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神仙传——白玉蟾

温馨提示:点击右上方“关注”按钮,可随时分享到本头条号的精彩内容。

神仙传——白玉蟾

道教南宗五祖白玉蟾(公元1194~?),字紫清,南宋道士,为道教南宗丹鼎派五祖。本名葛长庚,字如晦,又字以阅、象甫、白叟,其号甚多:海琼子、琼山道人、海南翁、武夷散人、神霄散吏、繽庵、鹤奴等。海南琼州人,祖籍福建闽清。出生时,母梦一蟾蜍白物,父早殁,母改嫁雷州白姓人家,故更名白玉蟾。自幼聪颖过人,喜读诗书,过目不忘。12岁举童子科,谙九经,能诗赋,更长于书画篆刻。幼年出家,拜陈泥丸为师。据其弟子彭耜《海南玉蟾先生事实》载,白祖在广东罗浮山拜陈楠(字泥丸,南宗丹鼎派四祖)为师,学道九年,得其丹诀。白祖博学多才,悟性甚高,深得陈楠器重,将其携往福建武夷山中,悉心传授其内丹术。

神仙传——白玉蟾

四祖陈楠羽化后,白祖沿长江一带云游,西至巴蜀,东到广闽。蓬头跣足,一衲弊甚,而神情清爽,与弱冠少年无异。每往来于名山大刹,神异莫测,时人称其入水不濡,逢兵不害。喜饮酒,不见其醉。曾在杭州游西湖时堕入水中,同船的人绕湖寻觅不见,第二天早上,见白祖在湖上悠然自得,飘立水上,见者无不惊奇。曾作诗:“千古蓬头跣足,一生服气餐霞,笑指武夷山下,白云深处吾家。”一派仙家气度。

神仙传——白玉蟾

嘉定五年白祖得四祖陈楠丹法。成道后,在武夷山止止庵传播金丹大道,并仿天师道,设立“靖”的教区组织,从此南宗丹鼎派正式有了自己的教团、宫观。止止庵也由此成为道教南宗祖庭。丹鼎派到五祖白玉蟾时为最兴盛时期。

跟白祖同时代的宋代大儒朱熹当时也在武夷山讲学,两人师徒弟子间互有往来。朱熹曾数次向白祖探问金丹道法的奥秘,均被婉言谢绝。后朱熹化名崆峒道人注解《周易参同契》,穷其一生,终不能解。后来虽得到白祖的启示,但碍于一代儒学大师的身份,始终未能折节下问。名之所累,盖至于此。

神仙传——白玉蟾

嘉定年间,应宋宁宗赵括之召,赴南宋京都临安(今杭州)。赵括向其请教养生之道,白祖应对如流。宁宗感其道学高深,令修太乙宫,钦命白祖为太乙宫主事,撰述丹道之作。惟白祖道心清澈,淡漠荣禄,未几,便不辞而别,重返武夷并浪游江南名山,拜谒道教圣地,往来于罗浮、武夷、龙虎、天台、金华诸山间,所过之处,均题咏。

神仙传——白玉蟾

嘉定十一年(1218年),宋宁宗降御香,建醮于洪州玉隆宫,白祖“为国升座”。后又在九宫山瑞庆宫主持国醮。

作为金丹道法的传人,白祖致力于传播丹道,组织教团,成为南宗丹鼎派的实际创始人。其时,由于白祖的努力,南宗丹鼎派人才辈出,教团组织也初具规模。并取汉天师“二十四治”法,按“师家曰治,民家曰靖”的传统,立“靖”为建宗传法之所。彭耜曾语其徒林伯谦曰:“大凡奉法之士,其所以立香火之地,不可不奏请靖额也。”立“靖”以为香火之地,内丹修炼、行诸法术、传道讲授之用。这也标志着南宗至此形成道教社团。

神仙传——白玉蟾

白祖才华横溢,精通玄理,出口成章,文不加点。能诗善赋,工书擅画。是有名的仙家才子。平生无书不读,尤以书法造诣为深。擅草书,兼篆隶。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天朗气清诗贴》就是白祖的传世之作,行笔气势不凡,情感淋漓尽致,显张旭、怀素之墨韵。

白祖还是画家、诗人。其画精于梅竹和人物肖像。其诗文自南宋至近代1969年的七百多年间,多次刻印。有《宋白真人玉蟾全集》11卷,约八十万字。白祖著有《道德经章句注》,学者评其“文简辞古,言奥绝伦,乃为千金之注,千古来唯此注堪与王弼本比纶。”

神仙传——白玉蟾

白祖为人豪爽侠义,狂饮而不醉,常乘兴即席挥毫,所作篆、隶、草书,所画人物、梅竹,恣肆超妙、奇拔俊逸,在闽浙、粤、赣、鄂一带颇有影响。近代一些书画家的梅花、草书即源于此。著有《海琼问道集》、《上清集》、《紫清指玄集》、《海琼白真人语录》、《海琼玉蟾先生文集》等十几种修真专著,闻名朝野。

白祖的从学弟子很多,除著名的彭耜、留元长外,还有叶古熙、赵汝渠、詹继端、陈守默、潘常吉、王金蟾等。二传弟子有赵牧夫、萧廷芝(即了真子)、李道纯等。

神仙传——白玉蟾

欢迎转发、点赞、留言,以及添加关注,阅览本号的其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