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站桩—以武入道(站桩如何入道)

站桩—以武入道

事实证明,想治病、健身、出武功、修道,站桩是个非常好的方法。《黄帝内经》中说:“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便是对站桩的明确记载了。我自2011年7月学习浑圆功养生桩,到现在快一年了。在站桩的同时看了一些意拳站桩的书,还看了一些道家的书,所以对站桩有自己的一些体认,而且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养生桩站桩方案。

站桩就是在相对静止的状态下,统一意念,统一动作,统一气力,身心一致的练功方法。它所得到的是全面的、整体的锻炼。浑圆功养生桩锻炼的基本方法是:首先要凝神定意,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脚尖稍外分呈外八字形,膝关节微弯曲,胯部微收似坐非坐,小腹应常圆,胸间微含蓄,两手在胸前呈抱球状,手心向内,两手间距两拳左右。肩撑肘横,力贯掌心。头直目正,颌下若夹一乒乓球,腋下若能容球,顶心如有细绳吊系。用功时要气静神怡、呼吸自然、思想集中、全身放松,把步位肩架安排适当,加以意念诱导,在相对静止不动的状态下,去认真体会“不动之动”的微动,再由微动中去体会欲动又止、欲止又动的精神状态。这就是芗翁所说的“大动不如小动,小动不如不动,不动之动才是生生不已之动”。养生桩有形法和心法两个部分。

一、养生桩形法

1、悬顶:(头顶百会穴好像空中有绳吊系,能使身体感到挺

拔。)

2、闭眼:(半闭、微闭都可以。)

3、舌抵上腭:(俗称搭鹊桥,口水满时要分三次吞咽。意念要

使之顶到百会。)

4、下颚微收:(脖子下面好像夹着一个乒乓球。)

5、脖子竖直:(颈后面大筋绷起。)

6、肩肘平齐、肩撑肘横:(不是沉肩坠肘;力贯掌心;两个肘

尖和颈后构成三角形。松肩必须结合空腋,即腋窝要空要虚。)

7、手上三圆:(虎口要成圆,大拇指和小指要成圆,手心要成

圆。两手距离约两三拳,十指分开,指尖微敛,掌心内吸,有持物不坠之意。掌心内吸配合手指外张,似有线绳束缚,欲张不得之感。吸吐相互作用不可偏重。)

8、含胸拔背:(背紧胸松。胸部微收,使后背感到有力,有冬

天身上披着斗篷的感觉)

9、命门突出:(这个很关键。)

10、小腹常圆:(武林高手的小腹一定要松软。)

11、 尾闾下垂:(意想着自己就像长了一条气的尾巴一样,垂直

的垂下去,意想以两脚的后跟连线为一个边,向后面画个等边三角形,我们的尾闾要垂到这个三角形的中心去,要时刻有这个意念,要随时检查,我们的尾闾是不是下垂的。)

12、溜臀开胯圆档提肛:(臀部似坐非坐,胯部微收,好像坐靠

在一个纸做的椅子上,随时都可能垮掉,要保持自己不能摔倒,始终拿着那股劲儿。前面大腿根的胯上好像按了个大弹簧。圆裆,两大腿根部回收成一空虚三角并有向两侧撑开之意,髋部的退让性工作,好像举重训练中的负重下蹲。前阴、会阴、肛门都要上提。)

13、膝盖弯曲:(膝盖不能过脚尖,两膝扣合又有外撑之意,由

膝骨至脚面,有由脚面至膝骨的上撑之力,又有欲直立却被绳索将脚面与膝相连不得撑开之意,而膝盖骨以上部分复有向上总提之力,同时更具有下坐之力,膝内屈大小腿有相聚之力,同时又具有相反之支撑力。大腿前面好像有水从腿根向膝盖下流动。)

14、脚趾抓地,脚心上吸,脚跟微提:(脚后跟如踩着一个小虫

子,既不能把它踩死,也不能让他跑掉。跟腱坚挺呈弓弦状。)

