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道德经》六十四章精解及译文(《道德经》六十四章朗读)

开经语

道妙德善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此章的宗旨到底是什么,在历代注释似乎很一致,但细推敲经文段落之间的逻辑义理却并非如此。老子呵斥“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的讨巧的修行方式,从“易处、细处”开始修行实际上是逃避,并不是真修行。所以圣人应该迎难而上,难行能行,决不走讨巧的捷径(斜径)。

此章继续上章修行法要,提出“为之于未有,制治于未乱”亦是另一种讨巧修行,虽然更为隐蔽,听上去更动听。所以老子说:“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在已有处为,已乱处治当然会败之,在未有处为,未乱处治同样会败之,这与为大为细、为难为易同样败之一样。

《道德经》六十四章精解及译文

老子更说:“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圣人的修行法要依然是“无为、无执”,是勇猛精进,直击出世间法的无身法门。世间法与出世间法完全不同,俗谛的高法是真谛的违品,二者虽然极为相似(几),但是不同的道路,结果也完全不同,所以“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

世人渴望修行,但讨巧的心没有断,世间法上讨巧,出世间法上还要讨巧。“为之于未有,制治于未乱”,说法与修行者很相近,很有欺骗性,但结果呢?“为者败之”,只要是“有为”必然“败之”。“为无为,事无事,为无为,欲无欲,学不学”的法则决不能修证,必须贯彻到底,修行才会成就。

《道德经》六十四章精解及译文

禅宗修行方式有顿修和渐修二种,顿修和渐修都能成就,分别适合不同根器。当时慧能大师在南方宝林寺弘扬顿法,神秀大师在北方玉泉寺弘扬渐法,人称难能北秀。慧能大师说:“法无顿渐,人有利钝,故有顿渐”(《坛经·顿渐品》)。

但“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和“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外表有点像渐法,实际上根本不是渐法。“易处、细处”修行是假修道士的修行幌子,“为未有、治未乱”也只是外道修法。“为未有,治未乱”有点像中医治未病的疗法,世间法上是高法,但根本不是修行证道的法要。

《道德经》六十四章精解及译文

此章称为几微章,万物的变化都出于几微。有为和无为有时一目了然,但有时是几微的,后者很难抉择,这需要善知识辅助,没有善知识则会误入歧途。只有善知识才能帮助修行者辨别无为和有为之间的几微,从而正确抉择。几微是无为的一种呈现,建立了有为和无为的桥梁,但超越了初发心的抉择能力。释德清说:“此释上章‘图难于易,为大于细’之意,以示圣人之要妙,只在为人之所不为,以为学道之捷径也。”德清大师此注似有不确。

经文依然是演说无为法则,从无为无事开演为无执。无执是从无为无事而得,第29章说:“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即不可得)。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道德经》六十四章精解及译文

佛教传入中华,从《道德经》中获得“执”的概念,发展出“不执著”的思想。为是主动为之,执是顽固的执着。孔子四毋是“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毋固就是不执着

执着分为外执着和内执着,从修行的角度看主要是内执着,它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状态。执着的心理状态扭曲了人与外界的正常关系--和。和是人与外界的正常关系,这就是自然

《道德经》六十四章精解及译文

庄子说至德之世“上如标枝,民如野鹿”,上位者就像大树的树杪,随风摇曳;百姓就像草原上的野鹿,自由自在的吃草。树杪和野鹿自由自在,各得其乐,共存在同一个蓝天下,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命运共同体”。

老子此章经文宣说了抉择无为和有为的几微的重要性,只有观察并抉择几微者才是大觉圣人。凡夫以肉眼为依靠,肉眼所见为真,肉眼不见为假,此章呵斥了凡夫的认识论。“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凡夫已经走了九十九步,就差最后一步,但凡夫停止了。

《道德经》六十四章精解及译文

“几成而败之”的“几”虽极微,但确实关键的那一点,不可被“极微”而骗过,修行就是在几微之间,一条是通向解脱的大道,一条是通向毁灭的深渊;一条是不生灭道,一条是生灭道。几微处正是抉择处,老子要修行者深入几微,不可忽视,否则修道事业功亏一篑。

