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净界法师:楞严经与法华经不一样的地方(净界法师楞严经修学法要)

净界法师:楞严经与法华经不一样的地方​ 这个地方讲到供佛及僧。我们作两段的结示。

古德注解上说,佛世的时候,七月十五是自恣日;在古代的习惯当中,这一天的斋供功德是加倍的。因为大众僧经过九旬的用功,他们的功德都增上了,所以居士们在七月十五自恣的时候来斋供,其功德有加倍的作用。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我们看到发起序,也可以得到一些消息。你看,蕅益大师说《法华经》:佛陀说《法华》之前,它整个发起序,是佛陀入了一个很深的三昧。他入了三昧以后,从三昧当中,他的白毫放光,照了一万八千佛土,看到很多很多的菩萨在修习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六波罗蜜的功德,在一念清净的光明当中显现六波罗蜜,然后再说《法华经》。但《楞严经》不同,《楞严经》的发起序,是阿难尊者在托钵的过程当中遇到杂染的因缘,于是佛陀讲《楞严经》。那么,这到底是有什么涵义呢?我们作一个说明。

《楞严经》是引导凡夫这个明了的心,在整个人事的杂染当中,怎么样找到自己的家,怎么样找到自己的清净本性。所以,它整个发起就是阿难尊者的一念妄动开始。没有一念的妄动,就没有整个因缘的过程。所以,阿难尊者的一念妄动而产生了堕落,佛陀的一念神咒使令阿难尊者回光返照,都在一念心。所以,《楞严经》的法会,从发起序可以知道,它的法门是一个摄用归体的法门。

《法华经》是佛陀一念的清净心当中显现六波罗蜜,是一个依体起用。从一念的清净心,当你已经明心见性以后,你接下来要干什么?就是修方便法门,就修《法华经》,广修六度,积功累德。所以,这两个不一样。而这个不一样,我们从发起序——一个教法生起的过程,就可以看得出它的消息。所以,这个地方我们也提出来给大家作一个参考。这里讲到七月十五一个应供、供斋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