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五台山繁峙佛教文化研究(廿八):从圣水头圣水院探源尧舜禹根文化(繁峙到五台山景区怎么去)

#忻州头条#​#五台山#​#我在头条搞创作#​

五台山繁峙佛教文化研究(廿八):从圣水头圣水院探源尧舜禹根文化

繁峙圣水头村明代古堡保存完好

文化名村圣水头

圣水头村隶属于繁峙县繁城镇管辖,海拔高度938米,距县城1公里,随着城镇化的发展,现在已经和县城连成一片,成为城中村。 村中有保存完整的清代韩家祠堂、刘家祠堂和的明代古城堡。至今以韩、刘两姓居多。村东有新建的2011年投入使用的繁峙县职业教育中心。

据《繁峙县志·人物传》记载,明代圣水头旺族韩士哲,稳重敦厚,果断有为,通晓五经。曾任北城兵马指挥,忠于职守,勤于政务,盗贼匿迹。后任卫辉府(今河南汲县)通判。其时,乡间有一盗牛者, 被捕获。当他得知盗牛是为赡养老母时,韩士哲亲自解开绑绳,说:“我作为你们的父母官,不能使你们丰衣足食,知晓礼义,这实在是我的过错啊!”于是将盗牛者释放。此人惭愧不已,痛改前非,成为良民。韩士哲后升任宝庆府(今湖南郡阳市)知府。

据本村长者介绍,寺东2里许古有圣水泉,圣水头村因有圣水而得名。圣水头古有圣水院,据铸于金代大定十年(1170)繁峙鼓楼铁钟铸文记载:“圣水院主子温、普肇”,说明圣水院建寺的下限时间为金大定十年。另有本县山会村明代嘉靖十年(1531年)《洪福寺重修碑》有“嗣临济二十五世圣水晚学东鲁沙门祖云撰文”,表明圣水头圣水院传承的是临济正脉。至于村内现存寺院凌云寺,是否是在清代因滹沱河水患,迁于北坡高台之上,将圣水院更名为凌云寺,因没有文献、文物资料佐证,只是一种猜想。

五台山繁峙佛教文化研究(廿八):从圣水头圣水院探源尧舜禹根文化

繁峙圣水头刘氏宗祠

一、凌云寺

圣水头村东南现有凌云寺,始建年代不详。寺院原来在村南面官地,因被滹沱河水冲毁,遂于咸丰年间(1851~1861)迁建于此。殿内塑有释迦摩尼佛、药师佛、阿弥陀佛像三尊。寺内有元至正四年(1344年)刻制的“王思问祖考墓幢”1座,上刻尊胜陀罗真言及王思问的生平,对研究元代繁峙名人王兆元帅家族、当时墓葬风俗和宗教发展很有实证史料价值。

大元冀宁路代州雁门驿提领(从七品)王思问,是元代王兆元帅曾孙,自北宋就世居圣水头村。兴定丁丑年(1217),元兵围雁门,游骑及繁峙县境,金人弃城奔溃。城中遗民共推王兆与县人刘会,同领县事,谋划逃入五台山中以全身自保。王兆忖度不可行,乃与刘会等十数人持牛羊酒肉,向西至雁门主帅麾下,通报姓名。元军主帅以便宜擢授王兆为左监军会军事判官,尽还先前所俘繁峙百姓、牲口,一县赖以全济,避免了生灵涂炭。王兆后升迁为昭武将军坚州左副元帅。从此王家出现了从政者,并世代为官,芝兰玉树,子孙绵长。

五台山繁峙佛教文化研究(廿八):从圣水头圣水院探源尧舜禹根文化

古代墓地经幢

二、镌刻经幢孝文化

孔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祭神如神在”。圣人重视祭祀好像服侍父母一般。《王思问祖考墓幢》呈八棱状,第一面至第五面刻着王思问家族源流及世系图。第六面至第八面刻“佛顶尊胜陀罗尼咒”,后有三行刻文说明持诵、铭镌“佛顶尊胜陀罗尼咒”对于利生、度亡都有不可思议的功德。