凡夫的肉眼看不到最后一步,所以说“几成而败之”。在几微处下工夫才是真功夫。修行就是在心流的几微处下工夫,把凡夫的心流转化为圣人的心流。孟子说“途之人皆可为尧舜”,凡夫成为圣人不是遥不可及,而是可以实现的,工夫就在心流的几微处。

无为、无事、无味,现在再到无执和心流的几微处,老子就是如此培养谦谦君子和窈窕淑女,培养有责任心的文化精英,指引世人从野蛮走向文明。

《道德经》六十四章精解及译文

第六十四章

第一段: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

其脆易泮(pàn),其微易散。

第二段: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第三段: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第四段: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第五段:民之从事,常于几(jī)成而败之。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第六段: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

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

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经文分为六段。第一段经文: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

历代注释家把这段经文注释为褒义,是老子赞叹的修法,其实是老子呵斥的修法。前章“易处、细处”修行是讨巧的修行,是修行的斜径(而民好径),此章是外道的修法,从几微处修行,从安处、未兆处修行,很吸引人.这是“居安思危”,难道不好吗?修行是斩草除根,迎难而上,生死博弈,并无捷径。理解第63章,一切有为,无论是为大还是微细,为难还是为易,都是讨巧,与“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的三无修法背道而驰。

经文: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王弼注:“以其安不忘危,持之不忘亡,谋之无功之势,故曰易也。圣人之安是不忘危故安,世人之危是以安为安,故危。今日之安是暂时平衡,马上要失去平衡,只有在失去平衡之前寻找新的平衡,才能转危为安。《易经·系辞下》说:“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道德经》六十四章精解及译文

治理国家是如此,管理公司也是如此,必须永远挑战自己,流程再造,不然就会陷入未来的危机之中。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说:“公司离倒闭永远不到六个月。”每天这样惊醒自己,鞭策自己,这是公司长存的关键。飞机制造公司更是如此,几微的缺陷就会导致机毁人亡的大事件。

航天飞机制造比飞机制造更加注重几微缺陷如何控制几微事件是航天工程的最大难点。这不仅是技术的问题,更是心理学上的问题。连续成功就潜伏着侥幸的心理,很多失败都是在连续成功之后。

《道德经》六十四章精解及译文

此处的易是相对的易,并不是真正的易,因为危机出现了,再去处理就已经失去机会了。上章说“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与此章的义理相通,可见从第57章开始,老子一直在讲述非常相关的教理,是系统性的理论。“其未兆易谋”,没有征兆出现时是解决危机的最佳时机

船舶、桥梁都是庞然大物,看起来非常安全稳固,不必担心。其实工程师一直在对船舶、桥梁探伤,找到裂痕即将出现的前兆,这样才能保证真正的安全。人类的事业都希望长久安全,但背后一定要有一套保障系统,这就是“其未兆易谋”。

《道德经》六十四章精解及译文

经文:其脆易泮,其微易散。泮即分开,与散同义。字虽不同,文意相同。王弼注:“虽失无入有,以其微脆之故,未足以兴大功,故易也。”道生万物的过程被王弼称为“失无入有”,这是第42章中的经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是有生四句偈。

注释家认为是老子的“万物生成论”,实际上是老子的道下化论,即道的沦落,所以王弼此处说“虽失无入有”。失无入有显示道的下化和沦落,但还在最初的几微阶段(微脆阶段),可以四两拨千斤,无需大动干戈,所以称为易。王弼继续说:“此四者,皆说慎终也。不可以无之故而不持,不可以微之故而弗散也。”

《道德经》六十四章精解及译文

以上四类,都是说的慎终(曾子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不能因为“无”就不持守,不可以因为微就视而不见,听任发展。慎终就是关心结局,尤其是关心大结局。“无而弗持,则生有焉;微而弗散,则生大焉。”因为无而不持守,就会生出有;因为微就视而不见,听任发展,就严重起来。

