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玄门宝藏~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历史悠久,流传下来的道教经书更是数不胜数。而这些道教经书的总集就被称为道藏,它搜集了几乎全部道家的名著、教义、符箓以及山志等方面的文献,还网罗了大量儒家著述以外的珍贵典籍,与佛藏一样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明代永乐年间,信奉道教的明成祖下令编纂道藏,在经过几代人三十多年的编纂后,终于在明英宗正统年间编成了一部卷帙浩繁的《正统道藏》,成为明代道教史上的一件盛事。走进这些道教经典,它们向人们展示了“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的深邃思想,也讲述了太上老君的离奇身世和道教的经典故事。

黄老之术 无为治天下

西汉初年,汉文帝和汉景帝崇奉黄老之学,他们推行清静无为的治国方略,认为“治道贵清静而民自定”,因此与民休息,发展生产,以致文景两代三十九年间政局稳定,人们生活富足,成为安定繁荣的盛世,因而这一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而主张“无为而无不为”的黄老之学也在汉初大放光彩,其中“黄”便是指道教始祖黄帝,“老”便是指道教教主老子。

唐代大诗人李白曾写了一首《飞龙引》,诗中说“黄帝铸鼎于荆山,炼丹砂,丹砂成黄金,骑龙飞上太清家,云海愁思令人嗟”,这首诗就描述了黄帝修道成仙的故事。相传,黄帝曾经西至崆峒山,问道于广成子,从而开创了万世治世之道。后来,他修道成功,乘龙飞升于鼎湖之上,“登鸾车,侍轩辕”,黄帝“遨游青天中,其乐不可言”,从而被奉为道教始祖,也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老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他是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县)人,姓李名耳。传说老子的母亲看到了天上的大流星后,就感而受孕,怀胎七十二年才分娩,剖开左腋后,生下了一个儿子,因为这个儿子生下来便白发苍苍,所以就称他为“老子”。老子的母亲在李树下生了他,且生来就会说话,便指树为姓。而老子的形象便是“身长九尺,黄色,鸟喙,秀眉长五寸,耳长七寸”,甚至“足有八卦,以神龟为床”。传说,老子还是元始天尊的所度之徒。元始天尊的原型就是传说中开天辟地的盘古,盘古功成名就后,遇到了太元圣女,圣女十分贞洁,盘古就趁她呼吸之时,化作一道清光,投进了太元圣女口中,之后又从她的脊背之间生下来,后来就被道教塑造为“元始天尊”。老子成年后担任过东周守藏室的史官,因此他又被称为“柱史”,孔子曾向他问过礼。后来,周室内乱,他便辞官而去,在经过函谷关时,应守关的官员尹喜之请,写下了《道德经》五千言,随即绝尘而去,不知所踪,而老子所留下的《道德经》从此成为了道教的经典,堪称道教经典的源头。在这部五千余言的书中,老子认为万物的本源是混沌的“道”,要想延长生命乃至长生不死,就得复归于“道”,道教的根本目标就是追求长生不老以及羽化成仙。

战国时期,东方的齐国首先兴盛起了尊崇黄帝和老子的黄老之道。一些有名的思想家如列子、庄子、关尹子、鹖冠子等人都归属于黄老旗下,并将其学说发扬光大。尤其是庄子,把以“道”为核心的生命哲学发挥得淋漓尽致。此后,阴阳、五行、术数、堪舆等各家,也都先后归附于“道”,而各家的著作如《庄子》《列子》《管子》等也成为了道家的经典。秦代,秦始皇寻仙问道,想要长生不老,可最终病逝于沙丘。到了汉代,形成了崇尚“无为”的黄老之道,尊黄帝和老子,崇尚“无为而治”。西汉前期的统治者推崇无为而治的黄老之学,造就了“文景之治”的盛世。汉代的窦太后更是“好黄老言,孝文帝及外戚诸窦,皆令读之”,当时的人们学老子的恬淡养性,以求延年益寿。汉武帝后,黄老学说走向民间,与方仙道合流成黄老道,并逐渐形成了道教的教派。

玄门宝藏~

河南老君山老子造像

到了东汉桓帝时,桓帝开始为老子立祠,并多次遣使祭祀老子,还在宫中“立黄老浮屠之祠”,亲自祭祀老子,可见汉桓帝对老子是何等的尊崇。也就是在东汉时期,形成了道教的两个著名派别,这便是五斗米道和太平道,两派分别以《道德经》和《太平经》为经典,成为道教初创时期的主要典籍,而太平道的“黄巾起义”也让东汉王朝走向了衰亡。