《佛顶尊胜陀罗尼咒》出自《佛顶尊胜陀罗尼经》。据《宋高僧传》记载,唐朝仪凤元年(676年),北印度罽宾国僧人佛陀波利来五台山礼拜文殊菩萨,逢一神异之老翁,蒙其示教,重返本国,取梵本尊胜陀罗尼经复来京师;仪凤四年,高宗敕令日照及杜行顗译之,译成之后,置于宫中,未能流布于世。后来,波利带梵本《佛顶尊胜陀罗尼咒》入五台山,不知所终。这虽然是一个神话传说,却影响了后世的信仰。

据本县知名文化学者李宏如《繁峙碑文集》:现存繁峙县城关帝庙唐代吕氏经幢、繁峙岩山寺宋代厚氏墓幢、安头村金代白氏墓幢、繁峙县城金代左氏奉先塔幢、圣水头元代王氏墓幢、代堡村金代董章经塔、秘魔岩明代僧人墓幢等,都刻有《佛顶尊胜陀罗尼咒》,可见繁峙为亡人请和尚念经做法事、镌刻尊胜陀罗尼经幢利生度亡、报父母慈恩的风俗从唐宋一直流行至今。前几年南关村南一座金代墓葬中,出土了一张黄色丝织品被面(已破损),上面用毛笔写着《佛顶尊胜陀罗尼咒》,人称陀罗尼被,现在还有人为离世亲人购买此被,以礼而葬,以尽人子之愿。反映了繁峙自古及今葬尽其礼,丧尽其哀的厚葬风俗、孝道文化。

五台山繁峙佛教文化研究(廿八):从圣水头圣水院探源尧舜禹根文化

笔者古城地田野调查

三、春秋晋葰人故址

元代《王思问祖考墓幢》碑文说王思问自高祖王兆居圣水头村,“自高祖以来,家居圣水头,迄今已历五世”。根据其父王钧的嘱咐,将父葬於圣水头村西北。“吾死,汝葬我于居宅西北之地,是吾之所愿也”。王家墓地位于今安家地村东公路上大圪达地,1970 年修公路时路线正好走该坟地。在经幢下挖出一座砖砌穹庐式墓穴,为火化后同穴群葬。可见碑中所说的圣水头村不是现在的圣水头村,而是今圣水头村东三华里处的古城沟,这里是葰人县遗址,繁峙故城。宋朝时曾叫故城村,后来由于滹沱河的冲刷,圣水头村迁于今址。

另据史学家李裕民研究认为,1992年7月在繁峙杏园村出土宋代“冯氏砖志”中:“河东路代州繁畤县武周乡故城村西南平原,地去县二里。墓之铭记”。砖铭中提及墓在故城村西南,按圣水头村东,当地村民称之为古城沟,古城地,说明古代有城址。墓地周围再无别的古城可寻,故古城村必在今圣水头村的古城沟、古城地一带,它应是葰人县的故址。因此,唐初《括地志》说:“葰人故城,在代州繁畤县界”。清代光绪《繁峙县志》中说:“葰人县故城,春秋晋霍人地也,在县东三里圣水村”。李裕民教授说,此宋代“冯氏砖志”中的武周乡,武周与武州音近可通,为隋朝大业十二年(616)移于武州城提供有力旁证。“东魏置武州,领吐京、齐、新安三郡,以统军户,北齐改为北灵州”(据《太平寰宇记》)。笔者结合圣水头村民长者的实地指证,历代出土文物,认为上述文献记载和实地考察相吻合,是真实可信的。

2004年冬,在藿人遗址(今天的繁峙圣水头村东北一公里)处发掘三十亩大的面积、102座战国墓葬,出土了大量的国家馆藏的“藿人”平首尖足币和编钟。藿人币系战国时期赵国货币,币文均纪地名,此币对于研究繁峙历史及文字演变至为重要。铸造货币的城邑,一般也是冶铸兵器的城邑。综上多种文献资料、出土文物、村民佐证材料表明,圣水头东古城地为夏商周和春秋时期晋人赵国的重要城池,政治、经济、文化要邑。

