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法华经》皆是吾子爱无偏党

(第五十六段)

【又多仆从,而侍卫之。所以者何?是大长者,财富无量,种种诸藏,悉皆充溢。而作是念:我财无极,不应以下劣小车,与诸子等,今此幼童,皆是吾子,爱无偏党,我有如是,七宝大车,其数无量,应当等心,各各与之,不宜差别。所以者何?以我此物,周给一国,犹尚不匱,何况诸子。是时诸子,各乘大车,得未曾有,非本所望。舍利弗!于汝意云何?是长者,等与诸子珍宝大车,宁有虚妄否?舍利弗言:不也、世尊!是长者,但令诸子,得免火难,全其躯命,非为虚妄!何以故?若全身命,便为已得,玩好之具,况复方便,于彼火宅,而拔济之。

世尊!若是长者,乃至不与最小一车,犹不虚妄。何以故?是长者先作是意,我以方便,令子得出,以是因缘,无虚妄也!何况长者,自知财富无量,欲饶益诸子,等于大车。

佛告舍利弗:善哉、善哉!如汝所言,舍利弗!如来亦复如是,则为一切世间之父。于诸怖畏,衰恼忧患,无明闇蔽,永尽无余,而悉成就,无量知见,力、无所畏,有大神力及智慧力,具足方便,智慧波罗蜜,大慈、大悲,常无懈倦,恒求善事,利益一切,而生三界朽故火宅,为度众生,生老病死、忧悲、苦恼、愚痴、闇蔽,三毒之火,教化,令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法华经》皆是吾子爱无偏党

世尊说:长者要送的白牛大车,不仅装饰豪华,在车的周围,又多“仆从”而“侍卫”之”。这里说的大车、比喻一乘法;仆从、比喻如声闻缘觉等种种方便法。这些方便法都是一乘法的“侍卫”,就像保卫皇宫的侍卫一样,一乘法在方便法的侍卫中,如众星捧月,更显其尊贵。

为什么长者要将最贵重的大车赐给诸子呢?因为这位大长者,有“财富无量,种种诸藏”,都充满于府库。这里说的“财富无量、种种诸藏”是比喻佛有三学六度,三学指戒学、定学、慧学;六度指菩萨自度度人的六种法门,即:1、布施;2、持戒;3、忍辱;4、精进;5、禅定;6、般若。这三学六度能使人转凡入圣,解脱一切生死烦恼,得到圆满的圣果,像这样不仅能使人富,还能使人得大自在的财富,佛有无量无边得多,故称财富无量。而“种种诸藏”则比喻佛具权实二智,福德功德具足圆满,于法自在,妙用无穷。这些诸多的智德犹如宝藏一样,在佛的家财中都有,故说佛有“种种诸藏”。这无量多的财富和种种诸多的宝藏,在佛的府库里都装的满满的,随时都可以利益众生。

此时长者心想:由于自己有财富无量、种种诸藏,而使“我财无极”。“我财无极”在这里比喻佛法犹如大海,浩瀚无际、深广无边。长者心想自己有如此多的财富,就不应以“下劣小车”,送与“诸子”。下劣小车在这里比喻只能自度、不能度人,或虽能度人而不究竟的三乘法;诸子比喻众生。意思是佛说三乘法,是依众生根基,不得已而为之,目的是让众生学三乘而开佛知见,增长佛智,当众生树立起佛知佛见后,佛要送给他们的礼物就不是下劣的小车,而是最好的大车,这部大车就是一乘《妙法莲华经》。

长者心想:“今此幼童,皆是吾子,爱无偏党。”这里说的“幼童”比喻处于无明中的三界众生、“吾子”比喻三界众生都是佛的儿子、“爱无偏党”比喻爱无私心。而“偏党”一般有两种解释,即:1、偏向、偏爱:如偏向一方、就会有失公允。在佛法修证上,若偏空偏有、皆是邪执。唯有无偏无党、才是中道。2、偏私:为私利而偏向自我。此处偏党作偏爱解,意为佛视一切众生为自己的儿子,手心手背都是肉,就不会有任何的偏爱,而统统都一视同仁。事实上也正是如此,佛教化众生,大公无私,平平等等,是爱无偏党的最好典范。

长者心想:我有如是无量多的“七宝大车,其数无量,应当等心,各各与之,不宜差别。”这里说的“七宝”指的是:黄金、白银、琉璃、砗磲、玛瑙、珍珠、玫瑰“红、蓝、绿宝石”。此七宝比喻三十七道品中的七觉支,七觉支就是七种法门,是道品中的最上修法,能成就声闻果,入解脱道。这七觉支即:

一、择法觉支:择是拣择的意思,指用智慧观察诸法之时,善能拣别真伪,用三法印而不谬取虚伪之法,故名择法觉支。

二、精进觉支:“不杂”名精、“无间”名进;不杂无间名为精进。指修诸道法之时,善能觉悟了知四谛真法,不行无益之行,而于真正法中,常能用心专一,离诸邪行、行诸真法,无有间歇,故名精进觉支。

