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太上老君说《清净经》:内含道家诀窍

道教有很多方法可以练习。 很多初学者在面对不同的修炼方法时,总是不知所措。 他们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学习,更不用说哪种方法适合他们了。 其实只要功力深厚,每个人都可以掌握一定的炼丹方法。 但神奇的背后,道家的修行却更加玄妙。

道家的心态是建立在宁静的基础上的。 修心养性是无为。 越想静,越有三毒五苦。 道教先祖讲“无为”。 如何在做事中看到无为而为的美,着实让很多道士难住了。 其实,道家最根本的心法,就在于我们每天念诵的经书。被誉为道教第一经的《清净经》,不过几百字而已。修道学者指路。

道教中有道教三宝,道教的所有奥秘,都可以在三宝中找到。 其中,被称为凤印龙印的典藏宝物,起到书写传道之意。 道教典籍记载了历代先人修仙开悟的全部经历,所以大众在学道时遇到的疑惑,就有了很多答案。 在浩繁经典中,《清经经》被列为玄门清修第一经,并被置于《早晚诵经经》第一章,可见其地位之重要。 究其原因,这短短的经文,确实打破了领悟的关键——“静”。

《清经经》,全称《太上老君说常清经经》,全书之谜就在这九个字的题目中。 从字面意思可以看出,这部经是太上老君向世人说的经典。 经书的主要目的是着眼于“清净”二字,而由于苦行者要达到“常清、常净”之美,重点在于突出“常”二字,意为恒常。 正是在这部经中,无上师告诉世间的比丘,他们可以达到恒静的方法。

圣经.png

道教以三清为最高神明信仰,人们通常将道德天界视为太上老君。 你我所在的凡人世界,本来就是一个感官世界。 我们能看到和听到的一切都是物质存在。 对感物的终极认识,以至大、至上、长寿、至上为代表。 道家宇宙观认为,世间万物皆为道气所化,故有气化三清之说。 《老子相儿注》曰:“道人,一人。散即为气,聚为至尊大皇子。” 对比是对图像称谓的超越。 因此,对太上的崇拜,就是从有形的认识上认识道的空性的过程。 换句话说,如果人能够把对世间万物的执着提升到更高的层次,明白万物背后的真空是什么,自然就能证得道果。

我们生而为人,与世界有各种主动或被动的联系。 如果我们没有足够的定性,我们就会被外在的物质欲望所吸引。 庄子称之为“物化”,意思是人的情感被外物转化,从而失去了对自己自然方式的感知。 如此,何必在静中求恒?

在此基础上,《清净经》着重阐述了众生求恒之道的不同层次。 它以关于生化世界和万物的陈述开篇,告诉人们世上所有有形的事物都是由道气转化的,你所执着追求的不同事物之间没有本质区别。 世间万物皆有阴阳、清浊,万物皆在阴阳相互转化下才能产生生长。 人们很难平静自己的身心,因为他们的心总是被欲望所吸引。 只知道向外发泄情绪(这是阳的表现),却不知道如何收敛心(这是阴的表现),所以会造成阴阳不平衡和清明的结果。浊度。 一旦偏离了道行的真谛,所谓修行就失去了意义。

太上老君.png

鉴于世人总是沉迷于欲望和诱惑,《清境经》提出了一个渐进的层次,让大家寻求和平:

首先要知道,人的心神是那么的安静,修行一定是清心清欲的功夫。

经上写道:“人是那么的清醒,心是那么的不安; 人是那么的安静,想要抱住他们。 他常常可以施舍他的欲望,而他的心平静而清晰,而上帝却是清晰的。”这番话彻底解释了人不能安静的原因。另一方面,如果你想要真正的安静,你必须朝着“逆转成仙”的方向行动。

知道自己因为被物化的欲望所牵引而失去了平静,首先要避开欲望的诱惑,然后清空自己的心。 一里一外,这也是从阴阳两方面开始的。 单纯强调外在的欲望,会使人脱离世俗。 偏安不是一角的安宁换来的安心,如果心中没有杂念,还有什么能伤害到我? 正如东坡居士有句名言:“八风不动,紫莲出现”。 不管是旗帜移动还是风移动。 唯有观者之心,才能让世界看到涟漪。

其次,主动理清思绪,清净烦恼,是一种行动。 同时,你也应该明白,除贪欲的欲望也是一种欲望。

《清境经》还要求人内观心,外观形,远观物。 通过这三者的透析,他们可以领悟有无共生的真相。 只有从存在才能证明虚无,从五色世界才能体验真空的境界。 所以,求清,不是弃红尘,而是在尘中炼心,在万物中重获万物之道。 基于此,你可以理解你所要求的安静也是空的。 求空与求不空,“空与空”的道理可能在相互的辩证关系中得以实现。

佛经要求观心、观色、观色法,其实是从各相观见心的平静与恒常寂静。 真正的平静,在于不因异物的变化而动摇内心的真实。 经上也有“实事求是”的说法,是指在面对任何情况时,都能在内心保持原初的一体性。 事情发生时,他们会冷漠处理; 当事情发生时,他们会不知不觉地离开。 这就是“永远应该永远保持安静”的说法。 只有以恒常不变的心去对待一切事物,才能充分体会到自己恒常不变的宁静,才可以说是道家。

不过,虽然名气很大,却不能生出高低两级。 老君虽说“士无争,下士争;德不德,德以德治”,但他并没有把士与下士,德与德放在一起。彼此相反。 恰恰相反,每个人在不同的修道阶段都会有不同的感悟,执着于任何一种道家,也会被欲望所毒害。

综上所述,《清净经》不仅向大众讲述了静的美,更着重于实现静的步骤,以及如何实现“时时静”的道果。 这三个层次的进步,正是从主动到不主动的参与。 回首修行本身,无所见,无贪、无痴、无念,持恒心,才能持恒道。 退一步说,虽然我们还在生死之河中徘徊沉沦,但没有经历过这种存在、空性、毅力的辩证关系,又怎能领悟大道空性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