五台山繁峙佛教文化研究(廿八):从圣水头圣水院探源尧舜禹根文化

繁峙圣水头凌云寺

滹源圣水文明摇蓝

冀土之北,始见记载者,霍人为最古。并州名川,得列方志者,滹沱为最巨。

从伏羲氏时代开始,从鄂尔多斯迁徙的夏族到神农氏时代,部分已定住于山西、河南交界处之滹沱河谷地、汾河河谷、黄河河谷,他们分化为许多氏族,是谓诸夏之族。另一部分,则定住于甘肃西南之黄河河谷、洮河河谷、青海之西宁河谷和青海沿岸,他们也分化为许多氏族,是谓诸羌之族。诸羌与诸夏,同为夏族之苗商,他们创造了以鼎、鬲与彩陶为特征的新石器文化(翦伯赞《中国史纲》)。

一、省考古研究所田野调查

从2006年至2008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中国国家博物馆和忻州文物管理处几十位参与调查的人员在繁峙、代县、原平进行田野调查,跋山涉水,风吹日晒,收集整理工作一直持续到2009年下半年才结束,2010年出版了《滹沱河上游先秦遗存调查报告》。书中记载了繁峙境内仰韶时期、龙山时期、二里头时期、商时期、东周时期、战国时期104处遗址,出土文物有石斧、石环、鬲、罐、爵、盆、豆、钵、盘、尊、双耳罐、甄、蛋形瓮、陶簋、鼎、鋬手。陶器分夹砂褐陶,夹砂灰陶,夹砂红褐陶,夹砂黑陶,纹饰多绳纹、篮纹,杂有蚌粉。

五台山繁峙佛教文化研究(廿八):从圣水头圣水院探源尧舜禹根文化

战国布币

二、繁峙馆藏文物

新石器工具:石斧2件、石刀、石锤、石铲、石杵。青铜器:锛、凿、曲内戈、剑、马衔、布币6枚、春秋战国时期赵国刀币2枚,其中1枚为直刀。

三、民间出土文物

1990年6月29日李宏如先生陪同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杨纯渊考察滹沱河流域,在大营南洪水村李四成家看到有一对汉代陶壶,据说是从黄土崖上塌出来的,疑为古代墓内陪葬物,后来归繁峙县博物馆。

6月30日在北河家会村张义老汉家有一对古陶罐。据杨纯渊说,可能是新石器时代的遗物。未收回,仍在老张家。

7月2日,杨纯渊同志在上永兴村北烽火合附近捡到石器时代的小石斧,斧刃特别锋利,割动物皮内肯定没有问题。上永兴村86岁的梁金川老汉家有一汉代陶罐。

7月4日,李宏如先生送给杨纯渊在鳌子头村邢荣和李拴来窑洞附近出土的一块陶片,杨纯渊说是战国彩陶,直径一寸多。

7月10日,李宏如先生调查繁城镇白堡村,文物不少。村西南张来生院里有一王墓,高约3米,周长约30米,其周边曾出土过大量的马骨和箭头。在20年前还出土过一个铜环(直径约六七寸)、一个刀币和一些金凿凿(形状像鸟喙)。张永兴、张二白、吕玉新各得到一个金凿凿,卖给银行和私人,每个得钱20元左右。民国年间,本村修奶奶庙时,在王墓东打土坯时挖出两个青铜古钟,当地人称作“百音钟”,交到县政府,先后被盗,最后一个钟是民国十一年(1922)从城内玄帝庙盗走的。小砂村霍岳正在城里读高等小学,当年他22岁,听说玄帝庙的“百音钟”被盗,他还去看了被盗的现场。

1980年白堡村张二全在村南地名叫三亩盖的地方挖土垫羊圈时,发现一具人骨和一把青铜剑,他把剑拿回家,让小孩玩耍,后来此剑断为三截。带把的一截较长,卖给文物贩子,得钱2元。1992年8月25日,李宏如先生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杨纯渊同志到白堡村,见到此剑中间一截,长约7厘米。杨纯渊说这是周代遗物。

1992年7月初,张清泉在白堡村东地名叫东洼的新房院内平整院时, 也从院子东边挖出一个陶罐,罐内装着两枚刀币。据杨纯渊说,此币为东周遗物。仍由原主保存。

文物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遗物、遗迹。特别是对于没有文字记载的远古历史,它成了人们了解、认识这一历史阶段人类活动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依据。综上所述繁峙出土的三类文物,对上古历史研究提供了实物佐证。通过对文物的研究,可以还原当年的历史真实情况,尽管有时是部分的或少部分的。