三、喜觉支:喜就是欢喜,指自心契悟真法,得欢喜时,善能觉悟了知一切法不生不灭。此喜不从颠倒法生,是住于真法之喜,就是心得善法,即生欢喜,故名喜觉分。

四、除觉支:“除觉支”也可以称为“轻安觉支”,“除”是“除去烦恼”,烦恼去除之后,就能得到身心轻安。如此断除身心粗重烦恼,使身心轻利安通,故名轻安觉支。

五、舍觉支:舍离所见念著之境及一切不善之法,舍虚就实、舍伪就真、舍邪就正,如此善能觉悟了知一切法本来空,由此而舍有入空,故名舍觉分。

六、定觉支:修行四禅八定,使心住于一境,不昏沉、不散乱。入禅定之时,善能觉悟了知一切法皆是虚妄,心中一切烦恼妄想尽入空寂,是名定觉分。

七、念觉支:念就是思念,思念修诸道法之时,善能觉悟了知一切法不偏不倚,行于中道,福慧双修、定慧等持,名念觉分。

《法华经》皆是吾子爱无偏党

以上所说七宝比喻的七觉支,是指导修行人求证菩提道果的法宝。那么这里说的“大车”又是什么意思呢?大车是指用八匹马拉的车,是古代最大最高级的车,一般都是帝王才能享受的。这些大车都是用七宝装饰,非常豪华、非常高端大气。长者心想:我要将这些七宝大车,都要平等无二的,各各赐予每一个人,不应有任何差别,因为他们都是我的儿子,我自然就该爱无偏党。为什么要送七宝大车给他们呢?

长者说:因这最好的大车,我就是“周给一国,犹尚不匱。”也就是说,将此大车送给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每人一部,而我府库中仍然是满满的,不会出现匮乏,何况他们都是我的儿子,我当然不会吝啬。这里说的“七宝大车”比喻用七觉支及三学六度等种种珍贵之法而成就的一佛乘,佛要将这至尊至贵的一佛乘《妙法莲华经》送给众生。而“周给一国,犹尚不匱”则比喻一乘法具足陀罗尼真言、法门万千;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些法宝能将无量多的众生度往涅槃彼岸。

这时诸子(众生)都各“乘大车、得未曾有”。“乘大车”比喻乘上了通往大乘涅槃道的快车、“得未曾有”比喻得到了未曾有法,此未曾有法就是一乘《妙法莲华经》。诸子(众生)以前只知小乘好,对一乘不敢奢望,现在突然得到,心生大欢喜,终于明白了自己也能拥有父亲那么多的财富,也能成佛作祖。

世尊说:舍利弗!你的看法如何?这个长者,先说送三车,最终送的是具足各种珍宝造就的大车给予诸子(众生),这是不是虚言妄语?舍利弗说:不是、世尊!这个长者为了使儿子们免于火难,保全生命,用心良苦,不属于虚妄。何以如此说呢?因为长者为了保全儿子们的生命,而说门外有玩具,这只是一种权宜法,况且用此方便,是为了在火宅中救人。这一段比喻诸佛出现于世,最初都以三乘法,度众生先出三界,最后才说一乘究竟法。

舍利弗对佛说:世尊!这个长者达到了救人的目的,连最小的车都不给,也不是虚妄。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长者最初的想法,是想让儿子们既能脱险,又能相信他说的话是可信的,如果先就说最好的大车,而他们又没有见过大车,是不会相信的,所以不得已才用他们能够认可的三车之说,才使其子全部脱难了火宅,以此因缘,所以长者之言,不是虚妄。何况长者自知财富无量,想使儿子们都富起来,送出的是最贵重的大车,比羊车、鹿车、牛车好上百千万万倍,更不是虚妄。

佛告诉舍利弗说:说得好、说得好!正如你所说,舍利弗!如来与这个长者的所作所为是一个道理,佛为一切世间众生之父,对一切恐怖、畏惧、衰亡、烦恼、见思无明、尘沙无明、根本无明、昏闇、蒙蔽、生死轮回,已经永远断尽无余,成就了无量无边的正知正见,得十力、四无畏,有大神通力及智慧力,具足世出世间一切方便法,具足智慧波罗蜜,以般若智到达无生无灭之彼岸。

《法华经》皆是吾子爱无偏党

如来还具足大慈、拔众生生死之苦;具足大悲、予众生涅槃之乐。常无松懈倦怠,永远都在求诸善事,利益一切众生。佛出生在这三界朽坏之火宅,是为了度众生灭除生老病死、忧伤悲戚、痛苦烦恼、愚蠢痴迷、无明昏蒙、及贪、嗔、痴三毒,对诸多的众生,施以教化,使其都能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成就无上正等正觉。这才是佛视众生如子、爱无偏党的本意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