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道教的创立(道教的创立人是谁)

我从开始认识道教是从小说《封神演义》开始的。

道教创立于东汉末期。

道教的创立

炼丹图

相传东汉顺帝时,琅牙人宫崇曾把他的老师于吉传给他的所谓神书-《太平清领书》,共 一百七十卷献给皇帝。这部《太平清领书》,即后世所谓的《太平经》,是道教最早的经典。于吉大约就是第一个开始传播道教的人。《太平经》内容十分庞杂。作者自称著书的目的是要成为“帝王良辅,相与合策,共理致太平”。其中大量的是宣扬儒家纲常伦理维护封建统治阶级利益的言论。但也夹杂一些曲折反映劳动人民不满剥削,要求均等的思想。汉顺帝当时认为这本书“妖妄不经”,收藏不用,对它并不欣赏。

道教初创阶段,主要在受苦受难的被压迫人民中流行,汉中、巴郡一带,有张陵、张衡、张鲁祖孙三代传授五斗米道。山东、河南、河北等地,有张角传播的太平道广为流布。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军曾利用这种原始道教,在宣传鼓动和组织群众各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魏晋以后,统治阶级为了防止农民反抗,严禁民间道教活动的同时,从理论上和组织上,逐步对原始道教加以改造利用。于是道教的主流,便逐渐成为统治阶级奴役人民,强化封建统治的工具。

道教的创立

演变为统治阶级的工具

把原始道教纂改蜕变为封建统治阶级御用道教的主要代表人物,为葛洪、寇谦之、陆修静和陶弘景等人。晋朝人葛洪直接参加过镇压农民起义的活动。他著的《抱朴子)内外篇,便竭力诋毁农民革命运动,大骂张角等人领导起义,是“招集奸党,称合逆乱”。主张对革命农民,“犯无轻重,致之大辟(杀头)。”他还对战国以来“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禳邪却祸之事”,从理论上作了系统的阐发论述。尤为重要的是,他把神仙信仰和儒家思想捏合起来,提出什么道教要以儒家的忠孝仁信为本,否则,虽然勤于修炼,也不能成仙。通过葛洪的改造,儒道合流,道教深深打上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烙印。葛洪可说是封建统治阶级御用道教的奠基人,《抱朴子》一书,也被视为道教经典而受到尊奉。

北朝嵩山道士寇谦之,早年“修张鲁之术”。后来他迎合北魏统治阶级的需要,假托:“太上老君”下界授予他“天师”之位,并赐给他道经二十卷,要他“清整(改造)道教,除去三张伪法" (指张陵祖孙传授的五斗米道,又称天师道)。以后,冠谦之便以“清整道教”为已任,公开打出“专以礼度为首”的旗号,摒除了民间道教要求平等的革命思想成分,完全按照封建伦理观念制定了一套教义。寇谦之鼓吹什么:“于君不可不忠”,“不得叛逆君主,谋害国家"。他还再三劝导人们“勿怨贫苦”,“戒勿以贫贱求富贵”,要群众安心忍受封建剥削压迫。他还袭用佛教轮回转生思想,用“若有罪重之者,转生虫畜”进行欺骗恫吓,寇谦之又在宣扬“修身炼药,学长生之术”的同时,制定出一整套坛位祭拜,衣冠仪式,进一步把道教规范化了。

此外在南方的刘宋,庐山道士陆修静奉命在建康广泛搜集整理道经,撰写出最早的部道藏书目《三纲经书目录》。他也对五斗米道进行了改造,依据封建宗法思想和制度,吸收佛教仪式,编制了新的道教斋戒仪式。

齐、梁时期的著名道士陶弘景,除了宣扬金丹修炼外,还以现实社会为模式,捏造出一个“仙亦有等级”的理论。然后又反过来,用神仙世界的等级差别,为世上不平等制度辩护。这便使道教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进一步直接契合起来了。

道教的创立

南北朝专制时期,社会腐败黑暗,阶级对立十分严重。统治阶级迫切需要利用宗教武器为剥削制度辩护,用来安抚、缓解人民的反抗。道教宣扬消灾求福,服丹修炼,引导人们忍受现实社会的痛苦,把希望寄托在虚幻的神仙境界,具有很大的欺骗性,因此受到帝王贵族的提倡。

另外,道教兼采儒、老、释三家之说,把它们揉杂融汇在一一起,以汉民族土生土长的传统形式出现,有利于宣传推广,扩大影响。一些汉族统治者,当然愿意利用道教作为维护自己统治的手段。正因如此,而使一些少数民族的统治者,也常利用道教作为统治汉族人民的工具。例如,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在冠谦之平城献经之后,欣然改元“太平真君”,并在平城设天师道场,亲往道坛接受符箓。以后的北魏皇帝,每逢他们即位,还要沿用这种仪式,以表示他们的统治顺天合法。道教正式成为“国教”,这还是第一次。

作为道教主要内容的服药炼丹,是封建贵族腐朽生活的反映。司马氏集团建立晋朝以来,外患内乱交并,统治集团内部厮杀混战,政局多变,许多封建贵族感到生死无常,精神上极度空虚。他们不顾一切地纵情放荡,生活极端腐化堕落。世俗的享乐已不能完全满足他们的欲望。于是纷纷炼丹服药,幻想长生不死,得道飞升,以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北魏道武帝曾专门设置“仙人博士”,建立“仙坛”,替他煮炼百药。结果,他自己因药物中毒,精神变态,闹到昏乱发狂的地步。不少士族名流服药之后,也是丑态百出。有的药性发作难耐,隆冬裸体食冰;有的疽背呕血,脊肉烂溃,舌缩入喉,甚至因此家败人亡。颓废没落的剥削阶级,不但需要用宗教麻痹人民,也需要用精神鸦片自我陶醉。这也是道教特别受到封建统治阶级宠爱提倡的一个原因。

南北朝时著名的道士都很有权势。魏太武帝尊冠谦之为“国师”。晋元帝封葛洪为“关内侯”。陶弘景在梁武帝篡夺南齐政权时,曾派弟子奉表支持,后来又“援引图谶,数处皆成梁字”,让门徒呈报劝进。梁武帝即位后,对他十分敬重,“书问不绝,冠盖相望”。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还都要前去找他谘询,当时人们称他为“山中宰相”

。西晋永嘉年间张道陵(即张陵)四代孙移居江西龙虎山,尊张道陵为“掌教”和“正一天师”。以后历代封建统治者多次授予张道陵子孙以“天师”、“真人”等封号。道教的天师职位也和孔子家族的封号爵位一样,世代相传。直到解放前夕,随着蒋家王朝的覆灭,第六十三代天师追随国民逃往台湾。

由于道教利用所谓仙丹妙药,求不死之术,有些道家人物研究了一些药物治病的方法,实为较为原始的药物学家。葛洪陶弘景就同时又是著名的大医学家。他们的著作,如《金匮药方》(已佚)、《肘后百一方》、(神农百草经)等,大量吸收民间医药知识,长期为古代医学家所应用,起过相当的作用。另外,道教徒搞的“炼丹术”,事虽荒诞,但由于采用矿物炼丹制药,却也包含着原始化学实验的成分,扩大了古代的化学科学知识。葛洪《抱朴子》-书中就为我们留下了不少科学史的材料。

道教的创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