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八大山人“齿形印”研究(八大山人的常用印章)

(友情提醒:本文共10200字,阅读约要15分钟)

作者:饶国平

八大山人用人体自身上的器官来表达情怀。这也是他们在介冈所讨论内容的艺术化呈现。

让我们一起来讨论。

一、咲:屐形印,齿形印

朱耷有“一个山”印被人们称之为“屐形印”“齿形印”,张大千先生读为“一山人”,吴同先生以为应读“一仙”,王己千先生读为“八大山人”,而我理解为初义为“个山驴”,全形表现如一头正在拉磨的驴。

1、“齿形印”第一层意思:由“介冈”拆字而成,表示“个山驴拉磨”

八大山人常用平面表达出三维的立体动画,这是他的高明之处。

八大山人“齿形印”研究

八大山人以“驴”自喻,喻人,所以“驴屋”本意来自“人屋”,由“介岗”各去一部分编旁简化为“个山”,冈字繁体“岡”,所以“山”处于下方。

八大山人“齿形印”研究

(张翕整理总结的屐\齿形印使用年表)

有着农村生活经历的人,都对驴拉磨的场景有很深的印象。朱耷用之以暗喻自己的处境。

拉磨驴,这是“齿形印”的第一层底层意思。

拉磨循环转动的形象,即辘轳的原理。八大山人所接确的有取水的辘轳井,大门上的铜转钮,剑柄上的鹿卢,佛经的“转经轮”,河道拐角的“纤夫转轴”等等。后文我将用大量的事例,八大山人和饶宇朴等人,还引申为“起死回生”世道轮回的思想。

而我们知道,八大山人的作品往往有多层意思。我们继续看。

2、“齿形印”的第二层意思:褚渊齿冷。

此印设计形如缺牙老翁,或换牙幼童;意:老老幼幼,人咲褚公,至今齿冷。

“齿形印”如果按古人的阅读习惯“右向左”,那么可读为:山人,如果按现代今天的习惯是左向右读,那么可读为:个山。形像一只拉磨驴,加个口框,又像老翁缺牙,或幼童换牙之态。语意双关是八大山人的表达习惯。有多款用嘴形表达情绪的题款和印章:唇印山、一笑而已、个相如吃、口如扁担。作哑口却有“鸣驴”或“驴鸣”状,这些都与饶宇朴“鹿鸣”相和,称“鹿卢鸣”。

正统道藏洞真部《谷神篇》的《大药还丹诗》云“百岁光阴七十稀,鬓斑齿缺使人悲。如来先觉修无住,元始常存执有为。”

为什么选择“齿”?我在上文也讲过“褚渊齿冷”的典故。《南齐书·乐颐传》:“隆昌末,(乐) 预谓丹阳尹徐孝嗣曰:‘外传藉藉,似有伊周之事,君蒙武帝殊常之恩,荷托付之重,恐不得同人此举。人咲褚公,至今齿冷。’”后以此典形容因变节遭到耻笑,留下恶名:齿冷、褚公齿冷、冷齿、笑褚渊

咲,xiào,古同“笑”,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咲"为"笑"的异体字。唐伯虎有名句“世人笑我忒风颠,我咲世人看不穿” 。《明史》中记录了一段唐伯虎在南昌装疯裸奔的经历,“宁王宸濠厚币聘之,寅察其有异志,佯狂使酒,露其丑秽。宸濠不能堪,放还。”不知道八大山人后来在临川疯癫还俗,是否受这个典故的影响。

如果说,八大山人作“齿形印”来嘲笑变节的胆小鬼,意 “咲”。

汉初,江西曾是汉越军事交锋地带。东越王馀善造反,汉武帝曾经以“畏懦罪”诛杀屯边汉使大农张成和故山州侯“刘齿”。

刘齿:西汉城阳王刘喜子。封山州侯。元鼎五年因献金不足夺爵。六年,将兵击东越,逗留不敢击,坐畏懦,被诛。

资治通鉴:是时,汉使大农张成、故山州侯齿将屯,弗敢击,却就便处,皆坐畏懦诛。

刘齿\留此\留齿,同音。汉武帝调军征东越,豫章是集结和进攻的地方,也就是八大山人生活的江西,所以这一典故八大山人应该是熟悉和了解的。

所以,此处“咲褚公”和“咲刘齿”,都是一个意思,嘲笑与讽刺。

“汉字”真的好流氓,这“笑”有怪味,是讽刺。这是“贬义正说”。

而这还不够。齿形印还有“正义反说”,用“痛恨”之“哭意”却表达出“尊敬”的意思。

3、“张睢阳齿”表达“切齿地痛恨”