人的疾病就是如此,也许老子也从事治病,这是心得体会。四句经文用于公司管理,尤其是航天事业、飞机制造行业,那真是金玉良言,可以减少隐患。

《道德经》六十四章精解及译文

第二段经文: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此句经文极为迷惑学人,以为老子是赞同此修法。但只要细读“为之、治之”,及下文“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就知道老子是呵斥。无为和有为的显著差别容易识别,但细微差别则极难识别,二者之间是“几微”。这是外道的修法,虽然工夫比“易处、细处”的假修行要进一步。

老子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40章)。现在用于现实地,智者必须重视“未有”、“未乱”。这也是对春秋时代危机四伏的警告,显然当权者没有重视。

第三段经文: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引用古代格言,反其意而用之,不是宣说正法,这是需要切记的。王弼“失无入有”注解精彩绝伦,“失无”是一场大灾难,因为是失本。三句经文都是“失无入有”,义理一贯。“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一棵参天大树,起初只有一粒看不见的种子掉在泥土中。这是从无到有。“九层之台,起于累土”,高高的九层土台,也是一圤之土不知不觉堆累起来的。这是从小至大,从少至多

《道德经》六十四章精解及译文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的路途极为遥远,但只要一步步前行,不用半个月也完成了。这是从近至远。佛陀善于用比喻说法,老子也善于用比喻说法,一句话,这些大事件都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的。这不是几微的大作用吗?谁能忽视几微的作用呢?

第四段经文: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此段经文才是宣说正法,是对前三段的外道修法的呵斥,首先呵斥“为之、执之”,再宣说“圣人无为、无执”之正法。前人注释没有注意义理转折,被俗谛和外道修法骗过,致使前后四段义理相违。王弼注:“当以慎终除微,慎微除乱。而以施为治之,形名执之,反生事原,巧辟滋作,故败失也。”要防止危险,必须在几微处用功,这是无为之功,不是有为之功。

《道德经》六十四章精解及译文

因此特别有效果(慎终)。如果等到危险发展了,已经不是几微阶段了,再用有为之法,刑法和各种管理处罚细则去矫正,那就为时已晚。结果一定是更加不可收拾,这就是“为者败之,执者失之。”为者是有为,执者更是有为。

经文再次宣说无为法胜有为法。几微处下功夫是无为法,危害长大时下功夫是有为法。“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就是宣说无为无执胜有为有执。圣人是常胜将军,因为圣人用功在几微处。

《道德经》六十四章精解及译文

第五段经文: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几”是外道修法和老子正法相差几微,但实际上是二条不同的修行道路,通向不同的终点,一条导致修行失败,一条获得大成就。此处不能被“几微”骗过,以为差不多,实际上“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再几微的有为还是有为,还是起心动念,与无为的正法背道而驰。智常禅师原来从大通禅师学法,大通指示法要是“汝之本性,犹如虚空,了无一物可见”,这是“住心观空”的修法,但智常一直不能开悟。

六祖一听就明白,指示说:“不见一法存无见,大似浮云遮日面。不知一法守空知,还如太虚生闪电”。“住心观空”虽是正确的修法,但还是生起了“无见、空知”的一念,结果心中洪波涌起,不能无心无念。这就是修法“几微”的差距,所以六祖比喻为“太虚生闪电”,心再也清静了。

《道德经》六十四章精解及译文

王弼注:“不慎终也”。不慎终就是不在意未来和结局,等于是混日子。世人行事,看看忙忙碌碌,但都是没有结果的,因为他根本不关心结果,尤其不关心人生大大结局。关心结果就是从几微处下功夫,不是在结果出来时下功夫。

菩萨畏因,众生畏果。”几微是因,显著是果。“常于几成而败之”,表面说世人都在接近于成功时反而失败了,实际上是说世人行事永远不会成功,都是“几成而败之”。这是世人的可悲处。老子表示深深的悲伤。庄子把世人称为“自丧者”,丧失自我者

《道德经》六十四章精解及译文

吾悲人之自丧者,吾又悲夫悲人者,吾又悲夫悲人之悲者”(徐无鬼)。丧失自我者是可悲的,为丧失自我者感到悲伤者也是可悲的(因为生活在同一个可悲的世间),对丧失自我者感到悲伤者,他也是可悲的因为他虽然已经远离浊世,但悲心还在)。

