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蓬莱神仙故事

《山海经》与中国古代黄帝神话群

《山海经》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理文化经典,神话是其表达历史发展和地理观念的重要内容。

从目前发现的资料来看,经典神话遗址所反映的《山海经》的神话原型内容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而黄河中下游最为密集。 其中,以河南为中心的中原地区分布极为密集,形成了一组具有中国古典特色的神话。

与《山海经》神话原型有关的中原神话群主要有以下几类:黄帝神话群、女娲神话群、伏羲神话群、大禹神话群、夸父神话群、炎帝神话群。

其中,数量最多、影响最大的当属黄帝神话群和大禹神话群。 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在于河南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特殊的历史文化地位。 河南长期以来一直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三代民居在河洛》(《史记·风禅书》)。 黄帝和大禹部落在该地区形成了强大的政治集团,因此得以幸存。 许多神话故事和传奇的神话遗址。 这些神话主要保存在中原偏远地区。 与大都市的繁忙交通相比,这里相对稳定,受外来文化影响较小。 因此,可以保留更简单的神话。

《山海经》中的黄帝是部落联盟的杰出领袖。 在中原地区,黄帝神话群主要分布在豫西地区。 民间关于黄帝的传说主要有炎黄之战、涿鹿之战、创造发明、立国、与太后打仗、练兵武功、造访仙德道、炼丹、升天等。等,集中在新郑、新密、河南等灵宝等地。

传说依附于某些自然景观,成为我们所说的古典神话遗址。 例如,新郑被称为“轩辕之乡”。 相传黄帝生于轩辕庙始建地新郑寿丘。 相传,黄帝的父母公孙少典和福宝住在古祠山积水河畔的一个山洞里。 伏宝在野外怀上了白光,然后生下了肉族,而轩辕黄帝就是从肉族中诞生的。 后来人们将顾慈山改名为“轩辕秋”,并在其上建了祖庙,又名轩辕黄帝庙。 富宝敏的受孕部位有一块石头,叫做“天心石”。 黄帝成年后,四处寻找力木、大鸿、风侯、常先、大为等强将。 这些人的名字成为今天这个地区的地名(或山名)。 比如大红在新郑、禹州、新密的交界处,而新密则有强大的木台镇和大邑镇。 新郑凤侯岭山顶东侧,有望母洞。 相传黄帝与太后有缘。 新郑县南关外,有双极河。 相传黄帝在江边一展才艺,推选一子为皇位,为二朝。

新密还有许多黄帝神话遗址。 例如,云烟宫是传说中的黄帝的居所和寝宫。 当地人说,黄帝曾经在这里筑土修城,被人为破坏,留下“庙岗”和“大岗”两堆土,成为今天的小山。 “破鞋柱”相传是黄帝把鞋子丢在这里,也有人说是鞋子里的泥土堆起来的。 云烟宫风景优美,有一首地方歌是这样唱的:

南京到北京,

不比云烟宫好。

三百(柏)和二十(石)庙。

太后坐在空中。

柏树生长在石头的缝隙中。

老龙不停地叫喊着。

所谓“三百”是三棵柏树的谐音,“二十”是两块石头的谐音。 三柏二石为河中树石,寺为云岩寺。 太后神洞在崖壁上,太后居于离地,故称“太后坐空中”。 “老龙啸声不绝”,指的是一股洪流冲过云烟宫院落的大峡谷,发出如龙鸣一般的激荡之声。 在云岩宫附近,有许多与黄帝活动有关的地名传说,如养马村(养马场)、仓王庄(粮库)、印马河、马吉岭(马场)等。 大红山上还有传说中的颐和园、御花园、梳妆台、鼓台。 云岩宫唐独孤基题词《云岩宫八阵》,说明了黄帝传奇的悠久历史。 神话和历史事实之间并不完全是虚构的。 在大邑镇,有明代碑刻记载,黄帝曾到访广城子。 还有乳头山,相传有无尽的玉乳流出。 这一切,如果我们比较《山海经·西三经》中“玉山”的内容,如“玉山”有玉,“有玉膏,其源为沸汤,黄帝为食”。或宴席”等,不会有太多奇怪的感觉。

在灵宝浪乡东南的景山竹鼎园,有传说中的黄帝陵。 原来的黄帝庙就在这里。 相传黄帝曾在此筑鼎,寺内保存有唐代巡抚王炎题词“轩辕黄帝铸鼎”。 在铭文的序言中。 有“黄帝守一气散三坟,以治人命,使丁子远,丁城升”的内容。 据介绍,汉武帝时期,景山竹鼎园内有一座黄陵寺,供奉黄帝。 可想而知,这就是汉代的黄帝陵。 至今每年冬天,当地人都会在这里祭祀黄帝,这应该是庙会的遗产。 据该地区的神话传说,黄帝是一位朴素的人间君王,乘龙上天时被人拦住。 有九孔莲藕遗址。 相传是黄帝骑乘龙须变态。 黄帝陵又称鞋墓。 据说,像陕西、甘肃、河北等地的乔山黄帝陵,就是黄帝衣墓。 当然,由于特殊的历史和地理因素,陕西的黄陵墓群闻名中外,而人们对其他地方的黄陵神话遗址却视而不见。

在巩义地区,还有黄帝德河土洛树的“遗迹”。 相传“黄帝东巡漯河,筑坛神璧,得江上龙图,上漯龟书”。 他在这里发明了历法和房屋,并命仓颉创造文字来祭祀天帝。 时至今日,洛口村北寨门尚有“退气荣归北门,赤青字显东周”对联,歌颂黄帝祭祀文化盛事。洛河上的他和沉璧。

与《山海经》相比,黄帝神话在这里多了几分仙气。 应该说,黄帝神话起源于《山海经》,在后来的历史发展中逐渐融入了其他文化因素。 这是一般古典神话演化的基本规律。

(原文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