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梁漱溟访谈录《至道无餘蕴矣》出版,直面二十世纪中国的难题

未来的社会将会是什么样,我们的传统文化将走向何方?这是每一个时代、每一位有社会责任感的文人都会思考的问题。广西师大出版社带来的7月新书《至道无餘蕴矣:梁漱溟访谈录》,为我们呈现了一代世纪之交的国学大家梁漱溟先生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

梁漱溟访谈录《至道无餘蕴矣》出版,直面二十世纪中国的难题

《至道无餘蕴矣:梁漱溟访谈录》
著者:
梁漱溟(口述)
林琪 伍贻业(采访整理)
书号:9787559812841
出版社:广西师大出版社

梁漱溟被认为是二十世纪初中国最有创造力的思想家之一,他学识贯通儒家、佛教与西方哲学思想,对中国文化有深刻而独到的认识,并将之付诸社会建设与改革。1980年,先后有两位美国学者越洋访问梁漱溟,本书作者林琪即是第一位。《至道无餘蕴矣:梁漱溟访谈录》广泛与专精并重,基本回顾了梁漱溟先生的一生,讲出了先生精彩的人生故事。且对于先生特别关心的话题,如佛学的要义、乡村建设运动主旨等,再三致意。访谈录遵循口述实录,几无润饰,保持了鲜活的现场感。

在这本访谈录中,我们不仅可以读到梁漱溟的思想魅力和人格形象,和他所体验的现代中国思想的演化脉络,更能读到蕴藏在梁漱溟先生身上的中国文化精神,它将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持续滋养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书评】

《梁漱溟先生是一个现代人物,直面二十世纪中国的难题》

文/林琪(Catherine Lynch)
本文经授权摘自《至道无餘蕴矣:梁漱溟访谈录》

从1921年《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出版以来,有人一直认为他是保守的儒家,但不是那么简单。如果把梁先生限于当作传统儒家的典型,就等于带上了眼罩,挡住梁先生所想开创的新方向和新的可能性。梁漱溟先生完全靠自学。他对儒学和佛教的理解,是自己直接看原书得出来的,没有先通过他人历史积累的对儒学和佛教的认识。我们想理解梁漱溟先生,要同样对待他,不带假设,直接读他的著作。

阅读《至道无餘蕴矣:梁漱溟访谈录》,会知道梁漱溟先生晚年想讲佛教,认为《人心与人生》是他所写的书中最重要的一本。佛教与人心,这两个题目是梁先生很早就开始注意,一辈子都关心着。同时梁先生也关心人生。他跟我们谈话的内容表明他在政治上很活跃,也认识许多军事人物。梁先生因当时中国社会上民不聊生的现状而心有感触。这种个人对社会的责任感可以算是中国传统态度,不过梁先生在这点上并不能简单地作出传统式的选择。传统思想上个人行为对社会现象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到二十世纪中国,个人行为与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在思想上变成问题,不再有可靠的联系。梁漱溟先生的难题是怎么把这两者又联系在一起,在现代的情况之下将个人行为怎么联系社会,联系历史。

梁先生认为到了二十世纪中国社会文化结构必须重新构造,这是危机,但同时也是难得的机会。梁先生要依靠孔子对人类的明智见解,在现代情况下,培养以前没有过的新文化和社会。出发点是小社团,在经济方面就是合作社。社团的结合性在于人与人、人与社团的彼此重视。社团内彼此交流讨论来解决当下的具体问题,培育出新的活泼的、有主体性的合作社团。很多合作社联合起来,就形成一个新社会和新文化,又避免资本主义道路的残忍,又参与进步的现代性建构。梁先生盼望的这种合作主义,也许在当代的中国还有意义。

作为一个现代人物,梁漱溟先生的焦点放在未来上。他面对着具体的社会性和思想性难题,提出了新式的问题: 进步本性是什么?将来的人类社会应该是什么样子?怎么达到它?梁先生在思想和行为上,出发点总是生活、生命,都要同时了解中国,以及人类的未来的可能性。他思考问题时,不管是传统思想的、现代社会的还是人类本性的问题,都要揭开表面下的结构。在这点上,梁先生经常质疑人们无意识的日常假设。梁先生所认识的事实是有历史性的,且都在变化。在他所了解的过去和不断演变的人性基础上,梁漱溟先生渴望人类社会和文化的创新。

南都记者朱蓉婷 实习生张雨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