老子对“常于几成而败之”的世人感到悲伤,对所有有济世情怀者也感到悲伤。这样的悲心不断升华,从而达到圣人的最高位。

《道德经》六十四章精解及译文

经文: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始,无也,如始,如无也。终有几微之有则不无,因此慎终不可得。若能始亦无,终亦无,无心无念,“则无败事”。老子如此强调慎终,与儒家强调的慎终有某种默契。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儒家关心的主题是家庭血亲的代代相传“慎终追远”是代代相传的火炬。一旦失去家庭血亲的接力火炬,则华人家庭的血亲文化就毁于一旦,从而使华人文化遭受不可承受的打击。

曾子的“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火炬支撑了华人的文化几千年之久,是目前最重要的文化信仰老子强调慎终同样蕴藏对华人血亲文化代代相传的无限关切,但范围更为广泛要关心几微处,关心内在心流

《道德经》六十四章精解及译文

庄子在天运篇中提出了道家的孝道理论:“忘亲易,使亲忘我难。”相比而言,作为儿子忘记双亲还是比较容易的,但双亲忘记我这位儿子却是万难的。

在《道德经》的下半部反复出现“祭祀、修之于家、慎终这类儒家基本概念,可以看出老子关心同样的问题,只是范围不同,境界更高。也许有人会疑问这样的类比,但反复出现必然是有某种内在的脉络联系,这就是说儒道同源

《道德经》六十四章精解及译文

经文:则无败事。只要用无为无事无执心在几微处下功夫,顺应自然,则必定万世成功,不会失败

第六段经文: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经文再次出现特殊的正反句法:欲不欲;学不学,前面同样出现了正反句法: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显然,五句正反句是特殊句法,体现了极为深刻的思想。这一句法本身就是创造性的,正像魏晋时期佛教般若学的“非有非无”,“即有即无”,都是表达一种常规句法无法表达的深思维的意象

《道德经》六十四章精解及译文

龙树菩萨的《中论》说: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去,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我稽首礼佛,诸说中第一。前面四句就是影响极为深远的“八不”中道。龙树要表达深思维中的超常意象,不得已使用“八不”表达否定后的奥秘意象。凡夫的否定就是断灭,龙树的否定是获得更为奥秘的意象。

老子对有的否定产生无,这个无就是更为奥秘的意象,绝非世人的断灭。老子的正反句法与佛教的双非、双即、八不都是在遣除二边。世人的认识中只有正反二边,遣除正反二边就得中道正反二边简称边论,正像桌子的四边,边与中形成对举,并形成对立。

《道德经》六十四章精解及译文

与边论相反就是中道,所以龙树的新学说称为“中道”,论名就是《中论》。与中道相反的就是边论,边论又称为戏论,不是真谛。凡夫都是堕入边论中,没有答案,在逻辑怪圈中走不出来,形成自己反对自己的思想旋涡,不能解脱。中论是来灭戏论的,所以说“善灭诸戏论”,灭除戏论,就得真谛,获得大解脱。

中论是破边论而生,所以说“诸说中第一”,中论是第一伟大奥秘的学说。佛教被称为“不二法门”,不二就是不堕二边,老子“混而为一”的奥义就是“不二法门”。

《道德经》六十四章精解及译文

五句正反句法正是“不二法门”,离二边,得中道,永得寰中,应用无穷。凡夫的思维看似聪明,其实最终都会堕入自己反对自己的逻辑旋涡中不能自拔,这是凡夫的可悲处。欲不欲,以不欲为欲望,这是真谛的欲望,圣人的欲望,与凡夫的欲望正好相反。

圣人呵斥世人的欲望,那会堕入无底深渊,粉身碎骨。十二章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欲望令人心发狂,老子深信欲望是没有止境的,欲望不加自我遏制,最后世人都会堕入心发狂的可怕境地。

《道德经》六十四章精解及译文

四十六章说:“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这是对欲望的严厉呵斥。世人任凭欲望控制,结果必定悲惨。出路在哪里呢?第一步是认识欲望的可怕结果,第二步是实修“知足”第三步是实证“知足之足”,第四步是“欲不欲”