词语“张睢阳齿”,取典于唐朝时期张巡,张巡守城卫国心切,牙齿皆被咬碎。后人用“张巡齿”比喻对敌人切齿地痛恨,以及对张巡的尊重。

这是八大山人“齿形印”第三层意思。

古人祭祀多是要“哭”的,用“哭”来表示尊重。

李东阳作诗赞张巡道:将军有齿嚼欲碎,将军有眦血成泪。生为将星死为厉,尽是山川不平气。二人同心金不利,天与一城为国蔽。强兵坐拥瞋相视,孝子忠臣竟谁是。千载功名亦天意,君不见河南节度三日至。

《旧唐书》卷一百八十七下《忠义下·张巡传》:“巡神气慷慨,每与贼战,大呼誓师,眥裂血流,齿牙皆碎。城将陷,西向再拜,曰:‘臣智勇俱竭,不能式遏强寇,保守孤城。臣虽为鬼,誓与贼为厉,以答明恩。’及城陷,尹子奇谓巡曰:‘闻君每战眥裂,嚼齿皆碎,何至此耶?’巡曰:‘吾欲气吞逆贼,但力不遂耳!’子奇以大刀剔巡口,视其齿,存者不过三数。”

这是唐代“安史之乱”时,张巡、许远守睢阳,孤城御敌,粮绝无援。睢阳城后终陷落,张巡、许远、雷万春、南霁云等三十六将皆被俘。不降,全部被杀。

雷万春祖籍鄱阳。睢阳保卫战中,雷万春面部中了6箭,仍然站在城头指挥若定,岿然不动,令狐潮怀疑射中的是个木人。南宋学者徐钧有诗赞道:“六矢飞穿诧木人,屹然不动勇无伦。极知力尽城将陷,吾亦忘吾有此身。”雷万春墓位于今河南商丘市,墓碑铭曰“忠勇雷公之墓”。曾与饶宇朴八大山人有过往来的江西巡抚宋荦,正是商丘人。

尹子琦问张巡说:“听说您督战时,大声呼喊,往往眼眶破裂血流满面,牙也咬碎,何至于这样呢?”张巡答道:“我要用正气消灭逆贼,只是力不从心而已。”尹子琦发怒,用刀撬开他的嘴,发现只剩三、四颗牙齿。

此典表现了张巡南霁云等临敌时的慷慨激昂,正是由于睢阳的死守,整个江淮地区安然无恙。故张巡等备受各朝尊重,至清代,张巡的塑像还被请到太庙中,成为四十一位陪臣之一,与历代帝王共享皇家祭祀。在民间也演化为神。张巡庙,在江西很普遍,我老家几乎每个村口都有张王庙和社公庙。张巡、许远、雷万春、南霁云,很多地方的雷公庙实际上都是张巡系列。明状元罗伦写广昌甘竹饶家堡《雯峰别墅记》云:“(雯峰)其右则吴王芮之军峰也,其左则镇县之金嶂也,其前则壶公之紫霄也,其后则南霁云庙也。”这个南霁云庙便是祭祀张巡南霁云。

韩愈在《张中丞传后叙》中感叹: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沮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

笔者在写这段文字的时候,先是用理论去推导,并没有找例证,后面翻阅《钦定古今图书集成》之《南昌府祠庙考》时,发现南昌有“睢阳庙”,还和明太祖朱元璋有关:“睢阳庙[1] 在顺济庙之南,望湖亭之西,建于唐。明太祖将与陈友谅战于鄱湖,前一日同刘基登亭口,占祝雎阳,曰:神威赫赫震千峰,我亦英雄未建功,愿借阴兵三十万,来朝助我一帆风。次日大风助战,遂胜。太祖御极敕封忠烈灵祠,今呼为令公庙。”

“张王庙 在普贤寺内,祀唐张巡,莫详所自。”

这说明,张巡的忠孝思想,在江西扎地生根。成了八大山人随手沾起的创作素材和思想。

八大山人在明亡前,第一次逃避西山,便也是农民起义军骚扰南昌城。满人入关后,南昌城也是金声桓王得仁伪军占领。金声桓,起身群盗,号“一斗粟”;王得仁更是闯王李自成旧部。如果大明有几个像张巡般的国家英雄,大明的历史或有改写的机会。