早期经典 天师开太平

东汉光武帝建武十年(34年)的正月十五日晚上,江南的天目山下诞生了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这便是第一代天师张陵,也称张道陵。按照《汉天师世家》的记载,张陵的九世祖便是汉代的开国名臣张良。据说,张陵的母亲曾经梦见一位身高一丈有余的神人从天而降,送给她一大把香草,于是她就感应怀孕了,生下了张陵。张陵早年为太学的学生,精通儒家经典,后来觉得这些学说不能使人长生,于是就开始四处访求长生之道。后来,他跋山涉水,来到了四川的鹤鸣山学道。相传,有一次老子降临赤石城,授他“天师”的称号,并授给他一部《太平洞极之经》,从此“弟子相授,其事大成”。自从张陵有了这番奇遇后,他便能替人治病,还擅长治疗各种疑难杂症,防止瘟疫流行,因此在四川树立了威信,慢慢地发展了许多信徒,弟子遍布蜀中。当时,信徒如果想追随他修道,就必须出五斗米,故而被称为五斗米道,“崇仰信米五斗,以立造化和五性之气。家口命籍,系之于米”。张陵被信徒称为“天师”,这一派也被称为“天师道”,张陵就是第一代天师。天师道奉老子为教主,以《道德经》为主要经典,并尊老子为“太上老君”。五斗米道创立之初,正值四川一带巫风流行,张陵极力反对害人的巫风,惩治了好饮人血并且“每岁其民杀人祭之”的白虎神。此外,他还打败了一些为害乡里的鬼魅。有一次,他登上了青城山,看到山上有许多魔鬼残害百姓,于是张陵立刻与魔鬼斗法,“外道恶魔,诛绝邪伪”。还有一次,他来到阳山降妖,面对在深水池中兴风作浪的恶龙,他画了一张符,投入水中,恶龙立即就逃走了。从此,天师道就大力宣传画符能驱邪治病。张陵去世后,儿子张衡成为第二代天师,继续将天师道传承下去。张衡去世后,儿子张鲁成为第三代天师,张鲁雄踞汉中,势力逐渐强大,并在东汉末年成为一方诸侯。后来,张鲁归降曹操,被封为阆中侯。从此,张姓天师便一代代传了下去。

就在五斗米道盛行之时,中原的太平道也随之创立。东汉灵帝时,奉事黄老之道的巨鹿(今河北晋宁县)人张角创立了太平道,以《太平经》为经典,宣扬奉天地,顺五行,澄清大乱,以天下太平为理想。“是生神之愿,辄有符传,以为信行”,因此吸引了许多百姓。张角自称“大贤良师”,他的弟弟张宝和张梁自称“太医”。张角曾派出八位弟子前往各地“以善道教化天下”,十余年间,太平道的教徒就发展到了数十万人,太平道的势力逐渐强大。之后,张角提出了“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想以太平道的“黄天”取代东汉王朝这个“苍天”,并与宫中的宦官为内应,约定于中平元年(184年)起事。然而,因消息走漏,朝廷下令缉拿张角,张角只好下令提前起义,因起义者皆头戴黄巾,所以又称“黄巾军”。经过十个月的激战,起义军被扑灭,太平道由此衰落,并被禁止活动,而那些隐藏在民间的太平道教徒后来就融合于天师道了。明代小说《三国演义》便以“宴桃园豪杰三结义,破黄巾英雄首立功”为开篇,讲述三国故事。

魏晋南北朝以来,尽管战乱不断,但是道教却一直在不断发展,北魏甚至还以道教为国教。道教的著作越来越多,内容也越来越杂,包括哲学、伦理、政治、技术等诸多门类。秦汉以来,道教典籍就被收在了正史的《艺文志》中,仅《汉书·艺文志》就收道家著作37家993篇。南北朝时期,开始了对道教典籍的搜访和道藏目录的编纂,而中国古代第一部道藏目录便是由南朝的陆静修所编纂。陆静修呕心沥血,广为搜访,汇集了大量的道家著作,作了系统的甄别和整理,共得1228卷,分为“三洞”,即洞真、洞玄、洞神三部,可谓“三洞经符,道之纲纪,太虚之玄宗,上圣之首经”。这部《三洞经书目录》内容非常广泛,这也奠定了后世道藏的编修基础。