五台山繁峙佛教文化研究(廿八):从圣水头圣水院探源尧舜禹根文化

先秦尖足霍人币

尧舜禹根源文化

仰韶文化开始于公元前3000年。相当于尧舜禹时代,是以陶器及研磨石器之出现为特征。

一、石器陶器

陶器的出现是人类定住生活以后的产物,因为在流浪生活中的原始人群,是不会发明陶器的。繁峙出土的石斧、石刀、石凿、石锤、石杵、石铲等研磨石器,说明此时先民已经斩伐森林,种植谷物,驯养动物,建设黄土窑洞、房屋、家具、小舟,开始定居生活。繁峙中庄寨仰韶文化遗址发现1座红烧土面房址,为半地穴式,出土陶片多泥质红陶,纹饰有线纹,可辨器形有尖底瓶、钵、罐等。证明了远在5000年前繁峙先民就开始定居生活。

尖底瓶是当时的汲水工具,小口,尖底,深腹,腹侧有两耳,可系绳。当瓶空时,重心靠上;汲水时,瓶倒置水中,水便注入瓶内,使重心下移,瓶自动竖起,使用方便。这是仰韶文化遗存中特有的产品,是繁峙先民们智慧的结晶。尖的底也使它更容易插进松软的土中。在西安半坡遗址中出土了一种环状的陶器 推测可能就是作为器座使用的。古希腊、古埃及也出土过类似尖底瓶,因其口小,方便封口,作为储酒、运酒的器具。有学者认为甲骨文中的“酉”字,是尖底瓶的象形字。而表示礼器的“尊”,就是在下面加一双手,表示用手捧酒、敬酒。我们可以想象出上古女人们用尖底瓶从滹沱河取水,或男人们劳作回来,女人们从尖底瓶倒出美酒,盛在陶钵或陶尊内,男人们开怀畅饮的生活场景。

据民俗学的指示,最原始的陶器是在树皮编制的容器上涂以黏土再加烘烧而成。繁峙出土的生活用具陶器杂有蚌粉,说明当时滹沱河水中蚌类很多,它们大部分能在体内自然形成珍珠,肉可食,蚌粉用于制作陶器。

据山西考古学家的报告,繁峙这一时期的陶器,制作技术已大有进步,形式多样化,如瓮、钵、瓶、鼎、鬲、盘、盂、碗、碟之类,无不应有尽有。据《周礼.考工记》:“有虞氏尚陶。”《韩非子,十过》云:“尧有天下,饭于士簋,饮于土铡。”《史记.五帝本纪》谓:“(舜)陶河滨,作什器于寿丘。”《韩诗外传》卷三谓:“舜甑盆无腋。”。出土文物与上古记载的传说多相吻合。

五台山繁峙佛教文化研究(廿八):从圣水头圣水院探源尧舜禹根文化

图片来源网络

二、青铜器

传说中谓尧、舜、禹时代,已有金属工具的存在。《史记.封禅书》云:“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虞荔鼎录序)云:“昔虞、夏之盛,远方皆至。使九牧贡九金铸九鼎于荆山之下。”《书.舜典》云:“金作赎刑。”《禹贡》谓扬州、荆州贡“金三品”。《疏》:“郑玄以为金三品者,铜三色也。”同书文调梁州贡缪铁、银镂。

清光绪《繁峙县志》:“<山海经>谓泰戏山多金玉,盖非虚语,而古今隐而不常”。众所周知,繁峙金、银、铜、铁等矿业丰富,出土文物中青铜器甚为丰富。另外,县东北黑狗背盛产石类水晶,呈黑白色,天然六棱,两端尖锐,可用凿石之具,东面河北工匠成群前来开采,后来就没有了。