“齿德俱尊” 常指年高德重的长者。八大山人“齿形印”的使用时间也是晚年。所以设计为“老翁缺牙”还含有此义。八大山人是想做大明精神上的“张巡”,做文化传承的守护人。这其实,也是八大山人近年60岁,仍想娶妻生子的思想动力。

(同治)《临川县志》:饶万楷,字子皆。宋淳熙中进士,时亨裔孙,性公直,有豪侠气,置义塾,修桥路,设龙溪渡,重新“昭源贤祠”,建大小祠。子皆置田以赡之,先达王思轼赠以“齿德达尊”扁额。年九十八卒,男“光耀”邑庠生,孙“龙图”太学生。

这时,咲,xiào,我们可以引申理解为同音“孝”,即忠孝。

我父亲是一位兽医,部队转业后的工作。我小时,曾陪父亲去耕牛交易市场做检疫。经常看到来交易的老农,伸手往牛嘴里摸。牛是反刍动物,我看得他们搞得手湿湿漉漉脏兮兮地很是诧异问父亲他们这是干嘛。父亲告诉我,这是摸牛的牙齿来判断牛龄。

古代,兄弟按年龄排序的有个专用名词叫“齿序”。清廷皇帝接受汉文化比较快,爱新觉罗·胤禔(zhi)(1672年-1734年),清朝宗室、康熙帝庶长子,雍正帝的异母长兄。生母为惠妃纳喇氏,排行第五,因康熙前四子皆幼殇未齿序,故为皇长子。

“忠”是我国传统的政治道德观念,产生于我国传统家族道德观念“孝”之后。和平时:热爱本职、忠于职守,心怀信仰,忠于信念,心系人民,忠于祖国。危难时:烈火淬炼,奋勇杀敌,绝不退缩!

1705年,八大山人80岁,这年他用印:手屈一指、八大山人(屐形印)。“手屈一指”实为“首屈一子”。“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是孟子说的,记述在《孟子离娄上》中,全文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八大山人在人生的最后阶段,仍在遗憾没有生儿子。

饶宇朴在《八大山人题画》中说:“石骨松心君见否,郎当咲倒厌原山。” 厌原山,又名南昌山,西山。饶宇朴使用了“咲倒”夸张一说。

有哭有笑有痛恨,我想,这便是众人对“哭之笑之”解读的由来吧。“齿形印”故设计为“缺牙”状。

4、“齿形印”第四层意思:由咲至哑。

我们在上面解释了齿形印有引典“人咲褚公”。咲,按八大山人的取材风格,正是“口关”状。牙齿紧闭,不说话状,八大山人曾以“哑”字署门。“哑”也为“口关”,八大山人正是受胡亦堂邀请修志,在抚州始“哑”。龇牙也亦为“口关”,所以齿形印正好表达。

这怕是八大山人“哑”元素的来源,也是齿形印的另一层意思。“咲”为口关,引申至“哑”。

纵观中外历史,但凡强权政冶出现。当尖锐的批评消失以后,温和的批评便不被容忍,当温和的批评消失以后,沉默也不允许,你沉默或许就是在心里反对,所以,你想装聋作哑也是有危险的。

满人入主中原以后,对外的口径说得非常好好,顺治帝在《登极诏》中说:“前朝宗室首倡投诚、先来投顺、赴京朝见者,仍给禄养,以昭朝廷兴继之意。”但实际上,崇祯帝的三个皇子,连“流寇”李自成都没舍得杀戮,最终全部被清廷杀掉。

1646年,清廷以“私匿印信”为借口,杀掉鲁王、荆王、衡王世子等11人;1648年,又杀掉周王、晋王、德王、潞王等人。历史学者白新良、赵秉忠在其著作《清兵入关与明朝宗室》中,统计了短短5年内清廷杀掉了1万余明朝皇室。

八大山人始“哑”于抚州,此时他受县令胡亦堂的邀请参与修地方志。八大山人等明朝遗老,对朝代变更进行了比较和总结。

八大山人此时肯定有话想说,但清廷肯定不会给他机会。

干脆闭嘴作“哑”好了。

口关了,就没有其他表达方式了吗?齿形印还有其他意思吗?

有。

5、“齿形印”第五层意思:蠢驴拉磨转圈,作“鹿卢鸣”。

八大山人有款“驴印”,就是直接把几个“齿形印”叠加起来,扭曲重组设计而成。这款“驴”字印动感十足,像不像一头驴拉磨转圈的象形?

