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黄公望50岁学画,84岁完成齐名《清明上河图》的《富春山居图》(黄公望什么时候学画)

导读:他前半生为了博取功名而努力,忙忙碌碌,终究竹篮打水一场空,一次天灾人祸,牵连入狱,再到出狱时已年过半百,出家为道。无意中因为一卷《富春山居图》而名扬海内外。

黄公望50岁学画,84岁完成齐名《清明上河图》的《富春山居图》

在这幅画里,

有苏东坡想看的“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也有屈原想看到的沧浪之水,可以濯吾缨。

黄公望仿佛听到河流喜悦的声音。

也听到了河流哭泣的声音,

听到自己科考时的得意,

也同样听到了他46岁时坐牢的痛苦。

《富春山居图》全貌:

黄公望50岁学画,84岁完成齐名《清明上河图》的《富春山居图》

黄公望50岁学画,84岁完成齐名《清明上河图》的《富春山居图》

黄公望50岁学画,84岁完成齐名《清明上河图》的《富春山居图》

黄公望50岁学画,84岁完成齐名《清明上河图》的《富春山居图》

47岁出狱,后半生上演人生传奇

黄公望出生在江苏常熟城内一户姓陆的人家,取名陆坚。七八岁时,父亲早逝,幼年的他成了寓居常熟的温州籍老人黄乐的继子。他的养父盼望能得个儿子很久了,一直盼到九十多岁,因为“黄公望子久矣”,就取名黄公望,字子久。

黄家是读书世家,可惜时运不济,科举制度被废除。人到中年,45岁黄公望才成为一个文吏。他上司张闾激起民怨,导致农民聚众起义。受到张闾牵连,黄公望蒙冤入狱两年,出来时经47岁了。

黄公望50岁学画,84岁完成齐名《清明上河图》的《富春山居图》

一日,黄公望正在屋里写字,做官的朋友来了。跟他说:“去我府上做书吏吧!”黄公望把笔一放,说了句:做官,不去了,不去了,你赶紧回吧,我也要出门了。官场朋友问:你要去哪?黄公望答:当道士!黄公望门也不锁,拂身而去,从此入了全真教,号“大痴”。他过极简的生活,并有乘风破浪的气势

之后的29年里,黄公望走遍山川,游历大江,走哪看哪,极度专注,没有人知道他去过哪里,好像他的行踪是一个永恒的谜。

黄公望50岁学画,84岁完成齐名《清明上河图》的《富春山居图》

79岁那年,黄公望来到了富阳富春江的景致所吸引,遂定居于此。黄公望常常对富春江望得出神,终日静坐。行走于山中时,身上常带有画具,路遇胜景,便用将美景收入笔端,生怕错过一点景色。富春江的景色,便这样一点一滴地注入他的胸中。

黄公望80岁那年,开始正式画《富春山居图》。

富春江的四面,有十座山峰,峰峰形状不同,几百棵树木,棵棵姿态迥异。黄公望踏遍了富春江两岸,背着画卷带着干粮一路前行。渔舟唱晚,樵夫晚归,山林寂静,流水无痕都变成了他人生的注脚。

四年之后,黄公望84岁,被后世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富春山居图》全部完成。

黄公望50岁学画,84岁完成齐名《清明上河图》的《富春山居图》

当黄公望将《富川山居图》画完,他长舒一口气,重重将笔扔入江中,长吁这一生,我完成了。一年后,黄公望长笑而逝。

他的一生毫无遗憾地走了!

在山水间,找寻生命的永恒

黄公望擅画山水,所作水墨画笔力老道,简淡深厚。又于水墨之上略施淡赭,世称“浅绛山水”。晚年以草籀笔意入画,气韵雄秀苍茫,撰有《写山水诀》,阐述画理、画法及布局、意境等,为山水画经验创作之谈。

南宋山水画之变,始于赵孟頫,成于黄公望,遂为百代之师。继赵孟頫之后,他彻底改变了南宋后期院画陈陈相因的积习,开创了一代风貌。

黄公望50岁学画,84岁完成齐名《清明上河图》的《富春山居图》

他的山水,不是倪云林那般的孤寂之美,也不是赵孟頫那样的复古之美,脱胎于董巨与赵孟頫的大痴道人山水,有一种独属于其个人的浑穆之美。这大概和其真正从事绘画的年龄以及此前五十年的阅历有着莫大的关系。黄公望的画一般不用浓烈的色彩,也不用大片的泼墨,更少有刚硬的线条。画中圆松用线居多,着墨干枯居多,充分显示出一种明润秀拔、温雅和平以及松散柔和的气氛,体现着丰富的笔墨韵味,不仅表达了画家的主观情趣,更寄托着作者对寄情林泉的向往。在这里画家并不以描摹实景为能事,山川、树石只不过是画家遣兴抒怀的对象,折射出黄公望对现实生活的消极、淡泊、隐逸的态度,这也充分反映了元代山水画家的倾向。