知足修到量(足够的量),就会实证知足才是真正的满足,知足常乐的意乐充满心流,心里面流淌着知足之足的喜悦。知足之足的喜悦弥漫身心,与虚空法界融为一体,进入欲不欲的无上妙境。世人认为断除欲望必定带来无限的失落,使人失去活着的意义。

《道德经》六十四章精解及译文

欲不欲宣说了不欲之欲是极乐世界,断除欲望是多么美好。这是“以至美游至乐”,产生至美至乐的不可思议的心流和觉受这才是圆满人生。如果没有获得至美至乐的无上妙乐,又断除了凡夫的五欲,那世人必会心发狂。

世人看到圣人断除五欲,反而身心泰然,觉得不可思议,那是世人不懂老子的欲不欲的修法和妙乐觉受。圣人离二边得中道,心流中一定涌出无比喜悦。可惜世人无法窥探圣人心流中的无比喜悦。

《道德经》六十四章精解及译文

“不贵难得之货”是举一反三,重点是“欲不欲”的修法此章宗旨是从几微处修行,无为为之,因物之性,最后得大境界。

不贵难得之货也是从几微处修行,因为断除色欲食欲等根本欲望很难,但断除对难得之货的贪欲不难。珍珠玛瑙本来毫无用处,断除不难。欲不欲从断除难得之货的贪欲开始,是“图难于其易”

《道德经》六十四章精解及译文

经文: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学不学”是第五句正反句。人天生会模仿,这是从猴子那里继承来的。从肉体上说,人是从猴子变来的,但从灵性上说,人是道的化现。进化论产生于西方,但西方基督教徒很忌讳进化论。

华人不忌讳进化论,反而是最喜欢进化论。学习就是模仿。世人学习很久了,现在老子引导世人进入学习的高级阶段,就是“学不学”的阶段把不学作为学习的方向,世人太爱学习了,所以一定反对老子的学不学的修法。

《道德经》六十四章精解及译文

但这确实是学习的高级阶段,是从浅思维进入深思维的关键阶段学习捆绑了人的心流,学不学是释放人的心流。在没有学习之前,人的心流是紊乱的,没有方向的。经过学习,心流开始有方向的流动,越流越远,这非常美好。学习如同开挖渠道,让水流顺着渠道流动

心流如水,思维逻辑就是渠道。经过学习,心流在思维逻辑的渠道中流动,这是有方向有目的的流动。但老子在玄同大定中玄照一切,发现人的心流在固定的思维逻辑的渠道中流动,失去了无限的可能性,失妙入徼

《道德经》六十四章精解及译文

思维逻辑的渠道变成新的思维笼子,无非是这个笼子不是方形的,而是流线形的,只是形状不同,本质都是思维笼子(徼),限制人的原始思维的无限可能性(妙)。老子知道人的原始思维就是道思维,道思维是无限的,没有思维笼子的。

老子宣说“学不学”的新奥义,既承认学习的价值,又看到学习产生的思维笼子,使人失去无限的道思维,从而失去获得真谛的机会。这就是老子心流的几微处,世人获得学习的思维逻辑就欢天喜地,根本不知道陷入了新的思维笼子。

《道德经》六十四章精解及译文

经文:复众人之所过。这句经文让注释家头疼很多年。给你一条路,让你走向远方,从而也让你永远离开故乡,这就是“为学日益,为道日远”。老子前面宣说“不出户,知天下”的修法,现在则已经违背了这一修法,离家越来越远,理本越来越远。

从“易处、细处”开始修行是斜径,从“无处、未乱处”为也是斜径,只要是有为都是斜径,哪怕在“无处”为也会“虚空生闪电”,彻底扰乱清静心。六祖大师对智常禅师的开示让后者顿悟,大宗师就是大宗师。现在老子要离开故乡的游子返回自己的故乡,所以说“复众人之所过”。回家吧!众人都从这条路走向远方,一去不复返,迷失了自我。

