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全真祖庭陕西户县重阳宫的石刻造像

全真祖庭陕西户县重阳宫的石刻造像

选自《文物世界》2008年04期 张方

陕西户县重阳宫是全真教祖师王重阳修炼成道之地。元初全真教被奉为国教,风行于中国北方,重阳宫更是被尊为“祖庭”,地位显赫。在其极盛时有道士达万人,建筑规模极其宏大,众多高道在此修炼、传道,以至仙逝,因此也就留存下来大量宝贵的道教石刻艺术资料。提起重阳宫的石刻艺术,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祖庵碑林所安放的那些具有珍贵文献史料价值和书法艺术价值的道教碑石。其实除了这些碑石之外,重阳宫还有一些元明时期的道教石刻造像同样具有较高的文化和艺术价值,但这些文物却至今鲜为人知。有鉴于此,本文将对重阳宫所藏的这些石刻造像进行整理并作以简要考述,以求证于诸方家。

1.老君及二侍女二真人像

此五尊造像现存于重阳宫七真殿内,造像无铭文,出土地点亦不可考。现将此五尊造像的基本情况介绍如下:

老君坐像,高130厘米,头戴莲花道冠,面庞圆胖,眼微阖,满腮长须。身穿圆领宽袖道袍,腰系带,结跏趺坐于方台之上,裙摆垂叠于台座前。雕像表情沉着豁达,衣纹简洁自然。该尊坐像手印比较奇特,左手微握放于胸前,右手拇指掐于中指下节,平放于右膝之上。在道教的老君造像中做此手诀者并不多见,在陕西省延长县七里村石窟中三清造像中有一尊所做的手诀与此处的老君像相似[1],不过七里村石窟造像的手诀为右手放于胸前,左手大拇指掐于中指,正好与此像颠倒。应是做玉清诀。据《道法会元·明光枢要目》载“:玉清诀,左手大拇指掐中指中节;上清诀,右手大拇指掐中指上节;太清诀,右手大拇指掐中指下节。”[2]因此笔者认为此尊造像所做手诀可能为太清诀,代表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而七里村石窟造像所做手诀应为玉清诀,代表元始天尊。

二侍女立像,一侍女高114厘米,发螺髻,面圆胖,右耳戴一花状耳饰,左耳耳饰残缺,表情庄严。其身穿左衽宽袖道袍,内着裙褐,下垂蔽膝,束带。双手捧香炉持于胸前,足穿云头鞋踏于台座之上。另一侍女高112厘米,发高髻,中年相。左衽道袍,内着裙褐,腰系带,下部微残。双手捧贡物(似印?)于胸前,造像表情慈祥,微露笑容。此种手捧贡物的侍女造像在山西太原的龙山元代道教石窟中是很常见的造型。

二真人立像,像高116厘米,皆束发戴冠,留山羊胡。身穿右衽宽袖道袍,内着裙褐,下垂蔽膝,腰间系带,裙带下有扣结,形式各异。双手重叠抱握于胸前,足穿云头鞋踏于台座之上,台座雕饰做壸门图案和如意卷草纹的图案。

全真祖庭陕西户县重阳宫的石刻造像

全真祖庭陕西户县重阳宫的石刻造像

此五尊造像出土后虽放置凌乱,但从形式风格上来看应属一铺造像。《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戒营始》中曾对道教的造像活动做了具体的规定“:凡造像皆依经具其仪相,衣冠华座,并须如法。天尊上帔以九色离罗或五彩云霞,山水杂锦,黄裳、金冠、玉冠。不得用纯紫、丹青、碧绿等。“”真人不得散发、长耳、独角,并须戴芙蓉、飞云、元始等冠。“”左右二真皆贡献或持经执简,把诸香华,悉须恭肃,不得放诞手足,衣服偏斜。天尊平坐,指捻太无,手中皆不执如意尘拂,但空而已。凡天尊、道君、老君左右,皆有真人,玉童、玉女侍香侍经。”[3]因此在老君像旁边造二侍女二真人侍香侍经是符合道教的造像仪规的,在太原龙山的道教石窟第四窟有一天尊二童子二真人的一铺五像的造像形式[4],与此处的造像形式相仿,因此,笔者认为这五尊造像应是一老君二侍女二真人的一铺五像的造像形式。