站桩—以武入道

补充说明:

1、 不同的老师强调有所不同。王安平老师强调站桩时间;强

调感觉身体三层麻热胀;强调五内心法(内视、内听、内感、内想、内息)。于永年老师强调关节的曲折角度;强调肌肉由下至上从局部到整体的松紧、连结、伸筋;强调下肢,特别是脚部肌肉的锻炼。薄家聪老师强调全身各部位细节的到位(如手心内吸配合手指外张、脚心内吸且脚后跟如踩着一个小虫子,特别是螳螂的脖子、铁打的肘膝、流水的屁股);强调周身无点不弹簧,特别是大腿根部;强调外练筋骨皮,特别是皮肤的灵敏触觉。此外还有些桩功强调命门突出;强调尾闾下垂打开尾闾及髋;强调吸胯(前阴,会阴,肛门)等等。

2、 意拳站桩要求“骨缩筋伸”,所有的关节,特别是大关节处

的肌腱都要处于弓弦状态,它们是否处于工作状态,是站桩有效无效的重要标志。

3、站桩要求的状态是,当别人推他的胳膊时,他的反应是像

按弹簧一样,你推他、压他、拉他,托他到一定程度,他都会反弹回来。另外,要有整体撑抱力,是整体力的统一与协调。

4、养生桩基本要点:

(1)精神集中。先要凝神定意,目光远望,默对长空,扫除万

虑。

(2)周身放松。松而不懈,紧而不僵,既要维持姿势又不要用

力。放松不是下沉,肌肉松弛,但身体还要有挺拔之意。

(3) 呼吸自然。呼吸舒畅,气不可提,更不可沉,要匀静自然。

5、养生桩意念的运用

(1)头如线系,似笑非笑,似坐非坐,似尿非尿,环抱

纸球,神意内敛,敛神听微雨,腋下容球,手扶水中木板,身下无床,体会水中阻力,脚后跟如踩着一个小虫子。

(2)若感到周身放松有困难,可设想自己站在水中,头

部露出水面,身体随水浮沉。

(3)提高皮肤的灵敏度,可以设想站在淋浴喷头下面,温度适

宜的小水珠从头到脚流遍全身,用皮肤感受那些细小水珠淋浴的舒适感。也可设想微风习习,吹遍全身,根根毛发都可以感知清风往返和轻抚舒畅。进而可以摸索在水中或者大气中感受水或空气中的阻力与浮力,即学会在空气中游泳。

6、头顶百会上提,好像一根绳子把人从天空吊着,尾闾往下

垂,一个脊柱两头抻,目的是把脊柱拉直。

7、 姿势合度后,可体会“四上一下”,即百会上领,舌抵上腭、

会阴上提、脚心上提、尾闾下垂,使周身上下气机平衡、和畅,然后开始定式站桩。

8、在头顶向上虚悬的同时,要拉着下颏往回收、往上提,同

时鼻子尖往下一转找会阴,从会阴那里往后一转,往上提,顺着脊骨上来到头顶。会阴往上提时要顺势把膝盖和脚心带起来,脚心也往会阴处并。这样往上一提整个人就拉起来了,就象兜子兜起来似的,人悬起来了,站桩时就会觉得轻松一点。

9、身体下蹲后容易犯的毛病是两膝盖死往里扣,往里挤,把

裆夹住了。应该是膝盖往里拧着往上提,再往外挤往外翻,从大腿根后边往外撑,把胯给撑开。

10、松腰、松胯和垂尾闾是练功的关键。周身能不能松开,就

要看腰、胯和尾闾能不能松开。尾闾垂得较好时,要结合提谷道。

11、尾闾中正神贯顶,气透三关入泥丸。要尾闾如钟锤。可分

为四步:一步是往下垂尾闾;二步是泛臀;三步是尾闾往前扣;第四步是尾闾如钟摆会动了。先前后动,后转圈。当尾闾练到第四步,尾闾会转时,丹田气就听使唤了,尾闾一动全身气就动了。