你从众人曾经走过的这条路走回来,回到你的故乡。复就是复卦,君子不远复。不管你顺着思维逻辑的路走到何方,你一定要回家。顺着众人曾经经过的路回家。但众人永远回不来了,因为众人只知道往前走,早已忘记了自己的家。

《道德经》六十四章精解及译文

“众人之所过”是双关语,不仅是指众人犯过的过错,更是指众人曾经经过的道路,那条万劫不反的路。众人在这条路上摔倒了(引诱他们离开故乡),圣人从这条路上踏着众人的足迹回家。大部分注释家把“过”解读为过错,那圣人为什么要重复众人所犯的过错呢?“复众人之所过”不是“重复众人所犯的过错”的意思吗?

这个过不是过错,而是经过(的路)。老子就是这样用双关语,让学人摔一个小跟头,然后爬起来。《道德经》多次出现双关语,“盗”与道是双关语,“啬”与穑是双关语,“厌”(讨厌与满足)是双关语,这个“过”(经过与过错)是双关语。

《道德经》六十四章精解及译文

《易经》复卦的卦象是坤上震下,阴气十足,阳气将尽,告诉你应该返回去了。复卦的《彖辞》说:“复其见天地之心乎!”王弼注《易经·复卦》的彖辞:“复者,返本之谓也。”复就是返本,就是上面说的返回故乡。“天地以本为心者也。”天地有心吗?天地有心。天地的心是什么?天地以本为心,从哪里来回哪里去,回到自己的来处

生命都会回到自己的来处,这就是返本。人死了,傈僳族祭司会附耳对死者说:“回到你祖先都在的地方去吧。”死者心安定了,因为返本了。“凡动息则静,静非对动者也;语息则默,默非对语者也。然则天地虽大,富有万有,雷动风行,运化万变,寂然至无,是其本矣。”

《道德经》六十四章精解及译文

今日的文化精英喜欢用俗化的相对论来安慰自己,经常说一切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真理(对错)。王弼反对这种俗化的相对论,动极则静,静不是相对于动来说静;话讲完了就默(无话了),默不是相对于语而言的。这里是各自独立的,不是相对的

天地虽然广大无边,运动不息,但最后“寂然之无”,一切运动都会停止,回归真无。真无就是天地的本。现在知道热力学定律,宇宙这个系统最后都会归于寂静,不再运动。一个热系统的温度都会最终达到平衡,任何点的温度都一样,因此热交换就不在进行了。

《道德经》六十四章精解及译文

达到绝对零度,一切运动都停止,这就是“寂然之无”。王弼对宇宙的热运动规律很清晰。“故动息地中,乃天地之心见也”。复卦的卦象是坤上震下,即“动息地中”,此时天地之心就呈现出来。天地之心就是无心,即“圣人常无心”。无心者,以无为心。

“天地不仁”,就是天地无心;“圣人不仁”,就是圣人无心。天地和圣人都是以无为心,不是以有为心。无是广大无边的,天地和圣人之心因此而广大无边。复就是反其本,众人离本而去,圣人再复返回来,回到出生地,回到自己的故乡

《道德经》六十四章精解及译文

若其以有为心,则异类未获具存也。”如果天地以有为心,万物不会诞生。一个复字,代表了老子和《易经》圣人的回归故乡的伟大愿景

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如此美妙的双关语,如此美妙的经文。众人好学习,这是众人曾经经过的路。众人获得了思维逻辑,顺着思维逻辑一直往前走,似乎收获很大,但老子看到众人离故乡越来越远了,如果再不回头,就来不及了,就会永远失去自己的故乡。

《道德经》六十四章精解及译文

道生万物,那是道的发源地,怎么能忘记呢?学习使众人远离了愚昧,但产生了新的愚昧,那是远离道的愚昧。现在学不学,从学习的路上返回来,再次回到道的发源地,回到母亲的身边。

这就是“既知其子,复守其母”,二个“复”是同样的意思。老子不是要圣人犯众人犯过的过错,而是要众人原道返回,这不是“学不学”吗?一反一复,这是中道。

《道德经》六十四章精解及译文

理解了“复众人之所过”中的复字,就理解了其中的微言大义。“所过”是所经过的道路,而且是一条错误的道路,离本的道路,所以要返回来,原路返回,返回自己的故乡,返回自己的本。学不学,就是返回自己的本,就是玄照妙心,是清静心。

