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道教有哪些神仙坐骑和图像来源

仙女.png

农历新年对中国人来说意味着团圆。 无论是在外打工的老外,还是留学的学生,平安回家过年都是最大的心愿。 随着现代交通业的发展,人们的出行方式日益多样化,出行时间大大缩短,大大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

面对“天人合一”的远方,人们往往羡慕能“飞鹤飞天”,一口气行万里的神仙。 本文讲述几个道教中神坐骑及其图片来源,为您的旅途增添几分乐趣。

一、回顾一切

挂载.jpg

八仙之中,张果总是向后骑驴。 据记载,张果为人老实。 他的真名是张果,他的名字是同轩先生。 他坐在驴子上,驴子可以折叠起来藏在毛巾盒里。

张国老为什么倒骑驴? 这件事情是由很多原因导致的。 作者对“万事皆回首”的解释赞不绝口,说出了人生的真谛。 这就是为什么许多道教仙人传说在目前看来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驴在古代是比较普遍的生产和运输工具。 与其他仙鹤、老虎、麒麟等相比,驴更贴近人们的生活。 驴的出现伴随着亲民神像张国老的形象,也与驴的另一层文化意义有关:文人爱驴。

魏晋时期,文人墨客喜爱驴。 《史说心语》中:“王仲轩作驴声,安葬后文帝在葬礼。谷羽随他游说:‘王是驴声,你可以发声为驴声。礼物。' 每一位游人都会发出驴叫声。”是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灿,生前爱听驴叫。 曹丕为了寄托对他的爱慕和敬仰,在葬礼上会见了大家,叫他一头驴送行。 可见,魏晋风流士的行为在今天的确令人难以置信,但曹丕这样的行为充分体现了士人的真情实感。

唐代,李白、杜甫、李河、贾道等一大批诗人都崇拜骑驴。 其中,因骑驴本身就是一种贫苦的境界,为文人所称道。

《赠鲁秋苏松松》

李白

阮籍为知府,骑驴去东平。

砍了十天竹子,天气一下子晴朗了。

我来弹一弹,谁来考验师父的情意。

上师留松,云识古城。

《献给魏左承章二十二韵》

杜甫

骑驴十三载,游京春。

朝扣富翁门,晚随肥马尘。

明代张岱在《夜航船》中记载孟浩然心胸开阔,常骑驴在雪中寻梅,曰:“我诗在风雪中驴背思。在八桥上。” 在文人墨客的解读下,骑驴也变了“归隐”的代名词。 文人墨客,书画,无不以骑驴的形象来抒发感情。 到了近代,文人骑驴的风尚并没有减少。 朱自清、梁思成、林徽因、梁实秋一生都以驴为伴,可谓魏晋遗风。

可见,骑驴的仙女形象,本身就是一种优雅、自由的对待事物的态度,是一种清贫喜乐的生活状态。

二、每只鹿都是幸运的

仙女坐骑.png

道教诸神中,有一位“俊俏可亲”的白胡子老者。 他常与鹿(又名白鹤)坐坐,鹿是吉祥、长寿、长寿之星之一。 鹿是长寿的象征,常伴生辰星祝长寿。

《抱朴子》曰:“鹿兽一千年,五百岁就失色了。《书义记》又说:“鹿变成了一千年黑鹿,五百年白鹿,五百年黑鹿。 “鹿是长寿兽,吃其肉能长寿,故有‘玄鹿为腊鹿,食之可活两千年。””。

鹿是温顺和自然的。 人们将理想的生活欲望与鹿在世界上的自由生活和悠闲的生存状态联系在一起。 《庄子·天地》载:“最贤德的世界,不尊重贤人;

此外,鹿在楚文化中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楚地区盛产麋鹿,《山海经·中山经》记载:“荆山,其兽多麋”。 先秦时期的云梦泽地区,水草肥沃,为麋鹿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屈原在《楚辞·九歌·项氏》中说:“院子里哪里有麋鹿吃?什么是蝎子?” 在楚国,鹿已经是士大夫的宠儿了。 比起养猫养狗。

在《考古随笔》中,张广志先生研究了河南濮阳西水坡45号墓,发现距今6400年前的人骨上有蚌、龙、虎、鹿的纹饰。 他引用了《娑娑》中道士使用龙、虎、鹿三轿的记载,以及《上人三轿》中的“道藏”的由来:“三轿”道教主要用作从天而降的骑乘工具。 用蚌壳制成的原始道教土或巫、龙、虎、鹿,也是他们召来用的三轿。”二人之源流。

《天尊三轿》:“鹿的丈夫往往也是。 能助道家的人,日行万里。 遇到鹿的人可以采集灵芝,知道它的位置。 一头鹿到有灵芝的地方,它的鹿已经遇到了3次,它的草不能行走。 而如果他们依法进食,灵芝是知足和长生不老的。 如果不允许这种方法,灵芝是不能服用的。

道教神灵庞大,还有青牛、麒麟、白鹤等坐骑,这里无法一一列举。 神仙坐骑作为神灵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们的生活和精神信仰息息相关,在新的历史环境中,散发出新的文化意义。 例如,在张国老骑驴上面,“万事皆回首”,以鹿为代表的舒适生活环境,是营造和谐社会的民间精神源泉。

随着我国高铁、民航、陆路交通的发展,虽然不是天行千里的神仙,但在很大程度上让人们的出行更加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