12、我们每次都不是直接的蹲下去的,而是要先把命门放松,

把命门向后放松,然后身体的臀部自然的向后平移,当移至到一个极限,膝盖一放松重心就向前靠了一点,然后人就自然蹲下去了,这样的下蹲,我们的脊柱会自然的向后绷出去,像一张弓一样,使我们的姿势基本也就合度,而不是脊柱直着向下蹲下去,是腰向后放松的蹲下去。

13、每次站桩时间最好不要少于一小时,这是培补肾气、通透

全身最可靠的功法了,尤其要注意自始至终都是领着百会、提着会阴的,而且要一直提到头顶上方一尺远的虚空处,和百会一起领起来。

14、有一定基础后,即可进行百日筑基。每日累计练功在6小时以上,尽量减少性生活。这是长功的关键时期。

站桩—以武入道

二、养生桩心法

1、站桩之初,用王安平老师的浑圆桩心法,即运用五内心法

(内视、内听、内感、内想、内息)意想麻、热、胀,使全身三层通。其中第一层是皮下肌肉层,第二层是内脏器官层,第三层是骨骼层。我从开始站桩第一天起,5天后达到第一层通,一个月后达到第二层通,4个月左右达到第三层通。

2、第一层顺序是:从手上开始,到前臂,到大臂,到肩,到

胸部,到腹部,从前面到大腿,到膝盖,到小腿,到脚,再从后面到小腿,到膝盖,到大腿,到臀部,到腰,到后背,到肩部,再到前胸,到腹部,到后腰,到臀部,到大腿,到膝盖,到小腿,到脚,再到小腿,到膝盖,到大腿,到臀部,到后腰,到后背,到肩,到前胸。构成一个完整的循环。

3、第二层顺序是,心脏开始,到肺,到胃,到大小肠,到膀

胱,到肾,到后背,到肩,到心脏,到肺,到右边的肝,到肾,到左边的脾,到心脏,到肺,到胃,到大小肠,到膀胱,再到肾,到后背,到肩,到心脏。构成一个完整的循环。

4、第三层的顺序是,从手指骨开始,到手骨,到小臂骨,到

肘骨,到大臂骨,到肩胛骨,到胸骨,到肋骨,到尾骨,沿脊柱到颈椎,从颈椎到尾椎反复循环。从尾椎到臀骨,到大腿骨,到膝盖,到小腿骨,到脚骨,再到小腿骨,到膝盖,到大腿骨,到臀骨,到尾椎,到颈椎,到肩胛骨,到胸骨,到肋骨,到尾骨。构成一个完整的循环。

5、原则上一个部位有了麻热胀后,再到下一个部位,一层通

了后,再到下一层。但也可以在一次练功中,不管是否已通,全部都循环到。

6、要站到汗如沥青、腿如灌铅才好。出了麻热胀感之外,当

然还有一系列的反应。

7、使用麻、热、胀心法时意念不能过重,总之要勿忘勿助。

当全身三层已通,就可以不再使用麻热胀心法了,而使用道家的意息相随心法,也就是进入丹道筑基修炼了。

站桩—以武入道

三、 道家筑基功

修炼程序:四个阶段,十个步骤。

第一阶段:筑基入手功夫

(1)炼己:对心性的修炼,外绝耳目,内绝思虑,惩忿窒欲,

泯去一切杂念,使识神退位,元神重现。神不离气,气不离神,呼吸相含,中和在抱。

具体功法:

首先,瞑目,调息,凝神内照。片时息调后即以意凝神于脑,以目光微向头顶一看,觉有微明,如黑夜月色然。随即用意以此光映照泥丸,待得脑中光满而头若水晶然。此即洗髓法。

其次,光映泥丸存之既久,乃引此光明下降重楼,直达降宫(心脏部位)。在降宫存之半晌,但觉降宫纯白,惺惺而照。此即洗心法。

再其次,随之以意引白光降至中黄(黄庭中宫,胃脾部位),存之既久,觉中黄一片纯白。此即净土法。

再其次,其光明自觉随气下降,至下丹田,感觉丹田渐渐宽阔,幽深如海,久之觉有气动于丹田之中。此即靖海法。

再其次,一念清虚,微以意引目光,从海底阴跷穴兜照后去,觉此光已透尾闾,由尾闾自下而上沿督脉上行。此即黄河水逆流。

再其次,气随光动,上达头部泥丸,用首位照顾法,以我双面之光,存在半天空中,如头顶悬空一轮明月,下照巅顶,直透三关,照至阴跷。同时海底一轮月影,同顶空明月上下相映。

此种功法,借假修真,可以成就玉液还丹。

第二阶段:炼精化炁(小周天,转河车)

以元精为原料,以气为动力,以神为主宰,最后将精和气炼化为炁。

(2) 调药

药即人体元炁,有顺逆变化,顺则化为元精由阳关向外泄露,逆

则返还于炁穴。调药即凝神于炁穴,神炁相依,息息归根,将元精从外摄归炉内。调药功法要掌握三点,调法(凝神于炁穴),调所(炁动之处),调时(阳物欲动之时,即活子时)。

活子时发生时,一阳初动,有光现于眉眼(阳光一现),元炁产生,称为产药。小周天所产之药也称小药,外药,真种子。此时周身融合,四肢绵绵,痒生毫窍,心觉恍惚,阳物勃起,精生炁动,任督自开。

(3)采药

活子时发生,当感觉到形成一团暖炁时,说明元炁已经充盈,不

老不嫩,当抓住时机,速起武火,吸则有心,呼则无意,目光射定,用吸不用呼,凝神合炁采药归炉。

(4)封固

起火归炉后,须在炉中以文火温养,息息归根,以伏神奇炁。

(5)炼药

采药归炉后,当速起火,呼吸并用,由文而武,神聚炁穴,烹练

药物,使精化为炁,以绝漏精之患。武火之后再用文火,使心息相依,丹田常温,火候既足,真炁氤氲不散,便有开关之候。这时丹田发热,热极生动,炁足冲关,急行“吸(吸气)、抵(舌抵上腭)、撮(提肛)、闭(闭眼口耳)”四字决,用真意自阴跷穴引入尾闾穴,沿督脉过三关直上头顶泥丸宫,稍停后由任脉过降宫下降回丹田,以运转河车。

凡遇一动之炁,即要采药转河车练完一周天,如此动而复动,练而复练,周而复周,炼至纯熟,一吸而神炁直上乾顶,一呼而神炁降归丹田,每次呼吸循环一周。入定之后,神随炁行,沿任督二脉旋转不停,真炁不再行阳,称作法轮自转。如此积之不过百日,完成合于玄妙机的三百周天,则达到“漏尽通”(精不漏而阳物不举,即马阴藏相)。

(6) 止火

当马阴藏相,阳关一闭,龟头缩回,于入定之时,两眉间有一道

白光亮如水银(阳光二现),便是火足药灵之候,此时再行火候要伤丹,应及时止火。止火之后,神入丹田,与所储之药会合,促生内药。

第三阶段:炼炁化神(大周天)

小周天完成后,经过闭关的过渡阶段,转入炼炁化神的大周天丹法。小周天要求精不漏,大周天要求炁不漏。大周天时人体的精全部转化为炁,只剩下神和炁两个成分,只在中、下二丹田之间运转,不再循河车之路。此即进一步炼药的功夫,使神炁凝结,从有为过渡到无为。

(7)采丹

要闭关,须7日之功,乃真阳七日来复之意,是大周天前的过渡

阶段。丹家行子午周天(即前降后升)数足后止火后,应行卯酉周天(左升右降36次谓之进阳火,右升左降24次谓之退阴符。不经三关,及至纯熟,则左右俱升)以团聚药物而作沐浴。此阶段有大死七日之景,如动物之冬眠,得到濒死之体验。即“若要人不死,须是死过人”。

