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天下武功出少林”系列1:神功易筋经 · 家常八段锦(少林寺学武)

“天下武功出少林”系列1:神功易筋经 · 家常八段锦

  

易筋经在武侠小说电影中如雷贯耳,得之者必神功无敌;八段锦则在公园到处可见,练习者必是大爷大娘,可见亲切家常。

可是,你知道八段锦与易筋经的渊源吗?你知道它们同属于少林内功吗?你知道它们的本来功效和技术内涵吗?

概括来说:少林寺的内功体系包括了站八段锦、坐八段锦、易筋经十二势、十二大劲、坐十二段锦、按摩操腹九冲图等。

  站八段与坐八段统称“八段锦”;易筋外经十二大劲与易筋内经韦驮劲十二势统称“易筋经”;坐式十二段锦和按摩操腹九冲图为“洗髓经”。修炼起来,系统层次阶梯分明。

  总之就是“八段锦练习为易筋经做准备,易筋经练习为洗髓经做准备”。详情在后会仔细阐述。

让我们随着铁萼奇兰先生的少林采风之旅,去追溯一下世间真传的本来面目。摘录部分文字如下:

八段锦与禅武气功是德□师爷极力推崇的非药之药,它的好处,对一个经常切磋动手的习武人来说,是太知道了。

在当前,民间传承的易筋经功法流派众多、千姿百态,后来有学者编撰整理《易筋经》练法汇总,辑录了有历史传承的练法就有十五种之多,书中归属为少林、武当、峨眉、秘宗四家。不过就功法的名称、外形也大同小异,与清光绪年间成书的《易筋洗髓内功》一书的图绘样式也都是一脉相承的,清本继承的易筋经显然也是流出寺外的版本,且在成书前已经有序传承几百年了,书中就功法图谱之外,也记载有大量的理论文字,有原经文、有翻译、有历代高人作的序,宣称《易筋》、《洗髓》两篇为达摩传留慧可翻译的真经,也有说是唐时于中土诵出《楞伽经》后神秘失踪的印度僧般刺密谛翻译传出,不过也有不少学者认为,这是明时伪造的传说。但即是明时传说,也就说明,这两篇经文所授功法还是久有流传的。

  清时周氏汇总时说,《易筋》、《洗髓》是由般刺密谛与慧可祖师分别传出的,缘起慧可携《洗髓》云游,而藏《易筋》于少林壁中,数代之后,两经传出,经过高僧参证,发现道出一辙,于是合成一函,而后也多简称《易筋经》了。在他从嵩山和尚那里继承下来的时候,《易筋》、《洗髓》还是两篇经文,且功法有图无说,总散歌诀数十章,行功要语数则,可以强筋壮力,收心养性,只是“义虽备而旨未畅”。周氏因痼疾得高僧传法,习练有方,窥得三昧,总结出《易筋》中能洗髓,《洗髓》中也能易筋,道一而分,功一而合,如果偏执其一,便落得若非外壮便是枯禅,于是汇辑释典丹经医术等说,证明其旨,于是在图后注释体势气数,又列内壮图说,附外功与支流功法、学说,以及德育嘱告等等,两篇经文,一套功法便丰盈开张起来,成了厚实的经籍

  我浏览过全篇,发现其中理论学说与明时已经成熟的修真、养生图说文本理实一贯,不过是将状况细分,根枝末节皆有陈述。在我看来,易筋经由此时已经演变出了另外一脉系统,于养生功法的收录上可谓功德至高,不过其中理论近养生而远武备,好像也仅是旁证易筋经理法高明,切实有效,就功法教学中,却并没有参照行功感应、应用现象等补充出多少学习经验,也没有进行个人感受上的重新定义,基本就细化了原文,功法本身,还是需要口传身授。难得一点体悟分享,是把同类功法八段锦归属到了外壮功法,易筋经为内壮功法,而学说的意思,《洗髓》似乎又为《易筋》之内。

