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三教合一的是是非非(1)

关于儒释道三教合一这个话题,我只能解读其中的是是非非,而不愿意去解释三教合一,因为我解释不了。

对于三个独立的产品,功能各有侧重,应不应该合三为一搞出一个三合一的产品?如果是工业产品,厂家肯定都想搞。但是,三教不同于工业产品。

我们常说一句话:世界上最难的有两件事,一是将别人的钱放进自己的口袋,二是将自己的思想放进别人的脑袋(前几天我将这个话题缩小,专门发了一篇相关文章,这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话题虽小,但是意思一样。)

三教合一的是是非非(1)

三圣

要谈三教合一,我们首先要统一一下“三合一”的概念。

三合一有三种方式:一,是三个放到一起;二,是三个互相融合;三,是三归一。我们这里说的是后面两种。

三教合一的是是非非(1)

广州芦苞祖庙

第一种,将三个宗教放到一起。这等于是三个一起打包搞一个大礼盒,这个一点难度没有,只要盒子大一点就行,遇到一个开明的大环境、或者在一个人文交流频繁的区域都有这个可能。实际情况也是如此,我们在今天的南方(广州芦苞祖庙),北方(山西悬空寺)都有这样的场所,小一点的地方也有很多。

三教合一的是是非非(1)

山西悬空寺

有的人可能会说,三教归一或三教合一真的这么难么?再难的事,还有什么连皇帝出马都解决不了的吗?你还别说,还真有。三教合一不仅皇帝出马了,推广团队出马了,各路圣人也出马了,就连吴承恩这个大作家也出马了,也没能解决这个问题。

三教合一的是是非非(1)

汉明帝

我们先说佛教,儒释道三家几乎是在2500年前同时创立,但是佛教传入中国较晚,秦早期,佛教尝试进入没有成功,西汉有零星交流,真正传入中国是在东汉。而此时儒道两家已经有500年历史,按道理,儒道两家第一次有了三教融合的机会。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但实际情况却并不理想。

不理想的原因,是因为三家教理差别实在是太大了。具体差别在哪?上篇文章我们已经解释过了,这里再稍作说明。

三教合一的是是非非(1)

《心经》

我们讲佛教的正典是《心经》,佛教是修性,修性先修心,心是根本,唯心唯识。儒家修为,与心有关系,但关系不太大(有的人可能不同意,因为儒家还有心学,这个关系也不大,原因我们后面再讲)。那道家呢?道家是性命双修。

既然是说融合,我们就不能拿《道德经》来和《心经》比对,我们只能找一个类似的,道家有没有,有。那就是道家的《清静经》。

三教合一的是是非非(1)

《清静经》

《清静经》能不能算是道家原创?是也不是。里面很多东西是向佛家学的,既然是学的,区别大不大?可以说区别非常大。《清静经》讲常清静,天地皆归。这是什么意思呢?实际就一个字“取”,而这恰恰是佛教极力要抛弃的东西。

我们再说道教另一个重要的概念:”丹“。什么是”丹“?,佛教中的”定“最接近”丹“的本意。但是,两者差别依然是一东一西。道教讲”丹“,分”内丹“、”外丹“,外丹我们不谈,那内丹是什么,指精气神。这和上面说的天地皆归还是一个道理,而佛教中的定是”所有相皆虚妄“,谈得是”空“。

三教合一的是是非非(1)

儒道两家三界:天、地、人

从佛家看来,儒道两家玩的就是相。搞得是利弊趋势,玩得是身体。也就是说,佛教想拼命放下的东西,这两家想拼命地拾起来。好比生孩子,佛家是一个孩子在转,为的是”升“。这两家是将这个孩子一遍一遍地修理,为的是”回“,完全不同的东西。

三教合一的是是非非(1)

佛教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

佛教讲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有欲,色界无欲,但是色界有爱,有气。所以,欲色两界释、道两家都玩(这两家要说有融合就是在这,但这是道教借鉴过来的,原创是佛教)。

道家讲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那道家修啥?是反过来,三返二,二返一,一返虚无,逆来成仙成圣,还是在欲界,色界这么倒腾来倒腾去。儒家更惨,一直在欲界折腾。

我们再说《道德经》和《金刚经》。

《道德经》讲无为,那无为的目的是什么,无为的目的是有为。

三教合一的是是非非(1)

吕纯阳

吕纯阳在《百字铭》里面说“养气忘言守,降心为不为”,”养气忘言守“的意思是:气是自然,不是守。你说我必须要把真气守住,搞得屁都不敢放。那是扯淡,正确的养气守气,是让你印堂发亮,结果你屁都不舍得放,憋得满脸黑暗,这不是练进去了,是把自己练下去了,下是地下的下。

那”为不为“是什么意思?降心和《金刚经》的意思一样,去除妄念,但是去除妄念以后呢?为不为。”为不为“的意思是”不要有意去做“。”不要有意去做“按照佛教来讲还是在起意。但是,你起这个”意“就已经不对了,”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三教合一的是是非非(1)

我们再说道家的阴阳,老子讲“知白守黑”,我们知道太极八卦里面有黑白,但是那个黑白是指黑月白月,引申为纯阴纯阳。我们说三教融合,那道家是怎么用黑白来融合到佛教上呢?道教在翻译佛经的时候,黑指黑业,白指白业,佛教的黑、白指善、恶。你说,善恶怎么知和守?知善守恶,还是知恶守善,都不对,佛教只讲日行一善。恶不是要知也不是要守,而是要渡。

你说这两家怎么搞到一起?话说回来,连这两家都搞不到一起,儒教和佛教更没办法搞到一起。

虽然三家很难搞到一起,但是任何力量也不能阻止这种尝试,怎么把这三个瓜扭到一起,古人今人也是绞尽脑汁,他们都做了什么,又有哪些成果呢?

这个话题涉及的内容太多,一次讲不完,需要后面再分3到4次去梳理。

关注我,分享更多有趣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