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从聊斋志异到量子隧穿

量子力学本身是一个物理理论,但它又高于一个具体的理论,它是一个理论框架,所有的物理理论都可以融入这个框架中——目前除了广义相对论以外。量子力学量力而学,我们今天只对量子力学中一些有意思的现象“浅尝辄止”。

我们已经了解了“单光子双缝干涉实验”,这是量子力学中非常有意思的一个现象。我们还知道,不仅光子,世间万物都具有波粒二象性,那么让我们想象一个粒子的“单粒子双缝干涉实验”。

我们今天的主人公名叫王七,和梦游仙境的爱丽丝一样,他也喝了“变小”水,变成了微观世界中原子一样的大小,然后波粒二象性中的波动性就开始彰显了。

从聊斋志异到量子隧穿

王七想要进入一个教室,教室有两扇门,他可以同时通过这两扇门进入教室吗?是可以的,因为王七具有波动性。那王七到了教室的什么位置呢?王七所在的位置是由两个路径的差来决定的:当路径差是波长的整数倍,王七有更大的可能出现在此;而当路径差是半整数波长,王七则不会出现在这里。这就是双缝干涉。

从聊斋志异到量子隧穿

下面我们把教室的两扇门全关上,王七没有钥匙,面对一堵墙,他怎么办?量子的王七能不能穿墙而过,进到教室里呢?如果王七是一个经典物体,那么他没有办法穿墙而入,除非他的能量大到可以把墙打倒,然后过去,或者他可以跳得足够高,从墙上边翻过去。但是,现在的王七有了波动性,事情就不一样了。

从聊斋志异到量子隧穿

提到穿墙,我们上网搜一下,会搜到“穿墙技术哪家强,请买XX路由器”等内容。这告诉我们,波动是可以穿墙的,路由器发出的无线信号是电磁波,电磁波可以穿墙。从这个例子我们学到两点:第一,穿墙是波动的“种族天赋”,波动天生就会穿墙。第二,穿墙之后波动的幅度会减弱。应用到王七,我们知道:第一,王七是一个物质波,具有波粒二象性,所以他也可以穿墙而过。第二,穿墙以后波动减弱,这就有点恐怖了?你吃一个苹果,最怕的不是没见到虫子,也不是见到一条虫子,而是见到了半条虫子。王七穿过墙去以后,摸摸脑袋说“我的头还在吗?”这样的话,是不是很恐怖?

从聊斋志异到量子隧穿

但是,如果我们把王七想象成一个基本粒子的话,这种事情是不会出现的。所谓基本粒子,即是没有办法再分割的基本单元,已经是最小的一份了。要么穿过去,要么不穿过去,不会出现半个粒子穿过去的现象。波动减弱,在基本粒子的范畴里体现为概率减小,也就是说这个粒子很大的概率留在墙外、被墙弹开,而有一个很小的概率穿过这堵墙。这种穿墙而过的现象,在量子力学里叫作“量子隧穿”现象。

从聊斋志异到量子隧穿

那我们今天的主人公为什么叫王七呢?蒲松龄在《聊斋志异》里写过一个故事,叫“崂山道士”。王七向崂山道士学得穿墙术,试一下成功了,然后又给自己的妻子炫耀,结果炫耀失败。

从聊斋志异到量子隧穿

量子隧穿现象如今有了很广泛的应用,例如现代科技所依赖的晶体管便是基于量子隧穿现象。不仅如此,量子隧穿现象还改变了我们对世界的理解。

我问一个问题:可以囚禁住一个电子吗?这件事情听起来好像是可能的,比如说施加一个磁场,电子就只能在磁场里绕圈了。但是我们只可以相对地囚禁住一个电子,不可能做到绝对的囚禁。任何的囚禁方法实际上都相当于在电子周围造了一堵墙,这面墙可以很高,可以很厚,但是我们要记住电子总有一个虽然说可能很小但不等于0的概率可以穿墙而出。绝对意义上的囚禁住一个电子是不可能的!

从聊斋志异到量子隧穿

宇宙中,电子无处不在,只不过可能在你想让它在的地方概率大一点,在你不想让它在的地方概率小一点,但是归根结底,这个电子无处不在!

如果你感觉你的世界认知还没有什么触动,那么我再问一个问题:世界上有两个不同的电子吗?想象一下,我们变小了,跑到一个原子里边,我们有没有可能指着一个电子说:这个电子是从别的原子里面跑过来的内鬼,我把它揪出来。我们能不能指名道姓的去标记一个电子?对不起,在基本粒子的层面,我们是做不到的。大家想一想,在经典的层面,我们如何标记两个小球或者说两个人?要标记两个经典物体的区别,我们有两个办法,一个是内在的,一个是外在的。

这个人和另一个人长得不一样,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这个人这儿多了一些粒子,那个人这儿少一些粒子。但是到了基本粒子的层面。粒子已经不再可分了,你不能说这个基本粒子这儿多了一些粒子,到了基本粒子层面,电子就是电子,光子就是光子,你找不到两个长得不一样的电子或光子。

好,从内在上我们没有办法区分,那么从外在上我们能不能区分呢?经典的人,即使两个人长得很像,你一眼可能看不出谁是谁,但是我可以一直跟踪他。在量子世界里,对于一个基本粒子而言,这是做不到的。这个粒子是无处不在的,可以在这儿,也可以在世界上任何其他地方,只不过在这儿的概率大一点。别的电子可以在别的地方,但是它也可以在这儿。

从内在上我们不能标记一个电子,从外在上我们也不能标记一个电子,把这一结论上升到一个原理的话,就是“全同粒子原理”。在量子力学里,我们是没有办法去标记粒子的:电子虽然是可数的,我们可以数一个、两个、三个电子,但是我们不能标记这个电子、那个电子。

小结一下。波动性不仅带给我们双缝干涉,还带给我们隧穿现象。基于隧穿现象,我们可以制造出很多的电子元件。不仅如此,它还告诉我们,本质上一个电子是无处不在,充满整个宇宙的,进而我们没有办法去标记任何一个基本粒子。

(本文节选自《量子科技:领导干部公开课》)

从聊斋志异到量子隧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