学是俗谛,不学是真谛,学不学是实践真谛,行中道老子的正反句法就是精微的心流。现在对“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四十八章)经文的奥义有了更深的理解。为学日益是一种学,为道日损又是一种学,是“学不学”。

《道德经》六十四章精解及译文

世人只知道俗谛之学,不知真谛之学。真谛之学同样需要学习,修行就是学习这就是学习的中道。世人以为圣人是放弃学习,纯然无知愚痴。这是天大的误会。圣人之学极难极难。肉眼看见美色是容易的,肉眼看见美色而不起欲念是极难的。世人带着一双欲望的肉眼看美色,心静的妙味就无法品尝了。

七十二章有“知不知”上一句,与前五句正反句法是同样精微的思维心流。这样《道德经》总共宣说了六句正法句法,也是修心六密法

《道德经》六十四章精解及译文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欲不欲,学不学,知不知修心六密法是《道德经》深思维的典型句法,常规句法无法表达如此精微的心流意象。“复众人之所过”可以覆盖全部六句正反句法,构成老子的无上修心法门。

学不学,知不知是以无分别心玄照万物的无分别性,光明顿现,思维中不留一点黑暗。玄本意是黑暗,这是世人肉眼中的黑暗,却是圣人法眼中的光明。

《道德经》六十四章精解及译文

经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此句经文再申无为法则,但有了一点变化,对无为的界定更为清晰。无为是“辅万物之自然”,王弼解读为“因物之性”,人修行有了证量,玄同万物之自然本性,顺势而为,这就是无为。“不敢为”者,就是不敢有心为。后世文化精英对无为的解读从此句流出来。

河上公注有王弼注没有的含义。经文: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河注:“民人为事,常于功德几成,而贪位好名,奢泰盈满,而自败也。”世人为事,大功即将告成,却开始贪位好名,骄奢淫逸,最后导致失败。

《道德经》六十四章精解及译文

经文: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河注:“终当如始,不当懈怠,”就是佛教的精进。

经文:是以圣人欲不欲。河注:“圣人欲人所不欲。人欲彰显,圣人于伏光;人欲文饰,圣人欲质朴;人欲色,圣人欲于德也。”圣人所欲正是世人所不欲。世人欲彰显自己,圣人却欲隐藏自己;世人欲奢太华丽,圣人却欲质朴;世人欲好色,圣人以德为欲。

经文:学不学。河注:“圣人学人所不能学。人学智诈,圣人学自然;人学治世,圣人学治身守道真也。”圣人学世人不能学的。世人学智巧诈伪,圣人学自然无为;世人学如何治国,圣人学如何修心守道。

经文:复众人之所过。河注:“众人学问,反过本为末,过实为华。复之者,使反本也。”众人学问,是离本向末,离实向华。复之者,就是返本。王弼注《易经》复卦的彖辞,同样说“复,返本也。”但今人都把此句经文错解为“修复众人所犯的过错”,甚至认为复前少一个“不”,应读为“不复众人之所过”。

《道德经》六十四章精解及译文

释德清注释是从修心来解读。释德清注:“此释上章‘图难于易,为大于细’之意,以示圣人之要妙,只在为人所不为,以为学道之捷径也。治人事天工夫,全在此也。”此章与上章是姐妹章,经义相连。元吴澄把六十三、六十四合为一章,就是因为经义一贯。

为不为是学道之要妙,转凡成圣的关键修行应该在一念未生之时,此是几微,凡夫不觉,故错过最佳时机,导致修行没有成就。圣人心流灵敏之极,如同锋利的镰刀,无有入无间(廉而不割),“未兆”时按住此心,使之如如不动。

《道德经》六十四章精解及译文

“安”即如如不动,“谓圣人寻常心心念念,朗然照于一念未生之前,持之不失。此中但有一念动作,当下就见就知,是善则容,是恶则止,所谓早复。”圣人对自己的心流朗然玄照,一丝不挂,完全呈现在光天化日之下,几微之动尽在掌握之中。一丝恶念及时刹车,一丝善念善加养护。

凡夫懵懵懂懂,不知内心念念迁流,恶念纷飞,等到恶念转大,自己已经无力控制,成为恶念的奴仆,被恶念牵东往西。凡夫的可悲就是没有在几微时觉察恶念已起,正像癌细胞刚生时没有觉察,最后等到癌症晚期,失去治愈的良机。所以孔子说“知几其神乎!”