所以,又有学者认为此印是用“驴”字重叠

台湾学者李叶霜发现屐\齿形印几乎与八大的“驴”号同时出现,他认为八大的“驴”印,正是屐形印的原型。这方“驴”印右下角的一个驴字经过不同角度的旋转,可得“驴”“书”二字,刚好是八大的名号。

笔者认为,李老师只说了其一。此印是综合了“卢”“鹿”以及引申的“马”“车”部首,本义应该为“驴拉辘轳”。

如果说“齿形印\屐形印”是二维平面,表现“拉犁”线状。那这款八大的“驴”款,明显,转圈圈的设计思路,由二维表达出三维的情景,所以是驴拉磨,没有前进,而是在原地不断地转圈。他老师叫耕庵老人,耕的异体字是“畊”,转圈也契合“辘轳”打水的思路。“耕”的“耒”,意为农具耒耜上的木柄。

我特别注意到“驴”款印右中的一个大“白点”,有过农村生活经验的一定知道,驴拉磨,上方有一个添料的“料口”。从这下料,流入二石“磨齿”之间,转动磨盘,便能把料碾碎。

正如我们所研究的一样,它其实就是辘轳\鹿卢的旋转体现。非常象形石磨\车轱辘\纺车转盘的转动动态。


[1]原文为“雎阳”,当为"睢阳"

八大山人“齿形印”研究

八大山人,他在抚州装过哑,还装过疯!然后回到南昌,仍然是没有办法要和"事人"打交道!!和江西巡抚等清廷命官有有往来。以“鸣驴"为原型。仍是最终不得不"鸣”,只是驴叫而已!!

我们再来看一个案例。

大宋王孙赵孟頫的《自警》:

齿豁童头六十三,一生事事总堪惭。

惟余笔砚情犹在,留与人间作笑谈。

赵孟頫按辈分是宋理宗的侄子,这又是一个改朝换代,宗室皇族的榜样。

赵孟頫入仕蒙元,这首《自警》是他留给自己也是留给后人的解释:专心笔砚。

“齿豁童六十三“,八大山人的齿形印象,确实抽象”缺牙老头”,又像“婴儿长乳牙”。所以我说,八大山人与饶宇朴一定研究过各朝更替时,士子的态度。我们凭心而论,赵孟頫与八大山人,在本姓朝时已经是没落“王孙”,赵的主要成就都是在入元才获,没落皇族。但宋明亡了,就有人道德绑架。这极容易引起八大山人的共鸣。

这是八大山人“齿形印”的第五层意思:鹿卢鸣,以笔墨的方式。

提到赵孟頫,和叶李,均为抚州南城人程钜夫向蒙元推荐。

朱子再传的饶鲁是南宋末年重要的理学家,《宋元学案》之"双峰学案"对饶鲁学术地位评价甚高,认为他"上 接黄榦,下开吴澄"。程钜夫自少与吴澄同门。南宋末年,随叔父降元,入为质子。因受元世祖赏识,累迁至集贤直学士。至元十九年(1282年),奏陈五事,又请兴建国学、搜访江南遗逸、参用南北之人,其建议均被采纳。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拜侍御史,行御史台事,于江南推荐赵孟頫等二十余人,皆获擢用。

程钜夫的女婿临川龙溪人饶林,是陆九渊[1]弟子饶延年的后人。饶鲁也是先祖由临川东馆迁移至余干万年的。程钜夫是《介冈饶氏族谱》首修谱序的撰写人。所以,饶宇朴作为谱局成员,是熟悉程钜夫的。


[1] 陆九渊“象山先生”的母亲饶氏为金溪县琅琚镇下东漕村人,饶氏于宋祥兴年间从南丰饶家迁来,故而下东漕村又被称为“象山娘家”。

这是题外话,言归正传。

除此之外,八大山人的齿形印还有其他意思吗?

有!

