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马克思主义与和合共生理念

回顾漫长的人类发展史,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和衷共济、和合共生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无论在传统中国社会还是近代以来的西方社会,都能发现和合共生的人类智慧。建立在吸收全人类文明成果之上的马克思主义,更是丰富和提升了和合共生的思想,值得深入挖掘。

兴利除弊,建立资本与劳动的和合共生

  在古代社会,人类就发明了货币。货币的发明是人类史上的重大事件,它改变了以物易物的原始交易状态,促进了生产的分工和商品的交换,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在资本主义社会,货币变成了资本,发挥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与和合共生理念

  资本和劳动力两种资源的结合对社会发展有强大的促进作用,马克思对此给予高度肯定,指出,资本具有“伟大的文明作用”,它“摧毁一切阻碍发展生产力、扩大需要、使生产多样化、利用和交换自然力量和精神力量的限制”。资本与劳动力的结合也培养出高度文明的人。资本将“培养社会的人的一切属性,并且把他作为具有尽可能丰富的属性和联系的人,因而具有尽可能广泛需要的人生产出来——把他作为尽可能完整的和全面的社会产品生产出来(因为要多方面享受,他就必须有享受的能力,因此他必须是具有高度文明的人)”。

  然而,在资本主义社会,与货币转化为资本的过程相伴生,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进行剥削、压迫和统治。“原来的货币所有者成了资本家,昂首前行;劳动力所有者成了他的工人,尾随于后。一个笑容满面,雄心勃勃;一个战战兢兢,畏缩不前,象在市场上出卖了自己的皮一样,只有一个前途——让人家来鞣”。资本家以尽可能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为主要追求,产业工人的体力和智力不能得到充分发展。这就违背了货币和劳动和合共生规律的要求,导致了阶级矛盾的激化。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成长起来的有觉悟的工人阶级,因受到现代文明的洗礼而成长,又不满于资本主义社会对其自由发展施加的各种限制,要追求更良善生产关系,因此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掘墓人。

  于是,社会主义就成为一种必然。社会主义要实现对资本主义的超越,要依据货币与劳动的和合共生的逻辑,追求货币持有者和劳动所有者良性的和合共生。要发展,也要实现公平、正义和平等。节制资本的不良效应,让劳动者更好地享受劳动果实,让全体人民共享美好生活。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生动体现,更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

重视平等,追求人与人的和合共生

  在中国传统社会,儒家文化强调人性善良的一面,特别注意如何发现、激活、保持和增加人性的善,形成了丰富的伦理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些相互体谅、相互帮助的处事规则、道德要求,体现了和合共生的理念,流传至今,深入人心。

  西方社会自文艺复兴以来,个人从神权、王权的绝对统治中解放出来,人的权利与自由得以弘扬,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得以释放。但是,因为社会是共生的,人权与自由只能建立在相互性的基础上,必须强调平等、公平、公正的原则。正是由于忽视了人权与自由的相互性,导致了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的贫富差距;导致了资本主义国家间的激烈竞争甚至战争;导致了资本主义国家对其他国家的剥削、殖民和侵略;导致了自然资源的巨大浪费和人类生存环境的巨大破坏。

  马克思从阶级的角度入手,分析了不平等的起源和解决不平等的办法。他无情地抨击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压榨,指出,通过占有生产手段无偿占有他人剩余劳动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因此,只有消灭了剥削和压迫,才能从根本上保障人与人的平等,实现所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无产阶级平等要求的实际内容都是消灭阶级的要求,任何超出这个范围的平等要求,都必然要流于荒谬”。

  在和合共生的新型人与人的关系中,劳动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把劳动理解为人的生命活动,理解为人的类本质。通过消除劳动的异化性质,能使劳动回归人的本质,使个人通过劳动进入社会,获得实现个性自由、全面发展的平等机会。如此,也就构建起人与人之间理想的和合共生的关系。

  中华民族已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小康社会已经全面建成。我们更有条件、有必要追求社会公正和平等,追求共同发展、共同富裕,让劳动的成果为更广泛民众所共享,实现共生共赢。

互利共赢,实现国家与国家的和合共生

  国际社会是由主权国家构成的。主权国家在防范外来入侵、维护社会安定、实现社会公正、改善民众生活条件和提高国民素质等方面都发挥着重大作用。就和合共生状态而言,主权国家各自均有个体性与群体性、独立性与共生性基础性属性。主权国家之间交往联系的发展、分工与合作的发展,不仅带动了这些基础性属性超越囯境的发展,而且带动了这些基础性属性的联系和交织融合,形成了当代多元和合共生的世界。马克思主义肯定了这种融合发展的趋向。

  早在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就预判了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他们指出,资本天生具有追求剩余价值和扩张的冲动,因此,它必然会突破国家界限。资本的扩张性是国家间密切交往的强大推动力。资本的国际转移和流动,把世界各国人民互相联系起来,把所有地方性的小市场联合成为一个世界市场,使原本处于相互封闭状态的各国,逐步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全面的生产”、“全面的依存关系”和“世界历史性的共同活动形式”,资本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各国主动或被动地纳入世界范围的交往,国与国之间的交往程度不断加深。所有这些变化尽管充满了矛盾对抗冲突甚至战争,但是带来的却是国与国之间要和合共生的趋向、融合发展的趋向。

  国内社会共生关系(主要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越出国境发展,使各国之间的个体性与共生性形成新的存在与发展形式。这个新形式就是全球化,全球化本质上是纵横交织的共生关系网络体系。因此,如何在国际社会的和合共生状态中减少国家间冲突、避免国家间的战争、维护世界和平是国际社会长期关心的重要议题。

  中国政府倡导的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这一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原则,就是把主权、领土完整、国家利益等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是以和合共生理念处理国与国的关系。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西方国家的相对衰落加剧了孤立主义、极端民族主义、民粹主义的兴起,增加了国家间和合共生的难度;难民、毒品走私、恐怖主义、传染性疾病、生态环境恶化等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挑战,让国家和合共生更加紧迫;作为长远的发展趋势,由生产力发展所决定的全球化的方向不会逆转,国家间和合共生更显重要。

  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不仅让国家间的交往越来越密切,也让超越国家层面的治理越来越成为现实。最终,人类需消灭剥削和压迫,实现世界大同,实现更高层面上的和合共生。

  (作者系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 )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钱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