贵贱之命;夭寿不贰,然后可立生死之命。人生世间,惟死生为重,曰夭寿,则一切顺逆皆该之矣。

至修身以俟之,乃积德祈天之事。曰修,则身有过恶,皆当治而去之;曰俟,则一毫觊觎,一毫将迎,皆当斩绝之矣。到此地位,直造先天之境,即此便是实学。

汝未能无心,但能持准提咒,无记无数,不令间断,持得纯熟,于持中不持,于不持中持。到得念头不动,则灵验矣。

余初号学海,是日改号了凡;盖悟立命之说,而不欲落凡夫窠臼也。从此而后,终日兢兢,便觉与前不同。前日只是悠悠放任,到此自有战兢惕厉景象,在暗室屋漏中,常恐得罪天地鬼神;遇人憎我毁我,自能恬然容受。

共读:

云谷禅师接着说:孟子在谈论立命时,说“夭寿不二(短命和长寿并没有分别)”。可是,短命和长寿,天壤之别,怎么会没有分别呢?如果你都念不起,那么哪个是夭,哪个又是寿?如同尚未出生的婴孩,他哪里知道夭或寿?之所以知道,是生下来的后天,念起了,前世今生的业报也随之而来了,才有了分别——(这段话,老麦如此去解读,又好似不怎么对,可是实在不知道如何去表述,我想起之前老麦常说的一句话:心欲令其有则有,心欲令其无则无,此言放到此解读似乎更恰当)。

共读《了凡四训》,了悉我命由我不由天07

也就是说,因为有了诸多的业因果报,所以有了夭寿之分。那么,如果我们利用这业因果报的规律,来进行优化改善,夭也会变为寿,一样没有区别了。推广开来说的话,用此方法,丰收与歉收、贫穷与通达不都没有区别了。人生在世,唯有生死是最大的,如果明白了这个道理,那么也就能从容应对人生中的一切顺境逆境。

孟子说:自己只管去修心养性、行善积德,待到机缘成熟,上天一定会安排福报的降临。说的是行善积德,向天祈祷的事。说道这“修”。就是要彻底去改掉自己身上所有的那些过失与罪恶;说道这“俟”,就是要彻底斩断非分的、攀缘的念头。如果能做到这些,那么就算达到了先天之境(如尚未出生之婴孩)。这才是人世间最实在最受用的学问。

你不能做到“无心”,那么,就去持准提咒,就一遍一遍的念,不要去记数,不要间断,只要念的熟了,自然就会做到口中在念,心中也在念;口中不念,心中也会在念。然后便会到念头不起之时,这时候你就可以暂时达到“无心”的感觉,还会有诸多的意想不到的收获。

共读《了凡四训》,了悉我命由我不由天07

我原本的名字是学海,自与云谷禅师深谈,即改名“了凡”——因我已了悟立命之法,自此不愿再做凡夫俗子。从那以后,每天都小心谨慎,兢兢而为,便感觉与之前与大不同。之前是稀里糊涂,放任自己欲望,而今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生怕有过,即便是独在暗黑的小屋,也怕得罪天地鬼神;即便受到别人的嗔恨诽谤,我也能安然接受,不起波澜。

解读:

至此,了凡先生与云谷禅师关于“立命”的谈话就告一段落了,两人从了凡先生因以算M大师的准确推算而选择躺平开始,聊到命之定数的变与不变,因何而变,如何而变,而又变为何,亦可谓精彩。而谈及核心,说了这么多,能改变命之定数的方法,于内而言,修心;外而言,善行。——于是,了凡发愿,行三千善,求及第登科。

回到本段文字中,提到了几个重点,一是“不二”:一实之理,如如平等,而无彼此之别,谓之不二。说的是无区别,亦无区别心,夭寿不贰、丰谦不贰、穷通不贰……佛道不贰,大道归一,总有归期。

共读《了凡四训》,了悉我命由我不由天07

一是准提咒。准提咒是佛家十小咒之一,准提观音,是一位“感应甚强,对崇奉者至为关怀”的大菩萨,准提咒全文:南无飒哆喃(nā mó sà duō na一声),三藐三菩陀(sān miǎo sān pú tuó),俱胝喃(jù zhī na一声),怛侄他(dá zhí tuō),唵折戾主戾(ōng, zhé lì zhǔ lì),准提娑婆诃(zhǔn tí suō pó hē)。如何念诵,因人而异,没必要统一,但要发诚心,或有会向众生。

然准提之意为清净,如是,非佛家居士,可念诵《清静经》,抑或静心咒:太上台星。应变无停。驱邪缚魅。保命护身。智慧明净。心神安宁。三魂永久。魄无丧倾。诵持方法亦无所统一,去念、诚心亦可。

了凡因了一段谈话,学海改名为“了凡”,已了立命之法,褪去凡夫之念。接下来,将是了凡先生如何去改变了,咱们下文再说。

——原创老麦。2022.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