五台山繁峙佛教文化研究(廿八):从圣水头圣水院探源尧舜禹根文化

繁峙横涧泰华古祠

三、农业水利

传说中谓尧舜、禹的时代,已经有了繁盛的农业。当时的繁峙的先民在滹沱河南北两岸,利用石斧、石刀到处焚烧山泽,斩伐森林,披山通道,随地造区,用石铲开凿沟渠,除草围地。他们就这样开辟了广大的耕地,然后他们耦立而耕。据《山海经·北山经》记载:“泰戏山有兽焉,其状如羊,一角一目,目在耳后,其名曰东东,其呜自纠”。意思是在今山西繁峙县的东北,有一座泰戏山,山里有一种名叫东东的独角神兽,样子长得像羊,只有一只脚和一只眼睛,而且那眼睛长在耳后,因每天动——动——动地叫,故名东东,据说东东一出现,当年农业就会丰收,是一种难得的瑞兽。

《山海经》展示的是远古的文化,记录的是大荒时期的生活状况与人们的思想活动,勾勒出了上古时期的文明与文化状态,为后世提供了许多有用的信息。神兽“东东”的神话揭示了繁峙先民由畜牧业经济向农业经济的重要转型。

四、饮食衣服

古人的食料,和现在人所吃的也差不多,他们通常所吃麦米、豆类、蔬菜等,当时以粱米为贵食,所谓“食必梁肉",是很奢侈的事情。吃的荤的有,牛、羊、猪、狗、兔、鸡、鱼、鳖等肉。平民寻常吃素,贵族和老人们才得吃肉。贵族平民都以羹为常食。盐酱、醋等在那时也已发明。另外还有一种糖浆,叫做“饴”。繁峙之地多碱性,所以盛产碱。姜、葱韭等也是那时人日常必用的食物。繁峙赵家庄龙山文化遗址等地出土有陶尊、陶爵,都是上古时期盛酒的礼器,表明此时繁峙的贵族开始饮酒娱乐,快乐舞蹈。平民喝酒一般都用陶钵。

古时人穿衣,上面是衣, 下面是裙,裙叫做“裳”。据说只有种“深衣"(简便之服)是上下衣裳相连的。男子头上有冠,女子头上有笋(冠笋外又有巾)。贵族的男子身上佩有玉器和刀剑。贵族们的衣裳上,绘有彩画,他们的礼服最是讲究,普通的礼服唤做“端委”,最大的礼服叫做“衮"。平民们所穿的衣只是粗毛布所制,叫做"褐”。最贫贱的人甚至于“无衣无褐”。

繁峙地处寒冷北方,冬天所穿的羊皮反著,有穿皮毛的鞋的。贵族穿着“锦衣狐裘”,睡时有“寝衣”和“衾"(被)、“桐"(帐)等。平民们夏天大致穿着草鞋或木屐。男子们打仗时所穿戴的有甲胄等。甲胄是用犀兕等皮制的,外涂丹漆。女子们讲打扮的是“绿衣黄里,绿衣黄裳"和“缟(白色)衣綦(绿黑色)巾”;用膏沐发以求光泽;或把鬓旁的短发向上卷起,以求美观。至于粉、黛和胭脂等等,那时候还没有盛行。

五台山繁峙佛教文化研究(廿八):从圣水头圣水院探源尧舜禹根文化

五、交通出行

尧舜禹时代的交通极不方便,道路的修筑自然很简陋。大概城中必有大道,城外也有通路。水上有桥(有时搭船为桥)。在要道上设有旅舍。据《史记》记载:大禹“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形如木箕),山行乘樺(大致是一一种木制的轿)”。由此可知,此时的交通工具种类也很多了。但繁峙地处五台山北麓,山区多,平地少,庶人外出主要还是靠涉水步行,而且要自己带干粮。

六、天文占星

早在先秦时期就形成了一批专业的占星之士,据《史记·天官书》云:“昔之传天数者高辛之前重、黎于唐、虞羲……”。 《尧典》云: “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尧命羲和根据日月星辰的发展变化制定新历法,说明当时人们对天地、自然和天人关系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开始探究“自然之天”的规律并加以利用。