《道德经》六十四章精解及译文

此中下手甚易,用力少而收功多。”在未兆几微时用力是最易成功的。“未兆,即未起。此中喜怒未形。”谋不是机谋,而是戒断,如同切除癌细胞。“为、执二句,言常人不知著力于未然之前,却在既发之后用心,为之则反败,执之则反失。”经文“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就是说已经错过几微之时,无力回天

常人不知在心上做,却从事上做,费劲许多力气,且每之于几成而败之。”机心是修行的大敌,圣人在心上用功,常人在事上用功,所以常人“几成而败”。以为禅师问弟子:“牛车不走,你是鞭车还是鞭牛?”车是事,牛是心。牛车要行走,只有鞭牛鞭牛鞭车。

《道德经》六十四章精解及译文

经文争议。今人陈鼓应、高明都认为“为者败之,执者失之”与上下文不协,是第29章的错简重出。前后二章的五句正反句“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欲不欲,学不学”及后文的“知不知”都是老子的修心无上密诀。

为无为统领全体所以“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执着的概念是老子首先提出来的,执表示人心的顽固性。深而言之,为是为其事,执是执其功。

《道德经》六十四章精解及译文

“学不学”不作“学习众人不学的”解,而是戒断世人天生的攀缘天性,世人称为学,实际就是向外攀缘。“学不学”就是戒断众人的好学天性,不再向外攀缘。所谓针尖对麦芒。“复众人之所过”,不作“补救众人的过错”解。

所过的过是动词,不是名词,是经过不是过错。“其出弥远,其知弥少”,(四十七章)世人顺着为学之路愈走愈远,不知返本归根。复就是返本归根,要修行人从众人所经过的路上原路返回,返回自己的本。复是原路返回

《道德经》六十四章精解及译文

前章经文历代注释错会已深,此章经文注释有二大错会,一错再错,致使义理不恰,怀疑错简,甚为可惜。今日予以纠正,若有契悟者自明,其幸也。

散文诗译文:

修行者啊!

我现在宣说远古证悟者的无为修法。

外道修行境界很高,

知道平安时容易持守,

未兆时容易谋划,

如同脆性容易破碎,

微小时容易化解。

这是世俗的智者都懂得的道理,

所以外道和世俗智者想依此修行,

在“无”没有失去之前开始用功作为,

在“乱”没有生起之前开始治理。

这听上去比从“易处、细处”开始修行更加可行,

但这依然是修法的斜径。

你们看见了吗?

大树都是从微末的种子开始长大,

九层高台也是从一圤土开始堆积,

迷路千里也是从迈开第一步开始。

即使从“无”处开始修行也终归失败,

因为在“无处”用功作为也是有为,

有为必然导致失败。

从未乱处治理也是执着,

只要执着必然归于失去。

所以大宗师至始至终都是无为修行,

无为的一念也不生。

从不执着“无”和“未乱”,

甚至修行的念头也没有踪影,

所以心中的灵光常常显现。

大宗师自始至终安住在无中,

慎终如始,始亦无,终亦无。

所以修行必获成就。

所以大宗师唯一的欲望就是没有欲望,

世间没有可以勾引他离开大定的对境。

大宗师唯一学习的就是不学,

世人在为学的道路离开已经遥远,

分别心越来越大,

本性越来越迷。

大宗师从世人迷误的路上原路返回,

以无分别心玄照法界的无分别性,

重新返回自己的故乡,

修复自己的本性,

这是修行的唯一成就之路。

道德经散文诗是意译,以求义理贯通,文句不一一对应,唯有以心印心,会契证悟者心法为指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