  德□师爷口传的少林易筋经体系,给出的文字定义是这样的:“易筋(含洗髓)经”是凝结了达摩之禅、中华医易、武学养生理论与实践,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的人体生命科学文化遗产。以少林功夫文化为载体而名扬天下,形成有广泛的世界影响。从客观的历史文化系统看,易筋经是由“易筋洗髓内功理论”凝结和指导的不断发展演化的功法内容体系。易筋经、八段锦正是中华养生文化整体性、系统性、演化性、全息性、多样性的代表性作品,也是精品。

  这一说法是有根据的,民国时期,武术门派自民间深处走入社会上层,各流派交流频繁,拳谱共享,促进了拳门完善,也促成了武林盛况。这其中大多拳门流派都是先后吸纳了易筋经、八段锦的功法并入体系的。只是有的流派把它们奉为上乘武功,有的把他们列入基础功法。

  定义为“不断发展演化”,且把易经洗髓归结为“内功理论的凝结与指导”,也就承认了易筋经的外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同样也说明了“内功”统领“外式”,且依着“内功理法”可以调整、生成新的功法样式的“得真意而忘其形”的最高境界。实际能够“活学活用”,又是真正掌握功法体系的最低门槛,也必须能够举一反三。

  用禅宗的语言来表达,“若见诸法非法,诸相非相,方可见如来”。正所谓“万变不离其宗”。宗者,系统纲领也,源头也。得其心髓,万法得理。在整体生成性系统科学思维指导下,少林寺第二十九代方丈德禅法师口传的“少林八段锦”功法体系,虽不名易筋经、洗髓经,而实内涵了易筋经、洗髓经。

  后来我也了解到,德□法师口传的少林八段锦,含《站八段》和《坐八段》一体两套完整方法,一文一武自成体系,不过其中坐八段又不同于众人熟知的十二段锦。八段锦是中华古老的健身养生术了,也并非是少林始创独有,其原始形态的导引术,远在汉代就已经非常流行了。传到明清时,就成熟的功法就已经种类繁多了,清时的《增演内功图说》中,把十二大劲、韦驮劲十二势、八段锦等,归为了非全功正法的易筋洗髓支流。不过也都是一理贯通,大同小异的。

  少林寺的内功体系,是将易筋洗髓内功的所有支流统而化之的另一体系,体系中又有阴阳动静组合之小体系。包括了站八段锦、坐八段锦、易筋经十二势、十二大劲、坐十二段锦、按摩操腹九冲图等。站八段与坐八段统称“八段锦”;易筋外经十二大劲与易筋内经韦驮劲十二势统称“易筋经”;坐式十二段锦和按摩操腹九冲图为“洗髓经”。修炼起来,系统层次阶梯分明,“八段锦练习为易筋经做准备,易筋经练习为洗髓经做准备”。这与清版《增演内功图说》中的内容也都是基本一样的,只是划分上都统归一体了。清时《图说》中也说,对于这些“非正法易筋经”,当有明精习之道的专门明家“久久精习”之后,也能达到“壮力强体,祛病延年”的效果。这么看来,就功法上,今天的少林易筋经体系与清时的图文版本是可以高度对应的。

  这就与我继承下的《易筋经》有所不同了,对比起来,我那套好像是练法不全,或者只是某个阶段的状态。大势有几个是差不多的,不过练法上多是定势,引导上也是暗暗加力,感受起来是不用力而自受力,以此打熬筋骨,引发内动,效果可以说是立竿见影的。而书籍中记载的都是简单动势,理念上是以松通为本,而后重复松紧,激发应力,缓和锻炼,余外导引、按摩手法齐备,可以适用于不同素质、不同需求的习练者。不过正如作者周氏所说,若无内功支撑,效果并不一定就比广播体操更好,也难怪大多人认为,易筋经就是印度僧人带过来的古传瑜伽。

  清籍中的易筋经传到今天又有了各种形态,我也不能贸然断定我继承的就是“不正宗”的,至少效果上是很显著的,是简单易行,让人不舍得传授的那种。少林外传也多以八段锦为主,且一直以师徒口授传承,文字图像仅是教学交流之中介媒体,要从记载或者外形上寻根问底也很不现实。