《左传·昭公元年》: “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曰阏伯,季曰实沈,居于旷林,不相能也,……故参为晋星。由是观之,则实沈,参神也。”帝喾乃黄帝之孙,沉稳有谋,思路清晰,因地制宜增殖财富,根据天气规定了四季。黄帝时代驱逐匈奴的祖先猃狁至辽宁一带,在今天的山西大同以西河北怀来县与诸侯验证信物。《索隐》:“合诸侯符契圭瑞,而朝之于釜山”。到了帝喾时,把山西繁峙封给他的儿子实沈。《繁峙县志》序文中写道:“繁峙古唐叔地,春秋时晋荀吴尝败敌于大卤。今有卤城,在县东路北,即其遗址,实大夏参星实沈之墟”。县志指示繁峙乃参星实沈之墟,实沈造福桑梓,受到后人祭祀。有清代光绪知县何才价在《繁峙县志》序文中“余尝东登泰戏,修晋人祀文,近访故墟,吊妘姓遗躅”可以为证。妘姓,即为帝喾高辛氏之后代。说明繁峙历代知县都有凭吊“实沈之墟”的传统。又与“繁峙”明朝前称为“繁畤”的称谓相符,“畤”为古代祭祀天地五帝的固定处所。

七、传统思想

帝舜传位于大禹时,留下了“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十六字心传,这对后世的政治思想产生了巨大影响,中道精神的政治思想即渊源于此。《史记·五帝本纪》中说,帝尧如日之照临,人皆依之,德化广大,人咸仰之。大禹征伐三苗以保证社会和谐发展,治理山川以加强各部落之间的融合,都是秉承帝尧时期“协和万邦”的理念而采取的政治措施。

繁峙具有“两山夹一川”的地理特征,恒山道法自然、天人合一道家文化与边关御敌,建功立业、光宗耀祖的儒家文化共同繁盛。公元前后,佛教传入五台山,形成儒释道三乘教法融为一体的文化特征,实则源于上古帝尧的中道思想。

五台山繁峙佛教文化研究(廿八):从圣水头圣水院探源尧舜禹根文化

八、修庙祭祀

汉族先民自古就将汉族原居地划分为九个区域,即所谓的“九州”。根据《尚书·禹贡》的记载,九州顺序分别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繁峙隶属于冀州管辖。五岳五镇四渎都在九州这个地理范围内。《礼记·祭法》曰:“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五岳视三公,四渎视诸侯。”古代的天子召集诸侯,祭天下名山大川,即五岳与四渎,并在全国各地修庙祭祀。繁峙大宋峪村宋王城文化层遗址出土的陶豆,就是一种祭祀礼器,证明古代祭祀礼仪的存在。在繁峙出土的陶片上有一个“师”字出视。也是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它是否与祭祀或战争有关,有待考古专家的进一步考证。另有学者指出“陶文”可能比甲骨文更早而成为中国最早的文字。距今约5800-6000年,是最早可考证的不完整文字。

五台山繁峙佛教文化研究(廿八):从圣水头圣水院探源尧舜禹根文化

据说我们的祖先尧舜,在4000多年前到过繁峙。笔者注意到《滹沱河上游先秦遗存调查报告》中,位于繁峙砂河发现尧湾龙山文化遗址,该地名可能是帝尧在此处留过圣迹,后人以尧湾命名纪念他。在考察横涧村南泰华古祠时,看到寺内碑记中写道:据传舜帝从古冀州祭拜北岳恒山路经此地,看见泰戏山下,滹沱河泉水喷涌而出,造福一方百姓,于是赐名“泰华池”,并修庙建祠,历代均有重建。据《史记·五帝本纪》中说,“舜年二十以孝闻”。三十岁尧把两个女儿嫁给他以观察他。舜所居之处二年成镇,三年成都。帝尧退居二线后,舜任用的二十二个官员均有建树,四海之内皆称颂舜的功业。凤凰起舞,祥瑞降临,天下理想的德政从此开始。笔者认为此说可信,因为尧舜禹每五年出巡一次,祭五岳、会诸侯、考政绩。古时恒山在今河北大茂山,距繁峙横涧村东南仅有百余里,这里是冀州最早记录的古地名,是他们进入古北岳恒山的重要节点。

五台山繁峙佛教文化研究(廿八):从圣水头圣水院探源尧舜禹根文化

《滹沱河上游先秦遗存调查报告》繁峙尧湾遗址

繁峙西南150公里处有系舟山、禹王洞圣迹。明代《清凉山志》中说,五台山外,复有四埵,南埵便是帝尧遭洪水系舟之处;系舟山名来自于大禹治水或帝尧的故事。又据《寰宇记》、《读史方舆纪要》载,传说大禹治水时曾在此系舟,故名系舟山。山上有崖若环轴,名系舟嵬,其形如环,多悬于崖顶。一说帝尧履涉洪水时,系舟于此而得名。光绪《山西通志》引用《灵山记》说,山上有帝尧系舟的洞环铁轴。