止火后,外呼吸停止,有炁从会阴上腾丹田,内药产生,和外药

相迎,凝结内药、外药而成大药。这时人于静定之中,忽两眉间又掣电光,虚室生白(阳光三现),说明炁根内大药已生。大药产生时还有六根震动之景,说明正子时已到,应凝神入定,专用目光内视,日夜关照中丹田,渐入无为功夫,同时做好各项准备,按秘诀采大药服食过大关。

采大药之前,为做到六根不漏,要用木夹夹住鼻窍,含两眼之光,凝两耳之韵,舌抵上腭,用木座抵住谷道,一念不生。

大药生时,如弹丸、火珠,惊颤旋动于脐间,先后上腾心位,前触阳关,后冲尾闾。由于心位不能存炁,止火后阳关已闭,尾闾遇阻不透,便下奔谷道而去。这时谷道外用木座抵住,内以“吸、抵、撮、闭”四字决,乘大药自动冲关之机,用微意轻轻上引,如同羊拉车过尾闾而至夹脊关,大药在夹脊关遇阻不动时,不可意引其动,而待其自然而动时以微意轻引,便如鹿拉车般轻快地撞过夹脊关升至玉枕关。大药至玉枕关遇阻不动,不可意引其动,而待其自然而动时以微意轻引,便如牛拉车,自动以大力冲开玉枕关,直贯顶门脑中以意守之,补足泥丸,髓海,谓之三花聚顶,再引下至印堂。在印堂遇阻不通,易从上鹊桥泄露,此时需用木夹子关锁鼻窍,以舌抵上腭,将大药引下,如甘露、雀卵,颗颗降下,过喉下气管,下入中丹田也通彻下丹田。此时须行卯酉周天以团聚大药。采大药服食后入于黄庭之中,使目光常照,合神而炼,在此神炁相包,凝为一体,称为圣胎。

(8)养胎

所谓圣胎,实际上是非有形有质之物,而是对神炁凝结的比喻。

在这一阶段,先以神入炁,后以炁包神,以元神为大药之主人,以大药为元神之宅舍,直到十月神归大定,恰如神炁交媾在胞中产育胎儿一般,故有养胎之喻。

大周天不转河车,只以二炁氤氲于黄庭,丹田之间,昼夜无间断,以常定常觉、洗心涤虑、绵密寂照之功及入定之力,促使元神发育成长。十月之中炁由微动到不动进而尽化为神,真意的运用也是由双目关照而至无觉,更不着意于火,以免影响元神的大定。实际上大周天功夫本身就是入定功夫。

养胎至十月圆满,遂有六通之验。漏尽通(小周天已达到),天眼通,天耳通,宿命通,他心通,神境通。

十月养胎期间,会突然胸膈闷痛,口吐淤血,如斧劈脑,便下脓秽,此乃如龙脱骨,如蛇蜕皮的真空练形之景,可使痼疾俱消。继而又有五气朝元,赤蛇透关之景。大周入定后还有很多幻觉,要皆以正念扫去。

第四阶段:炼神还虚

神归虚无,就完成了三归二,二归一,一还0的全过程,称为与

道合真了。纯入性功,约为九年,前三年乳哺阳神,后六年有出神之景。下文略去,因为自古有几人能达到这个阶段?

补充说明:

1、丹道入手功根本法诀:收视返听,凝神入炁,调息绵绵,

心息相依。

2、丹道筑基功,是对形、气、神三个层次的修炼,即调形、

调息、调心。调形要“端直其体,空洞其心,真意其一”。调息要深、长、细、匀,将双目之光内视丹田(肚脐),即凝神入炁穴,可以得真气,即“铅”。调心,就是要止念,即以人的正念调整常意识和潜意识。止念要以虚、寂、恒、诚为法诀,虚为无念而神灵,寂为气静而得真息,诚为入道之门,恒为见效之本。入定止念以意守鼻孔外方寸之地的虚无穴为优,可以得先天元神,即“汞”。