德□师父传下的八段锦熟悉而陌生,熟悉的是,那动作与太极拳的某些动作出奇相似,就好像一个精要的截取,这对于习惯了拧裹钻翻用劲的我来说,学习起来并不艰难,所以我成了一个上手很快的好学生。而陌生或者奇特的是,这些介于换势间的中间动作,却是之外的无论佛家还是道家的八段锦都没有的,细看之下,也是基于一种不同于太极拳的运行理念而来的。如果需要,也可以把这种内劲运行的方式灌注到太极拳中,反过来也一样,这八类运行母式,也可以演化出许多的子式。

……

  那位在课堂上望了一眼的师兄告诉我,八段锦是八式动作,也就是上下、左右、斜方、纵轴、俯仰等多维的导引伸筋动作,少林八段锦的特色,是又加入了“拧旋开合、滚进滚出”的运劲方式,这是与少林武功相统一的。八段锦为纯养生功法时,核心上就是“三节有序蛹动”,如此连绵行气,开合旋拧,外易筋而活气血,内洗髓而灵精神。开始练时,以意运形,以形导气,由外及内,感觉上圆转如意就对了,然后可以忘乎所以,自由运转。久习之后,余味无穷,无意之中就练成了飘然若仙又能稳如泰山的体质改变。

  教授易筋经的是那位师姐,她有着素雅美好的相貌与精深透彻的武艺,真正做到了势正招圆、和谐统一,那些圆转的动作演示起来毫无死角。如果她也习练技击,就这素质,寻常的擒拿对她毫无所用,再懂得反击的话,借力打力也不是难事。

  正如那位“骗”了我的师哥所说,这里的八段锦跟外边的、电视里的没有什么两样,不同的内意的运行与气息的讲究,而这内意与气息,却正是统领外部动作的关键。师姐很直白地纠正我的动作说:“错了。”

  师姐做着展示,为我纠正了肢体的错误,也教授了呼吸法门。因为所学还快,往后多教了几个动作,也就是这个几个动作,又在无意中弥补了我的遗憾。

  的确,都说中国武术失传了,武术搏斗的时代过去了,生发武术大家的环境也已经不在了,但是武术还在流传着,而且练习者还百倍于那时候,当时代的拳谱秘诀而今都陆续公开了,甚至还有着“更为科学的解析与更为广泛的对比”,怎么就是失传了呢?

  是不是过去并没有想象中美好?我想,很多求学者都这么想过。但我肯定,是失传了。只是失传的不是拳谱,也不是动作,而就是动作的细节,以及拳谱的解读。譬如八段锦,已经足够简单了,但其中那些提举、推拉、揪按、抓拧并合以呼吸鼓荡的细节,还有那柔和圆转的调整转换,一旦没人反复演示且为你调整,真就得依赖莫大的功夫去反复对照理论与图谱来自行开发了,而能开发的人,也必然是武侠小说中的“武学奇才”了。

  有一些武术传承人认为,少林最为闻名的易筋经已经失传了。如果所谓真传是其中内涵的话,我想,这事未必,我眼前所见,不正在进行着吗?

想想少林武学的起始吧,与世家武术传承的态度不同,少林武术虽然集合了诸多民间拳学,但这些民间拳学又大多是受到少林武学思想影响的,甚至是直接演变而来,而其中的精髓《易筋经》与《罗汉十八手》,最早的出处却又是异域而来的祖师达摩,包括少林寺自身的存在,宣扬的教法,也都是自西方而来。且驻留于此还要继续传播,这是莫大的胸怀。

——铁萼奇兰·武技采风散文集《禅武正宗》

天下·真传之传人简介:

铁萼奇兰(孙龙庆),自幼习武,项城张府武师传人,得心意、形意、太极、八卦诸拳真义,祖上为镖行世家,幼时耳濡目染,过往武林和拳师记忆深入骨髓。成年后遂追随祖辈踪迹游历,精诚求真,拳艺有成。有诸内而行诸外,乃援笔著作,以国术武技、商帮武行、民间武备体系为本,述拳真实深刻,鞭辟入里;写人风骨凛然,如在眼前。

已出版有:长篇国术真实武技小说《六合拳宗》《帝国镖路》,让读者耳目一新,被赞为“真实厚重,如行其间”;被资深读者誉为“可为良师”。连载作品:《通臂之虎》《螳螂拳宗》《禅武正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