6、八大山人“齿形印”的第六层意思:“唵齿临”咒

宋释师范《偈颂一百四十一首》:“这老秃,无面目。不具些子慈悲,却有十分恶毒。喜亦不可近,怒尤不可触。我昔被渠禁害,逼得顽蛇生足。以至今日烧一炷香谩礼三拜,要且笑不成笑哭不成哭。此冤此恨若为伸,唵部临唵齿临。”

“唵阿吽,唵齿临,唵部林”等,咒字梵文的写法。唵齿临:也作嗡齿林,临离禁切,文殊一字陀罗尼、也叫文殊菩萨根本咒,即常说的文殊菩萨护身咒。“唵部临唵齿临”的作用,文殊一字圆满真言,佛顶大轮一字明王咒,顾名思义是用来护身的,放邪秽侵扰。

八大山人用齿形印,还有这一层含义,来表达“唵齿临”咒?八大山人半生在佛门,《进贤县志》称八大山人“尤为禅林拔萃之器”,邵长蘅《八大山人传》称他“不数年竖拂称宗师,住山二十年,从学者百余人”。八大山人后虽逃禅,但佛禅思想已深入骨髓。

佛牙舍利是佛舍利之一种,也是广大佛教徒心目中至高无上的圣物。佛陀荼毗时仅留四颗牙舍利存世。唐华严大师法藏所撰《如来相海品》云:“大牙相有四,谓四大牙。初右边下牙,众宝庄严者明体具德也,放大光等明业用广大也。普放光等显利益之相,此是所照佛身,复放光益。二右边上牙用中,一一光内现佛依正故名为藏。三左边下牙用中,照现一切佛及眷属故名灯云,四左边上牙于中出生,下明业用,谓因此大牙出大妙音现佛因果法等。《智论》牙白胜雪山王。”

从文献记载来看,北传佛牙舍利在北天竺乌场国,后由南朝宋代都城金陵钟山上“定林寺”高僧法献获得传到中国汉地。明嘉兴藏本《大唐西域记》有南天竺师子国的佛牙舍利被三宝太监郑和用武力“礼请”来到了中国都城南京的记载,“当就礼请佛牙至舟,灵验非常,光彩照耀,如前所云。訇霆震惊,远见隐避。……永乐九年七月初九日至京师,皇帝命于皇城内庄严旃檀金刚宝座贮之,式修供养,利益有情,祈福民庶,作无量功德。”

汤显祖有诗二首,《报恩寺迎佛牙夜礼塔,同陆五台司寇、达公作》和《再礼佛牙绕塔》记录大报恩寺塔有佛牙舍利供奉。大报恩寺是明成祖朱棣为纪念其生父明太祖朱元璋、生母马皇后于明永乐十年(1412年)敕建。

7、八大山人“齿形印”还有表示“牙虫”之意

我有次在聚会中,上了一道江西野菜“马齿苋”。我开玩笑,“此菜叶长得像马齿所以得名。八大山人和饶宇朴师徒在介冈常吃,和尚们吃素又不杀生,捉到的菜虫要放生,八大山人对这段经历刻骨铭心,以后取菜虫‘尺蠖’的形象刻印。”

朋友们都笑:“你这样一说,再去看无框‘齿形印’,真的好像是一只正在爬行的虫子。”

我儿时常常跟着父亲去菜园拔草。马齿苋应该是我认识最早的菜地野草之一。当时我把马齿苋当成菜,其他野草都拔了,唯独留下它。后来妈妈告诉我,“以前没菜吃的时候,马齿苋真的是一道野菜,现在只能拔去喂猪了”。2001年我们大学实习,吴磊燕老师带我们去于都高山牧场实习,系主任黄占旺时任科技副县长,晚宴就上了当地特色菜“红军粮”,就是“凉拌马齿苋”。

玩笑归玩笑,其实我也不是信口开河。

饶宇朴在写给朋友“朋芻”的诗中说:“居然尺蠖菊花庄,几度花寒拾晚香。”

《尔雅》曰蠖尺蠖也俗呼度虫(度音铎蠖音之误也)。《易》曰尺蠖之屈以求伸也。郭璞注,方言曰:尺蠖其色青而细小或在草木叶上今蜾裸所负为子者。

尺蠖,就是一种节肢动物,昆虫纲,鳞翅目,尺蛾科昆虫幼虫统称。尺蠖身体细长,行动时一屈一伸像个拱桥,休息时,身体能斜向伸直如枝状。因为,尺蠖体柔软细长,屈伸而行的征,被文人喻为“先屈后伸”之喻。《易·繫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晋 支遁 《咏利城山居》:“跡从尺蠖屈,道与腾龙伸。”清 赵翼 《高年》诗:“诗已寒蝉噪,心犹尺蠖伸。”

