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蓬莱阁传说 | 蓬莱阁旁! | 神话故事!首页
  2. 道家文化

陶弘景37岁隐居茅山华阳洞,梁武帝遇事向他求教,人称山中宰相(陶弘景号华阳隐居)

陶弘景(456—536),南北朝时期宋梁间著名的医药学家、道家。字通明,自号华阳陶隐居,謚贞白先生。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

在医药方面,将《神农本草经》与《名医别录》的药物共730种分类合编并注释,撰成《本草经集注》,是《神农本草经》之后我国古代本草学的重要文献。

在方剂学方面,撰有《效验方》、《药总诀》等书,增补葛洪的《肘后备急方》,称《补阙肘后百一方》。

在导引方面,有《养生延命录》、《养生经》等。他阐扬道教,开创茅山宗,对后世道教发展影响深远。

陶弘景37岁隐居茅山华阳洞,梁武帝遇事向他求教,人称山中宰相

蒋兆和绘《陶弘景》

一 山中宰相,国事高参

陶弘景出身于南朝士族家庭。他的祖父陶隆,好武功,通晓药性。父亲陶贞宝,字国重,文武全才。受这样的家庭熏陶和教养,陶弘景从小聪明好学,四五岁常以芦荻为笔,在灰沙上学写字,6岁能书写条幅,7岁开始读《四书》、《五经》,作文立意颇新。10岁读葛洪《神仙传》一书,“昼夜研寻”,从此立志学医养生。他对人说:“仰青云,睹白日,不觉为远矣。”15岁著《寻山志》。

陶弘景兴趣广泛,通晓音律,爱好弹琴,写得一手好字,工于草隶书,笔意婉转,风格平淡质朴。19岁时,他长得“神仪明秀,朗目清眉”,可谓才貌双全,齐高帝招聘他为诸王侍读,侍从诸王读书。

此时,陶弘景虽身在朱门,却心向道术,拜孙游岳为师,学习道家符图经法,继而远近博访,游历大洪山、太平山、天台山等地,谒僧访道,学习炼丹术和医药学。

齐高帝对他这种闲云野鹤般的生活不理解,他特意作诗《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答齐高帝诏):“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

是啊,山中能有什麼呢?只有那轻淡飘渺的白云,哪些品格高洁、风神飘逸的高士,才能领略其神奇韵真趣。他的志趣所在是白云青山林泉,可惜他无法让高帝理解个中情趣,就像山中白云难以持寄一样。他以委婉的方式表达谢绝出仕之意。

他的这种寄情山水白云的乐趣,在《答谢中书书》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晖,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沈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37岁隐居茅山华阳洞,梁武帝遇事向他求教,人称山中宰相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齐武帝时期,陶弘景在32岁时被诏为奉朝请。奉朝请是大臣朔望上朝请命于皇帝之意。古代以春季的朝见为“朝”,秋季的朝见为“请”。南朝为安置闲散官员,奉朝请曾增至六百多人,成为官号之一。

当时正值南北混战,朝政昏乱,骨肉相残。陶弘景厌倦这种官场生活,永明十年(493年),37岁时,毅然请求隐退。齐武帝感其至诚,赐以丝帛,敕命所在月给茯苓五斤、白蜜二升,以供服饵。

他离开京城的时候,朝廷公卿在征虏亭为他饯行,酒宴规模盛大,送行人的车马阻塞了道路。大家都说,宋、齐以来,没见过这么盛大的送行场面。朝野人士都认为这是一种荣耀。

陶弘景37岁隐居茅山华阳洞,梁武帝遇事向他求教,人称山中宰相

《琅琊榜》剧照

摆脱官场束缚后,陶弘景一直隐居茅山(即江苏句曲山)华阳洞,修道炼丹,为人治病,著书立说,过着逍遥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他自号“华阳陶隐居”。

在隐居期间,他常出山游历,寻访妙药,收集验方。他爱施舍,救济穷困,不图名利,具有良医的美德。当时东阳(今浙江金华)郡守沈约,钦佩他的学识和高尚节操,“累书邀之”,请他出山做官,他都没有接受。后来,沈约去世后,陶弘景作诗悼念:

我有数行泪,不落十馀年。今日为君尽,并洒秋风前。

公元502年,萧衍篡夺了齐朝政权,陶弘景遣弟子奉表,建议改国号为“梁”,武帝接受了他的意见。

陶弘景37岁隐居茅山华阳洞,梁武帝遇事向他求教,人称山中宰相

《琅琊榜》剧照

梁武帝早年与陶弘景交游,称帝之后,对陶弘景的恩宠和礼遇更加隆厚和周到,他们之间书信往来不绝,派去看望陶弘景的使者接连不断。想让他出山为官,辅佐朝政。

梁武帝\"屡加礼聘\",他也不出山。他曾画了一幅画作为回答:他画了两头牛,一个自在地吃草,一个带着金笼头、被拿着鞭子的人牵着鼻子。梁武帝一见,便知其意,也不再勉强。