全真祖庭陕西户县重阳宫的石刻造像

此五尊造像除一铺五尊的造像形式之外,老君像裙摆垂叠于台座前的做法以及真人足下石凳上的雕饰壸门图案和如意卷草纹的图案都与元代早期的龙山道教石窟的做法相一致,应该是受龙山石窟造像风格影响所致。据重阳宫所藏的《披云宋真人道行碑》所载:宋德方在修建完龙山石窟之后,曾涉河赴终南祖庭,会葬重阳祖师,又演道于秦巩凤陇之间,建宫观于燕赵秦晋之间,凡四十余区,后复到祖庭,直至仙逝[5]。宋德方在修建完龙山石窟之后,又来到了陕西,在西安宝鸡一带修修建了大量的道教宫观,而这些宫观的造像的塑造肯定会受到龙山石窟造像形式的影响,因此龙山石窟的道教造像风格随着宋真人的传教活动而被带到了户县祖庵一带也是有可能的。另外,此五尊造像在服饰上也有显著的时代特征,其二侍女造像的道袍皆为左衽,而二真人的道袍却为右衽,男女服饰有着明显的区别,这是元代服饰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汉族和北方游牧民族服饰文化交融所致。蒙古族男子本以窄袖长袍和套裤为主要服饰,但由于受汉人影响,多改为右衽,但元代妇女的袍服还是以左衽居多。到明代恢复了汉族统治后,统治者曾颁布禁令禁止妇女着左衽服饰[6],所以明代妇女的服饰又开始沿袭唐、宋汉族服饰的传统式样。

从风格上来看,此五尊造像颊颐丰圆,人物神态更倾向于世俗化,服饰线条复杂,衣褶厚重,沉滞而缺乏飘逸之感,这些都体现了元代雕刻的时代特征。因此笔者认为此五尊造像乃是晚于龙山石窟的元代道教造像。

2.汉白玉童子残像

现存放于七真殿门前左侧,此像是原重阳宫老君殿殿内汉白玉老君像旁边的童子像。“文化大革命”期间老君殿被拆,老君及童子像均遭破坏,现仅存童子残像。残像高约73厘米,下部有残存铭文“长春观功德主吕镌玉石人匠恒山曲阳山里”。长春观建于元代,原在户县穆家庄北,属重阳宫下院,今已不存。《洞元虚静大使申公提点墓志铭》载:

“壬午,西游祖庭,增葺终南山傅村长春观,以为菟裘焉。”[7]明弘治五年的《重阳宫庙产碑》亦记载“长春观地四倾,东至大堰,南至道,西至橡林小水渠,北至道并赵家窠栗园头”[8],可见元明时期,长春观一直属重阳宫,是重阳宫的一座重要下院,规模宏大。铭文“镌玉石人匠恒山曲阳”,可知雕此像匠人乃山西恒山曲阳人氏,恒山曲阳素有中国“雕刻之乡”美誉,是我国北方汉白玉雕像的发源地及雕塑中心。从汉代起,曲阳石工便用大理石雕刻碑碣诸物,到元代曲阳的汉白玉石雕更是达到历史上的鼎盛时期,曲阳石雕艺人杨琼雕刻的一狮一鼎"作为贡品被元世祖忽必烈叹为"绝艺"】。此汉自玉石雕出自恒山曲阳工匠之手,即使在当时也应是为上品。现此像损毁严重,但仅从下部的裙摆和残存的璎珞依稀能看出当时雕工之精湛。

全真祖庭陕西户县重阳宫的石刻造像

3.王重阳及二真人像

此三尊像于20世纪80年代出土于甘河镇遇仙宫遗址之上,其中主尊王重阳坐像的石座下方右侧刻有铭文大明正德七年四月十七日,造像施主东严村杨荣张戊杨丰造真人像,西严村周连李杰,本宫住持康继"。撼终南山祖庭仙真内传》记载,重阳遇仙宫乃是于洞真为了彰大祖师仙迹而建,后来其弟子高道宽也曾为提点甘河遇仙宫事"。明什 重阳宫庙产碑》也载"妙真庵地东至遇仙宫,女仁义村东北。"到清代据县志记载遇仙宫已不存在。

全真祖庭陕西户县重阳宫的石刻造像

全真祖庭陕西户县重阳宫的石刻造像

王重阳坐像,高约160厘米,面近满月,束发圆冠,双耳长厚,额缀垂下,坐于石座之上。身穿宽袖长袍,外罩罩甲,项佩方心曲领,腰系带,带至腰间挽为花形垂至足下。双手持笏捧于胸前,表情肃严,衣褶线条几乎完全对称给人以沉着敦厚、庄重之感。其旁二真人与主尊同高,皆身穿道袍,拱手笼袖,恭敬站立,衣着服饰大同小异。

此三尊像雕工精细,保存完好,纪年准确,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其中王重阳坐像尤为特殊,此像服饰穿着并非道家打扮,手持笏板,颈戴方心曲领,完全是汉族士大夫的装束。更特别的是其长袍外罩罩甲,《明武宗外纪》记载:“正德时,诸军悉衣黄罩甲,中外化之,虽金绯锦绮亦必加罩甲于上。市井佃民无不效其制,号时世装。”[10]可见,当时工匠塑造此像是完全是按照当时社会士大夫形象塑造,取法现实的创造方法成为当时石刻造像的主要手法。在元明时期道教造像在世俗化方面继宋以后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道教造像再也不是“吴带当风”的飘飘仙人,俗骨人相,贴近生活的造型特征仿佛道教神祇就生活在平常百姓之中。

综上所述,重阳宫现存的这些石刻造像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为我们探寻全真教历史、全真教艺术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值得我们重视和做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