3、 性功修炼欲达“无念”之境,不外“操、纵”二途。

“操”法即用“系心一处”等法门,据心理学规律以止念,有“增”和“减”二术。“减”就是系心一处将念头渐渐减少,如心息相依。“增”就是应用物极必反的原理,将念头增至极端,也会出现一片空明的无心之境,如禅宗的参话头。“纵”法就是不作意与止念,而是随意而修,无心而修,以不为修,也有“随流”和“溯源”二术。“随流”就是当念头生时不擒不纵随流而去看它如何变化。“溯源”就是当念头生时,反观念头缘何而生,由何而来,追溯至一念未生前,看是什么?

4、内丹学的根本修持法诀:铅、汞、性、命。得汞必止念,

得铅需浑照,得命为浑化,得性为浑忘。

(1)得汞阴消尽

阴阳相交才能结丹,具体到人身,就是以两孔穴阴阳相互呼应之法炼养神气,如人体为阴,身外虚空玄关一窍为阳;人体头部元神所居乾宫(泥丸宫)为阳,腹部真气发生之所坤宫(黄庭宫)为阴。头部也有两孔穴,一是两目连线的正中间,与鼻准到印堂的连线横竖相交,丹家称为“十字街头”,又名山根,性户,祖窍穴。(祖窍穴稍上的眉心称为天目穴也是很重要的)。这是神光归根之地。二是鼻下悬空的径寸之地,称为虚无窍。人乃无根之树,其根在头上,树根为百会穴,树冠为阴跷穴,树枝为四肢的劳宫穴和涌泉穴。虚无窍恰在中间,又是色身和法身的交界处,所以又称为人中穴。

得汞定律:

先将双目向鼻端下视,以鼻准调整目光之强弱,使垂帘得中,随即放下,聚光天目穴。先以内视神光向百会穴一注,感应红黄星点若雨洒下,即以双目,天目存如(∴)字,微以意运如磨镜然,则两目神光自会于天目穴,光耀如日闪烁于眼前,复由天目返照山根性户,然后于此处凝聚神光,由此上通下达无不如意。此段为回光功夫。再将山根所聚神光,移至鼻下虚无窍,与鼻息融为一体,心息相依,使神气在一定火候下发生光合作用,久之神凝气定而先天元神呈现,即为得汞。

(2)得铅阳自团

双目中间一穴为性户,乃性功修炼之地,两肾中间一窍为命门,乃命功修炼之地。人之肚脐和命门前后交通,也是下部“两孔穴”。两肾之间腰脊处有一空膜,即为玄牝之门。

得铅定律:

凝神入气穴,将头部祖窍所聚之光引入肚脐部位的丹田,积精累气,使身心在一定火候下发生光合作用,久之形成以肚脐为中心的原始星云般旋转的先天之物,即为得铅。

(3)得命颠倒至

丹功中有两次颠倒,第一次颠倒为坎离交媾、采药归鼎的复命功夫,可得玉液还丹。功法为神守坤宫,静极而动,有真气熏蒸上腾,过尾闾,闯三关,聚泥丸而下鹊桥,送归土釜,河车运转。第二次颠倒为乾坤交媾、移神换鼎的见性功夫,可得金液还丹。功法为得命之后,于凝然大定之中勃然机发,玄关大开,此时神守玄关,意迎牝府,于恍惚杳冥中一点红光闪入丹田,与身内神炁交合,阴阳相激相抱,如波涛翻涌透过三关化为琼浆,顷之点滴落入黄庭,吞入腹内,便是玉液还丹。

(4)得性见金丹

得性之后,还有十月养胎,移神换鼎,泥丸养慧,炼神还虚,炼虚合道,与道合真六步功夫才能见金丹而达性功究竟境界。

四、 技击桩、试力、发力、推手,实战

养生桩功成,即可接着修炼技击桩、试力、发力、推手、实

战,向武林高手、超级人类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