后来,梁武帝离不开陶弘景的协助,每遇到拿不准或的国家大事,他常写成信件,派人送到句曲山请教陶弘景,陶弘景将自己看法回信给梁武帝,指点政策。

于是,朝廷与句曲山间音信不断,陶弘景虽身在世俗之外,却俨然成为朝廷决策人物,当时人们都称他为“山中宰相”。梁武帝与陶弘景的书信往来,在《全梁文》中可见一斑,书中收录有梁武帝的《答陶弘景书》(四首)、《答陶弘景书》、《答陶弘景进周氏冥通记书》,有陶弘景的《与梁武帝启》。

陶弘景37岁隐居茅山华阳洞,梁武帝遇事向他求教,人称山中宰相

《琅琊榜》剧照

大同二年(公元536年),陶弘景81岁,无病而卒。临终嘱咐弟子“薄葬”,不须沐浴,不须棺材,只用两层草席,穿着旧衣下葬。

二 可怜的“螟蛉义子”

陶弘景在读书时,遇到难以理解的事,总要反复思考,找出正确答案。

有一次,他读《诗经》,在《小雅·小宛》中“螟蛉有子,蜾蠃负之”的诗句,说有一种叫蜾蠃的土蜂,有雄无雌,不能繁殖,它把螟蛉衔回窝内抚养,把螟蛉当“义子”。

螟蛉是一种绿色的小虫,又称双带夜蛾,稻青虫、粽子虫、量尺虫。除为害水稻外,还为害高粱、玉米、甘蔗、茭白等作物。蜾蠃是一种寄生蜂,长得象蜜蜂,但比蜜蜂小。头部呈球形,腰细,这种小腰大屁股的土蜂,巢多筑于树枝、树干、石上、地上及建筑物等处。因为蜾蠃无后,人们就把包养的儿子叫“螟蛉子”。

陶弘景对螟蛉“义子”的解释产生了怀疑:螟蛉和蜾蠃是两种不同类的虫,长相和大小有很大不同,不同的东西怎会变得一样?

他查阅了不少书,汉代扬雄《法言·学行》:“螟蛉之子殪而逢蜾蠃。”魏晋诗人刘伶《酒德颂》中有这样的诗句:“俯观万物,扰扰焉,如江汉之载浮萍;二豪侍侧,焉如蜾蠃之与螟蛉。”所有的记载和《诗经》中一样。他决定要查个究竟。

陶弘景37岁隐居茅山华阳洞,梁武帝遇事向他求教,人称山中宰相

陶弘景找到一个蜾蠃的巢,用竹片小心地把巢拨拉开,发现里面有蜾蠃,雌雄俱全,还有它衔来的螟蛉和许多条小肉虫。他观察这些小肉虫是什么东西,看了好久,也没有弄不明白。

一天,陶弘景再去看这窝蜾蠃,看见小肉虫在咬一条螟蛉,那些被咬的螟蛉,只剩下半个身子。再过了一天,他发现窝里的螟蛉已全被吃掉,小肉虫变成了蛹。再过两天,蛹化成小蜾蠃,从巢里飞走了。

原来如此!陶弘景恍然大悟:蜾蠃是有后代的,它先是那些小肉虫;螟蛉是被蜾蠃衔来给小肉虫当食物的,而不是当“义子”。

原来,蜾蠃用尾巴上的针刺入螟蛉体内,注射使其麻痹,然后负之置于蜂窠内,作以后由蜾蠃卵孵化出的幼虫的食料。蜾蠃卵孵化出小幼虫后,就以螟蛉作为食物。古人误认为蜾蠃不产“子”,就喂养螟蛉为“子”,甚至用“螟蛉’比喻义子。“螟蛉义子”的秘密,终于被陶弘景揭穿了。

从这个小故事看出,陶弘景探究事物很仔细,他用科学的态度探究药物,因而取得了很大成就。

三 药物学的重大贡献

在医药学方面,陶弘景撰有《本草经集注》7卷、《补阙肘后百一方》3卷、《药总诀》2卷、《陶氏方》3卷、《效验方》5卷等。这些书早已散失,今仅存敦煌石室藏经和吐鲁番文书的《本草经集注》部分残卷。在《证类本草》、《本草纲目》等医书中保存了《本草经集注》的主要内容。

自《神农本草经》问世后,又有《蔡邕本草》、《吴普本草》、《李当之药录》等本草著作出现。这些著作在《神农本草经》的基础上,增加了部分的新药,重新整理总结,其体例不够系统,内容较简单,且错误很多。

从公元492年开始,陶弘景对《神农本草经》进行勘订整理,公元500年完成。他将《神农本草经》所载的365种药,重新加以订正发挥,并增补了张仲景、华佗、吴普等名医365种药,共计730种,汇编成《本草经集注》。