黄公望50岁学画,84岁完成齐名《清明上河图》的《富春山居图》

黄公望的作品中很少有人物出现,他更注重描绘一种超越自然景色的心灵胜景,虽然他很非常注重写生,一度浪迹山川,甚至终日在静坐山中,废寝忘食,每见美景便展纸落墨将其记录下来作为日后的创作素材,但是他的作品绝非是山川形貌的记录,而是一种将造化融化于心底后流淌出来的心灵胜景,我们从中可以读出他的玄思和追求。

黄公望那些年画过的山水

黄公望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兼修李成法,得赵孟頫指授,并由此生发出自己的特色,自创一格;他开创了浅绛山水的画法,画风雄秀、简逸、明快,在皴梁之后用淡淡的赭石和花青层层渲染,前者表现裸露的山石,后者用来表现山上的植被,非常适合当时大多数文人追求的简淡审美情趣,也适合表现江南山水的轻快秀润特色。

黄公望50岁学画,84岁完成齐名《清明上河图》的《富春山居图》

《天池石壁图》

构图繁而用笔简,笔墨浑厚华滋。设色多用淡赭,染以墨青墨绿,展示出山中的幽趣。全图烟云流润,气势雄伟,系黄公望晚年浅绛山水杰作。


黄公望50岁学画,84岁完成齐名《清明上河图》的《富春山居图》

《丹崖玉树图 》

黄公望代表性作品之一,用笔简劲洗练,笔法苍秀,设色淡雅,正如清代吴修所说:“赭色微黄画里春,墨青墨绿染精神。”


黄公望50岁学画,84岁完成齐名《清明上河图》的《富春山居图》

《九峰雪霁图》

图中山峦纯用笔墨空勾,淡墨渍染。水和天空用浓墨渲染,烘托出白雪皑皑大雪初霁的山峰景色。山中小树用细笔勾描,树干如“竹根”,树枝如“花鬍”。用笔洗练,构图新颖,平中寓险,层次分明,虚实相生,风格雄奇。为黄公望晚年水墨山水画之杰作。


黄公望50岁学画,84岁完成齐名《清明上河图》的《富春山居图》

《题曹知白群峰雪霁》

画作以层叠的浑圆山体为主,皴染简练,仅于山石交界部分略加笔墨,更点出此一雪霁山景的温润明朗。黄公望与曹知白往来密切,在画上题识推崇曹知白「笔意古淡」,显然意识到曹知白于董源风格的主流中加入李郭传统的新成就。


黄公望50岁学画,84岁完成齐名《清明上河图》的《富春山居图》

《九峰珠翠图》

画面以重山层叠屏障于后侧,环绕著前方缓坡水谷,数间屋舍隐现其中,增添许多生机。画中层迭峦石与山顶平台,组合出富有变化的山体动势,是黄公望山水特色。而山峰稜线之间,有墨点短线构成远树林木,是能充分凸显草木滋长繁盛的所在。


黄公望50岁学画,84岁完成齐名《清明上河图》的《富春山居图》

《水阁清幽图》

此图景物以云气间隔,可分为远近两部分。此画笔法与黄公望其它典型作品有所不同,除山石轮廓及屋树多以勾点法之外,山石纹理则多用拖擦的笔法,从而给画面增添了一种舒旷洒落的气质。布景简洁凝练,意境开阔大方,势态端庄浑穆,平淡天然之趣,由此可见一斑。


黄公望50岁学画,84岁完成齐名《清明上河图》的《富春山居图》

《富春大岭图》

结语:

黄公望的山水并不是形式上的真实山水,而是属于生命的“意思”山水。

他在《写山水诀》中说“画不过意思而已。”这真的是有“意思”的绘画理论。

我们在黄公望的众多绘画作品中感知到的是一种区别于前后世画家的神性特质,而如果要回归具体到一种理论层面,“画不过意思而已”大概可以称之为大痴道人绘画的宗旨。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