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朱元璋驾崩后,他有可能采用神秘的“北斗七星”体态下葬(朱元璋驾崩后谁继位)

明孝陵是朱元璋和马皇后的合葬墓,也是明代最大的皇帝陵寝,可是关于它的秘密实在是数不胜数,而今天我们要谈的,则是关于朱元璋本人下葬时的独特姿势。朱元璋究竟用了什么特别的姿势下葬?如果您想知道,小编这就为您揭秘。

朱元璋驾崩后,他有可能采用神秘的“北斗七星”体态下葬

朱元璋驾崩后,他有可能采用神秘的“北斗七星”体态下葬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明孝陵位于南京玄武区紫金山南麓,从朱元璋驾崩的明洪武31年开始,一直到永乐11年才算彻底建成完工,期间经历了洪武、建文、永乐三朝,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其形制仿照了唐宋两朝帝王陵寝的规制,建筑宏伟又壮丽秀美,也是现代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专家在近年来,利用高科技仪器,对明孝陵进行了全方位的扫描,根据仪器绘制出来的图谱发现,明孝陵的地宫保存的极为完好,并未发现有任何盗掘过的痕迹。

在进行高科技扫描时,专家们还发现了一个离奇现象。朱元璋的陵墓形制呈现了规则的“勺子”形状图案,勺头部分为绕梅花山而环 行的导引神道,勺柄部分为正北方向直线排列的陵寝建筑部分。勺柄与勺头之间还分列着七座建筑,分别是四方城、神道望柱,棂星门、金水桥,文武坊门,享殿、宝城。

朱元璋驾崩后,他有可能采用神秘的“北斗七星”体态下葬

这个“勺子”究竟代表着什么呢?专家们给出了合理的解释,它正是明代帝王都崇尚的“北斗七星”图案,而七座建筑,正是对应着各个星辰。

“北斗七星”在明代一直颇受追捧,明代的皇帝们都认为,“北斗七星”是皇帝死后的极乐去处,因而将墓葬建成“北斗七星”状也是有据可依的。然而这与朱元璋下葬的姿势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倒不如从他的后世子孙陵墓中寻找答案。

1956年到1957年,经过上级批示,考古专家展开了对万历皇帝定陵的挖掘工作。当定陵被打开后,除了墓中大量的珍宝外,专家们还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棺木中万历的尸骨姿势十分诡异,面部向上,头向右偏,右臂上弯,左臂下垂,手中持念珠一串。右腿稍弯曲,左腿直伸,两脚向外撇开。

朱元璋驾崩后,他有可能采用神秘的“北斗七星”体态下葬

经过专家的鉴定,发现万历皇帝这种葬法并非是抬棺时颠簸所致,而是人为故意摆放的造型,简而言之,万历皇帝下葬时的姿势正是“北斗七星”式,这从万历皇帝棺椁板上的七星印记上得到了证明。

万历皇帝是明朝出了名的昏君庸主,曾经创下了20多年不上朝的纪录,这样的君主尚能享受“北斗七星”的葬式,何况是一代雄主朱元璋呢?

在史书中曾多次提到过朱元璋崇尚天象,将自己的陵寝建成“北斗七星”状,已然说明了问题。朱元璋从淮右布衣一步登天君临天下,让其养成了唯我独尊的性格,他死后甚至连废除多年的殡葬制度都得以恢复,其“视死如生”的心态也昭然若揭。

朱元璋驾崩后,他有可能采用神秘的“北斗七星”体态下葬

朱元璋驾崩后,他有可能采用神秘的“北斗七星”体态下葬

朱元璋驾崩后,他有可能采用神秘的“北斗七星”体态下葬

朱元璋驾崩后,他有可能采用神秘的“北斗七星”体态下葬

朱元璋驾崩后,他有可能采用神秘的“北斗七星”体态下葬

既然如此,朱元璋也极有可能嘱咐后人,将自己的遗体摆成“北斗七星”状,以便让自己快速升天,去“北斗七星”的“极乐帝王宫”中享清福,同时也保佑自己的王朝能够万代永昌。

在小编看来,以帝王之身暗合天象,朱元璋的想法固然美好,可是明王朝在二百多年后依然土崩瓦解,只留下了后世的一声声叹息。

朱元璋驾崩后,他有可能采用神秘的“北斗七星”体态下葬

历史的车轮在滚滚前进,无论是什么样的葬法,终究摆脱不了天道循环的规律,虽作为一代旷世帝王,想必朱元璋也未料及如此吧……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