尺蠖常危害蔬菜和果林。笔者小时候,父亲常常叫我去菜园果园抓这种小虫子。八大山人等“自耕农”肯定也是熟悉它的。

不仅仅是八大山人,他们的朋友施闰章,也有别号“蠖斋”。

八大山人“齿形印”研究

笔者做了统计,施闰章在《学余堂文集》中一共使用了87个“齿”字,真是到哪都“下齿”的达人。

他曾因掉了一颗牙齿而感慨万分,并赋诗《齿落》一首留念。辞职回乡时写《乞归》又提到了一次:“君看余齿豁,及今归已迟”。

《齿落》

延欢苦不留,忧老忽已至。

未知筋力衰,齿牙先失坠。

木落春更生,日落朝出地。

感兹同逝川,一往成捐弃。

妻子各惊吁,为我色憔悴。

百族相啖食,利齿反为累。

疎缺亦何伤,啸歌犹称意。

三复蒙庄言,养生有余媿。

我们也坐实了八大山人有用身上的器官来表达自己情怀的习惯。

八大山人的“齿形印”由拆字“个山”本义开始,层层叠加,产生意犹未尽的意境。

我们上文说了,可以形容老年之牙状,而老人多“蛀牙”,古人用“龋\齲 qu”表示。

《说文》 :“(牙+禹),齿蠧也。从牙,禹声。”牙让虫子蛀坏了。桂馥的《说文义证》:“禹,虫也,故文从禹。声中有义。”

“禹”本身就是虫名,所以牙加上上一个禹,就是被虫蛀坏的牙。

所以八大山人设计“齿形印”,正是他掉齿的形象,非常贴切的。

8、八大山人“齿形印”内含“倒插门”还是“改门换户”?

南昌现重建立的滕王阁,挂有许多明清楹联,其中有一副据说是明朝神童邹准所撰:“黄雀呼风当户立;黑龙施雨过江来。”

我们先看“户”字的演变。

八大山人“齿形印”研究

那么合起来,“齿形印”可解读为,一个正立的“人”+“一半门”或“倒户”。

这是要表达“倒插门”?

江西等地,现在仍把倒插门指上门女婿。资料记载八大山人没生儿子,只有一个女儿,江西民间有女婿为半个儿子之说。

一个人站在倒了半边门边。还是有暗藏“分家自立门户”之意?

不过,“人+户”这和八大山人的“人屋”相呼应。屋,《说文解字》:“居也。从尸。尸,所主也。一曰尸,象屋形。从至。至,所至止。室、屋皆从至。 ”。引申指“家”。

“户”的古字形像一扇门的形状,本义指单扇的门,由本义引申为房屋的出入口。一家人住在一个门内,“户”又引申为家庭单位。用“户”为构件的字多与门户有关,如:扇(门扇)、启、扉、房等。

即“户”与“屋”同义。人户,即“人屋”。同时,“人户”又和“人父”同音。人父,自然是孩子的父母:初当人父、初为人父、身为人父、升级人父、人父人母等。

所以,我更倾向于“倒插门”,八大山人希望男方入赘朱家,以承香火。

我大学同学钟初文秘书长,他对万寿宫多有研究。他说:“魏晋时期许逊,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十二大弟子,都成了真人真君,其中五人都是族人和姻亲,此外有的是他原来的老师,如吴猛等,这是利益共同体。”

中国人是“家天下”,血缘和联姻保证了权力、土地财产和信仰理想的继承。

新余饶良僖主席看到我这个观点后,笑说:国平,鬼才呀。

其实,从八大山人动态驴印,以及学学半印,还有辘轳转动的思想。如此,看到八大山人有可能会把汉字拆分转动组合,这是必然。相信以后还会发现更多的证据。

汤显祖的发小饶仑也是介冈人,他在《哀伟朋赋》中回忆饶仑身高接近九尺,又瘦又黑,每当谈论到有趣之处时,饶仑笑得露出牙龈:

“予年未弱冠,有友二人:钟陵饶伯宗仑,临川周无怀宗镐,皆奇士也。仑长不尽九尺,瘠而青,瞻视行步有异。镐长不尽三尺,髯而甚口。当予谭说有致,仑笑龂然,镐笑轩然。三人嵯峨蹒跚而行乎道中,旁无人也。”

饶仑“翻眼仰视”和“笑露驴齿”的招牌式形象有没有影响到八大山人?还别真说,非常像八大画鸟翻眼和“八大山人”落款连缀书写形像驴咧嘴露齿。

八大山人“齿形印”研究

(作者系介冈八大山人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原创文章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