笔者认为以上两说都可采纳。因为在那个洪水滔天的时代,帝尧、帝舜最要紧的是拯救黎民百姓于水火。大禹是黄帝的玄孙,为人敏捷勤劳,仁爱可亲,勤勉恭敬,成为天下人的楷模。鲧、禹父子二人受命于尧、舜二帝,任崇伯和夏伯,负责治水(据《史记·五帝本纪》)。鲧治水用堵法,未能成功。大禹分析水性柔软,认为宜疏不宜堵。他三过家门而不入,用疏通之法将天下九河归入大海,于是人民得以从山丘上搬下来,住在平地上。大禹因公而忘私、治水有功,“为山川神主”,受到后人敬仰纪念。山西忻州禹王洞遗存即为大禹风餐露宿之地。滹沱河是上古九河之一,五台山(古称清凉山)又是华北屋脊,大禹治水十三年,自然是要到山西繁峙观察地形,测量高度,以便疏通水道的。由此可证,繁峙上古时代即为圣人尧舜禹教化之地。

五台山繁峙佛教文化研究(廿八):从圣水头圣水院探源尧舜禹根文化

余 论

尧舜禹所处的时代是中华文明孕育发展的重要时期,亦是中国文化的源头。尧舜禹时代的社会经济发展成就备受历代思想家、政治家推崇,后世文献典籍相关记载甚夥。《论语》《孟子》《礼记》《史记》等无不对这一时代的发展成就给予高度赞赏和褒奖,并以此作为社会治理的理想目标。尧舜禹时代还是中国诸多思想制度的萌芽期,在管理实践中开创的以德为先、以民为本、以和为贵、以礼乐为重的思想方法为后世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借鉴。

繁峙地处山西第二大河滹沱河发源地,亦是夏族文明发祥地之一,这里既是“帝喾之子实沈之墟”,又有圣人尧舜禹教化之迹,历史悠久,经考山西古专家田野考察,确认繁峙有先秦文化遗址104处,省内专家认定的先秦出土文物丰富。综上所述,繁峙圣水头东古城地为夏商周和春秋时期晋人赵国的重要城池,政治、经济、文化要邑。

山西繁峙清凉书院、憨山文化研究会组织力量,查阅古典书籍、县志、日记、家谱记载,结合田野调查,民俗故事,访问村民长者,自觉探源本地尧舜禹文化之源头,对当下世人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自信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五台山繁峙佛教文化研究(廿八):从圣水头圣水院探源尧舜禹根文化

本文责编:贺先森

本文作者:清凉逸人,清凉书院院长,憨山文化研究会会长,世昌教育基金会会长。

壬寅年仲夏二十八日焚香沐手敬作于清凉书院“观我堂”。

清凉书院介绍:

“东震旦国清凉山者,乃曼殊大士之化宇也,亦名五台山”。

——摘自《清凉山志》

清凉书院由此而得名,前身是山西繁峙学生书店(现有3家分店),成立于2002年1月8日,致力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20年。分为前十年,主要是个人在实验小学南关小学、县职工幼儿园等四所学校推广经典诵读工程,接续中国文化断层。后十年,开启书店团队自我觉醒之路,在山西省内开展多场民营书店“激活人生系列”培训课程。

2019年9月1日清凉书院挂牌成立,致力于挖掘繁峙人“平等、喜舍、直心、修慧”的地方人文特色,构建精神家园,续接千年文脉。书院每年举办传统节日文化、智慧家长大讲堂、正心音乐茶课等公益活动二百余期。

2022年1月11日注册山西清凉普扇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清凉普扇文化传播,以文化为根基,商业为载体,深耕大圣五台山“繁宇丛峙、智慧圆融”地域文旅特色,让世人身心都能安住在文殊金色世界中。谈天论地,文商共襄,手握清凉扇,慈风普雨满人间!

以智悲双运之发心

行广大无碍之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