在撰写时,原书内容用朱笔抄写,增录名医的资料用墨笔抄写,陶弘景的注文用小字抄写,保存了《神农本草经》的原貌,使《神农本草经》的原文得以流传下来。

陶弘景37岁隐居茅山华阳洞,梁武帝遇事向他求教,人称山中宰相

《陶贞白集》书影

陶弘景对药物学的贡献主要是:第一,在药物分类方面,首次将《神农本草经》中药物的“三品”分类法,改为按自然界中的属性分类。

他认为“三品混糅,冷热舛错,草石不分,虫兽无辨,且所主治,互有得失,医家不能备见,则识智有浅深”,他将药物分为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有名未用等七类,除有名未用类外,其余六类再分为上、中、下三品。

他认为药有君、臣、佐、使的等级;药物有无毒、有毒、多毒的不同性质,有相须、相使、相畏、相恶、相反、相杀等不同性能,因而有不同的治疗功能。

他将上药视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可轻身益气、不老延年,如人参、大枣、枸杞、甘草等。

中药视为臣,主养性以应人,包括无毒和有毒的,应斟酌使用,可遏病补虚羸,如百合、括蒌、黄连、麻黄等。

下品视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可除寒热邪气、破积聚愈疾,如芫花、乌头、附子、狼毒、钩吻等,多为以毒攻毒的烈性药物。将药物分为三品,既便于医生查询,又便于对药物的总结。

第二,在药物的性味、产地、采集、形态、鉴别、炮制及应用等方面,陶弘景都有新的论述。他对于药物的寒热性味,用朱、墨点予以区别,以朱点为热,墨点为冷,无点为平。

他将药性分为寒、微寒、大寒、平、温、微温、大温、大热8种。他认为药物的产地和采制方法,与药物疗效关系密切,对药用植物的形态鉴别极为重视。

第三,陶弘景还第一次提出了“诸病通用药”的概念,将药物的功用主治和疾病特点二者结合,他列举出80余种疾病的通用药物。如“治风”的通用药有防风、防己、秦艽、芎藭等;“治黄疸”的通用药有茵陈、栀子、紫草、白薇等。既方便了医生处方用药,也开创了按药物主治作用分类的先例。这是中药分类的一大进步。

此外,陶弘景首次记载了一些特效药,有的至今上仍在使用;他还规定了丸剂、散剂、膏剂、汤剂、酒剂等的制做规程;考订了药用的度量衡;在研究药物的过程中,观察了大量动植物,做了很多准确的记录,纠正了前人一些错误认识,在生物学上做出了一定贡献。

陶弘景37岁隐居茅山华阳洞,梁武帝遇事向他求教,人称山中宰相

陶弘景对病因、病理的分析,基本上采取了道家和道教关于“气”的学说。他认为疾病之源,在于邪气。

他在《本草经集注·序录》中说:“夫病之所由来虽多,而皆关于邪。邪者不正之因,谓非人身之常理,风、寒、暑、湿,饥、饱、劳、佚,皆各是邪,非独鬼气疾厉者矣。人生气中,如鱼在水,水浊则鱼瘦,气昏则人疾。邪气之伤人,最为深重。经络既受此气,传以入藏府,藏府随其虚实冷热,结以成病,病又相生,故流变遂广。”

他在《补阙肘后百一方》中,把疾病的病因,归之为邪气、恶气、毒疠之气,这是对传统的六气(风、寒、暑、湿、燥、火)致病说的进一步发展。

陶弘景学问渊博,著述甚多。据宋贾嵩《华阳隐居内传》记载,其著作有32种,233卷之多,但多已佚失。内容涉及儒学、道教、天文、历算、史学、地理、兵学、医学、药学、文学、炼丹术等多方面。

其中医药学著作有《本草经集注》七卷,《补阙肘后百一方》三卷,《梦书》一卷,《效验施用药方》五卷,《服食草木杂药法》一卷,《断谷秘方》一卷,《消除三尺要法》一卷,《服气导引》一卷,《养性延命录》二卷,《人间却灾患法》一卷,《集药诀》一卷等。虽多数已散失,仍可以证明他对中国医药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陶弘景37岁隐居茅山华阳洞,梁武帝遇事向他求教,人称山中宰相

陶弘景像

【点 评】

陶弘景士族出身,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19岁时齐高帝聘他为诸王侍读,32岁时被诏为奉朝请,5年后隐退, 隐居茅山华阳洞,修道炼丹,为人治病,著书立说,做起“山中宰相”。

他撰有《本草经集注》等医著,在药物分类方面,首次将药物的“三品”分类法,改为按自然界中的属性分类,在药物的性味、产地、采集、形态、鉴别、炮制及应用等方面都有新的论述, 第一次提出了“诸病通用药”的概念,将药物的功用主治和疾病特点二者结合,规定了丸剂、散剂、膏剂、汤剂、酒剂等的制做规程等,对我国医药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