正统名藏 刻印传天下

隋唐时期,道教达到了繁荣兴盛,隋文帝以道家的术语“开皇”为开国年号,唐代尊老子为祖先,唐高祖还追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唐玄宗在轩辕庙设立了以研究《老子》《庄子》见长的玄学博士,并将道家诸子的著作都尊为“真经”,《庄子》在此时就被称为《南华经》。此外,他还发起了一场搜访道经的活动,其规模之大是前代所难以企及的。他下旨让大臣们将搜访到的道经编修成道藏,并撰成道藏目录《三洞琼纲》,随后玄宗下诏传写这部道藏,以便让它广为流传,因道藏成书于开元年间,后人便称之为《开元宝藏》。宋朝开国不久,便致力于道经的搜集和道藏的编纂。宋太宗时,令人搜集到了7000多卷道经,宋真宗时期又增补了数百卷,命大臣王钦若编修了道藏目录,进呈朝廷后,被赐名为《宝文统录》。之后,王钦若推荐张君房重修了道藏,被称为《大宋天宫宝藏》。宋徽宗非常信奉道教,曾自称为“道君皇帝”,即位之初便下诏搜访天下道书,以补《大宋天宫宝藏》的缺失。政和年间,朝廷设立经局,并在福州闽县开始雕版,全藏刻印完之后,即将经版送到了开封,这部道藏便被称为《政和万寿宝藏》。到了金代,金世宗下令将《政和万寿宝藏》的残存经版运往天长观(今北京白云观),并四处搜访道书。在金章宗时,雕刻了一部道藏,名为《大金玄都宝藏》。到了元代,又在山西的平阳府雕刻了一部道藏,这便是《玄都道藏》。可惜的是,唐宋以来的道藏大多毁于战火,只有明代的《正统道藏》流传至今。

玄门宝藏~

明代正统年间刊刻的《正统道藏》是现存最早的全本道藏

明成祖即位不久,就称自己是真武大帝的化身,并修建真武庙。他敕命第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编纂道书,使之刊刻流传,并多次催办,还特别恩准张宇初“可早晚进来,通类刊版”。张宇初于“建文时,坐不法,夺印诰”,但成祖即位后就将他委以重任,时常召见,甚至令他陪祀天坛。张宇初既要编修道书,还要主持教务,因此写了《道门十规》,作为天下道士的行为准则。永乐八年(1410年),张宇初去世,明成祖又让第四十四代天师张宇清继续主持编修工作。然而,直到明成祖去世时这项工作都未能完成。明朝在经过明初数十年的经营后,于英宗时已达到“海内富庶,朝野清晏”的盛况。明英宗即位后,继续尊礼天师道张陵的后嗣,下旨让道士邵以正编纂道经,并对张宇初和张宇清等人编修的道藏重加订正,终于在明正统十年(1445年)刻完此道藏的经版,随之刻印流传。两年后,颁赐天下道观,这便是著名的《正统道藏》,共5305卷,装为480函。该藏为经折装,卷前有御制牌记,纸张为明代韧性极好的白棉纸,字体为明初典型的赵体字,看上去圆润柔美,极富皇家气派。

在《正统道藏》编纂过程中,主持者屡易其人,时间上断断续续,前后长达三十余年,所以搜集的道书不甚完备,存在着明显的缺漏。因此,在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明神宗下旨,让第五十代天师张国祥编刊《正统道藏》的续集,还将驸马都尉谢公诏的女儿许配给张国祥为妻。张国祥勤勤恳恳,不敢怠慢,四处搜访,寻找《正统道藏》缺收的道书,以及正统以后的道教著作,编成了一部《万历续道藏》,一共180卷,装成32函。由于宋、金、元三朝所刻的道藏没有流传下来,清代也没有刻过全藏,因此,明代的《正统道藏》和《万历续道藏》就是今天能够看到的唯一全本道藏。当时,朝廷将道藏赐予不少道观,但经过多次的战争和火灾,留存下来的已为数不多,但北京白云观保存的藏本较为完整。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了北京,而《正统道藏》和《万历续道藏》的全部经版也在这次侵略战争中被焚毁。1923年,商务印书馆在上海以“涵芬楼”的名义影印了北京白云观所藏的《正统道藏》和《万历续道藏》,共收入道书1476种,装订成1120册,这个影印本便被称为“小道藏”。从此,《正统道藏》更为广泛地流传开来。

玄门宝藏~

《汉书·艺文志》收录了大量道家著作

从最初的《道德经》《太平经》,一直到明代的《正统道藏》,道教的典籍灿若星辰,它们记载了古代人的宗教信仰和对美好生活的祈盼,也见证了中国古代的社会风俗,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财富。

文/余闯 标题书法/夏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